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兵教授:关于UBE技术的经验分享

学术   2025-01-10 17:00   北京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UBE技术正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新趋势。在这万物冬藏,岁月沉香,虽寒风料峭但温暖相伴的美好时刻 ,作为推动中国UBE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员之一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田大胜主任团队联合国际UBE协会中国临床培训中心主办的“安徽省脊柱内镜联盟第四届学术会议,暨安医大二附院第十九期UBE培训班,暨第十二届全国UBE技术培训班”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和展示UBE技术的最新进展。在这次盛会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多位脊柱内镜领域的专家教授,为大家分享脊柱微创领域的相关知识。本篇文章聚焦的采访对象为许卫兵教授,相信丰富的内容定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骨今中外

1. 近几年,UBE/BESS技术在中国快速发展和普及。您被公认为“国内UBE三剑客”之一,请您分享一下什么是UBE/BESS技术?与椎间孔镜技术相比,该技术有哪些不同和优势?

许卫兵教授

与同轴的椎间孔镜技术不同,UBE技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是非同轴的技术。UBE技术采用双通道设计,一个是内镜通道,一个是器械操作通道。这样的设计使手术操作更灵活,效率更高。

骨今中外

2. 请您分享一下,UBE/BESS技术有哪些确切的适应证?

许卫兵教授

早期有句话说的是“UBE为狭窄而生”,因为腰椎管狭窄症是UBE技术最早期的公认适应证。与以往的椎间孔镜技术、显微镜技术相比,UBE技术具有微创优势,用于减压治疗时,操作更灵活、效果更高。对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使用UBE技术进行单纯减压就可以,不必采用开放融合手术。UBE技术治疗老年性椎管狭窄症,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证少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治疗腰椎滑脱的腰椎融合手术,也是UBE技术应用的适应证。在灌注环境下,观察镜深入切口,对侧方挤压比较方便,可视化处理椎管。清晰的视野可以更好地利用Kambin三角(安全三角),包括锥体后缘处理。在椎间融合手术中,中板处理得好,植骨量大,匹配度高、较大的配体,融合效果更好。
部分颈椎手术和部分胸椎手术也是UBE技术的适应证。比如说胸椎单节段和双节段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或者胸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以通过UBE技术微创治疗。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单节段的颈椎管狭窄症,也可以用UBE完成单纯减压。


骨今中外

3.东亚地区是UBE/BESS技术最为领先的地区。中国医生对该技术的应用,有什么新进展?

许卫兵教授

目前UBE技术在东亚地区开展的最好。韩国医生是UBE技术最早期的开拓者,做了很多创新和开拓工作(从腰椎管狭窄症到颈椎、胸椎)。中国医生紧跟步伐,发布的文章比较多。在有大量病例的基础上,中国医生进步很快,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腰椎管狭窄、腰椎融合、胸椎管狭窄,到部分颈椎病,国内医生都有很多尝试。UBE技术使很多的脊柱退变性疾病,颈椎、腰椎治疗实现了内镜化和微创化。

骨今中外

4. 您主译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从基础到进阶》广受骨科医生的欢迎,关于年轻医生学习UBE技术,您有什么建议?

许卫兵教授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从基础到进阶》是第一本关于UBE技术的教科书。这本书的四位主编从技术开拓到组编教科书,做了很多工作。我很荣幸能接受主译的任务,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在国内的销量是同类书中是最多的。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全面,好多医生把他当成一本教科书。

在技术学习方面,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年轻医生不能过早地去做颈椎、胸椎手术,要循序渐进。先做腰椎的简单手术,一步步地进阶,才能减少复杂手术的并发症。年轻医生一定要进行尸体和标本操作的培训,多观摩手术,从简单的手术做起,由老师带教,通过进修来提升自己的基本技能。然后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不要冒进,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开展相应的工作。


许卫兵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脊柱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专委会双通道脊柱内镜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脊柱分会微创脊柱外科教育工作组副组长。擅长微创脊柱外科、颈椎伤病。在国内率先开展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BESS),并熟练应用于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国内该项技术的先行者之一;目前绝大多数腰椎和部分颈胸椎退变性疾病可以采用双通道内镜实现微创治疗。熟练开展椎间孔镜、MIS-TLIF、OLIF/Mini-ALIF等系列化微创精准手术;能够熟练完成脊柱外科各项常规手术和复杂手术。曾被辽宁省政府评为省级优秀专家。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多项主译《微创脊柱外科学--手术决策与技巧》。主译《单侧双通道脊柱外科学—从基础到进阶》,主译《单侧双通道脊柱外科学—技术细节和图谱》。


田大胜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主任兼脊柱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安徽省首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

社会任职:

安徽省脊柱内镜联盟理事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双通道脊柱内镜学组副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第二届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工作组副组长  

安徽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主编《单侧双通道内镜实用技术手术图谱》,主译《脊柱内镜手术技术》,副主译《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参编中英文书籍3部,获专利3项


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中英文论文55篇,其中SCI 26篇(中科院 1区Top期刊4篇,IF≥10分 3篇),主笔撰写《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临床专家共识》

《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安徽医学》特约审稿人,《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骨今中外
中国骨科新媒体的领跑者,专注服务于32万+ 中国骨科医生及从业人员。聚焦于骨科实用手术技术的传播,免费学术资源的分享,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创新与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