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即一切。

学术   财经   2022-12-01 22:25   上海  
周末听ElonMusk在G20峰会上接受印尼的教育部长的采访,很精彩。教育部长其中问了一个问题:你心中理想的教育是啥样的?

Elon的回复是这么说的:

当你尝试学习一些东西时,极其重要的是“建立相关性”。问问,你为什么要学这个?

因为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试图忘却。在潜意识层面上,我们的大脑试图决定:什么相关,什么不相关。你看到的大多数东西,你的大脑并不想记住它们。你必须建立相关性,一旦你建立了相关性,你的大脑自然就会想要记住它。

Elon关于教育的理解很深刻,而且从脑科学和记忆角度的解释,让这段话更加精彩。

他让我立刻就回忆起本科学经济的时光:学《宏观经济学》时,照本宣科的老师实在没有办法调动我的胃口,我只会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而《市场营销》的老师,第一节课就从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广告开始入手,给我们讲起来4P。不用说你也猜到,她立刻成为我们最欢迎的老师之一。

相关性,或许不仅是教育的解药。对品牌来说,相关性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课题。


01

我们常说“brand education”。

其实消费者的大脑和学生的大脑没什么两样 —— 和我有关的过来,和我无关的走开。而大多数时候,消费者都会选择让商业信息、品牌信息走开。

不论是面对货架、还是各平台信息流,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商品都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但奇怪的是,品牌方很容易下意识认为:“关注我的用户、老客户,都是爱我的、喜欢我的,他们生命里一定得有我....”

—— 这都是一厢情愿(的胡扯~)

Marketoonist的一幅漫画讽刺了这种现象,关于所谓品牌“忠诚用户”:

不好意思,消费者的工作、家人、朋友,哪怕是小狗,都比品牌相关的多。(忠诚还是因为咱的产品好、服务棒,让人离不开)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解释为啥新消费品牌们对既是传播渠道,又是销售渠道KOL是既爱又恨。可以说,KOL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
善于创造消费者“相关性”的人。
因为你品牌不善于创造(你做不成KOL),所以你得交保护费、内容税给KOL,让李佳琦、小杨哥们为你创造。让善于在自己的小众领域,和消费者打成一片的渠道实际拥有者们来创造。
我可以定义:品牌就是相关性。没有相关性的品牌,它就是白牌,因为它无法让消费者产生“这和我有关”、“这值得我注意”的大脑感受。
注意和记忆是品牌的基本原理,我们也重复过无数次了。
所以你仔细想,大家企业里的品牌部、市场部、销售部,这么多营销职能部门做的那些事儿,其实都是希望营造一点的“相关性”,好让品牌在爆炸信息中脱颖而出。相关性是能贯彻到4P(产品、价格、渠道、传播)的每个部分、消费者旅程每个触点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则。

02
相关性容易被忽视,我举几个最近观察到的例子:
一个是路过地铁站看到蚂蚁金服的户外广告。其实这个广告可以分成两部分,左边是”内容“的部分,右边是”广告“的部分。左边的部分其实做到相关性的及格了,因为消费者会把注意力给你。
但是另外一部分,让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理解 —— “什么是理财分”?“为什么要去测理财分”?


可以说临门一脚欠缺相关性,直接导致了前面还可以的内容也浪费。
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是最典型内部需求视角:“我需要推广理财分”。
另外一个是我们自己的项目。
前段时间,我们走访某客户重线下渠道时候发现的问题。(因为还在服务,就不提名字了)
在调客户线下渠道时,我们发现品牌最关键的产品展示货架,其上方的引导标识80、90%被浪费了。为啥呢,因为客户放了一系列英文global口号,有的地方则是一系列消费者看不懂的三方证书。
其实当初的设计也很好理解:就是能品牌的B格、调性拉满,英文看不懂,但是贯彻总部要求呀!证书挤在一起,起码看起来也很厉害呀!
但是在关键转化场所这样做,其实有点犯罪。它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筛选效率、购买效率。我们建议客户在货架上就标明“不同产品更明确的参数差异”,设计成选购提示,提高单品的辨识度,也能促进销售员介绍。另外,替换掉大部分顾客容易忽视掉的英文slogan,就说中文最好。
以“相关与否”为准绳,落在企业4P的所有渠道,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有优化空间 —— 而不仅仅是哪些看上去最重要的大型品牌广告、品牌焕新campaign等等。说到这,我就想起来年初写的文:《新消费搞宏大叙事是一种病》,基本上都是缺乏相关性的宏大代表。

03
那品牌为啥容易做出假大空?为啥容易缺乏相关性?
我亲身经历下来,觉得总体就来自2个可能角度:

1.技术问题。
就是技术上、经验上不懂怎么做,比如品牌核心资产不抓人、不显著(这需要策略创意能力和心理学、脑科学知识);比如,品牌的日常内容无法提供有趣、有用等基本的信息价值(这些需要基本的用户洞察)等。
技术问题,作为咨询顾问,有的是经验、方法论去帮你解决。
之前我的写过创造Relevance的两个技术:
方法1是context,利用我们每个人的上下文,在场景里协助他完成各种任务(JTBD)。方法2是identity。利用你作为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同。其实还有方法5、6、7,不一而足。
技术问题之外,我觉得更麻烦的还是下面这点:

2.内部视角问题。
内部视角,往往来自不自觉的“思维定势”,或者不自觉的“主观理解”。其中,后者也可以翻译成“ego”有多大 —— 每个人都有ego,成功的企业家、决策者也更依赖于自己过去的经验。
常常是,以“我喜欢” 替代 “消费者喜欢”
我们经常听到品牌决策者表达对两个选项的偏好,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因为....”,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的结论找支持论据罢了。
在许多专业性较强,甚至无法用数据支持的事务上,乙方的经验本来是付费的原因,但迫于甲方的权威性,必须和客户一起做出基于“喜欢”的决策。这不得不说是遗憾。
最近在翻《发现利润区》,正巧看见里面提到:为什么企业很容易越大、越ego。
它用一张企业阶段图来解释:

你看,大多数企业决策者伴随成长,重心就很容易从顾客身上转移了。

这本书里还提到一个数字:“高管往往会把70%的时间放在企业内,剩下30%也会花给供应商、证券分析师、记者、慈善机构等”。
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巨型企业,不过风口浪尖的新消费其实往往也面临一样的聚光灯效应。
这种情况短期来看,只会导致“内部视角”,但长期来看,甚至会从组织文化上导致“技术问题”。因为企业的人员长期聚焦于内部视角,往往会丧失对用户的敏感性,降低技术上实现相关性、洞察力的可能性。
我非常喜欢梁宁的一句话: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当然,何止是用户调研,任何品牌行动之前,都有对用户相关性的洞察。每时每刻,都应该使用用户视角来纠偏。

04

最后call back Elon一下:
10月份,他在收购推特时曾经发布了一个推特广告说明:“Low relevancy ads are spam,but highly relevant ads are actually content。”


他用了“content”这个词来形容高度相关的ads。我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我这篇文章我给内容营销的定义就是“主动关注”。这就是品牌内容的最高境界。
要知道,创造相关性啊,一方面是(elon说的)用技术让喂到用户口中的内容更相关、更匹配。另外一方面,内容本身、品牌本身,是需要企业从人性洞察出发,结合商业与艺术的综合技艺,要“用真心”。
其实思考品牌就是有这么简单的一个准绳。
产出之前,问自己这一句就足够了:你的品牌,和用户真的相关么?

END





点击关注
👇👇👇








最受欢迎的文章

#A.品牌策略研究
Adidas30亿的教训:做品牌为何如此艰难?
怡见:品牌故事的故事
新消费搞“宏大叙事”是一种病
怡见:打破「定位」迷思
为什么说大部分的品牌手册都没什么用?
弄懂这张图,重新理解Branding
衡量品牌传播最完美的KPI是什么?
用「传播思维」做生意,为什么会死的很惨?


#B.世界观 vs 观世界
往深处想,往简单写(2021个人总结)
客观与泡沫:我们所生活的两种世界
怡见:长期阅读就是最好的“因”
一切皆都有规律:你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开始下手
你最近半年读了什么书?
团队运动、企业文化与飞盘捕捞技术





百闻不如怡见
一条深见解,胜过千万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