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与打结技术贯穿整个骨科手术,是骨科医师必备的重要基本功,然而线类和结式繁多,难于熟练掌握运用。每位骨科医生应该都想在这两项基本功上做到“游刃有余”。
但是由于打结的操作太习以为常,部分手术医生对打结不够重视,对各种手术结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甚至每日都在重复着不规范的打结操作。
打结的速度与质量不仅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关,也会影响整个手术质量及病人的预后。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质量不高的结或不正确的结,可粗暴的牵拉组织,尤其是精细手术及涉及血管外科时,可导致术后线结滑脱,松结,从而引起出血、继发感染等。
因此骨科医生必须正确、熟练的掌握打结技术。
线环(bight)是指位于缝线两端之间弯曲成U形的松弛部分。手术术语“in the bight”意味缝线被弯曲成“U”形,准备开始打结。
缝线的两端被称为线脚或线头(the limb or thread),是缝线打结的工作端。
线环(loop)是指将缝线工作端绕过缝线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圆形环。
肘部(elbow)是指一个完整的线环额外扭转一次产生的两个交叉点。环的直径大小取决于待缝合组织间的分离程度。
缝线弧(turn)是指缝线单次绕过或从中间穿过被缝合组织。圆弧是指缝线绕过或穿过被缝合组织两次,形成的圆弧完全包绕被缝合组织。同理,双圆弧就需要绕过或穿过被缝合组织3次。
制环端或固定端(standing end or post limb)是指打结过程处于静止状态的缝线端。制环线在打结过程中始终被拉紧处于张力下,维持稳定,缝线的另外一股缠绕制环线,制成缝线环,进行打结。缝线制环部分位于线结与固定端之间。
工作端(working end)是缠绕缝线的固定端,参与缝线结形成的缝线末端,也被称为“滑动端”。“缝线工作部分”位于线结与工作端之间。
半扣结(半套结,half hitch)是一种半完整的结,是通过将缝线的滑动端环绕制环端形成线圈,然后滑动端穿过这个的线圈。单个半扣结是不牢固的,可以很容易地解开。
绕结(wrap or throw):首先双股缝线的一股环绕与另一股缝线进行打结,形成单结,然后连续在缝线工作端进行同一或不同结型的单结,多个单结组合成结构紧凑的绕结。
颈部(neck)是指线结和线圈间移行的部分。
耳部(ears)是指完成线结后缝线末端残余部分。残端如果保留太短会降低线结的稳定,保留太长则可能激惹周围组织(图14-2-1)。
图14-2-1 线结的结构
1、伤口达到最大强度时,就不再需要缝线。
需用不可吸收缝线或时效较长的可吸收缝线来缝合愈合缓慢的组织,如皮肤、筋膜和肌腱等。
选用可吸收性缝线来缝合愈合较快的组织,如胃、结肠和膀胱等。
2、如组织内存在异物,可使污染转变为感染。
在缝合污染伤口时,避免使用多纤维缝线。
改用可吸收性缝线。
3、在高浓度类晶体溶液内,任何异物都可能促使沉淀和结石形成。
在泌尿道和胆道手术中,应使用可吸收性缝线。
4、在强调美观的部位,应注意精确而又较长时间地对合组织,避免应用各种刺激物。
使用最细、无反应的单纤维缝合材料,如尼龙和聚丙烯。
尽可能同时缝合皮下组织。
创伤科常用手术缝线
关节科常用手术缝线
脊柱科常用手术缝线
打结方法有徒手打结法和器械(持针器)打结法两种方式。器械打结法操作要点:借助持针器钳夹缝针,围绕持针器形成缝线环,注意缝线的两边要始终保持同样的张力。
常用的骨科手术线结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滑线结(动态结)和非滑线结(静态结)。如图1。
图1
静态结/非滑线结(static knot/non-sliding knot)如果缝线无法无摩擦自由滑动,或者被缝合的组织较为疏松,通过强力牵拉缝线使得被缝合组织对合有可能造成组织切割或缝线断裂,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可以先使得被缝合组织互相接近、对合,采用静态结维持缝线的稳定性以利于组织在无张力环境下愈合。
又称平结,是手术中最常用的基本线结。其方法是将一根缝线的两端互相缠绕,然后进行打结,特点是简单,不易滑脱(图2~图4)。
图2 方结的结构
图3 方结的徒手打结方法
图4 方结的器械打结方法
方结通常用于结扎较小的血管和组织张力较低部位缝合时的直接打结。在组织张力较高的情况下,通过转化为半扣滑动结使得高张力部位的组织互相对合;或者在第一个缝线环完成后,借助持针器夹住线结环,使得结环不会松脱,直到第二个反方向的缝线环完成并收紧。注意持针器夹持缝线结环方向应当与线结平行,垂直方向夹持线结,会切割缝合线。
一如其名,它是外科医师在进行手术缝合伤口时最常使用的线结。外科结也被广泛应用于五官科、妇产科、普外科等不同的手术领域。如何提高外科结在组织缝合时固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外科结是方结的一种简单的改良模式,其特征是在打第一个基本结(方结)时,缝线之间多缠绕一次,注意不要绕错方向,形成一个双重的反手结。附加的缝线弧增加缝线之间的互相接触面积,加大缝线之间摩擦力,故当线结收紧后,缝线结不容易出现滑脱和松动。在完成第一个缝线环并收紧后,伤口边缘应当对合良好,伤口间的张力较低。对于局部组织张力较大的,可以额外再多绕一圈,第三个缝线环能降低线结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任何类型的筋膜和皮下组织的缝合以及皮肤伤口闭合都可以使用外科结进行缝合。在伤口裂开的情况下,常规的闭合伤口方法会导致皮肤张力过高。可以在完成第一个结后,用双手缓慢地、小心地交替牵拉缝线来逐步使得两侧伤口互相靠近;或者将外科结转变成滑动结(图5~图8)。
图5 外科结的结构
图6 外科结的徒手打结方法(一)
图7 外科结徒手打结方法(二)
图8 外科结的器械打结方法
在打结过程中保持缝线的平行和缝线两端张力的均匀是成功进行外科结或方结固定的基础。
缝线互相缠绕完成缝线环后缝线结固定,随后缝线结的打结方向应该与前个缝线节的方向相反,否则在打结过程中,缝线和缝线环就可能互相交叉、扭转。规范连续打好每个方结是十分重要的,每个新结都必须平行于上一个结:操作第一个缝线环后,位于上方的那根线在准备操作第二个缝线环时,应该仍然位于上方,否则平行的缝线环结构就无法实现,这个结就会变成松散的“祖母结”(granny knot)(图9)。
图9 外科结A.方结;B.祖母结
手术时根据缝合时情况的变化,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使得静态结(方结或外科结)转变为滑动结。
①在线结锁扣之前,拉紧一个方结的滑动端,连续操作两个半套结,方结就会变成一个由两个半扣结组成的滑动结(图10)。然后再在两股绳线上交替打上三个反套结完成线结之间锁扣固定。
②将缝线中一股缠绕另一股缝线形成两个缝线环,以增加了两股线之间的摩擦力。
有一些打结技巧可以增加方结作为滑动结的安全性:
①在整个打结过程中,牵引缝线应始终处于被牵拉的紧张状态下;
②用示指尖将半扣结推送至需要被固定的部位,拉紧扣结以去除缝线环内松弛的部分,固定该滑动结。然后,再交替以另一根绳线为滑动线,打上几个反半扣结完成整个缝线结的锁扣。
图10 方结与滑动结的变换
同样,外科结也可转化成滑动结。通过牵拉固定一股缝线后,可以用示指或推结器将外科结推进到想要的位置,这过程中应始终维持牵拉线上的张力,一旦骨折复位满意后,滑动结被随后三个交替的半扣结锁定。
在缝合深层较为致密组织时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时,一般选择滑动结。滑动结是一组不同半扣结的组合,正手/反手半扣结是完成滑结的基本扣结。滑动结的特点是可以在打结的同时调节张力所以又称其为“动态结”。当需要缝合的组织结构较为致密,缝合端处于互相分离时,通过牵拉缝线将组织对合,并打结固定线结。如果缝线的牵拉力量过强或待缝合组织比较疏松时,打结过程中缝线会切割被缝合的组织,导致缝线结固定牢固程度下降。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发生在深层组织缝合时,比如常用于关节镜手术的Revo缝线结是一种由五个半扣结组成的滑线结,当使用推结器把半套结线结推至缝线打结位置后,如果未能收紧滑动线,可能发生线结后退,导致缝线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避免线结松弛滑动,确保滑结在需要锁定的位置上至关重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可以避免缝线结松弛:在打好的滑动结上方再打一个非锁扣的缝线环;在滑动结打好后,将其直接锁扣,转变为非滑动结。
滑动结经常使用于肌腱固定术或韧带修复手术。此外,在创伤骨科,借助滑动结的缝线环技术是辅助粉碎性骨折复位和固定的重要技巧(图11)。
图11 缝线辅助固定锁骨骨折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滑动结。
由法国Nice地区的Pascal Boileau医师发明。最初应用肱骨近端骨折大结节复位和固定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Nice结是双股、自锁型高张力线结,最近的生物力学研究发现:Nice结在生物力学上优于外科结。在实际操作时,一般使用“三对互相交替的半扣结”的方法,也可以简化为两个半扣结以确保缝线结锁扣后不会发生松动。
打结方法:本线结为双线结构,左手为线尾侧,右手为线环侧。首先由线环侧绕线尾侧成上行的单结;之后将双线尾由线环中穿出;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根据需要增加3~4个单结达到线结锁扣的目的(图12~图16)。
图12 双线结,选择一条长线对折后形成一侧带环的结构特征,用双线先打一个单结
图13 用双尾线穿入线环中,完成结的主体结构
图14 逐渐用力牵拉双尾线侧使线结滑向被捆扎组织,然后通过将双尾线分开,双手各执一线用力对拉,直至满意线结张力后,通过3~4个单结结束操作
图15 Nice结辅助捆绑蝶形骨块
图16 Nice结的六大特点
是1991年由一位名为彼得·韦斯顿的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工作的妇科医师描述的,可作为连续缝合的基础结。这种结最初并不是设计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但是该结安全可靠,体积较小,操作方便,目前已经被内镜医师采用作为一种非常优雅的滑动结。
打结方法:左手拇指、示指执滑动线,右手执制环线,先调整双股缝线的长度,制环线的长度为滑动线的两倍;右手所执线通过直线下方绕至前方,再通过右手执线的下方穿出,即行上行单结,用制环侧线尾逆时针方向首先绕制环线半圈后,由前向后穿入两线之间,再顺时针绕双线半圈,线尾由后向前在离执线手最近的线环中穿过;通过逐渐拉紧左手的直线收紧缝线结,在辅助打结器的帮助下,拉紧致满意张力结后,再拉紧右手的缝线,锁紧线结。此后再打3~4个单结即完成最终锁定(图17~图20)。
图17 打结时,左手执滑动线,右手执制环线,制上行单结
图18 按步骤进行绕线和穿线,完成基础结
图19 先后拉紧滑动线和制环线锁定基础结,此后再打3~4个单结进行牢固固定
图20 Weston结的结构原理
在肩袖双排固定时,先进行外侧结构的复位和固定,再修复内侧结构。Weston结是一种低阻力的滑结,在缝线为编织线或单股细线时,Weston结比Roeder结更结实(图21)。
图21 Weston结常用于肩袖损伤修复
1999年由Seidman等人提出,简单实用,以肩袖修复为代表的狭小腔隙的组织修复很方便有效。
打结方法:左手为滑动线,右手为制环线,首先左手持双线线,右手留长线制环(图22);右手执制环线尾逆时针方向绕双线4圈,线尾由制环线侧引出(图23);将制环线尾由执线侧最近端的线环从后向前穿出(图24);逐渐拉紧双侧线尾使线结紧扣,可行2~3个单结进行加固锁定(图25,图26)。
图22 左手持线,拟用制环线制环
图23 利用制环线逆时针绕双线4圈
图24 绕4圈后的线端由上至下通过线环
图25 逐渐拉紧直线使线结拉紧,直至满意张力后再拉紧另一侧线端锁定线结
图26 完成锁定后的步骤后,打2~3个单结
该结适用于微创下修复关节内深部组织结构等,简单实用,容易达到满意效果。
打结方法:左手执滑动线,右手执制环线,由制环线绕滑动线成三个连续的下行单结(图27~图29);之后由滑动线绕制环线成一个下行的单结,再由制环线绕滑动线成一个制环的单结(图130,图31);最后由滑动线绕制环线成一个下行的单结,完成基础结(图32)。
图27 以滑动线为基础
图28 右手执制环线下行走线(绕滑动线下方)打单结
图29 同上图方法行3个连续的下行单结,可以通过左手直线逐渐拉紧线结至满意张力后,再通过右手线拉紧完成锁定
图30 完成自锁后的线结,换成滑动线绕制环线成一个下行的单结
图31 再由制环线绕滑动线成一个下行的单结
图32 最后由滑动线绕制环线成一个下行的单结
该结操作简便,结的体积小,适用于微创的腔隙内组织修复。
打结方法:左手为滑动线,右手为制环线,首先由左手执双线,制环线尾顺时针绕双线一圈;将制环线尾由后向前从两线间穿出;之后将制环线尾从前向后穿过近手侧的第一个线环;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在基础结上可行3~4个单结完成牢固固定(图33,图34)。
图33 左手同时执双线,制环线沿逆时针方向一圈后从两线间穿出,最后将尾线由前向后从最初的所制线环穿入引出,逐渐拉紧线结的滑线侧,达到满意张力后,通过3~4个单结牢固固定
图34 Tennessee线结的结构原理
是最早用于关节镜术中操作的滑结,简单、有效、实用,有多种改进型打结方式,是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打结方式之一,运动医学应用较多。
打结方法:左手为滑动线,右手为制环线,首先由左手执双线,制环线尾顺时针绕双线一圈;将制环线尾由后向前从两线间穿出;之后将制环线尾隔远端单线从前向后穿过两线之间;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在基础结上可行3~4个单结完成牢固固定(图35)。
图35 左手执线,用制环线逆时针方向绕双线一圈,线尾由后向前经两线间穿出,再将线尾隔远端单线由前向后通过线结中间结构区通过滑线侧逐渐拉紧线结至满意张力后,再拉紧锁线侧,通过3~4个单结完成线结锁定
于2000年由Kim S H等人首次在著作中描述。SMC线结简便、实用,是运动医学堪称经典的线结,也是国内许多知名专家选用的线结技术。
打结方法:左手为滑动线,右手为制环线,首先由制环线逆时针绕双线半周;将制环线尾逆时针绕滑动线一周;之后将制环线尾从后向前穿过滑动线和制环线形成的间隙;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在基础结上可行3~4个单结完成牢固固定(图36,图37)。
图36 左手执线,用制环侧线逆时针方向首先绕双线半圈后,将制环线尾逆时针绕滑动线一周
图37 将制环线尾从后向前穿过滑动线和制环线形成的间隙,完成主体结构,通过滑线侧逐渐拉紧线结至满意张力后,再拉紧锁线侧,通过3~4个单结锁定线结
由Frederic Balg等人于2005年首次在文献中报道,我们认为此线结的稳定性至少与Fisherman’s结相当,它主要的优势在于手法简单,易于操作,线结的体积小,便于重复和教学,是关节镜下修复手术常被应用的线结技术。
打结方法:左手为滑动线,右手为制环线,首先由制环线绕滑动线呈上行的单结;将制环线尾由双线背侧绕线半周;之后将制环线尾向下穿入环绕双线前的线环中;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再用制环线绕滑动线呈一个上行的单结(图38,图39)。
图38 制环线绕滑线成上行的单结,穿出后的制环线顺时针绕双线一周,线尾向下穿入环绕双线前的线环中,逐渐拉紧环绕线端后线结主结构完成
图39 用制环线绕滑动线呈一个上行的单结,拉紧滑线端完成最后的线结结构
首先于1982年由Bigon M等人描述,本结结构更为简单,易于操作,线结的体积小,是关节镜下修复手术常被应用的线结技术。
打结方法:本线结为双线结构,左手为线环侧,右手为线尾侧。首先由线环侧绕自体成环,将线尾之一穿过双线环(图40);然后将另一线尾穿内侧线环(图41);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图42)。
图40 折线成双后过缝扎结构后,左手示指和拇指配合在折线的环结构端将制成缝线的双环结构,再将尾侧端任选一线端穿过双环
图41 将尾端剩下的另一单线端同向穿入双环之一环,逐渐拉紧双侧线尾
图42 随着双线的不断拉紧线结成形后,在缝合器的帮助下,拉紧穿出单环的线端(滑线端),打结器帮助穿过双环的线端加力,最终完成线结结构
Chris S. Pallia于2003年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PC结在临床中的应用,该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结的体积较小,减少组织刺激,线结摩擦系数高,抗滑动性强,安全性较好。
打结方法:左手为制环线,右手为滑动线,首先由制环线顺时针绕滑动线3周;之后将制环线尾从上至下经绕成的三个环中穿出(图43);逐渐拉紧两线,完成基础结(图44)。
图43 确定滑线后(图中手持端)用另一侧线绕双线3周,应用制环线端穿过自身3个环结构完成线结结构的制作;逐渐拉紧双侧线使线结结构规整,保持滑线的滑动功能,根据需求通过滑线侧拉紧至满意张力的缝扎,通过打结器进行最后自锁
图44 PC结的结构简单,功能稳定,实用性强
扫码添加
骨科小助手
加入学术交流群
投稿内容
征稿主题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研究进展、科研团队成果展示、临床用药心得体会、典型病例深度解读、疾病诊治实践经验等内容。
投稿方式
投稿微信:高先生17611707166
投稿邮箱:gujinzw@163.com
学术推广及商务合作:占女士18612896281
声明:本文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不代表骨今中外平台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