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短线文化密码:遥远的救世主

文摘   2024-12-05 14:53   广东  

国庆节之后,A股的风格可以说是极致分裂的,大家看看上证50,中证1000,中证2000和微盘股指数,就很容易观察出来这种风格上的差异。

这两天正好聊孩子的事情,我发现:真的是环境决定一切我们不能怪股民们喜欢炒短线,更应该思考的是:他们炒作短线的根源是是什么

在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说:“中国的股市是一台提款机,谁破译了文化密码谁就可以开箱取钱。” 也许,这就是文化使然,是东亚地区“卷”文化在股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

1.人性使然

前几天,我们家老大(小学3年级),英语老师说,同学们可以自由报名,中午午休结束之后,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英语故事,内容自己选。我们家的老大,就报名了,分享了一下他最近这几个月一直在看的哈利波特他可能不是班级英语考试最好的,毕竟我们没有给他严格的训练,但是他很乐于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英文水平。原因也很简单:获取一个正向的外部激励!自然,三年级的小朋友,能在同学面前显摆一下自己能读英文版的哈利波特,自然收获了同学们的一波赞叹.......回家之后,又收到了妈妈给买的一个袍子,一个魔法棍。那是自信心相当的爆棚......

人性使然.....

在咱们的股市当中,一直是3000点,基于基本面投资方法,也出现了一些大神,但是客观来说,数量稀少——一个是深度基本面投资者的门槛太高了,导致基本面投资者占投资者数量的比例很小;一个是这部分基本面投资者中,能真正跑出来的更少。最后的结果就是:基于基本面投资能做出来的人,少之又少——失去了正反馈,必然缺少拥趸。尤其是在基本面下行的大周期中,能坚持的人就更少了。这不是大家的忍耐力不够,而是基于信托关系的长期投资,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啊。过去3年,能做到总收益25%的,就差不多能在公募里排名前1%了,但是投资人满意吗?

就好像我儿子的英文,能在3年级,不需要家长帮忙的情况下,能读懂哈利波特,而且是自己喜欢读的那种(作为奖励,作业写完了,可以看几页),这很不容易。但是,就算你能读懂,在现有的传统评价模式下,他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短期激励——毕竟考试是考的另外一个东西。这个时候,一些短期的激励就必须给足,不要尝试去挑战人性,天天和孩子讲道理,这怎么可能讲得通呢?毕竟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追求延迟满足.....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培养听说读的能力,是很难看到纸面上的短期成绩的。

股票也是一样,长期正确的事情,未必在现实世界中行得通,人们需要的不是延迟满足,就算是管理人修炼的可以追求长期,但是投资人呢?

2.幸存者偏差

如果市场上有10000个投资者,其中100个基本面投资者,其中10%比较优秀,这样只有10个基本面投资的牛人;但是剩下9900个当中,只要有1%的短线投资者,那么现实世界中,就有99个短线高手。

在你不了解其中的先验概率的情况下,而且再加上幸存者偏差——你只看到比较牛的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高手中90%都是做短线的——但是自己一做短线,就亏的底裤找不到!

这就是现实中的高手们!做短线有高手,但是能走出来的概率不用说1%,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几亿股民啊,总有天赋型高手。

最关键的问题是,短线高手,对人性的把握那是相当的到位。而且你放心,如果你短线做的很棒,如果每天把持仓贴出来,就会有很多追求即时满足的人,围在你的身边。处理得好,这是你努力的动力;处理的不好,这就是显摆了.....你让大家追求长线,追求延迟满足,这是逆人性的啊。

就好像,很多国内的大佬,都说长期投资,长期主义......首先证明你有长期的alpha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关键的是你在做一件逆人性的事情,你可以让自己逆人性取得成功,但是你怎么可能要求你的投资人也逆人性呢?如果真的要长期主义,那么先把管理费取消了之后,再来谈长期主义吧。

3.文化密码·卷

东亚地区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都是非常卷的,中日韩三国,尤为明显。虽然卷的各有不同,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都是卷的。

中国人卷股票,韩国人卷比特币,日本人卷职场文化.....

这背后必然有强烈的文化支撑,否则,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度这么大的国家中,为什么都在卷?而且相比于被西方殖民过的东南亚,中日韩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完全被殖民的经验,相比较而言,文化的独立性就很好。

卷的背后,实际上是自愿的匮乏!

中日韩,都存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少的背景。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中,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而农耕文明的的产出是线性的,人口增长被极大的限制了。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悲观的环境。要不是工业革命和技术的突破,很难想象,这片土地能养活这么多的人!

而农业真正不在成为人口的硬约束,也就是最近这100年,对中国而言,吃饱饭可能也就是最近这50年的时间——我的父母小时候可能都面临饿肚子的窘境。在化肥和农药大规模普及之前,农产的亩产是非常低的。而化肥和农药,都是建立在化工的基础之上,这才多少年呢?

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生物生存的本能就会被放大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为什么学院派出身的喜欢基本面,但是短线高手都是草根出身?你在社会的相对高层,感受不到资源的匮乏,这种情况下,你自然不用去别人哪里抢;但是底层的草根,必然会面临机会少,资源少的窘境,必然回去抢,只有这样,才能从分配的角度满足自身生存所需。

为什么落草为寇者,多为社会底层?你但凡能吃饱饭,你能落草为寇?

革命者,和无产者基本画上等号,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大的密码。教员的理论中,满篇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字眼,你以为这是在说什么?你以为咱们的胜利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根据地的核心生产关系调整就是土地革命?最近在读毛选,虽然比较慢,但是感触颇深——要想投资做的好,真的要去读读毛选,这套书,用博大精深不足以赞誉

往远了看,《论语·季氏》第十六篇: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问题,资源匮乏,和卷的文化,都隐藏在中国的文化密码中。

4.短线的投机者

资本天生是要赚钱的,更不用说,拿着自己辛苦积累下来的储蓄,必然来到股市就是要赚钱的,这是人性使然。

如果资源足够丰富——比如美国这样,可以全球掠夺者。那么自然就会培养出来一批长期主义者,因为真的能赚钱。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赚大钱,还能长期赚钱,股票市场的参与者,能通过种地赚钱,就没有人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当山贼。

但是国内呢?因为发展的阶段问题,因为制度环境的问题,指数长期3000点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人其实很难共赢。坚持基本面者,自然就被市场淘汰了,市场淘汰你,和你无关。这个时候,生存的本能,自然就驱动你想别的办法。

就好像彩票,明知是期望为负的游戏,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孜孜不倦呢?短线的期望收益一定为负,但是对极少数幸运儿来说,奖励也是非常丰厚的。生存的本能驱使你,做出选择,而那些短线暴富的传说就是驱动散户们飞蛾扑火的信仰!长期主义在这个环境是受到负向激励的,短线在这种环境下才是受到奖励了——如果你分开一个个的个体来看,只是短线高手拿到的奖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所以,管子才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5.后记

从教育,到股票,到房产,再到中国制造业的内卷与产能过剩,其背后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匮乏。

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继续这么卷下去.......参考一个著名的实验:1960年,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主持的著名实验老鼠乌托邦实验

必须走向开放啊,如果不能从外部获取资源,用来降低自己的熵,最终的结果,其实已经不言而名了。古代的中国,治乱循环,本质上来说,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一个生产型文明的扩张。历史上,这么扩张成功的生产型文明还没有出现。

这几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可以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进行扩张。西方文明的优越生活,是建立在对外掠夺的基础之上的。古代,仅仅是从中原地区走到中亚打一场万人级别的战争,可能单程所需的行军时间就是半年以上。而现在进入到了高超音速武器时代,跨越半个地球的一场战争,可能是以小时为单位了。

对外扩张,获取资源,可能才是一个文明必须要走的路,西方文明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和物质丰富程度,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问题。

也许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现在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是从一个更长的文明视角来看,人类的祖先,自从离开了非洲大陆之后,就一直是这样走过来的........

鱼与塘
·从业15年 一直在管钱的严肃财经人·不盲从、讲逻辑、看长期·链接本人获得硬货内容,进我粉丝群秒回·前公募基金研究总监/投资经理·清华大学物理学士/金融学硕士·出版「价值投资-基于ESG分析框架」「精通Matlab金融计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