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深入学习凤仪思想的课程,由凯老师主持分享,音频及学习资料共分20个主题,欢迎大家随缘聆听。
学习资料十四 孝道
先生说:“人的大本就是一个孝字”,孝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极为重要,先生所讲的孝道,包含孝身、孝心、孝性。不仅孝老人的身体,还要让老人心情舒畅,化除老人的禀性,弥补老人的过错。子女到志界了,不仅可以把父母孝到天堂佛国,也可以超度无始劫以来的祖先。
资料一
1、为子女的若使父母提起来就乐,就是聚神,就是尽孝。
2、为人子的,不使老人操心就是尽孝。
3、人能守住已身就算孝子。
4、人子事奉老人,必得能得着老人的道,断老人的家私之累,化老人的禀性,才算作真尽孝。
5、为儿子的,老人有德得给扶起来;老人无德,还得要助起来。
6、动性是不孝父亲,也就是不敬天;生嗔恨心就是不孝母亲,也就是不敬地。
7、自欺的,好像自己按着自己的头不得起来,正是不孝。
8、不乐,意就不能成,意不成,就不能孝父母。
9、当儿子的不能明白父亲道,父亲遇难事,儿子不能替父亲作主,而若说是尽孝那是没有的事。
10、为儿子的,必得真知道老人的好处,才能尽孝,不知道好处,虽然表面上尽孝,也决不能孝到圆满处,这是定理。
11、因为以前的天时,是拿着尽礼,拿着孝身为重,今后的天时是以立德孝性为重。时代不同,所以行道也就不同了。
12、人的大本就是一个孝字,尽孝的不必常侍庭闱才算是孝。若能立身行道,虽然离家万里也是尽孝。孝子行事是纯粹本乎天良,违天良就不是孝子。
13、男女在未婚之前,都是以尽孝为第一步,既然结婚之后,男子以尽夫道为第一步,女子以尽妻道为第一步。男子如不把内人领在道上,能孝翁姑,教子女,纵然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净心。女子过门之后,不能助夫成德,虽然自己孝翁姑,翁姑也是不甘心的。所以男女必须明为人之道,才能尽孝呢!
14、人们用心惦着父母,那实无异于杀他的父母;如把人情割断再去尽孝,那才是佛国的孝子呢!
15、人当父母死时都要痛哭流涕,以为是尽礼,其实是一种无益的事。若是有道的经过这一番痛哭,也要损去一半道力。父母今生作善,来生还是作善,又何必哭呢!若有哭的心,倒不如立志成道,父母和九祖都得超度了。允恭道:孔子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那是什么意思呢?先生道:孔子的话,是因时而发的,不那么说不能合乎那个时代。假使他生在现世,他也就不能那样发言了。
16、白荫五问孝悌之道,先生说:这个题目实在有研究的价值。我有个族兄很能事奉老人,他父亲好耍钱,他家很贫,每天还必要供给父亲耍钱的本钱,还要借驴送到赌场去,因此,人都称他为孝子。其实,这仅能得一个顺就是了。我爷爷被我母亲辞出去的时候,爷爷向我家要三百吊钱走的。我母亲死后,我就把我爷爷接回来,爷爷带三百吊钱饥荒来,这不是和我母亲的心相反吗!但是可把我母亲的罪赎回来了。李子和的母亲临死时还嘱咐他,千万不要和他哥哥合伙。子和听着道后,把整个家产让给哥哥了,这岂是他母亲的心吗?但可把悌道和他母亲的后母道一遭都尽了。张雅轩的母亲过家是极勤俭的,积成了一个小康的家庭,雅轩办学给花的一文没剩,这岂是他母亲的心吗?但是拿他母亲的钱作公益事,用到当处了,也正是尽孝。我们三人都是止在孝字上。白荫五既是孝子的侄儿,就该本着孝字去作,就应该把孝字讲明,就是饿死也不挣钱,才算止在孝字上,才算合道。常人作事学道,都只知前进,而不知回头,就是不知止,知止而后有定,是一点也不错的。
17、人须各归本分,各顾天命,如果向对方去寻是非,便是不落底。如找老人的不对,就是犯上。
18、儿女对于父母要用“感化”,俗语说自古是大不服小,直谏父母,父母是不能听的,所以必得顺着父母的心去作,一言不发,以事实相感,慢慢的自然可以感化过来
19、某人问道说有的老人喜欢嫖赌糟蹋许多金钱,当儿子的应当怎样呢?先生道,父母虽然差,但是作儿女的也只用感化的力量就是了。
资料二
我迎养祖父后,我婶母控告我,说我祖父欠她一千吊钱,我既迎养祖父,我就得清还这笔债。我父亲听说了,就很着急的说:“这可怎么好!”我对父亲说:“我迎养祖父是为尽孝,若因被告就说出这话来,祖父听着心里能安吗!祖父心里不安,你老能算孝吗?你老千万别说那话。”后来我祖父得到被告的消息,自己说道:“她是告你吗,那是想要砍倒我的高梁树呢!”(朝阳一带以高粱米为主要食粮,翁言砍倒高粱树,意谓因她一告,日后就没人敢养他了。)我立时对祖父道:“爷爷你老不要愁,我是你老的真孙子,我虽穷为乞丐,也必要背着你老去讨饭,我绝不能把你老扔了!爷爷你不要愁,我这时一面谏诤父亲,使父亲不致陷于不义;一面还要安慰祖父,使祖父安乐无忧。
自述何以要这么作:
我迎养祖父后被告、受谤、负债,我说我是为祖父,无论受多么大的苦,我也无怨。我当时若心志灰颓,我爷爷准走,人家必要说我不孝,我就糟了!所以到在志界,越受屈越乐。
资料三
我一生能够动天的事,总有十几次。当我把祖父请过来以后,一连歉收五年。头二年地里生虫子,但虫子不吃我的苗,中间二年起蝗虫,蝗虫进到我的地里只是吃草,而不吃苗。我因此知道“象耕鸟耘”绝不是假事。第五年,谷晒米的时候,天气忽然上冻,白菜都冻坏了。然而我的晚高粱可没冻坏。我从这些事上,深知天不负人。推求原因,只不过是因我孝养我祖父的精诚所致。
资料四
五月十二日先生对惠忱道:
你的家业已变为先天家了,是不容易的。从无始劫以来的祖先一直传到你这一辈上,能作个修身立道的人,足以酬报天地、祖先、父母、师长、国家的恩了!只要为人,不知为己,要做到底,别生芽子啊(不要生争贪之心)!要始终如一,子女如达不到,你的志也要坚定,也要到志界,为极乐国人,方算修道了道!
资料五
【原文】
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孔子说:“现在尽孝的人,只是看重供养父母饮食。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内心对父母没有诚敬之情,那对父母和对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 最难的是子女永远和颜悦色。若遇有事,由子女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论语》
资料六
【原文】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译文】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著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杞,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
----------------------------
【原文】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译文】
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
--《孝经》
资料七
【原文】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译文】
解释: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
--《礼记》
学习重点
课堂分享
请分享一件通过理解父母的苦处和难处,而加深对父母理解的事
连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