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假期期间,美国的关税落地了,加拿大,墨西哥,加了25%,中国10%。现在来看,加拿大和墨西哥站起来,至少硬气了一把,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动静——我也相信,不可能没有动静,可能很快了吧。
那我们这里做一个整体的数据梳理,看看美国的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我们先从直接的官方原因芬太尼入手......
美国的芬太尼,晚晴鸦片之祸
我们不关心美国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毕竟什么芬太尼啊之类的东西,都是借口而已。
比如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指控是:他们不管控芬太尼人,任由违禁药品进入美国,现在他要通过关税的方式,来让芬太尼的生产国来自我进行约束。大家是不是觉得义正严词,是不是绝对不可理喻?这明明是你自身的问题啊.......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中国发生过......如果对中国晚晴贸易和鸦片贸易做一个严肃的梳理,我们能很大程度上看清楚,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对晚晴的概况,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针对毒品的群众运动,试图消除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这是大部分中国人知道的历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接下来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最终结果是,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5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赔款........什么关税啊,自由贸易啊,这是西方列强强加给我们的。
这其中,从英国人的视角来说,一个是鸦片贸易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外贸的垄断权的问题——在广东的贸易,是被官方北京的广州十三行垄断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英方是东印度公司垄断的,中方是十三行垄断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就是,在开放的五个同上口岸中,贸易是可以自由进行的,你可以理解成自贸区吧。因为在1833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就被废除了——这是英国内部矛盾所致。1833年之后,咱们这边还是贸易垄断的,只有十三行。其中,《南京条约》中有一句话: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圆,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这句话的意思是:向来按照惯例,额定设置的行商(公行)中,有很多累积拖欠英国商人大量款项却无法偿还的情况,现在经过斟酌确定,以洋银三百万圆作为商欠的数额,明确准许由中国官方来代为偿还。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的“国企”和国外做鸦片贸易不说,而且还欠钱不给.......
但是结果呢?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鸦片战争的事情就很那说了。这次涉及到扩大开放,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其中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这其中,腐败的清政府做了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就是既然扩大了贸易,其中对话贸易中鸦片又很重要。这次基本敞开了鸦片贸易在内地的合法化问题。1859年,清王朝首先于云南进行“鸦片征税”。清政府为了维持财政和贸易赤子问题的解决,相当于全境进行了贸易的合法化。本来按照英国人的想法是:你放开了鸦片贸易,那我们就可以不受到任何限制的向中国卖鸦片了。结果呢?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签署了一系列的天津条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鸦片的流通环节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鸦片在内地流通的“内地税”——清王朝腐败的官僚体系一想,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自己来干呢。
结果,1906年,鸦片的“国产率”高达91%。
也就是说,一开始,清王朝还是禁止鸦片的,后来发现鸦片进口可以征收到关税,人家就真开始进行征税了(只是现在川普不好意思直接针对芬太尼征税,但是要对其他正常贸易商品征税,替代税而已)。但是鸦片合法化,一开始还是进口,但是进口的贵啊,那咱们不如自己种了,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到1906年,哪里还有洋鸦片的市场啊,都已经实现了本土化生产了,甚至转为出口,中国国产鸦片,在全球的品质那也是一流的.....
但是鸦片生产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伤害,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国落后的100余年.......
如果这么看,当下美国人对芬太尼的态度,谁敢说,川普真的是为了禁止芬太尼吗?美国和加拿大现在都是官方提供相关服务的国家啊........弄不好是为了将这些民间走私流通的芬太尼,给正规化,这样才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征税啊。说到底都是利益.........
禁毒方法千千万,唯独关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但是川普恰恰选择了这条路.......如果这么看对毒品的骚操作,现在的美国和晚晴时期腐败的zf有啥区别呢?
2.美国的关税真能解决美国的问题吗?
先说结论,根本无法解决美国当下的问题。
美国现在的财政赤字率在6%左右,一年差不多小2w美金,特朗普试图通过对内减税,对外加税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我们看看美国的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
美国一年进口的总金额大约是4万亿美金左右,产生了将近1万亿美金的逆差——要注意,这只是商品部分,美国的实际贸易逆差没有这么大,毕竟很多服务业非常赚钱。
特朗普定的想法可能是:这4万亿美金,如果能征25%的关税,那么联邦政府能拿到的关税就是1万亿,这不就把当下的逆差改为顺差了?从数量级上来看,是这样子的,这可能也是特朗普一开始的想法。
但是我们要看看,美国这么做的后果,影响。毕竟,上面的这个测算是建立在,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巨额关税,但是其它国家不做出任何反应的前提之上的。如果其它国家也做出相应的反映,这个理论上的数字是不会出现的。
川普的想法是:我征关税,你们想避免关税,那就要到美国生产,这样提供了就业,提供了国内税收,美国的逆差也将会大大减少,甚至变成顺差。这是美国人的想法。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从外部来看,现在美国叫嚣要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中国台湾等都征收关税,其中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的已经官宣了,后面欧盟和中国台湾地区也快了......那么这些国家可能必然要承担美国加关税之后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全球的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供应链的割裂,和贸易战的加剧,其它国家不可能不做反映。直接的反映就是——会不会在美国之外,构建一个低关税的贸易区呢?中国正在向这方面努力........
其它国家在无法向美国直接出口的同时,美国能否借此完成工业化呢?要知道工业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问题。美国这么生产出来的工业品的成本,技术进步速度,人力资本的积累,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做为大哥,你现在不给小弟们好处,反而想的是从小弟手里想拿走利润.......你说小弟们会干什么?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因为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一个前提就是,国内市场必须足够大,没有足够大的内需市场,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比如,飞机发动机需要的工业轴承,比如大型造船业所需要大型设备等等,这些东西,是一个小国无法直接承担的,因为需求极其有限,造成的结果就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研发的投入,根本无法支撑这些投资能回本,产出的工业品必然成本非常高。美国现在的工业体系如果想要成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同时最关键的问题是:美元的地位到底如何保证?
当美国真的实现了贸易的顺差的情况,如果资本账户也是顺差,那么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到底怎么实现其储备货币的功能呢?毕竟,非美国家都无法获得美元了,你让他们怎么拿美元做储备货币呢?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纪要贸易上的顺差,也要资本账户的顺差,那么就必须放弃美元现在的超然地位。不知道美国会不会放弃这块利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国国内面临的压力会是什么?
如果在现在的情况下,美国加速工业化,面临的可能是国内各种资源短缺的压力,要面临一个较高的通胀——虽然你现在看到的通胀数据还可以,但是已经不支撑美联储继续降息了。后面,如果真的落地推行这类贸易政策,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美国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
美国通过关税手段进行贸易战,本质上是想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巨额债务问题买单,这个体量大概是每年要向美国缴纳1万亿美金的关税,以此来支付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中国可能不会支付这笔钱。美国除了资源品之外,其它不是中国所需要的,中国所需要的高端芯片,高端技术产品,这些东西美国不卖啊。美国出口的东西,对中国真正有意义的可能只有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而不是美国工业化的产出——贵,而且不好用。
其它国家,从美国进口技术还是可能的,但是如果依托于美国的工业体系来进行全球竞争,那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竞争力。最典型的就是,越南的再工业化,如果依托于美国的全套设备和技术实现,那么越南的产品,在全球怎么可能有竞争力呢?如果再工业化过程中,选择美国体系的国家和选择中国体系的国家,最终能成功的,可能只能是后者。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全球的工业链必须重构。美国国内重建工业化的努力,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美国失去全球统治力。从美国国内看,这就是美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利益再分配——这种国内力量的角逐,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美国在贸易上获得收益,可能抵消不了美国在金融和技术领域的损失。
美国国内的工业是冲着收入分配的在均衡去的,如果美国选择了公平,那么必然要牺牲全球的效率,这必然会促进全球各国重新选择发展的路径,否则这么下去,早晚被美国人抽干。
3.为什么是加拿大和墨西哥?
其实,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内,将冒头主要对准的是中国,贸易战+科技战。
但是科技战来看,可能并未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而且加速了中国短板的补齐。你要相信一个基本的事实:过去这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量工程师,刚刚进入红利期。只要给与足够的资本和制度环境支持,工程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前提是你必须有足够厚的家底,这些家底是中国教育体系过去这20多年积累下来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
我们看看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出口情况就知道了,过去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过去这几年,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都是急速扩大的。这背后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中国的很多商品并不是直接向美国出口的,而是通过这两个国家作为通道,向美国实现了间接出口。这是美国这两个陆地上最大的邻国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情。
这次美国对二者的关税,可以说直接看是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但是间接冲击的必然是中国的出口——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低估了这次关税的影响。如果认为美国对中国加了10%,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了25%,这对中国是利好,这肯定是错误的看法。
从二者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中国通过他们对美出口,这些年他们的经济增长也会遇到问题。中国这些年,通过分散的方式,已经将对美的直接出口国非常多元化了。如果美国真的想通过关税的方式,平衡国际收支平衡,那几乎就是要与全球为敌。
加拿大+墨西哥对美的贸易顺差合计差不多在2000-2500亿美金,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其实也就是3000多亿美金。这么看,这两个国家背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中,存在问题很大的。如果只看中美加墨四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的顺差也是不容小觑的,背后有多少是中国的影响,这个就很难估计了。
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东西主要是农业,水产品,林业和矿产;从墨西哥还进口一些工业品,但是仍然以资源和农产品为主。工业品上来说,中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巨额的顺差,他们国内肯定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工业品,那你说这些东西,到底去哪里了?
所以,明面上是针对加拿大,墨西哥,但是实际上还是针对中国.........
4.美国需要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
关税是在特朗普四年任期中,唯一可能做的事情,其它的事情他根本就做不了——或者说,做了也是给下一任栽树。
美国要再工业化,这就好像是,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了一个大学生,你非要让他去种地或者去工厂打螺丝。你说这活儿他能不能干?肯定能干!但是你会让你的孩子读了清华之后,出来去种地,打螺丝?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美国的再工业化,除了技术上做一些努力,给中国填一些麻烦之外,美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身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效率问题——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对AI如此重视的原因!
美国想通过对AI技术的垄断,来重构自身的工业竞争力,问题是这条路走的通吗?我个人是表示怀疑的,首先AI技术没有发展到那个水平;其次你得在AI上绝对垄断,别人无法获取,需要和战略竞争对手保持代差;最后,你还得有足够规模的国内市场支撑——这个美国具备一半。
而且在AI技术导致的机器人技术的扩散,也不可能在工业领域实现。中国依托于现有的自动化技术,在相当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黑灯工厂。因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与其要一个全能型的AI,不如将这些东西拆竭诚简单的自动化,这是工业里面最简单的流水线思想。一个通过简单摆臂就能实现的自动化功能,为啥要用人型机器人呢?毕竟工业生产的核心是高效的大规模生产,而柔性生产只是生产线上的一部分需求而已。
人型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服务业,但是如果服务业大规模的替代了美国的劳动者之后.........美国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失衡。
美国如果想工业化,除了关税这些技术手段之外,最需要弥补的自身的教育体系。
美国的教育是完全市场化的,最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每年毕业的500w人中,只有100w是理工科学生。而且多数集中在IT技术相关的领域。
中国每年1000多万毕业生中,600-800w是理工科的学生也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中国基本每年能提供大约1500w左右的,受过完整初等教育的产业工人——这是中国初等教育过去小半个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
1500万 vs 100万,你举得谁会胜出?除了高端的研发人才,高素质的,规模庞大的,成本可控的产业工人层面,中美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根本就不是短期能够形成竞争力的!初等教育的投入,到看到产出,形成规模优势,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需要30年!!!
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能改吗?作为教育市场化最成功的国家,这很难!毕竟你花了4年时间,几十万美金的学费(这钱在美国能买套房了),你毕业之后就是为了去打螺丝?这显然不可能啊。而且就算是你想,一些工程类的学科,你可能连基本的实践机会都没有......
20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国内想做个电镜,都不一定有资源让你做。更不用说一些高端设备了,那个时候天文观测领域,你想写个论文,数据都是美国那边给你的......当然都是边角料,最好的数据,能发nature/science的那种,基本轮不到你啊。但是这些东西,现在在美国都是很奢侈的,基础设施投入的老化,基本只能靠吃老本了。
美国想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首先改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真正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但是无论如何,20年内,培养出来一批这样的人,就是培养了一批失业工人。比如你培养出来了一批研究光伏电池的工程师,结果毕业之后再美国找不到工作;你培养出来了一批锂电池方面的工程师,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你培养出来了一批工业自动化的工程师,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除了极少数能在一些研发型企业找到工作的之外。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贸易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只是外因——而且不是决定性的力量;最关键的是美国内部的矛盾失衡的结果,这个结果现在想要扭转,难度之大就和90s我们说要超过美国一样。如果美国政府没有足够的资源,在这些几十年尺度上都看不到产出的领域持续投入,基本没有可能扭转当下的局面。
5.总结
美国的问题,从来不是生产的问题,也不是制造业回归就能解决的。
就好像中国的问题,也从来不是生产的问题,也不是供给侧改革就能解决的一样。
这背后都是分配的问题:中国是内部分配的失衡,美国的问题是外部分配的失衡+内部分配的失衡。
通过关税,只会对全球经济带来灾难。如果通过关税,美国丢掉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之后,又不能够有足够的收益让美国社会内部分肥,那有意思的事情就会发生.......这就是典型的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美国的关税,看似能帮助美国恢复制造业,看似能让美国的红脖子们获得工作机会和收入,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美国自己搞砸了现在的制度和体系。
贸易战的精髓,都在《管子》一书中,大国对小国实施贸易战,是非常容易的,小国很容易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国灭。齐鲁之争,当年的故事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你看管仲敢不敢在争霸赛中用这个工具?显然不可能啊........
贸易战,可能是一个双输的结果,特朗普的逻辑仍然是维持在全球利益的再分配上,从来不是财富的再创造上。或者说二战之后的体系,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相比于实际财富的生产和共赢,西方社会通过金融和所谓的高科技,实现的是全球掠夺。现在需要加大掠夺的力度了,否则没办法度过这个难关.......但是不知道,全球还有多少掠夺的空间呢?毕竟就是割韭菜,你也得留个根不是......
关税之战只是刚刚开始,不是结束,很难将这次的关税理解成不确定性小时,或者说利空出尽。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当然对中国来说,可能会有的结果就是,国内的政策如何对冲?这可能是时候后期的方向和机会........
这个春节假期,最重大的事情就是deepseek和关税了,现在就看开市之后,市场如何定价了,定价只要足够充分,那么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