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31

健康   2024-10-13 12:05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31

2018年11月13日

【课前开示】

《维摩诘经》已经讲了五品,按照藏文译本是讲了四品,因为《弟子品》和《菩萨品》在藏文本中是一品。梵文本的品数与藏文本相同;从汉语翻译成外文的一些译本,品数与汉文本相同。下面要开始讲第六品《不思议品》。

藏文本《维摩诘经》有一百二十多页,现在已经讲到一半了。我相信,只要生命还在,各位都会听完的,对吧?在历史上,很多人用五年、十年的时间听《华严经》。我们不敢说也听那么长时间,但一两年至少能坚持吧?这部经大概的讲课计划是:今年讲到12月18号左右,中间休息两个多月;如果各方面因缘成熟,2019年3月中旬继续讲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不间断地认真学习。每讲一部经,很多人刚开始都喜欢听,到了中间就无法坚持。我看高级讲考班的道友们,每天听课还是很认真的。因为他们有讲考压力,不得不认真,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每天晚上讲考时,大家讲得也比较不错。其他人的情况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我相信大家也在很认真地听受。

《维摩诘经》有古代、现代的一些注释,希望道友们多参考一下。另外,乐园的佛学小组也在整理我每天的讲课内容,前段时间我看了,还是很好的。现场听课的道友们也在认真地记录,用蓝色、红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做标记,这也是闻思当中应有的态度吧。我觉得大家也应该很认真地学习这部经,包括我前面念的传承,即使你听不懂,经文的加持也是不可思议的,可以让你所做的事情更顺利、心情更快乐、身体更健康。

总的来讲,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管学习佛法还是学世间知识都是如此。但学习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利益。《大学》中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自己真正能够精进,每天都会有进步、有新的灵感和收获。这对学佛者、修行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也尽量每天给大家讲讲课。其实讲课也是有压力的,不管讲显宗的课还是密宗的课,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备课,对照藏语、汉语译本等,否则是对大家不负责任的态度。今天下午,喇荣的天气很不错。我想如果有空的话,到外面晒晒太阳也是很好的,但确实没有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放松、散乱,所以确实需要一些压力来增上自己的智慧。

在学习《维摩诘经》的过程中,大多数人是非常认真的,这种态度很重要。因为这是听佛经,不是听世间的培训课。在世间,人们交了一些费用去上英文课、日文课、企业培训课等,都会非常专注,那学习佛法就更应认真谛听了。听完课以后还要细细思维,再数数修行,这叫做佛教的闻思修。

这样的闻思修不仅对你的相续有利,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明显或不明显的利益。比如通过学习佛法净化自心,会使你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心情越来越好,轻而易举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有些人遇到一点点压力和痛苦就撑不下去了,而你通过学习、修行佛法,天大的压力都能轻松面对。所以,暂且不谈开悟或转生净土,即使从现世的利益来看,学习佛法也会使你的生活、心态、社交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改观。

当然,大乘佛教徒更为关注的并非自己的快乐和舒适,而是众生的利益。通过学习佛法,哪怕能在一天或一个月当中为众生做一件事,也是有价值的。

不思议品第六

《不思议品》不是特别好讲,你们听起来可能也不好理解,因为这些道理与大家平时的思维方式不太相同。听到这些观点时,有些人很可能不接受、不欢喜或暂时没有兴趣。实际上,不仅学习佛法如此,学习世间任何一种深奥的知识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一品为什么叫《不思议品》呢?因为这里讲到了佛法当中非常甚深的胜义谛道理,一般人难以想象、难以言说、难以议论、难以思维。比如佛菩萨可以借助神通神变,令很多事物容纳于一个有限的空间,这与我们平时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尝试去了解诸佛菩萨的这种境界。

前面讲了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之间非常精彩的对话。以后,我们可以把《维摩诘经》拍成比较有意思的连续片或电影等,让很多人知道这部经的情节。比如,让十个人穿着声闻乘的衣服演佛陀的十大弟子,让四个人穿着居士的服装演四位菩萨。这些都可以表演,没有什么问题。但经中真正的内涵并不好演,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这部经,确实演不出来;即使演出来了,观众也可能看不懂、听不懂。

有些人之前也拍了一些作品,尽量还原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场景,也是很好的,给人一种现场感、代入感。但佛经中真正的意义的确不好表现。像我们每天拼命地思维法义,非常专注地学了30节课,也花了一定时间去研究,但也不一定能完全讲出来,对相当一部分内容还是似懂非懂的。

不管怎么样,以后有机会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以前我们有些道友也为大家表演过《释尊广传》。当然,这种形式无法全面体现经典的甚深含义。比如第五品当中,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有很长的对话,如果拍的话,可能只有几句话,这样肯定无法把所有意义都表达清楚。因此,要想通达维摩诘居士的密意,一定要自己再三去学、去思维。

对于这次的学习,我是很欢喜的。因为大多数佛教徒是在家人,他们以前认为:佛教仅指声闻乘所倡导的教义,特别注重行为寂静等方面。但事实并非如此,佛教的内涵十分广阔。但我昨天也讲了,声闻乘的教授对于初学者来讲是非常好的。正因为如此,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都强调,要将声闻乘行为与大乘佛教见解相结合,这才是宁玛派的教规[1]

所以,大家以后不要看不起声闻乘,觉得自己是学大乘、学密宗的,于是很傲慢。实际上,很多人可能连声闻乘的境界都达不到。所以要一步一步来,从声闻乘开始是非常好的。

我们平时看到声闻乘出家人、居士的行为非常寂静,确实很羡慕、很随喜。但不能认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这一点,大家学了《维摩诘经》也应该明白。很多人以前对佛教的知见不太准确,很有必要通过这部经典对佛教有一个新的认识。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这时,舍利弗见到维摩诘居士的房间里没有床座,心想:“这么多菩萨、大弟子众,应该坐在哪里呢?”

前面讲了,维摩诘居士发现文殊菩萨的“团队”来了,就以神通力将屋子变空。舍利弗看到后也不敢问为什么,因为他胆子很小,但他心里在想:“这次来了这么多菩萨和佛的声闻大弟子们,屋子里却只有一张床榻,那我们坐在哪呢?”声闻行人对形式、形象、威仪是比较重视的,所以舍利弗心里一直这样想。

  • 身安则道隆

从声闻乘或世间人的角度来讲,舍利弗的想法非常合理。《注维摩诘经》中说:“声闻结业之形,心虽乐法身有疲厌。”对于声闻行人来说,虽然心里有求法的意乐,但身体还是会疲厌的。如果没有坐的地方,心里就不太舒服,得到的法也会很少。所以,他们还是想有一个很好的床榻或座位。

大乘显宗也有类似观点,如《大宝积经》中说:“由身安故获得心安,由心安故息诸烦恼。”如果身体安稳,心就会感到安逸,烦恼也会随之息灭。比如修行人若有一个很好的经堂,听法时就会很快乐;如果心很快乐,烦恼就会减少,修行也会增上。很多道友说:“我要建一个闭关房,我要修一个小小的玻璃房,这样我的身体就会安稳,身体安稳心就安稳,心安稳烦恼就会减少。”反之,如果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修行确实会很困难。

1985年我刚来佛学院,当时没有住的地方。1987年秋天从五台山回来,地还没有上冻,我就自己建了一座小木屋。先到洛若去背了一些板皮,又买到一个玻璃窗,是学校里换下来的窗户,我问一位熟悉的老师:“可不可以把换下来的玻璃窗户卖给我?”他同意了。我跟他讨价还价半天,花三块五毛钱买了下来,当时我特别高兴。背回来后,我就自己做木匠,建了一个小板皮房。有些堪布很羡慕我,因为当时佛学院的房子很少有玻璃窗——除了我的房子以外,还有一个喇嘛的房子有玻璃窗。有了房子以后,身体就安稳了,心也安稳了,烦恼也随之减少。而之前,我一直在借房子住,就感到很不安。

我最近也在跟他们讲,要给新来的道友提供一些方便。以前,有些道友刚来,没有房子住,我也亲自帮他们挖草皮、修房子,男众那边也有,女众这边也有。现在他们想起这些事,仿佛是个古老的神话。

总之,作为修行人,有个安身之处是很重要的。因此,声闻行人希求床座也非常合理。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说,维摩诘居士的故居基址在广严城,不远处有一个用石头垒的小小的神舍,是维摩诘居士示现生病和说法之处。附近还有宝积菩萨、庵摩罗女、大爱道比丘尼的故居[2]

南怀瑾先生说,玄奘法师去过维摩诘居士的小屋,但我觉得不一定。因为玄奘法师到印度时,距维摩诘居士在世已经一千多年了,他的小屋还在不在也不好说。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讲的是维摩诘居士故居的处所。我问了以前去过印度广严城的道友:“现在那里还有没有维摩诘居士的故居?”很多人说没有见过。我们这里有没有人见过?有的话举手,等会儿给一个奖励。网上有没有?好像有。以后如果去印度朝拜,要看看维摩诘居士的故居在哪里。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

维摩诘居士已经知道了舍利弗的想法,就对舍利弗说:“仁者,你是来求法的,还是来求床座的?”

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舍利弗说:“我为求法而来,不是为求床座。”

舍利弗是想求法的,因为他随文殊菩萨而来,是想听听二位如何探讨甚深佛法。听到维摩诘居士这样问,舍利弗可能很不好意思。

这里的“法”,与我们平时的理解有所不同;“床座”也有甚深的内涵,它代表一种所依——坐卧需要所依,修行亦然。而维摩诘居士要破除这种对所依的执著。很多人想通过修行现前某种境界、得到某种超胜力量,心中始终有世俗层面形象化的东西,这些要一一破除。经中的声闻乘代表普通修行人,维摩诘居士代表境界更高的修行人,二者之间有很大差距。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维摩诘居士说:“唯!舍利弗,求法的人,连宝贵的身躯寿命都不贪著,怎会贪著床座呢?”

这是维摩诘居士对舍利弗所说的甚深教言。我想,在座各位在求法过程中也应该有这种精神。我前面讲了,菩萨会越过刀山火海、不惜生命代价去求法,这确实很有意义。有些人来这里也许不是为了求法,而是为了身体的安逸或心情的舒畅,但大多数人的确是为了正法不惜一切代价。

  • 渴法情重

我自己上半生最重视的事就是求法。来佛学院之前,我没有求过什么法,主要是在家放牧、在世间学校读书,这样度过了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段时光,很可惜。来到这里之后,就边求法边将自己懂得的道理传递给别人,我觉得很有意义。对于每一堂课,我都非常重视,因为不知道下堂课还有没有机会听。

之前我去非洲时,看到那里的人饭量特别大。我问:“你们为什么吃那么多?”有人告诉我:“因为他们都知道食物非常难得,下一顿还有没有得吃不好说,很有可能饿死,所以遇到食物时一定要多吃一点。”我看到连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都吃得特别多,就问:“这么小的孩子,能吃这么多食物吗?”有人告诉我说:“没问题,他们对于吃饭的观念就是这样。”

作为求法者,在遇到佛法时,也应像非洲个别人遇到食物一样,有难得、渴望之心。《菩萨善戒经》中说:“菩萨至心求佛语时,渴法情重不惜身命,设蹈热铁猛火之地不以为患。”菩萨在求佛法时,渴望之心特别强烈,我们很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这不是理论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发自内心地觉得:每一堂课都很珍贵,不知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听闻,所以要很认真地听;开法会时也深感机会难得,所以要好好念诵。我自己在翻译时也经常想:“不知这部法能否完成,不管怎样,我希望每天翻译的一字一句都能令众生获得利益。”

  • 波斯匿王生起闻法意乐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波斯匿王听说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受沙弥戒出家了,就很好奇地带着王妃大臣等一大群人去看——以前有些国王好像比较闲。他们到了佛陀那里时,看到佛陀正在说法,但罗睺罗不在现场。他们就坐在听法行列中,但由于平时在王宫里散乱傲慢惯了,听法时就坐不住,特别痛苦。我们这里刚来的佛教徒也是这样,听课的时候一会儿把脚伸出来,一会儿又收回去,但听了几堂课以后就适应了。

佛陀观察到波斯匿王的根基成熟了,就让阿难把罗睺罗叫来。佛陀对罗睺罗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遇,你要好好听课。”当时罗睺罗还比较小,他说:“我听不懂这些法,听也是浪费时间,您让我好好玩吧,长大以后我再听法。”佛陀说:“你现在就要听,因为不知无常何时到来,你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听法。”罗睺罗说:“我是佛陀之子,如果您好好加持的话,我肯定不会那么早就死,以后应该有机会。”

佛陀说:“我自己都不知何时离开世间,又如何加持你?”罗睺罗说:“但是我根本听不懂,听法以后马上就忘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佛陀说:“即便如此,听法对自相续也非常有帮助。”佛陀又说:“般若智慧,亦名甘露,亦名良药,亦名桥梁,亦名大船,汝不闻乎?”罗睺罗便回答:“唯然世尊。”

这时,波斯匿王已经被佛陀与罗睺罗之间的对话吸引住了,他也是有善根的人,听到般若空性的道理非常欢喜。最终依靠佛陀的加持,他也明白了佛法难闻之理[3]

可见,对于有些人要直接传授佛法,对于有些人要间接传授佛法。《色拉康卓自传》中说,有一次她在某处转绕,听到上师正在给弟子们讲他自己上师的功德,由此生起了极大信心,很想来康巴地区求法。但她听不懂康巴话,在她看来,康巴好像边地一样。因为拉萨话跟康巴话有很大差别,就像广东话跟四川话截然不同一样。她曾想:“这些人说鬼话、穿皮衣,肯定没有大圆满法。”不管怎样,她依靠上师的加持而生起了信心。因此,不管是直接听闻佛法还是间接听闻,对自相续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入大乘论》中说:“生得值法难,听说亦复难,生死虽无际,听法故有边。”遇到佛法是非常难的,听闻佛法较之更难;生死轮回虽如大海般无边无际,但听闻佛法会在相续中种下解脱种子,待因缘成熟时,这些种子就会依靠恭敬心的力量得以成熟,最终让我们超越轮回。

这些都是与闻法功德有关的教证、公案。我特别喜欢看闻法功德,年轻时也背了很多这方面的教证。当然,我们今天讲的内容都基于空性层面,但在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之前,还是要通过听闻去了解佛法的甚深意义。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真正的求法,不是以色、受、想、行、识来求,不是以十八界、十二处来求,也不是以欲界、色界、无色界来求。也就是说,求法并非以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三界来求。

按照窥基大师的观点,下面这些内容,有些是讲染污法无所求,有些是讲清净法无所求。首先是讲染污法无所求。刚才讲的听闻佛法的功德,主要着眼于有相层面。这里从空性实相的层面来讲,实际上并无所求,一并打破声闻行人和一般凡夫人的执著。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求法不是以文字、上师、法本等色法来求,不是以感受快乐等受来求,不是以心里的观想、相执等想来求,不是以五蕴中的相应行来求,也不是以六识、八识等识来求。因为这些法都是空性的。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等五蕴与空性无二无别,没有真实的本体。所以,以五蕴来求法是不会成功的。

“非有界、入之求”,“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处,求法也不是以十八界、十二处来求。十八界包括六尘、六根、六识,十二处包括六尘、六根,具体分类在《俱舍论》中有讲述。从世俗层面来讲,求法肯定要借助蕴、界、处,这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真实义当中,蕴、界、处本身并不存在,又如何依此来求法呢?

“非有欲、色、无色之求”,也不是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来求法。欲界包括地狱、饿鬼、旁生等;色界包括第一禅天到第四禅天之间共十七层天;无色界包括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最长的在八万大劫中安住禅定。究竟而言,这些是没有任何相的,不可能从中得到真实义。

总之,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这些染污法都是如梦如幻的,以现而无自性的方式存在,但在实相上都不可能成立。

下面讲,清净法也不成立。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

唯,舍利弗!真正的求法,不以执著佛陀、佛法和僧众来求。

下面会讲到三宝、四谛都无可求。三宝和四谛是声闻乘清净法的根本,皈依三宝、修行四谛是很重要的。但从了义层面来讲,这些也不成立。

所以,真正的求法者不会执著佛陀,因为究竟意义上并无佛陀。《中观根本慧论》对于如来、涅槃等清净法都有遮破。真正的求法者也不执著法。在名言当中,法包括教法和证法;但在究竟实相义上,法也不成立。“不著众”指不著僧众。在世俗层面,“僧”指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或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那样的大乘菩萨;但在究竟了义层面,僧也不成立,只是如梦如幻的显现而已。

永明禅师说:“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修习如空中鲜花般的六度万行,安坐于水月般的道场,降伏如镜中影像般的魔军,最后究竟成佛、度化众生,这些无一不是如梦如幻的显现。

有些佛教徒没有好好闻思修行空性法门,所以实执心很强。他们口头上经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内心并未真正懂得这样的道理,对三宝、四谛等非常执著,那不是究竟的求法。

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

真正的求法,不以见苦求,不以断集求,不以证灭谛、修道谛而求。

在世俗层面,声闻行人要了知苦谛、断除集谛、现证灭谛、修行道谛;但在究竟意义上,见苦谛、断集谛、证灭谛和修道谛都不存在。

所以者何?法无戏论。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戏论,而真正的法无有戏论。

所谓“戏论”,就像孩童的游戏,他们自己觉得很有意义,其实只是一种假相,根本不存在。无论清净法还是不清净法,未经观察时好似真实存在,真正去观察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戏论。“戏论”在藏文中叫“珠巴”,意为用语言、文字或分别念假造出来的现象。

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如果说要见苦、断集、证灭和修道,这是戏论,不是真正的修法。

现在大多数人对三宝、四谛等道理不是很在意,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生活如何过得更安逸,即使是禅修,也要追求一些感觉。很多人甚至把倒世俗(与正世俗相比,倒世俗更为颠倒)当作真实。

佛经中说“幻人说幻法”,意为幻化的人对另一个幻化的人说幻化之法,毫无实质可言。同样的道理,三宝、四谛在究竟意义上也不成立,这是很甚深的法。

今天讲的内容都属于空性层面,不知大家能否接受,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不出来,也许很多人已经开悟了。

以上讲了蕴界处、四谛在实相义上均为空性、不能成立的道理。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唯,舍利弗!法是寂灭的,如果行生与灭,则是求生与灭,不是求法。

法是寂灭的、寂静的,无实有本体。佛陀成道后说,他所证悟的是“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这种法有甚深、寂灭、离戏、光明、无为五个特点。“法”也有真相之义,所以求法就是求真理、求真相。

当然,真相有不同层次,也有主观与客观之别,因为人们对于客观真相有不同的主观认识。客观上,法的本体是寂灭的。如果主观认为法有产生和毁灭,就不合理。通过中观推理和修行体悟都会发现,法最初没有产生,最后也不可能有毁灭。所以,行生灭之法不是究竟的求法,还停留在世俗层面。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

法叫做无染,如果以贪嗔痴等烦恼障碍染于法,乃至染于涅槃,这是染著,不是求法。

《般若经》中讲:“一切法如梦如幻,涅槃亦如梦如幻。较涅槃有胜法者,此亦如梦如幻。”乃至超越涅槃的法也是如梦如幻的,并非实有。“涅槃”是佛教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印度婆罗门教等宗教中也有“涅槃”的说法。涅槃也叫真相、究竟实相,有寂灭、趋入死亡的意思。这里讲,乃至最清净的究竟实相的涅槃,也不能以执著来染污,否则就不是求正法。

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法没有行处,如果行于法,就是行处,不是求法。

法的对境是什么呢?并没有真实的对境,如果认为有,就已经有缘、有相了,也不是真正的求法。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法没有取舍,如果取善舍恶,就是取舍,并非求法。

在名言中有取善断恶,但在本性中没有,这与《法界宝藏论》《实相宝藏论》中所讲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有中观、密法基础的人听《维摩诘经》会有感觉。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仅仅视佛法为世间道德,以为佛教只是教人做好人、做好事,佛教徒只是很慈悲、很善良、很开心、很快乐,听到今天的内容也许会想:“以前我认为有的东西,怎么都没有了,甚至成了非法?那我都不敢求法了。”

这里讲,取和舍都不存在。密法中也讲,十善、十不善的自性不存在,因此无取无舍。听过密法的人会明白这一点。如果在究竟义上还存在某种法,那它就是不空的、成实的,但这无法安立。

我自己觉得,如果深入闻思修行佛法,就能真正品尝到它的美味,这与世间其他知识不同。虽然我不是一个广闻博学的人,但在出家前也学过不同的知识,出家后也看过各种书籍,听过东西方一些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学者的演讲。我确实感到,佛教的道理最为特殊。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写得不好或讲得不好,只是自己与佛教的缘分更深吧。

总之,法是无有取舍的。如果取舍,则是求非法,而不是求正法了。

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

法没有处所,如果执著处所,则是执著处所,并非求法。

有的译本中将“处所”译为阿赖耶,意为基、对境。

有些人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往生净土。暂时来讲这是可以的,但如果心里一直抓着一个实有的东西,就是不究竟的。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

法叫做无相,如果意识随着外境而执著相,则是求相,不是求法。

“识”指妄识、妄分别,如果以妄分别来求某种相,就不是求法。

现在有些佛教徒特别著相,比如经常打卦,做事情一定要用某种方式,甚至在寒冬腊月的时候半夜三更起来在马路上捡“舍利”。这种精神是很可嘉的,一边哆嗦着一边用电筒照沥青上透明的胶,抠下来后再一颗颗地吞下去,非常不容易。(众笑)

外面很多人也经常打卦、算命。听说有些地方还有“神通班”,专门教人开天眼等神通,告诉学员用神通观别人的时候,眼神、心态应该如何。事实上,那些老师自己都没有神通——不要说神通,可能连鬼通都没有,但他们还是在带神通班。因为有些佛教徒特别著相,修行时一定要得到某种感应,得不到就不行;观修时也强调验相,一定要看到彩虹之类的东西。彩虹虽然代表一种缘起,但也不一定全部如此。很多人坐飞机时,也会看到彩虹跨过云端,但这不代表什么。

很多人不懂佛教的精髓,一听到空性、无相就开始打瞌睡、做美梦,一听到神通就很兴奋。如果我今天说:“我要开一个教天眼通的班,高级班学费1000元,初级班学费500元。”可能很多人都会报名——“我要学神通!”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地区,很多人打着佛教旗号骗人,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多。

包括现在一些非常出名的书,懂佛教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只不过是用现代语言将佛教内容做了包装,再推荐给特定读者。如果想打动西方人,他们就用严密的逻辑做包装。因为西方人比较理性、喜欢逻辑,这一点从英语的表达中也看得出来,他们在说话时一定要讲道理,否则就很难被人接受。这样包装以后,西方人看了就会觉得:“哇,这个真适合我的意乐,非常棒,非常好!”而东方人比较感性,只要让他有感觉,他就会马上接受。于是有些人将佛教内容装在感性的“盒子”里,用现代形式做包装,推荐给东方人。因此,人们如果没有擦亮眼睛,是很难找到正法的。

总之,执著相不是求法。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法是不可住的,如果住于法,那是住法,不是求法。

意识方面的法不可能住在外境,如果认为一定要安住于某个法上,就不是求法。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法不可见、闻、觉、知,如果去见、闻、觉、知,那是见、闻、觉、知,不是求法。

“见”指眼识了知对境,“闻”指耳识了知对境,“觉”指鼻、舌、身识了知对境,“知”指意识了知对境。六识了知对境即见、闻、觉、知,这些并非真实存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真正的如来,不能以眼睛看到,不能用耳朵听到,也不能以觉、知而得。因为真正的如来就是认识心的本性、了达空性的究竟意义,这也是究竟的法和僧。

总之,见、闻、觉、知不是真正的求法。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法是无为的,如果行持有为,这是求有为,并非真正求法。

密法中也讲:认识心的本性,要以无为的方式,而不是以有为的方式。有些人在修行过程中,觉得自己的心比较舒服,或者听了心的来龙去脉、无著无作等方面的法,就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但开悟哪有那么简单啊?也许你真的开悟了,也许你还要进一步学习。有些人说:“我现在开悟了,不用学习了,只要天天喝咖啡,做我喜欢的事就可以了。”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也不好说。对于很多人来讲,暂时还是著一些相比较好。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所以,舍利弗,若想求法,应当于一切法无所求。

维摩诘居士总结道:“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句话很重要。当然,在世俗中,求法者并非没有所求。但究竟而言,就像《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正的求法,是没有所求、没有所住的,一切实执相都没有。

不过,很多人还是比较重视外在的相。南怀瑾先生说,他小时候在杭州灵隐寺那边读书。有一次班禅大师来灵隐寺,他挤到了人群前面,亲眼看到大师用手轻轻一送,手中的哈达就飘到一尊很高的佛像脖子上。他感到特别稀奇,在场很多人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无数人在他面前求皈依。用南怀瑾先生的话说,当时活佛就火了。

班禅大师的这个行为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究竟实相上说,这只是一种相,没有什么实质;在世俗层面,有些高僧大德会依靠佛的加持和自己的修证力,示现与众不同的行为,引发人们的信心和感应。

前两天,大家在课堂上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多人都哭了,我就不敢再讲下去,不然可能所有人都要哭了。听说网上很多人也有不同的感应。平时根本不爱哭的人,眼睛都是湿润的。这就是佛的加持与僧众共同的发愿力聚集在一起所引发的感应。

但这些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证悟空性实相。“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句话很重要。如果真正要求法,自己就要去平衡,不要永远执著在相上,每天拿着黄色哈达到处跑。究竟来讲,还是要获得空性和大悲的境界,这是求法当中最重要的。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维摩诘居士说这些教言时,五百天子得到了法眼净。

对于“法眼净”有不同说法:窥基大师说,清净的法眼是小乘预流果的境界[4];僧肇大师说,法眼净是大乘一地菩萨的境界[5]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10 维摩诘所说经 

11 维摩诘所说经 ‍‍

12 维摩诘所说经 

13 维摩诘所说经 

14 维摩诘所说经 ‍‍

15 维摩诘所说经 

16 维摩诘所说经 

17 维摩诘所说经 

18 维摩诘所说经 

19 维摩诘所说经 

20 维摩诘所说经 

21 维摩诘所说经 ‍‍

22 维摩诘所说经 

23 维摩诘所说经 

24 维摩诘所说经 

25 维摩诘所说经 ‍‍

26 维摩诘所说经 

27 维摩诘所说经 

28 维摩诘所说经 

29 维摩诘所说经 

30 维摩诘所说经 

31

32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