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35

健康   2024-10-17 16:31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35

20181127

【课前开示】

最近我们在讲空性和慈悲,有些佛教徒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安住在广大的空性与慈悲境界中就可以了。但仅仅安住可能不会有什么真切感受,还是要实际去做些事情,这是我一直想说的。

  • 就业

现在有些佛教徒非常有能力,自己有能力的话,也应该去帮助周围的人,不管他们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在佛教徒群体中,少数是出家人,他们可以依靠信众供养而生活;而大多数居士还是要自己工作,不可能终生依靠别人养活。但现在的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到国外的时候,首先都会问一下当地的情况,比如“这里有没有艾滋病?”“有没有自杀现象?”“就业情况如何?”到了非洲,我也问了就业,有人问我:“您作为一位出家人,为何不问人们的修行,而是先问就业呢?”我说:“问修行也没有什么用的,有些地方的人基本上没有修行,还是问就业比较现实一点。”

刚才说到,作为佛教徒要尽量去帮助他人,哪怕只能解决一两个人的生存问题也很好。我认识的一些佛教徒,确实能解决很多人的生存问题。表面上看,他们只是在单纯地做自己的事情,但实际上,如果有一颗菩提心,会在很大程度上饶益他人。现在很多人没有能力自主创业,如果佛教团体能给他们一些帮扶,他们就可以生存下去。毕竟同为佛教徒,有共同的见解和行为,也能互相传递佛法的正能量。

大多数佛教徒还是需要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可能像出家人一样什么都不做。有些人可能刚开始有一些暂时的出离心,想专心修行,但时间长了就不一定能坚持。维系正常的生活就需要工作。希望能提供就业机会的人,如果各方面条件具足,尽量给别人提供好一点的待遇。作为工作人员也要敬业,不能好吃懒做。

在佛学院,我也很关心发心人员的饮食等情况。如果听说哪个部门的伙食不好,我就让道友悄悄地买一份他们的工作餐,我自己感受感受。

  • 往事

很早以前,两位新加坡法师来到佛学院。当时国内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两位法师临行前对我们说:“新加坡的经济状况非常好,以后你们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尤其是修建经堂方面,我们可以提供帮助。”我对此非常重视,一直保存着他们的电话号码。

后来,我们要建一座小经堂,我就到成都去给他们打电话。那时候打电话很麻烦,要到一座很高的邮政大厦去排队。第一天没有打通,第二天下午打通了,我说:“我是某某人,你原来说过有事情可以找你。我们现在准备修一座小经堂,你可不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他说:“堪布啊,你不要这么说,我们新加坡这边找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哦!”

没办法,我就回来了。后来我找了几个喇嘛,建了一座泥巴墙的小经堂,能容纳二三十人,当时看起来还可以。这里最老的道友应该比较清楚。

  • 帮助

比起汉地,藏地找工作更困难。去年,我问喇荣这边的一些部门能否解决附近藏民的就业问题,有些部门已经安排了,非常感谢;有些部门可能觉得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就没有安排。其实不能这样,只要发慈悲心,不怕累,管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在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时代,大家一定要多考虑身边的人,多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现在,很多资源掌握在少数有能力、有福报的人手里,如果他们一直紧握手中的财富,不与他人分享,很多人就会面临生存的困境——这是21世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前段时间有人跟我说,他们准备经营一个小茶馆,可以解决几个人的就业问题,我说“我非常赞同”。我们作为出家人,生活比较简单,除了生大病以外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在家人就不同了,他们有很多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呼吁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尽量在就业上为人们提供帮助。在此过程中,不要仅仅想着经济效益,还要想到饶益他人,这是最重要的。

  • 珍惜

今天我跟一个人开玩笑说:“在喇荣山沟,发心时间最久的可能是我,在一个岗位上坚持了三十多年。”其实,我的身体也是无常的,并不是金刚。当然,我还没有换工作的想法,也找不到其他工作,能给大家讲讲课也挺有意义。

希望这里的每一位道友,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心胸要稍微开阔一点,多关心道友们的工作和生活。

目前,其他国家的一些佛法中心面临很大困境。在有些地方,建立一个十人的佛法中心都非常困难——在日本基本上是办不到的;在美国和香港,房租、水电费、税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很多佛教团体无法长期维持。

希望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也勤快一点,工作细致一点,不要有了身份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君规教言论》中说,作为一个君主,应该能够入于别人的心,真正去感受他们的生活,那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君主[1]

上节课讲了十个“幻观”,意为众生是幻化般的显现;还讲了“空观”,众生如第五大、第六蕴等,本体是空性的;后面还会讲“中观”。这里的“中观”是唯识宗观点——既非空,也非不空,不堕于二边,并非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我昨天讲的内容,参考了《维摩经略疏》。

有些人觉得这些内容很难懂,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其实,我们每天所讲的内容,不一定能直接改变你的生活、对治你的烦恼或与你的心相应。所以大家在听课时,有时要着眼于对治烦恼,有时要着眼于汲取知识,比如了解大乘教义、中观般若思想等。

在世间,人们所学的知识也不一定都能立即用上。比如上小学和中学所学的知识,就不一定能运用在当下的生活中,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经历什么生活。所以,学习任何知识都有这样的情况,有些是当下就能用得上,有些是以后才用得上。

  • “中观”

如盲者见色,

菩萨观众生如同盲人见色法。

一方面,盲人没有眼根,不能见到外境中的色法;但另一方面,盲人可以见到内在的色,即意识形态的、心中所感受的色法。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

菩萨观众生如入灭尽定者的出入息。

从“无”的角度讲,入了灭尽定就没有分别念,也就没有出入息,因为出入息是由分别念动摇而引起的。从“有”的角度讲,入灭尽定者还未断除习气,尽管泯灭了粗大的分别念,还有细微意识存在,因此他们有难以察觉的出入息。

如空中鸟迹,

菩萨观众生如空中鸟迹。

一方面,空中鸟迹是不存在的。鸟儿飞过时,空中不可能显现其足印。另一方面,《维摩经略疏》中引用经典说,有天眼者可以看到空中的鸟迹[2]。还有些人说,通过红外线设备可以看到鸟儿飞过的痕迹。所以,鸟迹也非完全不存在。

其他译本中还有“黄门生男根”的比喻[3]。从生理常识上讲,黄门不可能有男根。但另一方面,如果因缘具足,黄门也可以生男根,尤其在这个医疗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

如石女儿,

菩萨观众生如石女之子。

从“无”的方面讲,就如中观论典所说,石女儿不可能存在,因为石女根本不可能生出儿子。从“有”的方面讲,如果石女的业报发生转化,她也可以有儿子,那个时候她可能就不叫石女了,但有注释中是这样讲的[4];或者说,借助一些医疗手段,石女也许能够获得生育能力。

如化人起烦恼,

菩萨观众生如化人生烦恼。

有些注释中说,“化人”指佛的化身。从“无”的方面讲,佛已断除一切业障,以悲愿(慈悲和夙愿)游舞于世间,其化身不可能有业和烦恼。从“有”的方面讲,佛的化身会在众生面前示现三毒烦恼。

如梦所见已寤,

菩萨观众生如同醒来后见到梦境(或梦见自己醒来)

这句经文有两种解释方法。

一、从“无”的方面讲,梦醒之后不可能见到梦境;从“有”的方面讲,醒来后也可以回忆梦中的情境。

二、从“无”的方面讲,正在做梦的时候,以为自己醒了,其实此时并没有醒;从“有”的方面讲,梦中也有醒觉的感受。

有些译本中还有“断除妄想者烦恼”的比喻。一方面,没有妄想就没有烦恼,所以断除妄想者不可能有烦恼;另一方面,他们在显现上也可能有一些烦恼。

如灭度者受身,

菩萨观众生如灭度者受身。

灭度者如阿罗汉,一般不可能再受身;但也有个别阿罗汉,会在众生面前显现意识形式的意幻身,在界外变易受生。

佛陀灭度后,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入了灭尽定。有一位英国哲学家柏克森曾在鸡足山待了很长时间,并在那得到了迦叶尊者的教授。他回去后,跟很多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在《佛教科学论》中也提到过这个案例。因此,入于灭尽定的迦叶尊者,在显现上也有受身。

如无烟之火,

菩萨观众生如无烟之火。

无烟之火”,在唐译[5]和藏译中是“无因之火”,即不依因缘而生的火。梵文中是“未被点燃的火”。

无论从烟方面推理,还是从因方面推理,在不具足因缘的情况下,火都不可能存在。但另一方面,即使不具足直接的因,火也可能存在。比如燃烧的铁球,虽然有火,但并不具足烟[6]。对此,因明学者有各种说法。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以上就是证悟空性的菩萨观众生的方式。

总的来说,前面十个比喻是说菩萨观众生如幻,后面又讲菩萨观众生为空性。也就是说,众生在显现上似乎存在,但本体上并不存在,是空性的。这里只讲了有无二边,未涉及其他边。

有些人觉得,所谓众生就是指动物等有情,不包括自己。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众生。那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如何观自他一切众生呢?一方面,不要觉得众生都是实有的,从而生起强烈执著,因为众生毕竟是空性的;另一方面,也不要认为众生就像石女儿一样根本不存在,从而漠不关心,因为众生毕竟有如梦如幻的显现。在这两者之间,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有些注释是以单空来解释后二十个比喻的。从经文字面上看,这样解释也比较好理解。以前我们都认为,石女儿子、空中鸟迹都不可能存在,一些论典中也是这样说的。但我刚才的解释方法(参照《维摩经略疏》)就比较新颖:在“无”当中也蕴含着“有”。对于长期闻思、喜欢钻研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解释方法。

总之,大家一定不要对众生特别执著,否则不仅自己痛苦,别人也会很痛苦。但也不要太冷漠无情,有些人对父母子女都漠不关心,这样也不对。还是要深刻理解诸佛菩萨的思想,不堕两边才能认识万法真相,而且不会给自他带来痛苦。

  • 四无量心

以上讲了如何观众生,下面讲如何对众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首先讲慈无量心,分三个方面:无缘之慈心、缘法之慈心、缘众生之慈心。无缘之慈心即缘真如的慈心,按照窥基大师的解释,这一部分又分为九个方面来宣说。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对众生这样观的菩萨,如何行持慈心?”

有些人也许会想:“既然观众生为幻化、为空性、为无二,那又该如何对其修慈心呢?会不会生不起慈心?”于是维摩诘居士摸一摸胡子,说:“不用担心,有办法的!”有时候,我们要想解决困惑,还是要向智者提出自己的问题。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维摩诘居士说:“菩萨这样观众生后,自己思维:‘我应当为众生宣说这样的法。’这就是真实的慈心。”

为众生讲经说法,是最大的慈心。因为通过讲经说法,可以让众生明白很多前所未知的道理。这也是佛陀摄受众生的最主要的方法,是真正的慈心、无缘的慈心。

《大法炬陀罗尼经》中说:“慈心说法成大功德,能令佛法久住于世。”以慈悲心为众生说法,功德是非常大的,不仅能令众生获得法利,还能令佛法久住世间,这很重要。

在座各位以后也要尽量为人宣讲佛法。每次课后,我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在讲考、研讨,非常有激情地想把当天所讲内容全部表达出来,我都感到很开心。不知道以后大家有没有宣说佛法的地方,如果因缘具足应该会有。如果有很多人讲经说法,佛法也不会隐没。

弘扬佛法,并不是仅仅建个经堂、做场佛事而已,更重要的是转动心中的法轮。现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讲经说法的传统,但我们仍要努力去做,一方面断除人们相续中的邪知邪见,另一方面让人们对空性等甘露妙法生起信心。

《大乘密严经》中说:“一切诸众生,生于种种见,欲令断诸见,为说于空理。”众生相续中有常见、断见等各种邪见,宣说空性之理是断除这些邪见的最好方法。如果好好闻思《般若摄颂》《中观根本慧论》《四百论》等经论,自然而然就能断除相续中的实执,心理疾病也会不药而愈,因为很多心理疾病都源于实执。因此,空性法门是治愈心病的甘露妙药。

现在很多人,包括一些佛教徒,经常莫名其妙地伤心,不知是因为实执还是因为食物。有些人情绪变化很快,一会儿开心得不得了,一会儿又突然愣住了,开始发脾气、摔东西,两三个人都劝不住。我自己倒不会这样。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时代,我很希望大家能依靠空性法理来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下面从九个方面宣说缘真如的慈心。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菩萨应当行持寂灭之慈心,因其了达万法寂灭无生。

“寂灭慈”,指远离一切分别念的寂灭之心,缘于真如的心没有能取所取。在真如当中,也没有基于近取因而产生的具有实质的法。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

菩萨应行持无热恼之慈心,因为菩萨已断除烦恼。

现在很多人烦恼非常炽盛,备受煎熬。而菩萨已断除烦恼,对众生行慈心时也就不会有烦恼。

  • 无烦恼则无激情?

有些世间人说:“不要去学佛,学了佛以后就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也就失去激情了。”还有人说:“佛教讲究平等,如果对一切众生都很平等,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些担忧可以说是杞人忧天。一方面,现在人烦恼深重,学了佛也不会很快寂灭一切烦恼;另一方面,即使劝很多人学佛,他们可能也不会学或学不进去。但有些人之所以有如此担忧,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烦恼对自他相续的危害,也分辨不清何谓真正的热情、何谓烦恼。

其实,唯有大乘佛教徒具有真正的热情,他们对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众生都会尽力救度,热心于慈善事业和利益众生。这样的热情,远非一些世间名人所能相比,有些名人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而已。

如果不去观察,有些人的言论似乎正确,但若详细观察就站不住脚了——人们相续中的烦恼,会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什么利益呢?为什么要担心学了佛就没有烦恼呢?另外,他们也没有理解佛教中大慈大悲心的含义,以为慈悲心会让人变得像石头一样没有感情,这是对佛经的断章取义和误读。

真正的菩萨,不会被烦恼所烧灼,也不会给周围人带来危害;他们的热情是温和的、温暖的。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人,不仅自相续被烦恼所烧,周围人也深受影响。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菩萨行持平等的慈心,因其慈心周遍过去、现在与未来,无有间断。

大乘佛子发了菩提心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退失,其慈心于三世平等存在。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菩萨行持无诤之慈,争论无从产生之故。

菩萨已经断除了我执,无人我之争,故能行持无诤论之慈心。如果没有断除我执,哪怕是最有威望的人,也会为一己之利与他人争执不休。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菩萨行持不二之慈,因其内在的慈心于外在的违缘不相和合。

  • 佛教的慈悲观

有人说:与儒家的慈悲观相比,佛教的慈悲观没有立足点。他们还举了一个例子:假如释迦牟尼佛与孔子同时站在河边,他们的母亲又同时掉进了河里。按照儒教思想,孔子先救自己的母亲,再救佛陀的母亲,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而佛陀就不好抉择了:如果先救自己的母亲,就失去了平等慈,违背了佛教教义;如果先救孔子的母亲,他就成了不孝之子。我听了以后,悄悄地笑了一下,不敢大声笑。

首先,这个假设本身就不能成立。从时间上来看,释迦牟尼佛和孔子都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示现了圆寂,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也在佛陀降生后不久就升天了,她不可能与孔子的母亲同时出现。

其次,即使假设成立,对方的观点也不合理。按照佛教教义,修持慈悲心时,要观待根基循序渐进。以悲心为例,先观想自己的母亲处于苦难之中,从而生起救度之心;然后扩大范围,对亲朋好友生起悲心;再对素不相识的人、怨恨的敌人,乃至一切众生生起悲心。可见,佛教并没有要求人们一步登天,直接舍弃家人、朋友,去度化其他众生。所以,有些人只是孤陋寡闻,对佛教教义不了解而已。

另外,他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还因为对佛陀的功德太不了解了。佛陀具有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其智慧肯定高于普通人的分别念,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应该先救谁。连世间的仙人、婆罗门都具足五通,佛陀至少应该有他心通吧?如果认为佛陀会不知所措地想:“先救孔子母亲的话,那我就完了!”难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总之,如果大家认真思考佛教教义,就不会认为佛教的慈悲心缺少立足点。而且,儒家思想也可以涵摄于佛教教义,只是有些人没有去研究而已。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菩萨行持不坏之慈心,因为万法究竟而言为空性。

不坏”指法身。菩萨证得了法身,通达万法为不生不灭的空性,故可行持不坏之慈心。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

菩萨行持坚固之慈,因其心如金刚,不会毁坏。

菩萨的慈悲心如金刚一般坚固,不为因缘所毁,不为八风所动。或者说,菩萨证悟了心本来无自性的道理,故称“坚士”。《大乘经庄严论》中也将菩萨称为“坚稳者”。

《华严经》中说:“无量无数劫,观察众生界,众生非众生,坚固士所行。”在无量无数劫中观察,众生并非众生,这是坚固士——菩萨的行境,非一般凡夫所能领会。

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才能通达。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菩萨行持清净之慈,因为诸法的本性就是清净的。

菩萨对众生行持的慈心无有染污,相合胜义清净之法,因为他们已经通达诸法实相。而凡夫的慈悲心,有时会杂有我执、自私心等垢染。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

菩萨行持无边之慈,其慈心如虚空般广阔无边。

虚空没有边际,周遍一切万法;同样,菩萨的慈心也遍及每一个众生。

有些人以为,佛教所讲的慈心是没有感情的。事实并非如此,菩萨以大慈心爱着每一个众生——爱,也许是对慈心最贴切的表达。

以上讲了慈心的第一层内容:无缘之慈心。下面讲第二层内容:缘法之慈心。

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

菩萨行持阿罗汉之慈,因其已摧毁烦恼之贼。

阿罗汉”在藏语中是“扎炯巴”,意为摧毁了烦恼(“结”)贼者。菩萨要行持破烦恼贼之慈心,说明他们需要循序渐进,从声闻乘的慈心开始,步步升进,并不是一开始就行持大乘的慈心。

唐译中还有“修独觉慈”的内容[7]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菩萨行持菩萨之慈心,他们能安稳、成熟众生之故。

“安”即安稳或成熟众生,表示菩萨能圆满自他二利。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菩萨行如来之慈,因其已证究竟实相。

菩萨虽未获得如来的全部功德,但也证得了实相,得到了如来的部分功德。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

菩萨行持佛之慈心,因其可以觉悟众生之故。

自觉觉他即谓佛。《宝星陀罗尼经》中说:“唯佛得如是,世间第一觉,唯佛是世亲,愿布甘露法。”佛是世间最高觉悟者,他利益众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宣说甘露妙法。

帮助众生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比如布施各种财物,但最重要的还是讲经说法,这也是佛陀度化众生的唯一方法。

《大般涅槃经》中讲,佛陀接近涅槃时对阿难说:“娑罗林外有一位梵志,叫须跋陀,他已经120岁了,获得了五通和非想非非想定,但他却以为自己获得了最高的觉悟。你去告诉他:‘如来出世如昙花般稀有难得,而他今晚就要趋入涅槃,你要去听法就快去,免得以后后悔。’我为他传法后,他便会得度。之所以让你去,是因为你曾在五百世中做他的儿子,你说话他会听的。”[8]

我们平时也能见到这种情况:只有某一个人出面才能把事办成,其他人去都不行。这说明,这个人可能和对方有深厚的因缘,有可能往昔是父子。

阿难一去,老婆罗门果然答应了,他也深感佛陀难遇,就跟随阿难来到佛前听法,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位。《大般涅槃经》中说,他是佛陀涅槃前度化的最后一个众生。

佛陀的教言确实很珍贵。最近,我打算将《杂阿含经》从汉语译成藏语。这部经的篇幅比较多,有两函,包括8491部小经,主要记录了佛陀早期在给孤独园给弟子们讲的法。现在很多人对大乘法比较重视,对声闻乘经典重视不够。

有人听说我要翻译《杂阿含经》,就对我说:“你的见解怎么越来越低了?以前学密法,后来讲大乘法,现在要翻译小乘的《杂阿含经》了。”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还是要做。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我想做的事,别人越反对我越要干。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

菩萨行持自然之慈心,这种慈心并非因缘所得。

自然慈”指第一义谛、胜义谛的慈心,不依因缘而成。菩萨的慈悲就是这样,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有些世间人也说:“爱情是不需要理由的。”去年7月份左右,我去五台山。在机场排队时,我看到一位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他的衣服后面写着:“除了爱情,都要排队。”我有点好奇,就走过去问:“你衣服上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那个小伙子说:“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衣服很不好,但领导要求我们穿。”我没有得到答案,就又回去排队了。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菩萨行持菩提之慈,因为万法在空性中一味一体。

行无等慈,断诸爱故;

菩萨行持无与伦比之慈心,因其已断一切爱。

凡夫人的爱,其实是很痛苦的,常常伴随着恨。而菩萨的爱是一种无边的大爱,可谓大爱无疆,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自私自利心。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菩萨行持大悲之慈,因为他们能令众生获得大乘之乐。

大悲心是拔除一切众生苦的誓愿。具备大悲心,是趋入大乘的显著特点。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菩萨行持无有厌倦之慈心,因其观无我空性之故。

《说无垢称经疏》中说:“法性若有,便有厌故。”如果法性真实存在,利益众生就会有厌倦心。如果懂得了无我空性之理,则不容易生厌倦心。

有些道友在利益众生过程中毫不厌倦,这说明他们有一些空性正见。如果每天都觉得很烦、很伤心,可能还没有证悟空性。那天我遇到一个发心人员,就问他:“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他一边流着鼻涕一边说:“烦得很!烦得很!”我想他可能还没有证悟空性,但我不敢说,只是心里这样想。

以上讲完了缘真如的慈心和缘法的慈心。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10 维摩诘所说经 

11 维摩诘所说经 ‍‍

12 维摩诘所说经 

13 维摩诘所说经 

14 维摩诘所说经 ‍‍

15 维摩诘所说经 

16 维摩诘所说经 

17 维摩诘所说经 

18 维摩诘所说经 

19 维摩诘所说经 

20 维摩诘所说经 

21 维摩诘所说经 ‍‍

22 维摩诘所说经 

23 维摩诘所说经 

24 维摩诘所说经 

25 维摩诘所说经 ‍‍

26 维摩诘所说经 

27 维摩诘所说经 

28 维摩诘所说经 

29 维摩诘所说经 ‍‍

30 维摩诘所说经 

31 维摩诘所说经 

32 维摩诘所说经 

33 维摩诘所说经 

34 维摩诘所说经 

35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