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品牌人格

学术   2023-12-27 22:10   上海  



每年我们都会开启一个长线课题:

19年底,我们写下了《阿迪达斯花30亿买到的教训:做品牌为何如此艰难?》,引发了行业一同深入探讨品牌建设的长周期意义;


21年中,我们写下了《品牌故事的故事》,分享了对于品牌故事的深度理解;


22年初,我们写下了《为什么说大部分品牌手册都没什么用》,提出了品牌话语的概念与规范主张;


23年初,我们又写下了《品牌资产负债表》,构建了一整套品牌内容资产和心智资产的体系;


系统2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品牌这门学科。


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今年的长线课题。可能它不是品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曾被很多品牌人诟病难以把控。但在很多项目中,我们又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意义,那就是:


品牌人格化。





1.

品牌人格化

到底有没有用


大家心里肯定会有这个疑问。


老实说,我也有。尤其最开始接触到的很多所谓的人格化,落到具体表达之前就只有三个形容词,比如真诚的、积极的、活力的。这种就属于典型的正确的废话,既没法形成清晰的共识,又对实操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后来品牌圈又掀起了一阵IP热。很多品牌开始沉迷于打造自己的人格化IP,比如画一个卡通形象,出一些连载漫画,然后搞各种盲盒周边。我不理解但大为困惑,到底谁会买单。


以至于到今天,大家都开始谈“人格”色变:这么虚的一件事儿,把预算投进去,那不等于砸钱打水漂嘛。


所以,被“嫌弃”的品牌人格化,还有用吗。





2.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

什么是人格化

去年一期播客里我们有提到,人格化三个字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觉得人格化就是把品牌当人。这其实是非常极端的一种情况。

品牌人格化实际上是一个光谱:是预设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与人有关的联想。



如果我们把品牌当人的情况,设为人格化程度为1。那么一个毫无人格化特质的品牌,它的人格化程度就是0。

0和1之间,才是我们看到大多数品牌的人格化程度。比如蜜雪冰城有人格化,苹果也有人格化。程度不同而已。

那人格化会影响什么呢——品牌资产。

更准确一点说,是品牌人格影响品牌内容资产(尤其是视觉、符号、声音、代表人物等关键内容)继而影响品牌心智资产,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与人有关的联想。


好,在这共识之下再让我们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品牌人格化还有用吗。




3.

品牌人格化有用

但作用不尽相同


情况1. 品牌人格 → 支撑品牌价值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买这个不就是买个牌子”。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品牌人格发挥作用的场景。

这种类型的品牌往往有个特点,也就是:在品牌提供的价值集合里,功能价值往往只占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功能之外的价值。

而这些价值往往需要人格化来承载:通过人格化来更好地完成情感传递,或者构建社交标签。

比如,DR钻戒是一生只爱一人的深情人设,Patagonia是把自己都捐给地球的环保先锋。

当然这种人格化的维护要特别谨慎。因为一旦被破坏,就意味着品牌最核心的价值失去了支撑,杀伤力不亚于娱乐圈的人设崩塌(其实明星人设就是一种最极端的人格化)。

情况2. 品牌人格 → 背书品牌价值

情况2和情况1不同之处在于:当情况1中的品牌人格化消失,连带着品牌的那部分价值也消失了。而情况2不会,它的存在与否只是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高低。

比如高架桥边上的慕思床垫…

图源网络
这个品牌非常聪明,在很多物料里都会放上一个目光深邃的外国白胡子老人。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不知道,但不妨碍他一出现就营造出了更高端、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感觉。

实际上,这个老人和慕斯床垫没有半毛钱关系,既不是创始人也不是代言明星,只不过是品牌花了一点小钱买的肖像(没有让大家去模仿的意思)。

情况3. 品牌人格 → 降低识别成本

第3种人格化的作用,不直接关联价值,而是让人格化成为品牌的记忆线索。

比如老乡鸡的敷衍打工人人设。

图源网络
它的小编每天在官博“咯咯哒咯咯哒”。“咯咯哒”不为品牌创造更多价值,消费者也不会因为“咯咯哒”觉得老乡鸡更加好吃健康了。但“咯咯哒”会让我们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的时候,多了一个联想触发词。

这就是一种通过人格化增加品牌记忆线索、降低品牌识别成本的方式。


所以,品牌人格依旧有用,只不过作用不尽相同,所以重要程度也不同。我们很客观地讲,除了情况1,其他情况的人格化并不是品牌建设中的必要工作,而只是加分项。

大家在考虑我的品牌要不要人格化之前,也可以代入这几种情况看看。不过要注意,其中品类和人格化的情况不是绝对关联的。

以护肤品为例,走平价路线的护肤品,不能寄希望于人格化可以成为品牌价值的支撑。因为品牌的第一价值不是人格,而是功效。反之高端护肤,才更需要贵妇人设。




4.

品牌人格化第一步

人格塑造


如果想扎扎实实做好品牌人格化,而不只是搞虚的或者在自嗨,该怎么做。

从我们过去的经验看,品牌人格化往往要经历两个关键步骤:人格塑造+人格演绎。



先来看人格塑造。

人格塑造需要完整性。即便人格演绎的程度很低,也就是消费者并不觉得这个品牌有显著的人格,人格塑造也依旧需要完整性,它就是人格演绎的指北针。


而完整的人格塑造由三要素组成:原型,性格,小传。


这三个要素其实是常见的品牌人格化工具。只不过过去我们经常单独使用,所以很容易陷入开头提到的那种问题(正确的废话)。其实工具还是那些工具,更好的打开方式在于:交叉使用。



1. 原型

什么是原型呢。

记得年初刷到的一条八卦,说咪蒙又回归了,在短视频领域逆风翻盘。而带她翻盘的短视频,就是在抖音上爆火的那些爽剧[1]。

图源网络

有意思的是,把咪蒙的八卦和另外一条八卦放在一起看:

反向文化输出,中国式爽剧杀入美剧大本营[2]

图源网络
大声感叹,爽剧不愧是爽剧,全世界人民都爱看。

大家看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想,好像有点low,我就不怎么看的。其实在主流社交媒体上爆火的影视剧,某种程度上也是爽剧。恶女复仇的《黑暗荣耀》,小人物逆袭的《狂飙》,都差不多。

因为人类的底层欲望都差不多。

用心理学学家荣格的理论来讲,这就是集体潜意识的折射,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遗产,所以能够穿越时间、空间和文化的差异。

而这些精神遗产中形象的总汇,就被称之为“原型”[3]。

编剧圈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8种角色原型,并提出了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模版“英雄之旅”[4]。

图源网络

品牌圈也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12种品牌原型,并认为有生命力的长寿品牌必须要有原型[5]。

图源网络

所以原型,是来自于人类最底层的动机与欲望,是历史上跑通过无数次的“人格大模型”,也是品牌人格最大的“母体”。


品牌人格塑造的第一要素,就是找到原型。在“原型”的土壤里长出自己的品牌人格,才是更高效的做法。


当然,找原型的具体做法因人而异。我们这里就分享一下过往找原型过程中容易踩的坑,也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1)容易被原型的字面意思所迷惑。


比如12原型之一的小丑(Jester)。


在中文语境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小丑就是一种通过丑化自己来取悦大众的角色,甚至大家会联想到 Joker那部电影。


但其实品牌原型里的小丑(Jester)并非如此,它更多强调是这个品牌“玩得起”。它们幽默,犀利,善于化解严肃,很有自嘲精神,和那种“端着”的品牌就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确认原型之前,我们都会给客户先梳理清楚12种原型的真正含义。


图源网络

(2)认为品牌原型只来自于消费者。


品牌工作的起点,往往出于对消费者的洞察。


但品牌的自我人格,不止来自于消费者,也来自于打造这个品牌的所有人。抽象点说就是,所有人的人格公约数。


底层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品牌是长出来的,不是造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品牌。


图源网络

比如有次我们和一个护肤团队聊,她们的技术非常得扎实,销量也不错,但总担心自己家的品牌会不会太接地气了、要不要像某某品牌一样整得“高大上”一点。


在我们全程聊下来之后,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团队气质,就是皮实的、严谨的、实事求是,和现在品牌给人的感觉非常一致。


所以她们的品牌形象可以迭代,变得更有质感。但如果硬要往那种所谓的“高大上”方向去走,反而和品牌的DNA不符。


因此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我们建议把品牌团队核心成员的性格也考虑进来(tips:如果招人时就考虑,那当然就更有远见了)。


(3)觉得品牌的原型只有一个。


我们之前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让品牌内部的同学来回答,你觉得我们品牌属于哪种原型的时候,会收到各种答案,其中有些看起来还非常矛盾。


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做产品的同学和运营的同学,所看到的品牌切面肯定不同。


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更全面的内外部视角,让品牌的整个人格立体起来。我们不排斥品牌人格的复杂性,你可以有2种甚至3种原型。但无论几种,一定要决策品牌的主原型和辅原型,不存在并列。



2. 性格

在确定完原型后,我们再来看性格。没错,品牌性格就类似于我们开头提到的三个形容词。


性格这个元素它的特点就是,它单独使用起来特别废,让人感觉悬浮。但它作为原型的辅助工具,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性格对于原型的意义在于,通过在人格中注入不同性格,既能在相同原型做一个区隔,又能更好地校准内外部对于人格的认知。


而原型对于性格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更强的指向性。团队不会再纠结于一个词选的对不对,好不好,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更有意义的、对于原型的补充塑造上。


但这里一定要注意:


(1)性格不是用来直接指导内容产出的工具


我们就有客户是直接把性格作为文案指导原则的,并基于性格特点产出一一对应的文案要求。


比如“积极的”性格,对应的文案原则是“不要害怕使用表情符号,适当的时候可以用感叹来来表达情绪”。


比如“自信的”性格,对应的是“保持简洁明了,句子越简短越好”。


这种对应看起来好像很合理,但非常容易落入形式主义。而在这种形式下的产出,并不会让人觉得人格化很一致,反而有种七零八落的拼接感。


所以,人格塑造和人格演绎还是建议区分开来。不要把属于人格塑造的性格,直接作为演绎工具。


(2)性格塑造没有固定公式


珍尼弗・阿克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系统的品牌个性维度量表。这份量表里包含了5种个性维度,每个维度之下又有不同的细分,一共构成了42种性格特征[6]。


图源网络

或许这张表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发,但也可以不用拘泥于这张表格。


比如我们今年接触到的一个客户,它的品牌原型已经非常清晰。但在和创始人聊下来,我们能感受到她非常显著的性格特质,而这也影响了品牌的很多关键动作和表达。于是就直接把她的特质作为对原型的补充。



3. 小传


品牌人格塑造的第三个要素:小传。


其实小传原本指的是人物小传,是编剧在塑造角色前会提前确定的角色信息,以防止OOC(out of character),也就是角色的前后矛盾。而同样的思路迁移到品牌身上也非常好用。


但要注意,小传不是塑造人格的必选项。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三种情况中,比较建议情况1去撰写小传,后两种情况通过“原型+性格”也能指导人格演绎。


那品牌人格小传怎么写呢?


这其实是一个完全没有模版、也不应该有模版的内容。一板一眼的描述反而让内容变得无趣。


尝试像介绍朋友一样介绍他:他/她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他/她的职业是什么,下班又喜欢捣鼓什么,最喜欢和你分享什么,他/她的口头禅又是什么,别人又是怎么形容他/她的……


不期待一下子写出一个多么精彩的、连贯的段落,大家可以先写下断断续续的感受,几个不相关的几个句子,然后几个人拼组成一个更立体的人物。


当然也有一些实用的工具分享给大家:


(1)《个人调查报告》


这是来自著名日本漫画家,《JOJO的奇妙冒险》的作者 @荒木飞吕彦 的一个创作技巧。


图源网络
荒木在创作漫画角色时,会首先为角色填写一份《个人调查报告》[7]。

图源网络

这有点像我们学生时代常填的那种个人信息表,但维度更加的丰富。从职业、年龄、病史、教育经历,到个人优缺点、喜欢的音乐、文学、杂志/电影等,简直巨细靡遗。


当然并不是要求大家去“编造”这些内容,而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去访谈品牌关键人物、访谈关键用户。当然,也可以用合理的想象更多创造生动的行为、细节,让品牌人格更跃然纸上。


(2)结合时代叙事


这是来自《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的写作技巧,也就是把人物代入他所成长的时代背景。


具体方法就是,用他/她的出生年月日,匹配他/她在不同年龄段所经历过的时代大事件,由此来思考这些事件对于这个角色所产生的影响[8]。


图源网络

我们经常说要真实、要立体。真实和立体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事。过去的事情塑造了现在一部分的我们,也塑造出了代际之间的差异。


(3)结合经典影视角色


影视角色,其实就是一个比原型更丰富的“人格宝藏库”,它是真正在原型的基础上长出了自己的人格。


比如,都是属于12人格里的魔术师(the magician),灭霸是一种,福尔摩斯是另一种。都是属于12人格里的都是英雄(the hero),蝙蝠侠是一种,美国队长也是一种。


(4)结合现实议题


把自己代入到预先塑造好的品牌人格中,然后给自己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议题:


  • 如果你有mbti,你觉得你是属于哪一种?

  • 你对于ChatGPT的态度是什么?

  • ……


用更真实的话题来校准品牌人格。


图源网络



5.

品牌人格化第二步

人格演绎



人格演绎的方式决定了品牌人格化的程度深浅。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去年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说大部分品牌手册都什么用》,我们提当时出了一个观点:品牌的话语和视觉同等重要,也需要VI规范,然后分享了一些VI规范的tips。


其实话语和视觉识别就是人格演绎的方式之一。


举个例子,一个人格主原型是小丑的品牌,那么它的视觉风格自然会比较跳,比如爱用一些多巴胺色彩,涂鸦/拼贴之类的元素,同时它的话语可能比较social,爱用热词,也爱造梗。


但整体而言,这种人格演绎最终呈现出的人格化程度是比较浅的。那怎么样才算是深的呢?


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就是:人永远是人格化的最好介质。用对人,就是品牌人格化的最佳捷径。


如果我们拉一个轴,排列不同方式对于品牌人格演绎的贡献度,那就是:



其中,非人物就是我们刚刚说的,通过话语和视觉系统来演绎人格,甚至还可以包括品牌的空间、声音、味道、材质等等。


虚拟人物则是指品牌虚构的角色,比如吉祥物、动漫人物、IP角色等等。这一块的定制化要求就比较高。


我们具体讲讲对于人格演绎贡献度最高的第三“真实人物“,我们把它分为三类:品牌方、传播方、消费者。


1. 品牌方


在品牌方的人物运用里,最特殊的就是“创始人“。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听过“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展现创始人人格来演绎品牌人格的故事。


图源网络

创始人这个角色天生特殊,因为他/她就是这个品牌的创造者,品牌就是他/她价值观的载体。所以很多创始人会愿意在公众面前出镜,甚至把自己打造成IP。


比如锤子手机的罗老师,就是一个少数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善用个人人格,并且把成功把人格变成价值支撑、背书以及识别的例子。


不过这件事也非常看创始人个性,对于一些比较低调内敛的创始人来说可能有困难,但对于天赋型选手简直就是日常。


品牌方里还有一类很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员工。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员工,是指更容易暴露在消费者端的员工形象。


比如,Apple的售后服务人员,不是叫“修电脑的”或“IT小哥”,而是“Genius”。


图源网络
比如,lululemon的门店销售人员不是叫“店员”,而是叫“产品教育家”。

图源网络

再比如海底捞的员工总是很热情,Brandy Melville的小哥哥小姐姐总是又美又帅,都是一样的道理。


员工角色也是演绎品牌人格的一大出口,对于善用的品牌,甚至能让一个普通员工成为消费者向往、认可的对象。



2. 传播方


我们把品牌的外部合作方,比如代言人、品牌大使、头部博主、KOL、甚至KOC都归为一类。因为无论他们是什么title,本质上都是通过人格“移植”来完成品牌人格演绎。


比如某个明星,大众对她的共识是很会生活,审美也很好,同时也很有自己的品质要求。而这些恰好就是品牌想要呈现的人格,所以品牌选择和这个明星合作,相当于把她的大众共识“移植”到品牌身上。


图源网络

而人格有多少能够“移植“过来,就取决于双方的合作程度。


代言人,毫无疑问就是影响最深的那个,所以选择起来也更加谨慎。但品牌千万不要忽视博主这个角色。因为很多时候,当明星说自己是产品的使用者时,没有太多人相信。但博主就不一样了,博主天然多了一个身份,他们既是传播方也是消费者。



3. 消费者


消费者人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某些情况下和品牌人格是契合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情况1)。



以豪车为例。它的人格化就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社交形象模板。


谁会买劳斯莱斯,谁会买沃尔沃,谁又会买特斯拉,大家会有一个基本共识的。当然它背后隐藏了非常多的标签,财富、地位、学识、品味等等。


记得前几年,劳斯莱斯发布过一条试驾视频,被网友骂上了热搜[9]。


图源网络

其实视频内容本身没多大毛病,问题出在试驾嘉宾身上。


当时劳斯莱斯邀请的是网红@晚晚和她的老公@林翰。这对夫妻的争议可太多了(其实有时候争议大也没关系),偏偏其中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假豪门”。


比如被网友扒这俩夫妻租豪宅、借豪车、和婆婆共享爱马仕的八卦。这完全就和劳斯莱斯想要塑造的人格,以及劳斯莱斯车主想呈现的人格完全违背。


所以视频一上线,很多车主就在评论区吐槽,“掉价”“太low了”“拉低调性”的,连王思聪都留下了一句“突然感觉RR很low,以后不会买了”的评论。最终劳斯莱斯只能把这条视频下架。


所以人格,可能才是豪车最值钱的部分。


最后,


四张图简单总结一下:

1.如何理解品牌人格化
不是指品牌当人,而是一张光谱,预设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与人有关的联想。


2.品牌人格化还有用吗
依旧有用,但作用不尽相同。


3.品牌人格塑造三要素
原型,性格,小传。


4. 品牌人格演绎捷径
人,永远是人格化最好的介质。



当然,最重要的是:


品牌人格化,并不是一切品牌问题的答案。


正如我们的分享一样,对于情感/精神价值主导的品类,“人“本身就是传递感受最好的介质。而有的品牌创始人,本身就自带戏剧性、记忆点,也值得被更好的塑造成高效的品牌资产,被团队利用起来。


品牌人格这把剑,应该留给能挥舞它的人。




如果你还有关于人格化更细节的问题,
欢迎随时咨询我们。






THE END.





策略思考:
品牌要狂飙,还差一张表  做品牌为何如此艰难?   |  品牌文化怎么做   |  为什么大多数品牌手册都没用   |  怎么讲好产品卖点     |  有用的品牌传播规划长什么样

行业观察:
系统2:年度小结 香氛品类观察(上)  |  香氛品类观察(下)  |  4个护肤小观察   公益行业观(上)  |  公益行业观察(中)   |  公益行业观察(下) 




题图来源

《霸王硬上弓!马斯克要溢价收购Twitter全部股权》,来源:华尔街见闻,2022-0414;


参考资料:
[1] 《咪蒙“复出”,短视频的韭菜更香?》,来源:36氪,2023-03-20;
[2] 《反向文化输出,中国式爽剧杀入美剧大本营》,来源:网易号,2023-11-17;
[3] 《【心理科普】荣格的梦与集体潜意识理论的提出》,来源:科普中国,2023-03-31;
[4] 《从<头号玩家>谈“英雄之旅”的剧作模式与叙事能量》,来源:《当代电影》2018年第10期,2018-10-15;
[5] 《為什麼有些品牌商品總是讓人搶破頭?12個「品牌原型」解析了解它們魅力何在!》,来源:愷文行銷筆記,2023-09-14
[6] 《嘈杂的数字时代,你的品牌为什么没个性?》,来源:每日头条,2018-02-15;
[7] 《荒木飞吕彦的漫画书》,来源:荒木飞吕彦,2018;
[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教创意写作大师课》,来源:B站,2020;
[9] 《劳斯莱斯的消费者们,配不配嫌晚晚夫妇low?》,来源:腾讯网,2021-10-21;













好,以上就是品牌人格化的三种作用。



















百闻不如怡见
一条深见解,胜过千万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