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数有智 | 冯尔宥教授团队:NATON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双侧严重外翻膝病例分享

学术   2025-01-10 17:00   北京  

医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作为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精确度、稳定性和灵活性,为医生和患者打开了新的治疗大门。【纳数有智 病例专栏】,旨在分享机器人辅助下骨科多领域经典疑难病例,展现医生风采,打造一个骨科领域医生交流共享病例的平台,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及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冯尔宥教授团队带来的:NATON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双侧严重外翻膝病例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分享,交流探讨!


病例详情



年龄:72岁

性别: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年余,加重1周。

查体:双膝关节外翻畸形约15°,屈曲挛缩畸形约10°,双膝内外侧间隙明显压痛,内外侧副韧带止点压痛阳性,研磨试验(+),回旋研磨试验(+),内翻应力试验(-),外翻应力试验(-),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

既往史:既往体健,3年前曾因“左侧股骨头坏死”在外院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个月前因“颈椎病”于我院行“颈椎前路C4/5、C5/6、C6/7椎间盘切除+椎管神经根管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

危险因素:患糖尿病

诊断: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术前准备

   影像学检查 DR

膝关节X线提示: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重度外翻畸形


病例特点

患者男性,诊断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明确,外翻畸形,是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适合NATON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尽可能减少软组织松解,并需要根据术中截骨再次评估。患者术前左侧膝关节外翻9度,右侧术前膝关节外翻角14度,机器人手术术中应矫正外翻畸形,提高假体可能的生存率。

治疗策略

   截骨策略

1.左侧膝关节规划策略:左侧伸直间隙规划内侧18mm外侧16mm,屈曲间隙内外侧规划均为18mm,规划外翻2度。

2.右侧膝关节规划策略:右侧伸直间隙规划内侧18mm外侧14mm,屈曲间隙内外侧规划均为18mm,规划外翻4度。

3.股骨假体为5号,胫骨假体为6号、总厚度6mm。


手术过程

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步骤描述:

1.左侧术中间隙及假体位置调整

2.右侧术中间隙及假体位置调整

术后评估

   影像学检查

术后X线:膝关节正侧位提示截骨准确、假体位置良好,外翻畸形矫正。

术后用药方案

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钠1克静滴,达肝素钠2500IU 皮下注射,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


术后小结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存在严重外翻及屈曲挛缩畸形,故拟行双侧全部膝关节置换术。最终,借助纳通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我们成功完成本例手术。

延展讨论

在骨关节炎的诊疗中,机器人的引入革新了手术的全流程。纳通关节置换机器人能精准地采集患者CT扫描数据,将信息导入纳通关节置换机器人软件系统中,生成三维骨骼模型,提前确定患者需要的截骨量、假体大小、安放的角度、位置、力线等信息,设计出符合患者的个性化手术方案,使得手术规划更加个性化,确保假体与患者骨骼的高度匹配,展现了其在提高手术精确性、降低人为误差方面的显著能力。
机器人技术在手术中提供实时的监控磨骨和截骨的范围以及假体的安装深度和角度,显著降低了传统手术中的人为误差。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度,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恢复进程,提高满意度,并保证了假体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术前:CT图像三维重建分割,假体智能规划
术中:高精度骨配准、术中关节平衡、高精度机械臂虚拟墙、顺滑的人机协同操作
术后:精准控制间隙及力线保证软组织平衡及术后关节稳定
纳通关节置换机器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低创的治疗方案,为骨科手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理念和实践方法。






冯尔宥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301)关节中心客座教授。兼任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关节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人工美节感染学组委员、中国骨科医师专业培训学院(CCOS)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医师专业培训学院(CCOS)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残疾重建与康复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智能骨科学组副组长。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术重建各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关节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类、创伤性关节炎、强直和僵硬的关节置换术。率先在福建省开展股内侧肌下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微创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以及3D打印智能化定制工具进行复杂畸形的膝关节置换术;为国内最早开展微创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DAA)的骨外科知名专家,多次受邀往全国多个关节中心进行讲课示教获得问行高度认可:同时开展各种髋、膝关节翻修手术,包括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假体磨损松动、术后脱位不稳的翻修重建,尤其开展假体周围感染一期翻修假体周围感染病例治愈的经验,治愈率相当于国内、国际同期水平。


林达生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德国幕尼黑大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第四层次A类人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基地常务委员,TheInnovation、Exploraton、Biomatrials Translatonal、中华创伤杂志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临床上主要致力于关节外科和运动损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攻方向为人工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技术,特别是DAA髋关节置换技术,微创膝关节置换技术,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单置换技术,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技术,微创肩髋膝踩关节镜技术。科研上聚焦于骨关节退变疾病的分子机制、防治策略以及智能技术在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二、三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


林文韬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福建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膝保髋学组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关节保护与矫形分会委员。2014年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外科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关节外科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擅长:微创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复杂畸形的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膝骨性关节炎的保膝手术治疗以及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手术治疗。主持省级课题一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徐冬闽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日本浜松医科大学医学院,Rotary米山纪念奖学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和僵硬的髋、膝关节以及感染性髋、膝关节疾病的诊治。参与省自然科研项目1项,专利1项,SCI2篇。


科室简介

科室的特色医疗为:各种疾病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包括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和僵硬的关节置换术等。率先在省内开展股内侧肌下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微创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保留后交叉韧带(CR)的膝关节置换术、微创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DAA)以及3D打印智能化定制工具进行复杂畸形的膝髋关节置换术。同时开展各种髋、膝关节翻修手术,包括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假体周围感染(PJI)、假体磨损松动、术后脱位不稳的翻修重建,尤其开展假体周围感染一期翻修(清创和翻修同次手术),为全国开展一期翻修手术的少数中心之一;已经积累了治愈多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病例治愈的经验,治愈率相当于国内、国际同期水平。

声明:本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不代表骨今中外平台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骨今中外
中国骨科新媒体的领跑者,专注服务于32万+ 中国骨科医生及从业人员。聚焦于骨科实用手术技术的传播,免费学术资源的分享,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创新与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