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44

健康   2024-10-21 11:02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44

2019年4月8日

前面讲到《佛道品》当中,普现色身菩萨问维摩诘居士:“您的父母、妻儿、眷属是谁?您的仆人、车马、大象在哪里?”对于眷属方面的提问,维摩诘居士已经一一作答,今天继续讲资具方面。

前面讲了,维摩诘居士的房间看起来空空的,只有一张大床。那他到底有没有其他资具和受用呢?其实是有的。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有些人从精神财富中获得幸福,有些人从物质享受中获得快乐。但客观地讲,物质财富只能解决人类的部分问题,心理上的大问题是很难依靠物质来解决的。当然,生活确实需要物质基础,绝大多数人还没达到仅依精神食粮存活的境界。但是,如果精神上非常匮乏,物质上再富足也不一定会感到快乐。

维摩诘居士与普现色身菩萨之间的对话,听上去像是开玩笑,实则蕴含着甚深的意义,如果没有深入思考则很难领悟。若用心思考就会明白:生活中,有些东西不可或缺,有些可有可无,有些则根本不需要。但人们总觉得自己需要很多东西。实际上,有些东西不仅毫无意义,还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麻烦。

像我这台平板电脑,如果没有它,讲课就不太方便,这属于必需品。但有些东西的确没什么用,人们之所以希求,是出于心里的不满足,一直觉得自己需要这个、需要那个。对于必需品,可以通过努力积累财富而获得;但对于可有可无的东西,则应以平常心对待。

世间一些身份高贵的人,除了有父母、妻儿、善知识、眷属、伎女之外,还有很多受用资具,比如花园、树果等。那维摩诘居士有没有这些呢?也是有的。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

总持是我的花苑,其中有无漏法的林树、七觉支的清净妙花、解脱的智慧果。

“总持之园苑”,世间有些富贵人有自己的别墅,有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树。维摩诘居士的花园与之不同,因为他的花园是不忘陀罗尼,是不忘善法、舍弃恶法的总持之花园。

很多道友说自己记性不太好,昨天背书时记得很清楚的内容,今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不管怎样,通过背书会在相续中种下很好的种子,即使这辈子不能成为智者,下一世也可能变成智者。而且,大家在贪嗔痴方面已经串习得很多了,在清净法、涅槃法方面种的种子却很少很少,所以应该多背书。但很多人没有不忘陀罗尼,好像得了“忘记陀罗尼”一样,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很快就忘掉了,也很可惜。

  • 不忘陀罗尼

每个人的记性不同,总持的力量也不同。麦彭仁波切的著作中有不忘陀罗尼的修法,我刚来佛学院时修过,但修得不太好。有些人依靠前世因缘而具有不忘陀罗尼。比如总持第一的阿难尊者,天生就有不忘的智慧。与他一起背书、受持法义的比丘很疑惑:为什么阿难尊者的智慧与我们不同?于是请教佛陀,佛陀说:“阿难不仅今世如此,往昔也是这样,因为他曾对诸多圣者做过供养。”

往昔,有一位老比丘对身边的小沙弥管得非常严,要求他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诵经任务,否则就会受到责罚。但由于小沙弥还要出去化缘,如果化缘顺利,当天的课诵就能完成;如果不顺利,课诵就无法完成,小沙弥就要挨骂。

有一次,小沙弥化缘耽误了很长时间,课诵就没有完成,在路上大声地哭。这时路过一位长者,问他为什么哭,小沙弥说:“我师父对我管得特别严,今天没有化到缘,课诵也无法完成,师父肯定会责罚我的。”长者说:“那你以后就到我家来化缘吧!”于是,小沙弥每天都到长者家化缘。后来他的师父也来了,师徒二人天天在长者家欢喜应供。

那位长者就是阿难尊者的前世,小沙弥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由于阿难尊者前世曾供养圣者,后来就获得了不忘陀罗尼,对于佛陀所讲法义不会忘失。

我每节课都会讲一些公案,一是因为,虽然有些听众对佛经论典广闻博学,但也有一些听众只是精通世间知识,没有很多机会听闻佛学的理论分析和教证公案。所以我尽量讲一些前辈高僧大德、大修行人的经历,让大家生起清净的信心和欢喜心。《大圆满前行》中讲,所谓清净信,就是当你步入寺庙、佛殿,或看到高僧大德的传记时,油然而生的欢喜之心[1]。有了这种清净信,可以逐渐生起真正稳固的信心。

二是因为,有些人听闻甚深法理后会立即生起感悟,有些人则对公案更容易接受。

三是因为,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果演讲时间比较长,每隔5到20分钟讲一个故事或案例,听者更容易专注。

无漏法林树”,清净的无漏法,是花园中茂密的树林。

无漏法就像树木,扎根深处、高大坚稳、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具足这样的无漏法,功德不可思议;即使不具备,对大乘佛教有虔诚的信心也很了不起;即使没有这样的信心,经常听闻佛法也极其难得。如果外在因缘不具足,或自己的身体出现状况,就无法听闻佛法。因此,大家拥有这些因缘时要有欢喜心,我经常强调这一点。

其实,欢喜心也不是想生起就可以生起的,只有真正懂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等道理,才会发自内心地生起这种欢喜心。很多人活到六十多岁都没听过大乘佛法的名称,而且谁也无法确定自己能否活到七八十岁。可见学习佛法的因缘就像云间日光一样短暂,大家理应倍加珍惜。

华智仁波切在《见大乘经功德论》中说:“无愚所染之佛经,于心赐加持日光,听一句灭累劫罪。”大乘佛法为佛陀所宣说,未经凡夫愚者染污,能赐予人心加持之日光,仅听闻一句也能灭除累劫重罪。

学习大乘佛法,的确能让人获得无穷的力量,遣除无量罪业。比如仅听闻《维摩诘经》的一句偈,就能清净多生累劫所造的杀盗淫妄酒、五无间罪等自性罪和佛制罪。

我们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没有任何罪业。且不说无始以来造作的所有罪业,从小到大所造的杀生罪业都数不胜数。我经常想:大城市里的人能遇到佛法,真是非常非常荣幸的事。如果没有皈依佛门、没有出家、没有吃素,每个人会在餐桌上杀害多少众生?但很多人皈依了佛门,遇到了大乘佛法,相续中也生起了悲心和大乘菩提心,至少不会沾染杀生的罪业了。

有些人跟我说:“我业力深重,修行一点也不好,早上还睡得特别香,真是非常惭愧、非常可怜……”但我觉得,早上睡得香也是一种幸福吧?现在很多人经常失眠,需要吃安眠药,而你睡得特别香,说明心里没有压力,应该是很幸福的人,而不是很可怜的人。当然,有些人觉得睡太多是修行不好的表现。其实,即使你修行不好,即生遇到大乘佛法也是非常幸运的。

“觉意净妙华”,在总持的花园里,还有七觉支——一地以上菩萨具有七种觉支。在无漏法的树林当中还有清净的妙花,如感果之花、清净之花、庄严之花。

最近很多人送给我茶杯,我都没有用,你们不要不高兴,不是我不用,是他们都没有拿过来,我也管不了这么多事情。以后我在课堂上说话要注意,你们也最好不要给我买任何东西,因为我拿到手里最多两分钟就给别人了。

很多人送给我东西以后,发现我给别人了,就特别伤心,甚至会哭两三天。但东西多了我也没办法处理,就跟下面的人说:“你们给慈慧也行,给寺庙也行……”就这样全部给出去了。所以,你们最好不要给我东西,要给的话首先要想好:“这个肯定是给别人的。”有这种心态的话,你们不会有烦恼,我也不会有烦恼。

刚才提到了三种花:一、感果之花,是指断除烦恼之花会获得解脱智慧之果;二、清净之花,下面会讲到七种分类;三、庄严之花,下面会讲“深心为华鬘”等内容[2]

“解脱智慧果”,总持的花园中鲜花盛开,它们所结的果是远离了我执、我所执,证悟了人无我、法无我的解脱智慧之果。

总之,花园里有花、果和树林,非常美丽。

很多世间人有了房子以后,还想有个院子。喇荣有些道友也觉得有个院子很好。其实,修行比较好的人是不需要这些的,他们觉得,在院子里种树、种花很麻烦。世间有些人经常为了房子、院子等跟人吵架、打官司,产生各种烦恼。真正的修行人,希求的是总持、无漏法、七觉支、智慧和解脱妙果,不会去追求世间的物质享受。当然,每个人的境界不同,愿望也不相同。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八解脱的浴池中,禅定之水湛然盈满;水池周围布满七种清净花朵;以此净水沐浴无垢之人。

无垢”指维摩诘居士,他又被称为“无垢居士”。“维摩诘”在藏文中是“志玛美巴扎巴”,意为“无垢称”。

“八解之浴池”,所谓“八解脱”,《俱舍论释》中说:“经中说解脱有八种,也就是内有色观外色解脱[3]、内无色观外色解脱[4]、净色解脱[5]、四无色解脱[6]与灭尽解脱[7]。”修持八解脱可以远离三界的贪心:对外境断除贪欲,对内在心识断除贪欲,对欲界、色界、无色界逐渐断除贪欲,最后灭尽一切执著,获得断除一切贪欲的禅定最高境界。

“定水湛然满”,八解脱的浴池当中,禅定之水湛然盈满。禅定是指心安住于如如不动的境界中,这种境界比喻为非常清澈、清净、圆满一切功德之水。

“布以七净华”,浴池周围以七种清净的花严饰。所谓七种清净的花,是指七种清净的心行:一、清净的戒律;二、清净的心;三、清净的见解,没有妄想分别;四、清净断疑,即断除一切怀疑,见解深则彻断疑惑;五、分别道与非道清净,即能区分道与非道;六、行断知见清净,了知哪些行为可以行持,哪些需要断除;七、涅槃清净。

对于这七种清净,智者大师与僧肇大师的解释稍有不同,但大意一致。

总之,在远离贪执的环境中,以禅定水沐浴自身,以禅定的修行庄严自心,则见解、戒律等都将获得清净,如同水池边盛开了七种美丽的花朵一样。

“浴此无垢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沐浴,能成为无有垢染、非常清净的修行人。

作为修行人,不仅要闻思,更要修行。在所有修行中,禅定的修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禅修的功夫,仅仅听闻佛法、分析理论,是很难解决生死大事的。

  • 实修

希望在座各位,尤其是喇荣这边修心班的道友,每天课前课后禅修一到两个小时。如果没有禅修,所学的大多数理论会流于表面,意义不是很大。

为什么有些人的修行非常稳固?而有些人只是浮于表面,一点都不深入?差别就在于是否好好修过。在修行上,有些初学者几乎一片空白,以前什么都没有修过;有些人一提起禅修,就认为是不起任何分别念。我以前也讲过,刚开始禅修时要进行有分别的观察修。比如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道理一步一步地思考,这很重要。

有些西方人也认为:禅修时必须闭着眼睛,心里什么都不想,这是真正的禅修;而思维三宝的加持、人身难得等道理不算禅修,因为这是有分别念的。其实他们不太懂,真正修行时,首先要进行观察修。修到一定的时候,《大圆满前行》等法义就会融入自心,对于暇满难得等道理的领悟会截然不同,这就是观察修的力度。

如果只在理论上分析,虽然也可以讲出很多道理,但内心不一定真的这样认为。只有实际修行过,才会深切体会到人身难得、轮回痛苦和因果不虚,每次想起这些道理,都会汗毛竖立、泪流满面,有许多感应。

有了稳固的观察修的基础,再修寂止,最后修胜观,进入大圆满密法的天堂。这样的修法非常具有次第性。全知无垢光尊者、华智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等前辈大德都很强调这样的修行次第。以前讲《大圆满前行》时,我也要求大家每天至少禅修半小时。

这种禅修,一方面可以遣除业力,一方面可以增上智慧。《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中有很丰富的教理,我经常引用,其中有一个偈颂是:“欲修无漏智,出离欲淤泥,灭除诸业障,禅定最第一。”若想获得无漏智慧、出离五欲淤泥、灭除种种业障、遣除相续中的分别、障碍,修禅定是最殊胜的方法。

作为大乘行者,一定要修习禅定。去年,我要求大家每年至少闭关7天,平时在早上起来后、晚上睡觉前或者课前课后也可以打坐。通过打坐获得的修行境界,与未经打坐而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经常禅修的人身心非常调柔;平时不打坐的人,身心则刹那无法安住,就像野猴子一样。所以,禅修与否,差别真的很大。

经常禅修的人,生活也会过得很快乐。僧肇大师在《注维摩诘经》中说:“闲宴嬉游,乐之至也,岂等俗苑林水之欢乎?”禅修是最快乐的,这种快乐远远超越世俗人游山玩水、旅游朝山之乐。

很多世间人一放假就要出去玩,这次去泰山,下次去普陀山,到处旅游观光,但这样真能得到快乐吗?其实我觉得,在节假日出去玩就是自讨苦吃。不仅机票、住宿费特别贵,而且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一些在家修行人,可以在清明、五一、国庆等假日,跟家人说:“我要去很远的地方旅游、朝山。”然后你就买一点吃的准备闭关,在心灵的山林中游玩,这样也许更快乐。

当然,很多人可能坐不住,看到朋友们开车去度假或坐飞机到法国、泰国、非洲等地,自己也很想出去。

其实,真正的修行人,内心可以体会所有的快乐;而没有修行境界的人,虽然到处去玩,也不一定有多么快乐。也许在出去玩的路上跟好朋友闹别扭了,出现了比较大的矛盾,因为彼此见解、价值观不同而吵得很厉害,回来时就各走各的,坐同一辆车都不愿意,这样的出游是否快乐呢?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五通是我的象、马,大乘佛法是我的车,以自心调御象、马和车,游履于八正道。

维摩诘居士有没有大象和车呢?他说:“有有有,什么都有。”

“象马五通驰”,当时印度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大象、骏马,维摩诘居士以五通即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神足通、宿命通作为他的象马。

“大乘以为车”,大乘是维摩诘居士的车。修持大乘法要不仅可以度脱自己,也能度脱他人,令自他都到达目的地。

调御以一心”,有些译本中将“一心”译为“菩提心”[8],实际上此处的“一心”应该指能够调御象马、驾驭车乘的心。

“游于八正路”,有了象、马、车辆和驾车的人,就可以游履于八正道,最后到达目的地。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总之,维摩诘居士作为菩萨,具有五通、自利利他的大乘妙法,还有调伏一切的心。所谓调御之心,就像调控马车快慢的缰绳,当心过于散乱、掉举时就把它收回来,当心昏沉疲倦时就让它稍微放松。

有些人不仅需要房子、泳池,还需要车。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谈“合作”时,首先就从利益上去衡量,一般都会问对方:“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有没有工作?月工资多少?”就像我们依止善知识之前,要观察他是否具足智慧、悲心和利他心一样。

以后如果有人问你:“有没有车啊?”你就可以说:“有啊,有大乘的车!”“有没有大象?”“有啊,我有神通!”即使没有神通,按照前辈大德的说法,清净戒律和慈悲心也相当于神通。

  • 神通

求神通不是很好,佛教徒以后不要经常追求神通。有些修行人、气功师的确有他心通等神通,但大家不要过于追捧这些。其实佛教徒有很多愚昧的心态和行为,这让骗子有可乘之机。如果具备一定的智慧和能力,就不容易受骗。

很多人特别喜欢伏藏法,于是出现了一些假伏藏大师;很多人喜欢神通,于是有些人装作有神通来欺骗别人。所以,即使你内心喜欢神通,也不要表现得那么明显,见谁都马上起信心——“您示现一下神通,帮我算个命吧!”

有些佛教徒,稍微生点病或家里出点事就到处打卦,这样不好。有的寺院还专门开通了网络打卦。但经常给别人打卦的一些人,遇到事情时还要请别人打卦,因为他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用智慧抉择。有些佛教徒比较愚昧,把没有神通的人当成有神通的人,还要帮他四处宣传。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假的也变成真的了。还有些人,连喝的水烫不烫都要打卦问一下,而且经常找那些打卦一点都不准的人问,根本没有必要。

希望佛教徒要有取舍能力,懂得做事原则。当然,私下打个卦也没什么,但不要过于相信神通和打卦,否则有些人会趁机欺骗众生、损害佛法。

总之作为大乘行人,以神通为车是很好的,但也要有取舍的智慧。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

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

维摩诘居士以三十二相庄严自己的容貌,以八十随好严饰自己的姿态,以惭愧为上好的服饰,以深心为花鬘。

维摩诘居士也有象征性的相好。“众好”指八十种随好。他身穿知惭有愧的衣服,有通达一切法的深心,以此作为自己的花鬘,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庄严之花”。

世间人很看重颜值,并不关注妙相与随好象征的功德以及惭愧心等善心。

  • 惭愧如衣饰

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来衡量,违越佛教中的诸多规则对自他都有损害,因此应该感到惭愧。这样的惭愧心就像衣服,可以抵御寒冷、遮身蔽体。惭愧心也是菩萨的庄严,让人明白行为上的取舍。前辈大德都非常重视惭愧心。

其实惭愧心属于基本的道德,对他人的尊重之心是基本的人品,每个人都要具足。如果缺少这些,别人对他的评价就不会很高。一般来说,亚洲人比较重视惭愧心。而西方人则认为,人没必要特意掩盖本性。尤其是欧洲一些地方,人们奉行“天体主义”,在村落、商店、饭店等地方都会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他们觉得这样很浪漫。

裸体外道也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没穿任何衣服,最后同样赤条条地离开,天地之间唯有身体是最自然、最纯洁、最真实的,没有任何染污和掩盖;依靠身体来吸收阳光和空气,是非常浪漫、快乐的事。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觉得这种观点很有道理。

有些修行人做“区分有寂”时,头顶蓝天,脚踏绿草,身上什么掩饰都没有。在这样清净的状态中安住于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是很好的修法,对吧?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

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维摩诘居士说:“我富有圣者七财之宝,向人们传授这些道理可以增长利息,如说修行并回向菩提可以获得大利益。”

圣者七财包括信心、持戒、布施、多闻、智慧、知惭、有愧。为他人传讲相关道理,自他都会获得利益,这叫做“滋息”,即获得利润。修行此理、回向大菩提相当于投资,可以获得极大的利益。

在有些译本中,“大利”被译为大菩提。维摩诘居士不仅拥有世间财富,还具足出世间的圣者七财。

大乘行人利益众生会获得大利益,而声闻、缘觉、凡夫都无法获得这种利益,因为后者缺乏为一切众生传授圣者七财的勇气、能力和志愿。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我以四禅为床座,这种禅定从清净的生活中产生;我依靠多闻增上智慧,以此作为唤醒自己的妙音。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四禅的床座从净命中产生。“净命”指远离一切邪命的清净生活。

睡眠需要床榻,而维摩诘居士以四禅为床榻,四禅之床榻依清净生活而生。

“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在古代,富贵的人依靠动听的妙音而醒觉。维摩诘居士依靠广闻大乘佛法增上智慧,以此智慧妙音,让自己从清净的禅定中出定。

声闻、缘觉始终安住于寂灭状态,在很长时间内无人将其唤醒。而大乘行人具足多闻之智慧,不会在禅定中安住太久,可以很轻松地出定。

此处的藏译、唐译稍有不同。窥基大师也说,这个偈颂的译文有点难懂。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维摩诘居士说:“我以甘露妙法为食物,以解脱味为饮料,以清净心为沐浴,以戒品为涂香。”

这里的比喻是:人们早上起来要吃早饭,沐浴涂香,然后才出门上班。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维摩诘居士以甘露妙法、法喜、禅味等为食,以解脱味为饮料。“浆”即饮料,“解脱味”指远离烦恼、出离轮回、具足禅定之解脱。看来维摩诘居士的早餐很丰盛。

“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维摩诘居士以通达佛法的清净心沐浴,以清净的戒律为涂香,浑身散发着戒律的妙香。

总之,维摩诘居士具足饮食、沐浴与涂香。

接下来,维摩诘居士会讲自利利他的道理:拥有这些财富和眷属,不是为了独自享受,而是要利益众生。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