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在国内率先开展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BESS),是国内该项技术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想请您分享一下,UBE/BESS技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张伟教授
2018年,我和许卫兵教授、田大胜教授在国内开展了UBE技术的手术。
2. 您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Zhang’s portal的第三个入路概念及技术。请您介绍一下,对侧附加切口,目前及将来的可能用途是什么?
张伟教授
Zhang’s portal是对侧的一个附加切口,最开始用于腰椎内镜下的对侧减压。因为每位患者的体型不一样,对有些患者来说,同侧减压时,器械的角度可能和对侧解剖结构不契合。而经过对侧附加切口,操作器械与对侧的解剖结构呈垂直状态,可以达到很好的咬合效果。无论用锥板咬骨钳,还是其他工具处理,这个角度都适合完成充分的解压手术。
其实,随着UBE技术的临床实践越来越多,大部分腰椎病例都可以通过切口设计,很好地完成对侧的减压。对有些非常难的病例,我们则会附加第三切口。我们中心有文章介绍了通过对侧第三切口,来放入第一枚融合器,经过同侧放入第二枚融合器。在采用floodwood技术进行棘突漂浮减压时,我们基本上都附加对侧的第三切口。磨钻和枪圈的角度与对侧的解剖结构呈现垂直状态,很适合减压。
3.您是ISUBE(国际UBE协会)创始成员、Endospinemax(韩国Dr.son建立组织)国际UBE顾问成员,建立了UBEchina组织,向外界宣传国内UBE的发展动态。您认为在中国推广该技术需要做哪些工作?
张伟教授
4. UBE/BESS技术的学习难点有哪些?对于刚开始接触该技术的骨科医生,您有哪些学习建议?
张伟教授
首先,要了解UBE的基础理论。第一个基础理论是必须保持一定的进水压,这是止血的关键因素;第二是保持出水的通畅,否则局部软组织会肿胀,导致操作区域变得狭小。这两个条件的满足,取决于切口大小。我们有个经验是,通过四级导杆在皮肤上按印一个圈,以这个圈的直径,做为切口尺寸的参考。
杭州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伤科副主任 脊柱微创中心常务副主任
国际UBE协会创始成员、主席,Endospinemax 国际UBE顾问成员,山东省疼痛学会基础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腰背疼痛康复UBE学组副组长。擅长脊柱微创技术,尤其是UBE(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是国内该项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建立UBEchina组织,在国内率先开展各种类型的UBE手术,并制定各项UBE技术操作规范。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主任兼脊柱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安徽省首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
社会任职:
安徽省脊柱内镜联盟理事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双通道脊柱内镜学组副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第二届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工作组副组长
安徽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主编《单侧双通道内镜实用技术手术图谱》,主译《脊柱内镜手术技术》,副主译《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参编中英文书籍3部,获专利3项
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中英文论文55篇,其中SCI 26篇(中科院 1区Top期刊4篇,IF≥10分 3篇),主笔撰写《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临床专家共识》
《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安徽医学》特约审稿人,《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