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34

健康   2024-10-14 10:42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34

20181126

【课前开示】

上周由于网络原因,大概断了一两分钟的传承,但大家都没有反映,以后遇到这类情况要及时反映。如果是个人原因而中断了传承,就没办法统一补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大家在听传承的过程中要仔细看书,不要迷迷糊糊的。有些人可能觉得断了传承也无所谓,而且不知道是在哪里断的。这样不行,求法就要有求法的态度。

上星期我让大家看《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看了的道友请举手……没有看的道友请举手,一个都没有啊?如果真是这样还是比较好的。

  • 素食

昨天(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1986年起源于印度)。现在,全世界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了。即使是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也会为了环保或健康而吃素。当然,也有些人是出于大乘佛教的利他心、悲悯心而不食众生肉。我们这边的佛教徒,除了个别身份比较特殊的居士,由于家庭、工作等原因而无法吃素外,99%都是素食主义者。在吃素方面,大家无需强调就会自愿去做。

佛学院最初提倡吃素时,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以前,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佛教徒并不都是素食者。但随着时代发展,南传佛教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往素食的道路上迈进;在藏传佛教当中,除了极少数人执持传统观念或者确实身体不好,大多数人也已经吃素了,寺院的斋饭也普遍是素食。

最近,佛学院召开了素食研讨会,藏族堪布堪姆们也在讲授相关道理。我想,对于我们这边的道友来说,应该不需要再强调,因为大家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吃素,历来是汉地佛教徒无可比拟的优良传统,从梁武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汉地,除极个别佛教徒外,出家人一般都是素食者,受了三皈五戒的居士也会尽量吃素。希望大家继续保持素食的原则。

现在,素食的种类也很丰富。市场上不仅有各种蔬菜,还有一些人造肉类,像比尔·盖茨就从2013年开始为素食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

希望学习藏传佛教的四众道友们,尽量学习大乘佛教的精华(如菩提心等),而不要效仿一些不合理的行为。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藏地有些佛教徒曾食用众生血肉,非常令人遗憾,但现在大家都在努力纠正。

总之,昨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我也想借此劝导各个地方的佛教徒吃素。在这方面,亚洲很多佛教徒确实非常不错;西方个别佛教徒,吃素的理念稍微差一点,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习惯、饮食理念等方面与东方不太相同吧。不管怎样,希望大家在素食方面继续努力。

很多修行人、专家学者都认为:吃素相当于间接放生,而吃肉则等于间接杀生。大家也要了解这样的利害关系。

  • 求法

大家作为佛教徒,对于该学的道理要尽量去学,尤其是藏传佛教中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的思想,藏地有很多清净的传承。

在南传佛教中,人们非常重视清净的行为,也有原始佛教的殊胜思想,但历来比较缺少大乘佛教的利他思想和教义。

北传佛教虽属于大乘佛教,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不像藏地那样每座寺院都有讲经说法。当然,现在也有个别寺院和高僧大德在努力改善现状。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藏地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藏传佛教的大乘思想和清净传承,保留着具传承上师言传加持的思想瑰宝和传家之宝。因此,对大乘佛教有意乐、有希求心的人,纷纷前往藏地求法。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并非毫无依据的吹捧。

印度作为佛教发源地,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本土佛教已出现断层。后来虽经南传、北传及藏传佛教大德们的努力,如修建寺院、讲经说法等,但原汁原味的原始佛教并未恢复,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非常清楚。

如今,大家有机缘听闻具有如此清净传承的佛法,应该有渴望之心、难得之心。在求法的时候,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要得到这个法的传承。有些人没事的时候才听一听,或者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这样不是很好。

另外,从2017年开始,佛学院、喇荣寺的人数就完全饱和了,外来人员一个都不能接收。如果想学习佛法的话,也不一定非要去一所佛学院,在网上听课也是可以的。如果网上听课不方便,自己学习也可以,现在获取各种资料都比较方便,同样能够了解大乘佛教的究竟思想。

大家要认真对待目前学习佛法的机缘。世间人参加英语、日语等培训都非常重视,何况是学习佛法呢?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如果将听受佛法作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来看待,你也许随时都能空出时间来学习。

对于有些人的学习态度,我并不是很满意。在他们心目中,听法并不重要——今天忘了,明天没空,后天有各种事情,总有理由不听课。当然,如果生病了,或者工作、家庭上遇到特殊情况,是情有可原的。总的来讲,大多数人对听法、修法还是非常重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不了解闻法、得受传承的重要性,对这方面不是很重视。

我自己在每一位上师面前,听任何显密佛法都非常认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会善始善终,这一点我非常确定。希望在座各位出家人、在家居士也能重视听法,这种态度很重要。

《维摩诘经》已经讲了一半多,什么时候讲完还不确定。对于后面的课,希望大家重视起来。也许,这次是你此生第一次听这部法,也是最后一次听。如果没有听闻圆满,难免留下遗憾,种下听法不圆满的种子,给下一世带来不好的缘起。

  • 苦行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很认真的,从开始到现在一堂课都没有落过。外面有些道友在工作生活上要面临很大压力,的确不容易,不像喇荣这边,有些人要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从家里走到经堂。尤其是讲考班的人,遇到刮大风、下大雪,或者路上结冰的时候,就很伤心——“哎呦,我以前不报名多好啊!”其实这也没什么吧?我每天也要来回走很多次,并不觉得这是痛苦的事。想想前辈大德,去藏地、印度求法时经历了多少艰辛?现在大家可能太舒适、太安逸了,求法精神的确无法与前辈大德相比。

我们以前刚来喇荣的时候,在求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苦行。但现在很多道友并不是那么精进。前几天佛学院停电,好多人晚上根本没有看书,九点多就睡了,这说明忍耐心不强。

为了求法,大家不要害怕痛苦,经历痛苦是在消除业障。无始以来,我们无意义地受了那么多苦,辗转于地狱、饿鬼、旁生或人间;现在,在行持善法过程中经历一些痛苦,也是有意义的,大家应该感到欢喜。

观众生品第七

《不思议品》主要讲能化者菩萨的功德,包括不可思议的神变、法门等。第七品《观众生品》主要讲所化众生。

在藏文译本和梵文本中,这一品叫做《观天女品》,因为前半部分讲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关于观众生的对话,后半部分讲天女和舍利弗之间的对话。在唐译中,这一品叫做《观有情品》。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这时,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菩萨应该如何观众生?”

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变和法门是为了饶益众生,这是菩萨最基本的目标和职责。那菩萨应该如何看待众生呢?如果认为众生实有,度化众生的行为就会被实执所摄。所以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菩萨眼中的众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凡夫人眼中,众生肯定是实有的。人类的大多数情感,也是建立在实执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实执,就不会有凡夫人的情感;如果没有情感,人们也将失去生活的动力。

菩萨则完全不同。一方面,菩萨平等关爱每一个众生,就像慈母疼爱独子一般;另一方面,菩萨通达了人无我、法无我,视众生为如梦如幻。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实有执著非常坚固、猛厉,修悲心或度众生时就会因为难以承受而引发心理疾病。实执的根本是我执,如果没有打破我执,最后很可能放弃度化众生的誓愿。所以,菩萨如何看待众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想:“既然众生是如梦如幻的,那是否还有众生可度呢?”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若用智慧细致观察,每一个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胜义谛中都是远离四边八戏的,但在世俗中有如梦、如幻、如阳焰般无自性的显现。因此,众生的本体有两个层面:一是胜义谛层面,微尘许实有之法都得不到;二是世俗谛层面,在菩萨、众生面前有如梦如幻的显现。

有些人不愿意将众生观为如梦如幻。其实,众生的本体就是如梦如幻的,无论你观想与否,都是如此。但有些人喜欢固守自己的思维模式,尤其西方人,不愿意接受不符合其想法的道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毛病。还有一些人,一直执持自己从小到大信奉的传统观念,即使以智慧观察得出了另外一种结论也不愿接受,这样的固执己见可以说是一种邪见、偏见。

在真理面前,我们应该敢于学习、敢于跨越,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才有进步的机会。如果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容易故步自封、无法得到提升。像有些所谓的学者、思想家,由于增上慢而一直无法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按照前辈大德的解释,下面维摩诘居士的回答主要涉及人无我和法无我——以十个现而无自性的比喻宣讲人无我,以显空双运宣讲法无我。

  • 幻观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维摩诘居士说:“菩萨观众生,就像幻师见自己幻化出来的人一样。”

幻化师见到幻人,不会将其执为实有,更不会生起贪著之心,因为这些明明是自己幻化出来的。同样,菩萨见到所化众生的各种显现,也清楚他们是现而无自性的,与幻人无别。

《四百论》中说:“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如果有人见众生如机关幻人(如人工智能机器人),那么很明显,这个人可以趣入圣者果位,因为他已通达一切相如幻化、无有自性的道理。

以前讲《四百论》时,我讲过一个木匠和画师的故事[1]。有一次,木匠和画师比试技艺,木匠做了一个机器美女,画师对她很着迷。到了晚上,画师去拥抱那个美女,才发现她是假的,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画师在墙壁上画了一幅自己上吊自杀的画,看起来非常逼真。

第二天一早,木匠觉得自己已经胜券在握,就来找画师。一进门,发现画师已经吊死了,他大惊失色,立即伸手去解绳索。这时画师笑着从床底下出来,说:“你的技艺确实不错,但我的也还可以吧?”

我觉得,现在的很多东西也可以说是幻化的,比如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现的虚拟世界等。

在梵文本和藏文等译本中,下面每个比喻的后面都有“菩萨观众生为若此”这一句。但鸠摩罗什大师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汉地的语言习惯,将重复之处做了删减。据说,鸠摩罗什大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在清净显现中得到了文殊菩萨的开许和加持。经过对比不同译本,我发现藏文译本与梵文本非常相符,也许是版本相同的原因吧。

如智者见水中月,

菩萨观众生,如同智者见水中月。

智者见到水中月影时,知其无有实质、现而无自性。如《入中论》云:“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菩萨观众生,也如水月般无有自性。

如镜中见其面像,

菩萨观众生,如同见镜中面容。

镜中的面容,无微尘许实有之法。菩萨观众生时,知其显现与镜中影像无有差别,若去寻找则一无所得。

如热时焰,

菩萨观众生如热时阳焰。

天气炎热时,沙漠或平原上的浮尘为日光所照,远看就像水在流动;走到近前,却找不到一滴水,才发现是自己的眼识受到了迷惑。同样,在未经观察时,众生似乎确实存在;但若以智慧详细观察,就会发现众生如阳焰般少许都不存在。

如呼声响,

菩萨观众生如空谷回声。

当你站在山谷边呼喊,会立即传来回音。未经观察时,这种声音确乎存在;但若以智慧观察,里里外外都得不到。同样,未以智慧观察时,众生面前似乎有各种各样的显现;但经过详细观察就会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众生都像空谷回声一样,没有堪忍观察的实质。

如空中云,

菩萨观众生如空中的云。

空中的云依因缘而聚,也会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众生依业和烦恼之因缘聚集于世间,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像云一样消散无迹。

从整体的无常上来看,众生的确像一朵朵云,很快就会消失;从细微处看,众生的财富、相貌、青春、服饰、思维、分别念等很多方面也会很快变化,与云的比喻非常契合。因此,从粗大与细微两个层面来观察,众生与天上的云都没有什么差别。

如水聚沫,

菩萨观众生如水沫之聚集。

很小的水沫集聚在一起,好像会形成一个整体,其实它没有任何实质,也会很快消散。同样,表面看来,众生是五蕴之聚合;但以智慧观察便可了知,众生并无实质。

《增一阿含经》中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五蕴中的色蕴如同聚沫,受蕴就像水泡,想蕴仿佛寻香城或阳焰,行蕴好似芭蕉,识蕴则如幻法。我们以前学《入中论》时很喜欢引用这个教证,还经常就“声闻有无证悟法无我”的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如水上泡,

菩萨观众生如同水泡。

水泡与水沫不太相同,微风吹动或阳光照射,都会使水泡迅速破灭。同样,众生虽然可以依靠因缘暂时安住世间,但就像《因缘品》所讲:今日活着的众生,到明天就不一定还在了[2]。可见,众生的确像水泡一样容易消逝。

如芭蕉坚,

菩萨观众生如芭蕉一样不坚实。

从里里外外观察,芭蕉都不坚实。同样,经过详细剖析,众生也无任何实质。

如电久住;

菩萨观众生如闪电般不会久住。

闪电不久住,一闪即逝。同样,众生在因缘具足时显现于世间,也会如闪电般迅速消逝。从历史上看,人类代代更迭,无能长久驻留者。虽然众生的生命看似可以停留一段时间,不像闪电那样迅速,但实际上,众生的五蕴一直在刹那变化着,直至消失。

以上主要讲了人无我的道理。从中观的角度来看,这是讲世俗当中的显现分,这种显现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般若经》中说:诸法皆如梦如幻,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乃至涅槃和佛果,无一不是如梦如幻的显现。

声闻乘和大乘经论中都经常提到“如梦如幻”,这确实是非常甚深的法。如果大家能对上述十种比喻有深刻的理解,以后遇到任何事都能轻松面对。比如生活当中有一些苦恼或所愿无法达成时,只要想到世间万物无不是如梦如幻的自性,心境就会截然不同。

  • 空观

刚才讲了众生是如梦如幻的显现,下面讲这种显现也不存在,是空性的。

如第五大,

菩萨观众生如第五大。

按照声闻乘的观点,除了地水火风这四大以外,第五大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并不承认虚空是第五大。众生也如第五大一样,根本不存在。

如第六阴,

菩萨观众生如第六蕴。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除此之外并没有第六蕴。众生就像这第六蕴一样,并不存在。

这一比喻在藏文译本和梵文本中都没有。

如第七情,

菩萨观众生如第七情。

“第七情”,在藏文译本中是“第七处”,唐译中是“第七根”,有的注释中解释为“第七识”。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处(可理解为色声香味触这六尘)是存在的,但第七根、第七识或第七处并不存在,众生亦然。

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菩萨观众生如第十三入、第十九界。

这两个比喻在藏文译本和梵文本中都没有,唐译和鸠摩罗什译本中都有。

“入”即处,“十二处”(六根、六尘)是存在的,但第十三处并不存在,众生就像第十三处一样了不可得。

同样,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是存在的,但第十九界不可能存在,众生亦然。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菩萨观众生就是这样,并不存在。

以上讲了菩萨将众生观为空性。这些比喻有点特殊,跟我们以前接触过的有所不同。

总之,先观众生现而无自性,再观众生无实有。如果没有这样观,而将众生执为实有,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诸法无行经》中说:“众生无众生,而说有众生,住众生相中,则无有菩提。”实相中并无众生,人们的分别念却以为有众生;如果一直落于众生相,就无法证得菩提。《金刚经》中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凡夫未证悟人无我,就会视众生为实有,修行也无法圆满。因此,观空性是很重要的。

有一位非常有文采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名叫张纯如,生于1968年,30岁左右出版了一本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整个过程。该书出版后轰动一时,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本书。当时,她的状态还不错。但后来,她准备写第二本相关题材的书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于2004年饮弹自尽,年仅36岁。

其实,无论你是出家人,还是医生等做各种世间工作的人,都需要懂得无众生相的道理。否则,即使你在某些领域分析得很好,内心也可能会越来越执著,从而感受很多痛苦。现在,心理、精神疾病愈加频发,大多数这类疾病源于对人、对事、对感情的实有执著。有些人甚至因为别人说了一句话,就一直想不通,最后心理崩溃,引发多种身心疾病。

佛陀在很多经典中说:唯一的甘露妙法就是空性。如果懂得了空性,即使身体感受病痛,内心也能很快将其转为道用。如果心很坚强,获得解脱也不成问题。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希求解脱,脚踏实地地去修行;另一方面也要懂得,解脱也好,众生也好,自己也好,都是如梦如幻的。如果对此有深入理解,修行就会善始善终。如果不懂空性与如梦如幻的道理,可能修着修着就着魔了,觉得身边的人都像魔一样要害自己,将整个显现变成了魔怨,非常糟糕。

总之,大家一定要重视空性甘露妙法,这对自相续非常有益。对于每一堂课的内容,如果能领悟其甚深意义,也会非常有收获。

下面开始讲法无我。有些注释中说,这些经文全部是在讲空性。

如无色界色,

菩萨观众生如无色界的色法。

无色界的色法不可能存在,众生亦然。

《维摩经略疏》中说,这些比喻都是从空与不空两个角度来分析的。从了义角度讲,无色界有微细色法;从不了义的角度讲,无色界完全没有色法。所以,一方面,无色界没有色法,这是讲空性;另一方面,无色界有细微色,这是讲不空。

《如意宝藏论》中说:如果无色界完全没有色法,那无色界的众生转生到色界或欲界时,后面产生的色法就有无因生的过失。所以,无色界应该有细微色法。

如焦谷牙,

菩萨观众生如烧焦的谷子不可能生芽。

一般来讲,烧焦的谷子是不可能发芽的,这是讲空性方面。但如果能以苏油灌溉,它也可以发芽,这是讲不空方面。

其他译本中还有“龟毛衣服”的比喻[3],即乌龟毛做成的衣服。智者大师对此没有分析,但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思路来分析一下:一方面,龟毛做成的衣服不可能存在,这是讲空性;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龟毛衣服的显现也可以存在,这是讲不空。

还有“死人享乐”的比喻[4]。一般来说,临死之人不可能享受欲乐,但修行境界比较高的人可以,也讲了空与不空两方面的道理。

如须陀洹身见,

菩萨观众生如获得预流果者的身见。

一般来讲,获得预流果的圣人是不可能有身见的;但特殊的预流果圣人偶尔也有身见。

在唐译中,这个比喻是“观一来果受第三有”。一般来讲,一来果不可能第三次转生三有;但在特殊的俱生因或烦恼因缘作用下,一来果也可以受第三有。

如阿那含入胎,

菩萨观众生如阿那含入胎。

阿那含是不来果,不可能入胎转生欲界。“不来”意为不来欲界。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菩萨特意转生到欲界——虽然可以不来,但他还是来了。就像有些人说:“我再也不来了!”但过段时间他又来了。所以,不来果入胎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非普遍情况。

如阿罗汉三毒,

菩萨观众生如阿罗汉相续中的三毒。

一般来说,阿罗汉已断除贪嗔痴三毒,这是讲空性方面。但也有比较特殊的阿罗汉:虽无界内三毒,但有界外细微习气,在未成佛前可能有贪嗔痴的显现,这是讲不空方面。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

菩萨观众生如得忍位菩萨以贪嗔烦恼毁坏戒律。

一般情况下,得忍位者不可能以贪心、嗔心等烦恼破戒。但个别菩萨在显现上也有这样的行为。

如佛烦恼习,

菩萨观众生如佛陀具有烦恼习气。

一般来讲,佛陀不可能有烦恼习气,这是讲空性方面。但在有必要时,佛陀也会显现烦恼习气,这是讲不空方面。

《大智度论》中说,有人问:“佛陀已断除烦恼,为什么有时还会骂弟子愚痴?说提婆达多是‘死人’?”佛陀说,谩骂有两种:一种是以烦恼心嗔骂,一种是由怜悯众生而欲教化[5]

另外,佛陀的一些行为是为了随顺众生而示现的。如《大般涅槃经》中说,迦叶尊者问佛:“您早已渡越烦恼大海,当初为什么还要娶耶输陀罗为妻,并生下罗睺罗?”佛陀回答:“无量劫前,我已渡越烦恼大海,但为了随顺众生,还要在世间显现这样的相。”

总之,佛不可能有烦恼习气,但在显现上会如此示现,要从两方面来解释。如果不了解这种解释方法,就无法理解经文。

今天就讲到这里吧,这个章节没有讲完,但也不着急。有时候,上师如意宝也会在某一品的中间停下来,今天我们就学学上师。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