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把宇宙万有概况为志、意、心、身四个大界,四大界隔界如隔天,分清四个大世界之间的区别,将帮助我们破除错误认知,树立正知正见,指导正确的进步方向,直至达到止于至善的志界
资料一、语录
(1)“志界如如不动,意界常乐无忧,心界使机弄巧,身界为所欲为。”
(2)“志界无心,意界净心,心界操心,身界糟心”。
(3)“志界忘情,意界淡情,心界牵情,身界粘情”。
(4)“志是佛根,意是神根,心是苦根,身是孽根”。
(5)“志界无说,意界知足常乐,心界好贪,身界好斗”
(6)“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
(7)“志界无为无不为,意界讲让,心界贪为己有,身界破败成性”。
(8)“志是真的,意是好的,心是假的,身是坏的”。
(9)“志界人事坏人不坏,意界人事坏认因果,心界人事坏怨天尤人,身界人事坏大发脾气”。
(10)“志界出数,意界挪数,心界在数,身界在劫”。
(11)“志能化,意能包,心能分,身能败”。
(12)“志界人看世人都可成佛,意界人看世人都可成神,心界人和身界人看世人都争贪”
(13)“志界人感恩,意界人感义,心界人‘感情’,身界人感冤”。
(14)“志界无人无我,意界公而忘私,心界得便宜就乐,身界损人利己”。
(15)“志界托起愚人,意界爱护愚人,心界瞧不起愚人,身界欺负愚人”。
(16)“志界认天下不是,意界推功揽过,心界不认不是,身界认为全是别人不是”。
(17)“志界没有对待,意界大义宽宏,心界鼠肚鸡肠,身界秽语暴行”。
(18)“志界成人,意界助人,心界累人,身界欺人”。
(19)“志界纯阳,意界阳中有阴,心界阴中有阳,身界纯阴”。
(20)“志界家庭净底,意界家庭清底,心界家庭混底,身界家庭脏底”。
(21)我常说,志意心身四界必要分得清楚,究竟怎样算清呢?如能本性如如不动,把世间的愚人托起,使之他成大智慧人,这便是志界,便是佛国;如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到处助人,不求报酬,这便是意界,便是天堂;如果多思多虑,贪得无厌,这便是心界,便是苦海;如果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的,这便是身界,便是地狱。用志意的便是先天,用心身的便是后天,先天是无私的,后天是自私的,这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分别,是人急须知道的!
(22)四不正也就是四层楼:忿懥是身界人的致命伤;好乐是心界人的致命伤;才到意界的人还有恐惧心,最容易由恐惧丢道;才到志界的人还有忧患心,虽是为世界而忧,还是热心呢!
资料二
四大界总纲
“五毒(恨怨恼怒烦)了尽,就是因果了(是出身界);贪心了尽,就是人间了(出心界);意念了尽,才能超出天堂而登佛国了(超出意界而达志界)。”这段话,是简明指出了如何了脱尘寰,直达圣域的基本纲领。
资料三
先生说:“四大界,每一界中间,都隔有十万八千里之远”。时先生盥漱,允恭侍侧,自思道:每界何以相隔那么远呢!忽然悟及身界人是纵欲的,他不论是自己挣的钱或老人的钱,或他人的钱,他只是拿过来就花,只要满足欲望,那就不管将来怎样,他是主于散财的;心界人好贪,不管是谁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应当得的财,他都要贪来,只求发财,所以他是主于聚财的。一散一聚,正是南辕北辙,所以先生才那样说。允恭把所悟得的说出,先生道:“对了”。允恭道:“那么心界到意界,意界到志界,怎么也相差那么远呢?”先生道:“心界人是好贪的,把别人的东西要贪为己有,意界人是讲让的,自己的东西还要让给别人呢?这不是相背而驰吗?意界人讲让,是认为东西是我的,我让给他,还是有我相;志界人是无我相的,他认为一切物件都是天下公有的,哪有我的?一个有我相,一个无我相,不也相差很远吗?所以说每一界都隔十万八千里呢。”允恭闻之乃悟。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
资料四
我三十五岁那一年,把三界都清了,我知世界人没有像我那样的。古人说,迷者众生觉者佛。我自幼好生气,专看人家不对,所以生疮,后来听《双受诰封》疮好了,这正是觉,这算出了地狱,而到苦海,苦海就是人世。疮好了还得作活,一边作活一边想,世人都用心,心就是罪呀。我听《训女良词》知道世人不对,我生气,也正是个罪人啊。我一想活一天造一天罪,不如死了吧,绝食五天,灵魂出去,又回来了,知道孝亲,劝人就是上天堂、佛国的路,这也正是觉。十月救杨柏时。我自己先觉了三天,等到黑夜见白天,得着天光,就见到佛国了。我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可惜人不知觉,我凡事都有觉而后才行。
资料五
十二月八日,先生到允恭家,系新赁之屋,屋中壁上原贴有“抬头见佛”四字,先生看看笑道:“佛在低处,是托底就下的,低头才能见着佛呢!”
资料六
原文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译文
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生活简陋的小巷里,人们都不堪忍受这种贫困,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富贵是人们喜爱的,但颜回不喜爱不追求,却乐于贫穷,为什么他有这种特殊的心理呢?是因为天地之间有最宝贵最可爱的事情可以追求,却不同于富贵,颜回是见到了大的宝贝就忘了小的宝贝。见到了大的宝贝所以内心总是安泰,内心安泰即是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则无论处在富贵贫贱任何环境,都没差别。
分清志、意、心、身四大界的区别,并做为由心身两界向志意两界挪界的指南
“孔颜之乐”,即颜回那么贫困乐的是什么,孔子又赞叹的是什么?后世的儒生一直把“孔颜之乐”做为必学的课程,这也是学习四大界分清应该思考的问题。请分享自己对“孔颜之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