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43

健康   2024-10-21 11:02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43

2019年4月2日

前面讲了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的问答,主要涉及非道即佛道、非种即佛种的道理。最后迦叶尊者说:声闻乘的修行境界不如大乘佛子,以后应多向菩萨们学习。下面讲眷属、资具方面的内容。这个问题也很重要,维摩诘居士应该会轻而易举给出很好的答案。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

这时,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叫普现色身,他问维摩诘居士:“居士!您的父母、妻子、儿女、亲戚、眷属、吏民、善知识都是谁?”

普现色身菩萨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

吉藏大师分析说:维摩诘居士依神变将房屋变空,是示现万法空性;维摩诘居士具足眷属,是从“有”的方面显示他具足功德;维摩诘虽显现为在家居士,但修证境界已臻究竟,自然具足圆满的资具与功德[1]

前面讲,维摩诘居士是有很多眷属和资具的,但当他知道将有很多人来探望病情时,就以神变将房间变空,只剩一张床。而普现色身菩萨听了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声闻弟子等人的对话后,觉得他的修证境界不可思议,于是好奇地问:“您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亲戚、眷属、吏民、善知识分别是谁?”“吏民”可能是他手下管民众的小官员。

从古至今,普通人的父母妻儿、亲戚朋友并不受人重视;而各方面出类拔萃、非常优秀的名人,其家族情况和亲朋好友就备受关注。

智者大师说:在印度,如果具足父母、眷属等,说明这个人是世间身份高贵的人;不像声闻行人一样,独自入于寂灭的状态,没有什么眷属。因此,普现色身菩萨按照印度习俗问了这个问题。

藏地也有类似传统,比如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会记载父母、祖父母等家族成员的情况,但一般都写好的方面,如果家族中有个坏人就不一定写。历史上,有些高僧大德与朗达玛有比较近的亲戚关系,但人们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在东西方,名人的家人都会受到格外关注。比如,当一个明星有了孩子,会有好多记者拿着长长的照相机、摄像机,白天晚上等在他家周围,试图拍到点什么。

维摩诘居士在当时也是个名人,所以普现色身菩萨很想知道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到底是谁?如果他生活在现在,人们还会关心他的儿子有没有读大学,在哪个学校读的,成绩如何,和校长关系怎样等,刨根问底地问很多。

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您的奴婢、僮仆、象、马、车乘都在哪里?

“奴婢”包括男的和女的,“僮”包括门童、书童等,“仆”指仆人。藏文译本和唐译中还有“御人”[2],即驾驭马车的车夫。象、马、车乘属于资具。

  • 珍惜闻法因缘

每次上课总是有这么几个人迟到,当然有的人确实是工作原因。希望大家好好把握闻法因缘。佛经中说:“人身难得已得,中土难生已生,佛法难闻已闻,善知识难遇已遇。”汉地大德讲过这个偈颂,不同的经论中也有,只是译法稍许不同。获得人身、遇到佛法确实很不容易,现在大家有因缘一起听闻《维摩诘经》、发菩提心、回向功德,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以后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每个人都应珍惜。

就我个人而言,也许是受法王如意宝等上师们的影响,对于闻法始终非常重视。那天有人跟我说,他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温暖,所以成了一个“冰块孩子”。我的情况可能跟他相反,我出生在一个佛教家庭,从小到大都有善知识的陪伴,他们都非常重视大乘佛法,因此我的价值观也与有些人不相同。这样的价值观,对今生来世有很大利益,有些人现在不一定理解,但终有一天会明白的。

以前,很多人虽然有佛教信仰,但对人身价值和佛法教义一窍不通;经过多年的日积月累和广泛闻思以后才明白,在人生的诸多追求和梦想中,遇到大乘佛法是人生中最幸运、最有意义的事。

  • 把握利生机缘

大家不仅仅要听闻大乘佛法,还有两件事要做:一、将所学知识结合自相续,好好修行,不修行就很容易变成法油子;二、尽量以自己所学回馈社会,做对社会有利益的事。

在讲经说法方面,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有些法师即使有智慧、有弘法的心愿,在特定的群体中也不一定有讲法的机会。当然,这种情况也许会逐渐转变,以后应该会有弘法因缘。在藏地,喇荣的堪布、堪姆们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经常受到其他寺院的邀请。

另外,大家不一定非要追求堪布、堪姆的头衔,在这方面随缘就好,否则自心也不是很清净。作为普通学员、居士,利益众生的机缘也是非常多的。

作为大乘修行人,在烦恼中成长很重要,就像莲花无法在陆地上生长,只能出生于淤泥一样。如果一直安住在声闻乘无为法的境界中,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

但我发现,身边个别法师真的有点像声闻乘修行人,他们的目标就是以后在一个寂静地方接个空庙,自己好好禅修。现在汉地很多寺庙就是这样的情况——“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有的和尚有一个徒弟,这个徒弟有时还会跑掉。很少有人会想: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机缘非常难得,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做;即使很苦很累,即使会产生烦恼,仍然无怨无悔。这样的人有肯定有,但并不多。

只想独自修行的想法不是很正确,我们要像维摩诘居士所说,到烦恼中去锻炼,否则修行也无法进步。然而,很多人即使学了空性等大乘佛法,还是不敢接触人,觉得自己只要有吃有穿就行了,整天待在家里不敢出来,像个小贼一样怕被人看到,这样不是很好。

当然,弘扬佛法的前提是要具备一定能力。如果一部论典还没学完,什么能力都没有就去弘法,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一开口就自我宣传,讲自己的梦境,吹嘘自己有各种功德,说自己打卦很准等等,如果所说与事实不符,就属于大妄语的范畴。其实,这样骗人没有什么意义,并不是弘法利生。

真正有一些功德和境界的人,包括居士,就要把握机会弘法利生。其实,很多高僧大德和菩萨都是居士身份。我这次为什么要讲《维摩诘经》呢?因为这部经的主人公是一位居士,而不是大比丘、比丘尼。如果连卧病在床的病人、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的居士都能利益众生,那你们身体很健康、各方面应有尽有的人为什么不能利益众生呢?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于是,维摩诘居士以偈颂回答普现色身菩萨:智度是菩萨的母亲,方便是菩萨的父亲,一切导师(包括维摩诘居士在内的一切佛菩萨)无不由此二者所生。

维摩诘居士给出的答案比较特别,他说:证悟万法空性的般若智慧为佛母,以大悲心摄受一切众生的方便为佛父,由智悲双运的父母出生了诸佛菩萨。因此,维摩诘居士有没有父亲呢?有,就是方便。有没有母亲呢?有,就是智慧。

《心经》中也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都由般若佛母所生。而且,智慧佛母与方便佛父会一直陪伴着诸佛菩萨。

僧肇大师说:“智为内照,权为外用。”智慧是内在的母亲,权巧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在世间,父母的家庭分工也有内外之别——带孩子、做家务主要由母亲承担,赚钱养家主要是父亲的责任,当然这也不绝对。另外,智慧与方便缺一不可,否则修行就无法成功。在一个家庭当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一不可,否则孩子的成长会受到一些影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孩子,智慧、爱心等方面都非常不错。

《万善同归集》中说:“般若无方便,溺无为之坑。方便无般若,陷幻化之网。”有般若而无方便,就会像声闻行人一样入于单空无为之坑;有方便而无般若,就会陷入幻化之网无法自拔。所以,行持善法一定要以空性智慧摄持。如果执著众生、善法均为实有,就很难获得解脱。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我以法喜为妻,以慈悲心为女儿,以善心、诚实为子,毕竟空性寂灭为房舍。

刚才普现色身菩萨询问维摩诘居士的妻子、儿女、住房等情况,这可能也是世间人最关心的吧?维摩诘居士回答:“有有有!妻子、女儿、儿子、房子,什么都有!”

“法喜以为妻”,对大乘佛法的欢喜心就是维摩诘居士的妻子。

一般来讲,妻子会令丈夫生欢喜心。同样,大乘佛法也会令维摩诘居士生起极大的欢喜心。世间的妻子还会跟丈夫吵架,令丈夫不欢喜,而法喜则不会如此。对女性修行人来说,对大乘佛法的欢喜心是她们的丈夫。

“慈悲心为女”,慈心与悲心是维摩诘居士的女儿。不偏不倚的慈悲心,通过希求大乘佛法、与法喜相合而出生,具备爱与柔和性,令人见而生喜。

“善心诚实男”,善良、诚实是维摩诘居士的儿子。诚实即不虚伪、不狡诈,是可以继承家业的品质。善心能保证事业成功,如果缺少善心,即使有能力,做事情也不会成功。所以,维摩诘居士与妻子所生的儿子是善良与诚实。

“毕竟空寂舍”,维摩诘居士的房舍,是通达万法毕竟空性寂灭的境界,也是妻子儿女的安身之所。也就是说,法喜、慈悲心、诚实、善良的所依为万法空性。可见,维摩诘居士是具足房舍和家室的。

  • 家庭

大多数在家人都有家庭,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细胞,也是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源动力。如果家庭不和谐,世界和平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在学佛之前,经常跟家人吵架、打架;学佛后,家庭关系就越来越和谐了。藏族有句俗话:吵架时母亲获胜,打架时父亲获胜。其实,夫妻之间经常争吵是很不好的。《大圆满前行》中引用帕单巴尊者的教言说:“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3]”家人们只是依靠暂时的因缘而聚集在一起,最后定会分离,没必要经常争吵、互相谩骂。

  • 工作

另外,作为在家居士,在修行的同时也要工作。有些佛教徒一学佛就什么都不做了,天天拿着课本躲在屋子里。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工作怎么生存?所以,该挣钱要挣钱,该上班要上班,该做事要做事,不要越来越懒惰。如果所有佛教徒都靠别人养活,那我们就成了一群乞丐,很可怜的。出家人自古以来在寺庙生活,这是一种传统。如果居士也待在家里,靠爱心人士养活,那整个社会的压力就比较大了。

整个时代变化很快,许多工作也不稳定,让人没有安全感。我遇到过一个佛教徒,他非常能干,但他曾在一年内换过9次工作,差不多一个多月换一次,很不容易。还好他并没有沮丧,一直在努力。

  • 心之眷属

很多人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结婚;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人生就不完美,甚至会很痛苦。这种观念与媒体导向不无关系。有些父母拼命逼婚,子女受不了压力,只好离开家。西方人在这方面稍微好一些。

我之前讲过,将来的家庭结构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一部分人选择不结婚、不生育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法喜充满,也就有了终身伴侣——每天看看书就可以了;如果具有慈悲心、诚实善良的心,这辈子的生活也不会有很大困难,相当于有了子女。其实,现在很多子女都不孝顺,养儿也不一定能防老。当然,住处还是需要的,否则光是观空性可能还不行。

这几天喇荣一直在下雪,上课前还下得特别大,我担心外面的牦牛和飞禽找不到吃的。像这么冷的天,如果没有住处,下课以后就观空性的话,也许会像法显大师的弟子那样在雪山上冻死了。所以,观空性固然重要,有个住处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了住处,没有妻子儿女也没什么问题。

精神财富很重要,现在很多世间人把希望寄托在伴侣、儿女身上,这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在感情上依赖他人,在别人身上寻找安全感是不可靠的。大家应该随着自己的因缘,寻找真正的依靠处。很多人秉持的传统观念是:丈夫、妻子不可缺少。但对于修行人来说,没有丈夫、妻子也许更加快乐。

  • 恩爱生苦恼

《出曜经》中有一则公案,揭示了世间恩爱皆为无常与痛苦的道理,可大多数世间人并不明白。

有一天,佛陀告诉一位婆罗门:他的忧愁苦恼皆由恩爱所生。婆罗门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觉得世间恩爱会给人带来欢乐。于是他离开佛陀,路经一座村庄,见到两个人正在对坐博戏,婆罗门就问:“瞿昙(婆罗门对佛陀没有恭敬心,故直呼佛陀的名字)说,世间人的恩爱都是痛苦的,你们认为如何?”博戏之人说:“世间恩爱会给人带来欢乐。”婆罗门的想法得到了认同,就很开心地离开了。

这件事辗转传到了波斯匿王的王宫里。当时波斯匿王还未皈依佛陀,他问末利夫人:“你听瞿昙沙门说过世间的恩爱、感情都会给人带来忧愁苦恼吗?”夫人说:“确实如此,人与人之间的恩爱、聚合都会带来忧愁苦恼。”国王说:“你是佛陀的弟子,肯定认同他的说法。我觉得,世间感情应该是幸福、快乐的。”

夫人问:“国王,请您想一想,以前您是不是特别爱重流离大将军、婆耆利王女和禹翅剎利夫人?”“是的。”“但是他们都已经离开了,您是不是特别伤心?”国王回答:“是的。”末利夫又问:“您现在是不是特别爱我?” “是啊,我对你的爱远远超过刚才那三个坏蛋!”——开玩笑,“坏蛋”是我自己加的。

夫人又问:“如果有一天我也发生了无常,或者不爱您了,您会不会感到痛苦?”国王说:“肯定会的!”“那您是不是特别爱国中的子民?”“是的,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人民的拥护。”“如果人民都来反抗您,您还会爱他们吗?”“不会,我会非常痛苦。”

这时夫人说:“大王,您现在已经自己证明了‘恩爱生苦恼’的结论。就像佛陀所说:万法无常,当变化发生时,曾经的幸福快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时国王心开意悟,口说偈言:“念喜生忧,念喜生畏,无所念喜,何忧何畏?”执著快乐,就会心生畏惧与担忧;若无执著,也就无所担忧、无所畏惧。

世间人的家庭、爱情看似真实,然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梦想都与现实存在差距。很多年轻人不明白,媒体宣扬的美好感情和天堂般快乐的生活,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美好,而后者才是世界的真相。

很多人认为,家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实际上,如果有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境界,或者对精神生活比较有追求,家庭也不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像出家人就没有家庭,但也照样过自己的日子;很多世间人也是如此,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因此,不是所有人都要以同一种模式生活。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会遵循传统的生活模式,这也是有必要的。

刚才我讲的公案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但到今天仍不过时。因为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家庭生活就是很美好、很快乐的,如果你对他们说:“世间感情在本质上并非快乐,而是痛苦之因。”他们会非常难以接受,甚至会大发雷霆,觉得你精神有问题。现在很多人对佛教并不了解。不管到哪里,我一上出租车,司机看到我没有头发,就会说:“哦,你是出家人啊?”然后就问很多很多问题。

事实上,佛教徒也承认世间存在美好与快乐,并不是说人们在任何时候都非常痛苦。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世间一切快乐都会消失,一切聚合都会分散,那时人们是什么感受呢?

很多人最初对家庭生活很感兴趣,但渐渐就感受到了家庭的痛苦。这是因为,他们对人的心态和生活实相缺乏深入了解。如果对此深深思维就会明白,很多事的发生都是必然的,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自性。

大家一起听课的因缘能维持多久也不一定,明天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都非常难说,所以我每天讲完课以后都会好好回向一下之前的所有功德。有些人觉得我杞人忧天,其实也不是。因为很多事的发生都很突然,如果早有准备,当变故来临时也不会有太大的遗憾和痛苦。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

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我的弟子就是众多烦恼,它们会随着我的心意而转;我的善知识就是三十七道品,依靠三十七道品一定会成就正等觉。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维摩诘居士可以对治、调伏诸烦恼,将其转为道用,故说诸烦恼是其弟子。

智者大师说:八万四千烦恼都于三摩地当中得以调整。鸠摩罗什大师说:“众尘即尘劳众生。”[4]这样解释的话,在意义上不是特别好理解。如果将“众”解释为“众多”就比较好懂,意为“众多烦恼是维摩诘居士的弟子”——弟子都比较听上师的话,同样,维摩诘居士可以很好地调伏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说烦恼是他的弟子。

比如嗔恨心出来了,维摩诘居士就说:“你不要过来,好好待着!”嗔恨心马上回答:“依教奉行!”如果嫉妒心来了,他也能随意支配。我们的烦恼就不这么听话了,它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权力比较大。

“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维摩诘居士的善知识并非某位活佛、堪布,而是三十七道品。依照三十七道品修持,最终一定会获得佛果。

诸度法等侣,四摄为伎女,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维摩诘居士说:六度(或十度)是我的同伴,四摄是我的歌舞伎,歌咏、念诵经典是我的音乐。

“诸度法等侣”,“等侣”即同伴、伴侣;“诸度”,在藏文和唐译中是“六度”,即布施波罗蜜多到智慧波罗蜜多。“诸度”也可以指十波罗蜜多。

“四摄为伎女”,“伎女”意为歌伎、舞伎。以前的富贵人家中,为了招待客人,经常请一些伎女来唱歌跳舞。“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些就是维摩诘居士吸引、招待客人的伎女。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有些人可能觉得,没有音乐的生活会少很多乐趣,那么维摩诘居士的生活中有没有音乐呢?有的,他的音乐就是读诵经典。

对于山里的修行人来说,唱歌、跳舞、看电视剧都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诵经就可以了。最近,佛学院禁止所有商店出售连续剧光盘。我今天看了一下,有些商店还在卖。

作为修行人,不能像世间人那样唱歌、跳舞、交朋友,有时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能会有点孤独、寂寞、伤感。但对于一个好修行人来说,诵经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如果自己实在不会念,听听前辈大德或声音优美的人念诵经典也是可以的。

  • 妙音利众生

以动听的声音念诵经典,会利益很多众生。佛陀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中讲了这样一个公案:有位比丘名叫善和,佛陀称赞他是众比丘中诵经声最优美的。他诵经时,梵天会经常来聆听;非人、罗刹、旁生会被吸引,并种下解脱种子;其他僧人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专注听闻。

一天清晨,国王骑着大象出宫办事,途径善和比丘所在寺院。大象听到善和比丘的诵经声就不肯走了,驯象师用铁钩、鞭子打它都无济于事。国王说:“它实在不走就算了,不要再打它了。”国王从大象身上下来,让它随意行走。于是,大象跑到寺院门口去听善和比丘念经,直到念完回向文。那个回向文的内容很好,大义是祈愿世界和平、息灭众生烦恼等[5]

大象听完经,就规规矩矩地回来了。国王很好奇地问驯象师:“刚才大象为什么不听话,现在又恢复如初了?”驯象师说:“刚才寺院里有一位比丘正在诵经,声音非常悦耳,连大象都很喜欢,所以它不想走,一直在听。”国王说:“那我回来一定要拜见这位比丘。”至于国王后来有没有去见善和比丘,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总之,听闻佛经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对认识自心有帮助,还会增添生活的乐趣。大家要好好思维这些道理,并适当调整生活方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10 维摩诘所说经 

11 维摩诘所说经 ‍‍

12 维摩诘所说经 

13 维摩诘所说经 

14 维摩诘所说经 ‍‍

15 维摩诘所说经 

16 维摩诘所说经 

17 维摩诘所说经 

18 维摩诘所说经 

19 维摩诘所说经 

20 维摩诘所说经 

21 维摩诘所说经 ‍‍

22 维摩诘所说经 

23 维摩诘所说经 

24 维摩诘所说经 

25 维摩诘所说经 ‍‍

26 维摩诘所说经 

27 维摩诘所说经 

28 维摩诘所说经 

29 维摩诘所说经 ‍‍

30 维摩诘所说经 

31 维摩诘所说经 

32 维摩诘所说经 

33 维摩诘所说经 ‍‍

34 维摩诘所说经 

35 维摩诘所说经 

36 维摩诘所说经

37 维摩诘所说经 

38 维摩诘所说经 

39维摩诘所说经 ‍‍

40 维摩诘所说经 

41 维摩诘所说经 

42 维摩诘所说经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