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Kaul在梅赛德斯-奔驰内饰设计团队有着20年的工作经验,曾参与的设计从A级到S级,从EQC到AMG GT,涵盖了这一德国豪车品牌的许多重要车型。他还参与设计了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令人惊艳的IAA概念车,以及2016年发布的EQ子品牌标志车型Generation EQ概念车。
而在2022年,Kaul就任了一个对于欧洲设计师而言颇具挑战的新职位。现在,他是一汽慕尼黑的内饰设计负责人,领导着一支由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组成的团队,负责一汽、红旗和奔腾品牌的设计工作,旨在推动中国设计在汽车领域的发展。
CDN:在梅赛德斯-奔驰工作将近20年后,转入中国一汽,感觉如何?
Jan Kaul:我在2002年加入梅赛德斯-奔驰,2022年辞职时,我参与设计的第三代E级车刚刚完成。当时我就在想: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但我还想再做15年同样的工作吗?我对一汽充满兴趣,尽管这家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截然不同,但还是存在某些相似之处。
一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拥有红旗和红旗金葵花,是中国唯一真正兼具传统、历史和极高声誉的豪华汽车品牌。我看到了一汽在中国及其他地区蕴藏的巨大潜力。它拥有如此多样化的产品组合,红旗H9和E-HS9都是旗舰车型,目前已在欧洲国家上市,后者已在挪威获得成功。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JK:一汽与梅赛德斯-奔驰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设计过程。在这里,构思阶段要长得多,在展示过程中所要求的细节和精确程度也确实与众不同。
我们在长春的中国设计师的Photoshop和绘图技能极强,在慕尼黑工作室,我们用多边形建模与VR的结合作为油泥模型和CAS阶段的补充,而这两个阶段与西方主机厂相比要短得多。我一直非常乐于制作全尺寸油泥模型,但我能看到新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或Vizcom等AI工具给创意流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CDN:您在中国一汽集团旗下不同品牌上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JK:红旗在未来计划推出许多新产品,这是目前的重点。产品组合分为专注于“节能”和“新能源”的两个子品牌。我和团队在2024年一直忙于制定设计策略,以及开发2028年及以后的内饰设计DNA和品牌DNA。这也包括了CMF和中国美学的呈现,这对我们的管理层而言非常重要。
2024年初,我们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超豪华红旗金葵花概念车。我们在一月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在二月敲定了模型供应商的CAS。三月,整车完工。整个过程不可思议:从零到完工只用了三个月。
CDN:您和团队是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设计原则的?
JK:开发红旗面向未来的设计DNA,在西方现代性与中式美学之间建立平衡,对我而言是最令人兴奋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西方人,我很难完全理解中式美学,比如历经千年的敦煌石窟壁画或北京天坛的精妙建筑细节等。我向中国同事请教,了解了很多关于不同朝代、丝绸之路、南北方饮食差异、成都与北京或上海生活方式差异的信息。
我们希望能以一种细腻的方式将这些中式元素付诸实践,而CMF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金葵花豪华车采用了真正的工艺来展示中国的设计原则。这款概念车有着精美的细节,将古老的东方美学融入现代情境之中,例如紫色与帝王和贵族相关,圆形象征着完整和统一。
CDN:您是如何在汲取传统文化灵感与打造品牌差异化并将品牌推向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的?
JK:2024年北京车展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强大的设计无处不在。很多中国品牌都推出了外形酷似Taycan的车型,但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且价格极具竞争力。然而,在我看来,目前在高端或豪华车领域还没有与众不同或具有辨识度的产品。这是红旗建立独特品牌和设计DNA的大好时机——一个充分展现历史与传统的令人自豪的中国品牌。
对于豪华车品牌而言,令人向往至关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成为设计和创新的领导者。我们必须在现代创新和传统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因此传统元素不能表现得过于直白,而必须以现代方式加以诠释。
CDN:目前内饰设计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JK: 对我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未来我们如何与汽车互动。现在触摸屏无处不在,无论是廉价的主流车型还是昂贵的豪华车。我个人并不喜欢在客厅的每面墙上都装上一个大OLED屏幕,我更希望科技是分立的,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在到处都是大屏的阶段之后会怎样?是不是会出现一个没有屏幕的时代?如果是的话,我们将如何提供娱乐及显示相关信息?目前,内饰结构的发展正在被随处可见的屏幕所阻碍。我希望这种情况能尽快改变,并相信我们将迎来全新的仪表盘、中控台和第二排座椅设计理念。将汽车内饰作为第二生活空间以及全新座位配置的想法尤其让我感到兴奋,而自动驾驶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一切。
CDN:我们是怎么发展成到处都是巨型屏幕的?
JK:我对这个话题有很强烈的看法,而且很可能遭到一些同行的反对。UX设计师要求更大的屏幕,我们就把屏幕做得更大,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在屏幕上填充真正相关的内容。各品牌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对,现在抖音很火爆,所有图标也都大了很多,但这就能说明仪表盘前的17英寸屏幕是合理的吗?
CDN:对于用户体验的演变,特别是AI和智能界面的整合,您有什么看法?
JK:AI和智能界面,以及语音识别、手势识别、HUD、VR和AR的结合,为内饰设计提供了一个良机,能够找到新的、独立的技术整合方式让客户与汽车进行互动。我们必须在车内触觉焦点和数字解决方案之间达到平衡,特别是在为豪华汽车品牌打造标志性元素时。尤其重要的是,不要过分依赖数字工具,而是要利用技术创造精致、独特的时刻。
CDN:可持续和豪华是对立的概念吗?或者说豪华车也能环保吗?
JK: 这总是让我想起经典的保时捷911,一个品牌如何能比拥有一款能持续工作50年的产品更可持续的?可以说,这样的汽车在其生命周期内比现在的任何电动车都更具可持续性。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我非常反感“漂绿”行为和“虚假”的可持续。我们嘴上说说采用了“海洋废弃物”,不采用皮革,所以是“纯素”这很容易。出于循环利用的考虑,我们可能必须彻底改变汽车的组装方式,只使用本地材料,并对客户进行教育。非常有趣的是,像Loro Piana这样的奢侈时尚品牌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说明可持续和奢侈并不一定互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