维摩诘所说经 37

健康   2024-10-18 14:21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37

2018年12月4日

【课前开示】

今年还有三堂课,《维摩诘经》就告一段落了。总体上讲,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没能坚持下来,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确实工作、生活非常繁忙,有些人则对佛法信心不足。不管怎样,本次传讲《维摩诘经》还是比较顺利的,也是历史上听众人数比较多的一次传讲。

  • 闻法不易

每堂课圆满结束时,我都很欢喜。我这么说,并不是故意想让大家开心,也没有别的目的,而是确实有这样的感觉。

现在这个时代是很复杂的。有些地方正经历饥荒,成千上万人处于饥饿状态,大家看看国际新闻就会比较清楚。这些人不要说听闻佛法,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还有些地方常年处于战乱之中,几百万、几千万人受到影响;还有些地区被政治阴影所笼罩,被复杂的思想、宗教势力所控制,那些人也都无缘听闻佛法。

还有一些人身陷激烈的家庭战争,一直在打官司,也很痛苦。《色拉康卓自传》中讲了她打官司的经历。她是一位著名的伏藏大师,但也未能避免家庭纠纷,与其前夫嘉哲活佛打了一场官司。

英文和藏文版传记对此记载有所不同。英文版说,色拉康卓空行母赔偿前夫12锭银子。藏文版则说,由于色拉康卓空行母在嘉哲活佛家辛苦劳作十多年,她得到了12秤藏币的赔偿;她的小儿子不是嘉哲活佛的亲生儿子(就像嘎绕多吉一样,是没有父亲的儿子),他们就要求色拉康卓空行母赔偿14秤藏币[1]。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中分析说,当时的一秤藏币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元人民币,十多秤藏币就相当于五六百块钱。

在这方面,出家人稍微好一点。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出家前的事情还没有完结,后来也会遇到某种违缘。

所以我觉得,这么多人每天能圆满一节课,的确很不容易。现在集中十几个人讲一堂课都不容易。法王如意宝的传记中也讲过,当年讲闻佛法是多么艰难。不信仰佛教的人可能觉得,一堂课听不听无所谓;但真正懂得大乘佛法功德和闻法利益的人,会觉得每一堂课都非常有意义。

  • 弘法有益

从学院出去的一些法师、堪布、堪姆及四众道友,并未失毁戒、定、慧,一直在如理如法地行持。有些人自己听课,有些人跟大家一起在合法道场中听课,学得也很好。很多法师、堪布、堪姆,在弘法利生、团队管理等方面做得非常棒。我想,这也算是将违缘变成了顺缘。

如今,外面的人很需要佛法。希望在座各位不要把喇荣当作永远的家。这里只是大家求学的地方,是暂时的家。一旦得到了佛法,就要回到各自家乡或到偏僻的地方、缺少佛法的地方去,哪怕在一个人的相续中种下善根,也非常有意义。

藏地、汉地的高僧大德们,去印度那烂陀寺求学时,并不会把那里当作永远的家,想要永远待在那里。我们也是一样,虽然不一定会成为玄奘法师和法显法师那样的人,但至少可以用自己所学利益周围的亲朋好友,这就是佛教利他思想的体现。

《维摩诘经》的主角是在家人。以前,我们出家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次学了《维摩诘经》,才知道有些居士的境界很高,神通很厉害,弘法利生的能力也很强,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当然,要求大家都达到维摩诘居士的境界可能有点困难。你看连佛的声闻弟子都无法与之对话,而且他给每位声闻讲了甚深教言。文殊菩萨也一直在向维摩诘居士问问题,我们无法揣测,到底是文殊菩萨的境界高,还是维摩诘居士的境界高。

其实,如果真正有证悟的境界和利他心,在家或出家的身份并不是很重要。作为出家人,如果没有好好守持戒律、好好修行,对弘扬佛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出家人的身份比较明显,倘若行为不如法,还会给佛教带来负面影响。

昨天讲到,文殊菩萨代表初学者,向维摩诘居士提出了十二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已经讲了:一、菩萨如何面对生死?回答:要依靠如来的功德力。二、若要依靠如来的功德力,应如何安住?回答:要度众生。

对于这些内容,每位大德的解释有所不同。有大德认为,前两个问题属于慈心的范畴,后面的问题属于悲心、喜心、舍心的范畴。

第三问: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文殊菩萨又问:“若要度化众生,应当断除什么?”

所谓度众生,就是要解除众生的束缚。那么具体来说,要断除众生的什么,才能真正使之得到救度呢?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维摩诘居士回答:“若要度众生,就要去除众生的烦恼。”

我们经常讲,要通过讲经说法、做佛事等来度众生,这些当然是度众生的方式。但最重要的,是断除众生相续中的烦恼,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度众生。

我之前讲过,度众生是每个大乘佛教徒最重要的任务。无论什么身份的佛教徒,内心一定要有利益众生的誓愿。

汉地课诵中的四弘誓愿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发愿度化众生,我们昨天讲了这个道理。

“烦恼无尽誓愿断”,就像刚才所讲,要发愿断除众生烦恼。

“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想断除众生烦恼,自己要先学习无量法门,这非常重要。

“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修无量法门后,最终就会如愿以偿,暂时获得人天之乐,究竟成办佛道,度化无量众生。

可见,为了度化众生、断除自他烦恼,首先要广闻博学显密佛法,在此基础上尽心尽力地修行。因此,藏传佛教非常强调闻思修。念经、转绕、受持经典、顶礼等行为虽然也有很大功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世俗善行,但要真正断除烦恼的话,唯有通过闻思修——要么以显宗方式建立空性正见,剖析烦恼本质;要么以密宗方式认识本性,以此断除烦恼。

第四问: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文殊菩萨又问:“为了断除烦恼,应当行持什么?”

答曰:“当行正念。”

维摩诘居士回答:“应当行持正念。”

“正念”,在藏文译本中的表达稍有不同,但鸠摩罗什大师这样翻译也比较好理解。

若想断除烦恼,就要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念念不忘善心,这就是正念。比如,经常忆念:我是一个大乘佛教徒,我是一个修行人,不能在别人面前随意发脾气,不能毁坏佛弟子的形象。有这样的正念和觉知非常重要。

《佛所行赞》中说:“正念存于心,众恶悉不入。”如果我们经常心存正念,外在的邪魔外道和内在的贪嗔痴烦恼就没有可乘之机。因此,我们要时时保有觉察。

禅宗很强调觉察,正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产生分别念、烦恼不要紧,只要立即发现,就能以很多方法来对治。

寂天菩萨说:“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他真诚地合掌劝请:想要守护自心的人,要恒时守持正知与正念。因此,若想守护自心,一定要具足正知正念,这样才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

第五问: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文殊菩萨又问:“什么是行于正念?”

既然断除烦恼需要行正念,那什么才是行正念呢?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维摩诘居士回答:“要行持不生不灭。”

这里的“不生不灭”,并非中观所讲的“不生不灭”。

第六问: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文殊菩萨又问:“什么法不生?什么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维摩诘居士回答:“不善法不生,善法不灭。”

维摩诘居士没有以中观的角度来回答,而是从世俗层面给出答案:未生的十不善等所有不善业,都不要令其产生;已生的十善等一切善业,要令其不灭,一直行持下去。

菩萨的四正勤中也说: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此处主要讲了不善业的不生及已生善业的不灭。从世俗层面来讲,菩萨应护持善行、断除恶行,这很重要。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奉行。

佛经中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第二句也有“众善奉行”的说法,不过《大藏经》中都是“诸善奉行”。说“众善奉行”,可能是为了押韵或避免重复吧。

按照藏传佛教的解释方法,此颂涉及三乘要义:

“诸恶莫作”,指声闻乘以断除身语意一切恶行的方式来行持善法;

“诸善奉行”,指菩萨乘在不做恶事的基础上,奉行利益有情的大乘善法;

“自净其意”,指通过清净、平等的方式断除细微分别念,这是无上密法的境界;

“是诸佛教”,这就是佛教之义。

其他经典和注疏中,也有声闻乘和菩萨乘的不同解释方法。

这个偈颂出自《法句经》,在《大般涅槃经》第十五卷和《毗奈耶经》中也有。

大概在公元1世纪,印度法救尊者将佛经中的短小偈颂汇集起来,取名为《法句经》。为了解释《法句经》,他又造了《出曜经》。因此《出曜经》是一部论典,于公元2世纪或3世纪被翻译成汉语。另外,法救菩萨还造了《法句譬喻经》,是在《法句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譬喻和故事,也属于解释佛经的论典。

《出曜经》对“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偈颂有详细解释,也是按照大乘观点,将其归纳为三乘要义。另外,《法句经》中还有很多声闻乘佛教的教义。

那天,几位藏族堪布跟我说:“人们经常提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这个偈颂好像在《大藏经》里找不到。”我说:“在《大藏经》里应该能找到,比如《法句经》和《涅槃经》中都有。”当然,《涅槃经》的部分内容还未译成藏文,以前有一位斯德班智达想翻译,但因缘一直没有成熟。

我们学习这些教证、教理时,也要清楚其来源。而且,不仅要通达大乘教义,还要明白声闻乘的教理。最近我在看《杂阿含经》,有很多收获。有些人可能想:“我是学大乘的、学密乘的,小乘经典与我没什么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佛陀早期给声闻比丘们宣讲的教义,可能非常适合我们的相续。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拓展思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否则可能会感到窒息。到最后,除了你和你的上师,周围已经没有任何人了——没有其他弟子,也没有其他上师,你们会感到特别孤单。

既然大家都是佛教徒,就要互相接纳、包容。很多西方人跟我说过,如果两个信仰一致的人在火车上相遇,他们从此就会成为好朋友。可是佛教徒就不一定了。两个佛教徒关系如何,关键要看他们的上师。如果一个人是学汉传佛教的,一个人是学藏传佛教的,他们可能连招呼都不会打。

有些佛教徒口头上说得特别大:“一切有情都是我的父母,我要救度他们!”但实际上,不要说慈爱一切众生,他们对佛教徒都要分得清清楚楚,心胸非常狭隘——先把佛教分成藏传、南传和汉传,再把藏传佛教分成各种教派,某一个教派又分成不同上师的团体……最后分到细胞,乃至无分微尘。

其实,度众生要从身边的人开始。有些人对同一个上师的道友都无法团结,他们与道友之间都是他体关系,有些甚至是相违的他体,就像因明中讲的“不并存相违”一样——你在的时候我不可能容有,你活着的话我只有死去。如果这样与人相处,真的无法断除烦恼。

当然,我也不是让大家毫无原则地将所有教派混为一谈,甚至放弃自己的教派和传承到处跑,这是很无聊的行为。做任何事都不能堕入两边,而且要遵循世间规律。

我不知道怎么讲到这里来了。以前,法王住在成都的中央花园。有一天,几个小孩在楼梯上玩,突然看见老师来了。有一个小孩很紧张,害怕老师批评他,想说句妄语,可一时又想不出合理的借口,就说:“我不知道怎么掉到这里来了……”我也是一样,不知道怎么跑到这个话题上来了。

第七问: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文殊菩萨又问:“善法与不善法以什么为根本?”

刚才讲,不善法不生、善法不灭,那善与恶到底以什么为根本呢?

答曰:“身为本。”

维摩诘居士回答:“以身为根本。”

身见(萨迦耶见、我见和我所见)等见解和善恶之行为无不依身体而生,所以说善恶的根本是身体。

第八问:

又问:“身孰为本?”

文殊菩萨又问:“身体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欲贪为本。”

维摩诘居士回答:“身体的根本是贪欲。”

贪心和欲望是身体的根本。这里所讲的贪欲,也有无明的成分,因为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无明。众生漂泊轮回的主要原因,是十二缘起中的爱(贪)。无明与爱配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让众生在轮回中永无出头之日。

刚才文殊菩萨一直追问,问题的答案归于萨迦耶见。邪见有六十二种,其根本就是萨迦耶见(我见和我所见)。再探寻萨迦耶见的根源,就是贪欲。贪欲令众生陷于轮回,尤其是欲界的贪欲,如果不断除,确实很难解脱。

《法集要颂经》中说:“譬如自造箭,还自伤其体,内箭亦如是,爱箭伤有情。”自己制造的箭,使用不当就会伤害自己;有情内在的爱箭(贪欲),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其他有情。

有些人中了爱箭以后非常痛苦,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而且很难从轮回中解脱。离欲者、梵行者已远离爱箭,不仅今生内心清凉、轻松自在,来世的解脱也不遥远。对于世间人来说,爱箭是很难逃脱的,因为魔王波旬每天都向众生射出贪嗔痴慢疑五种箭。

西方一些神话故事很有意思,像爱神丘比特手中也拿着箭,这也是一种爱箭;太阳神与河神之女的故事被画成了油画,并广为流传。东方一些宗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也很有趣。我们不能认为这些完全是虚构的。

谈到爱神丘比特,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他的手中有两支箭,一支是黄金做成的利箭,一支是铅做成的钝箭。如果被金箭射中,心中会立刻燃起恋爱的热情,步入婚姻殿堂;如果被铅箭射中,就会十分厌恶爱情,由此导致婚姻的终结。所以,丘比特不仅仅代表美好与浪漫,端看他会向人们射出哪种箭。

很多人将英国脱欧比作离婚。因为英国已经加入欧盟(前身为欧共体)45年,现在他们达成脱欧共识,相当于结束了一段长达45年的婚姻。

佛教不会把爱完全美化成快乐、幸福与浪漫,也不会将其统统定义为痛苦。因为在未经观察时,爱会给众生带来暂时的快乐;但究竟而言,贪欲的确为生死的根本,障碍众生从轮回中解脱。

第九问:

又问:“欲贪孰为本?”

文殊菩萨又问:“贪欲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维摩诘居士回答:“虚妄分别为贪欲的根本。”

万法在本体上并无好坏,一切都依虚妄分别而安立。正所谓“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一切万法本自安闲,只是人的分别念在妄自忧恼、此起彼伏而已。

《大悲经》中说:“谁是生者,谁是老者,谁是死者,谁是流转,谁复还生?罗睺罗,皆是虚妄颠倒取著。”生、老、病、死的创造者就是虚妄分别,一切皆由分别念而取著。

第十问: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文殊菩萨又问:“虚妄分别念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颠倒想为本。”

维摩诘居士回答:“虚妄分别的根本是颠倒想。”

颠倒想指常、乐、我、净,这四种想是一切虚妄分别念的根本。

第十一问: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文殊菩萨又问:“颠倒分别念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无住为本。”

维摩诘居士回答:“无任何所住为颠倒想之根本。”

如果一一观察常、乐、我、净,会发现它们都没有本体。若想详细了解这些道理,建议大家看一下《杂阿含经》,现在我每天都要宣传这部经典。

《杂阿含经》一直没有藏文译本,《大藏经》中虽有零散内容,但并不多。这部经详细讲了无常、无我、苦等内容。其实,佛教声闻乘对于四颠倒想分析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第十二问:

又问:“无住孰为本?”

文殊菩萨又问:“无住以何为根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维摩诘居士回答:“无住并无根本。文殊师利菩萨!从无住之本,安立一切法。”

维摩诘居士最后如此总结。

“无住之本”,指一切万法的本体不常不断、远离一切边,这是讲空性方面。

“立一切法”,虽然万法在本体上无任何实质,但在有业感的众生面前,万法完全可以显现。

《入中论》中也说:“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二谛俱无自性故,彼等非断亦非常。”我大概在1989年(去印度之前)背诵过这个教证。以前有位堪布,经常在辩论中引用它,那时我们都还很年轻。

这个教证讲得很好:万法虽然是空性的,但在空性中可以产生万法。为什么空性可以生万法呢?《入中论》虽然破了自生、他生、共生和无因生,但并不否认在缘起显现中有产生。当然,这种产生并非实有,学过中观的人应该比较清楚。没学过中观的人,可能觉得这个道理有点相违或不可思议——“一会儿说无生,一会儿又说有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过没事,以后慢慢会明白的。

以上是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的对话,下面讲天女与舍利弗之间的对话。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

维摩诘居士家里有一位天女,她见来了这么多大人物,还听到他们与维摩诘居士的对话、说法,便显现了身相。

《无垢称经》的注释中说,这位天女是八地菩萨[2]。僧肇大师说,她是一位法身大士[3]。总之,这位天女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之前一直隐藏在维摩诘居士家,今天突然出现了。

我们上课的时候,一般也有很多天子天女。天子坐在男众这边,天女坐在女众这边,他们也要遵守佛学院的纪律,对吧?

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天女将天花撒在诸位菩萨、声闻大弟子身上。当花落在菩萨身上时,即刻纷纷坠落在地;而落在声闻大弟子身上时,就附着在他们身上,不会坠落。

天女想在这个说法的场合供养一些供品,于是飘散朵朵天花。汉传佛教中有很多天女散花的故事,藏传佛教中也有一些。

声闻比丘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上有花,因为他们的思想很拘束,平时的威仪也非常寂静。而菩萨对此就不太在意,所以花朵触身即落。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目犍连、舍利弗等比丘运用神通去除身上的花朵,但都没有成功。

《杂譬喻经》中讲,一位比丘的耳朵上总是有一朵花,即使在佛陀说法时也是如此。其他比丘觉得这样不好,佛陀就让他把花取下来。但他取下之后,耳边马上又长出一朵花。

佛陀说,九十一劫前,有一个人喝醉了酒,刚好听到一位如来讲法,他生起了极大信心,就把耳朵上戴的一朵花供养给了佛陀。从此以后的生生世世,他耳边都会自然出现一朵花,那个人就是现在的这位比丘[4]

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这时,天女问舍利弗:“您为什么想要把花去除?”

看来,天女和维摩诘居士是一伙的。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舍利弗回答:“身上有花不如法,所以我要去除它们。”

舍利弗觉得,作为一名比丘,身上沾满鲜花很不威仪。

我们去开世青会的时候,看到那些南传佛教的大德十分注重威仪,与女众合影都非常忌讳,但他们并不觉得戴花鬘不如法。我们到机场时,南传佛教的比丘会来献花鬘,他们自己也会戴花鬘。

  • 供花

佛教当中为何要供花呢?

一、佛陀曾以“拈花微笑”加持、示意弟子开悟。

二、花朵的芬芳会带来好的气氛,掩盖臭秽之气,遣除障碍。

三、花朵有庄严的作用,无论是供在佛堂,还是供养给重要的人,都非常美观。

四、在缘起方面,供花有开花结果之义,有了花就会结果。佛陀在因地经常供养鲜花,这是他获得开悟、成就的缘起之一。我们以前也演过《释尊广传》的故事,包括义成王子供花后发愿的情节。

在佛堂供花,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但功德确实很大。《大智度论》中说,有个人曾对佛塔供花,由此感得生生世世具足庄严饰品。大家有条件的话,也要经常在佛像、佛塔、佛经及善知识面前供花。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天女说:“您不要说这些花不如法。原因是什么呢?这些花并没有分别念,是仁者您自己产生了分别念而已。”

舍利弗认为身上有花不如法、不庄严,只是他自己的分别念而已。实际上,花的本体上没有什么如法不如法。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

如果在佛法中出家,还有所分别,才是不如法。

天女所说的是大乘观点。舍利弗听了这些话,可能会特别不好意思。

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如果没有这些分别,才是如法的。您看菩萨身上为什么不沾著花朵呢?因为他们已断除了一切分别,内心非常清净。

天女所说的,是比较高的境界,我们不要轻易效仿。如果内心的分别念一点没有减少,还妄自虚谈高深境界,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有些人的烦恼非常粗重,根本无法与那些比丘相比。因此佛陀说,修行要循序渐进、讲究次第,我们在这方面也要注意。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

就像人感到恐惧时,非人就有机会损害他。

天女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心里特别害怕,他就容易遭受非人的损害。这个道理很重要。

如果心里经常恐惧、担忧、焦虑,就会招来很多不吉祥的事。俗话也说:“怕什么,来什么。”比如怕失去某个人,结果真的失去了。对此我也有切身感受。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担心失去上师,结果也是发生了。有些人对身体特别执著,经常担心自己生病,后来他真的生病了。还有些人担心自己遇到恶狗,结果在路上真的碰到一条恶狗,“嗷”地一声出现在他面前。

《注维摩诘经》中说:有个罗刹变成一匹马的样子,在路边伺机害人,有个人从此经过,就骑上了那匹马。走了一会儿,马对那个人说:“朋友,你觉得我这匹马怎么样?”那人一听,马上知道了这匹马是罗刹变的,于是拿着长长的佩刀对马说:“朋友,你看我这把刀怎么样?”罗刹一看这个人并不害怕,就不敢害他了[5]

怕鬼的人经常遇到鬼,怕失去的人经常失去。以前我的身体很不好,刚到佛学院时经常吃药、打针。但是好像越执著,就越容易生病;越是觉得无所谓,身体就越好。后来我就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心态放轻松,死就死,没有什么好畏惧的,结果身体反而比以前好了。这也是对待疾病的很好方法。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

同样,如果佛弟子畏惧生死,色声香味触也就有机会损害他们。

如果你特别害怕轮回中的显现,那么美妙的色、声、香、味、触就会给你带来违缘。今天有位出家人对我说:“我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太在乎我,我出家后也是一样,他们说:‘你爱还俗就还俗,反正你是个很糟糕的人。’他们这样说,我自己也比较放松,出家之路一直也比较顺利。”而有些人,经常被人劝告:“你一定要注意啊,不然很危险的!”他们越是这样紧张,修行人可能越会半途而废。

现在,佛学院藏族的喇嘛、觉姆都要上交手机,我并没有这样要求大家,因为这样做也比较麻烦。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有正知正念,用手机也没什么;如果非要让大家交上来,有些人还是会想各种办法偷偷地用。所以,用比较放松的心态,不破根本的底线,以正知正念自我约束也许更好一些。人的分别念就是这样:越阻挡,它越想出去看一下;如果比较放松,一旦了解到世间欲妙不过如此,并没那么精彩,也就不会去耽著了。

有些世间人特别害怕失败、失去名声。曾有人劝我:“您现在有这么多弟子,一定要准备好危机公关。”我说:“不用吧,应该没什么事;即使有事也无妨,失去名声也无所谓。”十多年前就有人劝我,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危机公关队伍,我说:“即使做了这方面的准备,到时候能不能度过危机也不一定。”这一点,从很多名人的经历当中也看得出来。

其实,世间事无可贪著。即使得到了,也会很快失去;即使失去了,心情也会随时间平复。一切都会灰飞烟灭,不如放松心情,生活也许更有意义。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如果远离了畏惧,一切色声香味触都无法给你制造违缘。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云:“阿难,当知若有住菩萨乘者,不离一切智心,设于五欲法嬉戏而行亦无过失。”“五欲境”指色声香味触。菩萨摩诃萨认识了世间真相,在五欲中如何嬉戏都不会毁坏正行。

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声闻缘觉的烦恼习气没有断除,所以花会沾著于身;大菩萨的烦恼习气已经断除,因此花不沾身。

声闻缘觉虽然证悟了人无我,断除了烦恼障,但烦恼习气还未断除,因此花朵沾著于身。大菩萨不仅证悟了人无我,还证悟了法无我,断除了烦恼习气,只剩极细微的习气待成佛时断除,所以花不会沾著于身。因此,菩萨在行为上是比较自在的,他们确实能将烦恼转为道用。在这一点上,声闻无法与之相比。

这也启发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学习声闻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不能诈现威仪(五种邪命之一)。有些人一直活在别人眼中,一点都不自在。其实,无论出家人还是居士,都是放松一点比较好。

另外,我们要与周围人融洽相处。暂且不谈戒律的开遮,这还不是我们的行境。首先要做的,是佛教徒内部要消除隔阂,大家可以很放松地相处,不要特别拘束。其次,我们还可以与佛教徒以外的所有众生融洽相处。大乘佛教讲“度化天下无边的众生”,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范围可能有点大了,但我们至少要与其他宗教和睦相处。

与其他宗教徒接触的时候,我感到,佛教徒完全可以与他们融洽相处。佛教认为,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将来都可以成佛。只是现在,每个人暂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已——有些人信基督教,有些人信伊斯兰教,有些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我们承认,他们都是与我们一样的众生。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其他一些宗教不同,不会杀害与自己信仰不同的教徒。以前一些古宗教中有杀害异教徒的行为,现在可能好一点了,但宗教冲突也很激烈。

总之,希望佛教徒在行为上尽量如理如法,尤其要有包容心,这样自己也会获得快乐。我觉得今天的内容很好——将一切归为自己的分别念,这些道理确实很值得学习。

人活在世,生命易逝。法王如意宝曾给我们留下教言:“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如果在短暂的人生中,每天都不扰乱别人的心,就是在弘扬佛法;同时也不要舍弃自己的行为——我是佛教徒,就要有佛教徒的行为,言行举止尽量如理如法;若有违犯,就及时忏悔。这也是很好的修行方法。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10 维摩诘所说经 

11 维摩诘所说经 ‍‍

12 维摩诘所说经 

13 维摩诘所说经 

14 维摩诘所说经 ‍‍

15 维摩诘所说经 

16 维摩诘所说经 

17 维摩诘所说经 

18 维摩诘所说经 

19 维摩诘所说经 

20 维摩诘所说经 

21 维摩诘所说经 ‍‍

22 维摩诘所说经 

23 维摩诘所说经 

24 维摩诘所说经 

25 维摩诘所说经 ‍‍

26 维摩诘所说经 

27 维摩诘所说经 

28 维摩诘所说经 

29 维摩诘所说经 ‍‍

30 维摩诘所说经 

31 维摩诘所说经 

32 维摩诘所说经 

33 维摩诘所说经 ‍‍

34 维摩诘所说经 

35 维摩诘所说经 

36 维摩诘所说经

37

37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