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质量”是一月的关注焦点,我们将陆续推出对感知质量专家的专访、更广泛的报道和专题,以及更加详实的背景资料,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一领域。
什么是感知质量?
感知质量是多个学科的融合,旨在确保设计能与潜在消费者产生预期的共鸣。这一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坚固度与外观(fit and finish)、材料、表面处理、品牌推广、用户体验、触感等等。
该领域的专家往往将自己视为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结合体(有些人确实身兼两职),致力于帮助更广泛的团队寻找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汽车符合品牌调性、物有所值,并完美执行预期的功能。我们在圣诞假期之前采访了马恒达的团队,了解到他们非常注重坚固度与外观,以确保BE.6e在发布时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豪华品牌会非常注重减少车内不必要的声响、纹理甚至气味。越野多功能车则需要给人一种耐用、结实和坚固的感觉,能够适应崎岖的山路。
跑车质感的提升需要同时兼顾两个方面:既能完美应对快速弯角,同时又要兼顾外观漂亮及感觉良好。此外,还有一些适用于所有车型的更通用的考虑因素,如车门线条、外饰涂料的统一,车厢内的部件不应发出响声或嗡嗡声等。
而该领域远不止于此。我们从最近的访谈中了解到,外饰设计师还必须关注汽车的轮廓和表面如何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高端”的含义不尽相同,某些颜色或形状可能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发展变化
过去,面向大众市场的入门级车型往往不太注重感知质量,这一点从英国利兰各车系的老照片中就能略知一二。而现在,高端化趋势席卷了几乎所有车型的内外饰设计,出错的余地比以前更小了。
电动车的崛起尤其对车厢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了内燃机及其相关部件的嗡嗡声,车内变得更加安静,乘客将更容易察觉到那些以前可能被掩盖的小瑕疵,而在自动驾驶汽车内,这种情况将被进一步放大。
自动驾驶汽车赋予了车厢内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但由于驾驶者不再需要时刻盯着路面,其关注重点就会放在内饰的其他部分。糟糕的表面处理或难看的材料无处可藏,整体用户体验和数字功能的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用户体验已成为如今感知质量专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触摸屏必须反应灵敏,在行驶过程中易于使用,并与驾乘者建立起信任感。滞后的系统、隐藏在多个菜单后面的核心功能以及模糊的图标都应该避免。随着屏幕在车厢内占据着越来越大的空间,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
专业的用户体验专家现已开始着手解决以上问题,但感知质量团队(无论多小)始终都参与其中,以确保整体的和谐统一。在材料方面也是如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新的可持续替代材料,皆旨在提高环保性能的同时,提供相同(或更好)的质感。
接下来,CDN团队将陆续推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报道、采访和分析,并将于三月举行线上直播,届时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嘉宾展开热烈讨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