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870字 | 浏览阅读约10分钟
引语:教育,还是教育!
2018年9月26日,我回到母校暨大的大礼堂。在那里,聆听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Heckman)教授的讲座。
讲座内容中,我有两大深刻的感受:一是教育为国家命脉,投资孩子是未来;二是中国留守儿童的照料者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社会隐性问题巨大。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自女儿就读高中后,我一直参与年级、班级家委的工作,旨在通过这种方式陪伴孩子成长,同时对“父母”这个角色,进行更多的反思。
2020年9月,我出差西安参加专业展会,并就企业科研项目与西安某高校洽谈产学研事宜,在与高校老师教授沟通交流中,聊得最多的不是项目事情,而是孩子的教育和求学问题。
他们在交流中说到的几个真实“小故事”,对我触动颇深,相信这些素材背后的内涵,对当下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们,会有一些深刻的启示。
我言之为“教育沉思录”。
如何正确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从2019年中旬开始,我们与西安某高校(下称西安JT大学)的张教授(下称张老师)有了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他,70年代生人,我的同龄人,二级教授(一级教授为院士级别),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是某个学术领域赫赫有名的专业领头人。
2020年7月,张老师带着正在读高二的女儿到广东旅游,我问他这个特殊时期为什么会带女儿出来逛逛,他说女儿9月份将要到英国读书了,之前没有来过广东。
听到这个讯息,我先是一愣。
刻下可是全球新冠疫情“高歌猛进”的时期,在这个节点上,把女儿往英国送,是否有点不近乎人情吧?!因为那些在国外读书的孩子都想飞回中国。
我有点不解。
这次来西安,再次与张老师谈起他女儿留学事情,他说出了一些细节和个中缘由。
他说,女儿上高二后,晚上的作业越来越多,与父母的交流愈来愈少了,他感觉到女儿不太适应国内的教育模式,所以女儿有了到国外求学的想法。
其实,张老师女儿就读的是西安JT大学附中,是陕西省高中名校,女儿想“往外走”,他觉得不算突然。
中国高校的一些老师教授亦有留洋经历,张老师也在美国深造过一段日子。只是在现有时间节点上,办理出国留学有点紧张而已。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遇上新冠疫情,面试和笔试都需要通过网上完成,令人最头痛的是各种安排和流程的时间一推再推,不确定性因素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包括英语水平测试,也只能通过英国学校终端那边亲自出题面试。
幸好他女儿还算争气,考上了英国最TOP的综合高中,孩子的目标方向是牛津或剑桥。
在这个特殊时期,敢把女儿送到国外求学,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这里面蕴含着几个关键“抉择”问题:一是女儿主动提出要出国求学,家长需要作出取舍的决定:二是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时,是否适合出去?是否最佳时机?三是选择具体学校,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的选择问题。
此事,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如何正确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学校和家庭,每天都会遇到孩子们的“选择”问题,我们能否加以正确引导?能否在沟通中达成一定共识?能否在分歧点上找到更多的平衡点?
亲子沟通中,有两种极端形态:一种是家长意志代表一切,孩子必须无条件听从;另一种是家长极度迁就孩子,孩子说啥就是啥。
我认为,亲子关系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不应该是互不侵犯,而是相互尊重,架起沟通的桥梁,搭建沟通的管道。
上了大学后,谁更优秀
茶余饭后,我们也谈及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那些优秀学子通过高分考入重点名校后,他们的真正学习状态和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
或许张老师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因为他还要给那些高中“学霸”们上课。他做个对比,在他任教的本科生中,西安JD附中的学生明显比GD附中更有后劲。
GD附中培养的学生,是压出来的成绩,综合素质稍有欠缺,往往在大学时期找不到“北”,找不到学习方法,迷失了方向,更有一些曾经的“学霸”,出现挂科的怪现象。
他这番说话,让我联想到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有些家长们热议这个中学如何如何,那个中学又如何如何,朋友圈中弥漫着焦虑和担心,仿佛只有“别人家的饭才香”。某些学校多年建立起来的教育理念,一下子被群内的不满情绪掩没掉了。
作为家长,对学校高考总体成绩的担忧是正常的,这是一个认知问题。
我们究竟需要“高分低能”的尖子生,还是要培养全面发展且适应社会变化的多面手?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关键是家长的心态,切忌过度焦虑,要摒弃传统认知,眼光要投向未来。
如果大家把目光聚焦至大学时期各校生源的综合表现,我们再回看孩子高中的“业绩”时,心情会平静许多。
西安某高校教授的切身感受,只是中国高校中的“一隅”表现,但他的总结告诉我们,要培养什么孩子,学校的土壤很重要,不是每年屏蔽多少考生,不是每年考上多少清北,而是更应培养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更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
张老师还同我讲了一个实际案例,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家长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些小道理,得到一些小启迪。
几年前,有一位从广东考入西安JT大学的男生,父亲是湖南人。他爸爸高中时便立志要考取西安这间高校,但天不由人,几次高考都失之交臂。
于是,他把这个夙愿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也非常争气,在广东的“地狱高考”中脱颖而出,顺利考进了父亲眼中的“梦想大学”。
他父亲为了表示谢意,亲自到大学来,公益捐学了十万元现金,也算是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但儿子进入本科学习后,沉迷于手机游戏,导致几科主要专业课程出现了“挂科”,还要留级一年。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孩子母亲在该高校附近专门租赁了一间公寓,希望通过“陪读”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
他的母亲甚至跟踪孩子,定期“窥探”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但该学生还是游戏不离手,学习成绩没有半点改观。
孩子父母在焦虑中找到了张老师,希望他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张老师了解具体情况后,建议孩子的母亲不要采取陪读方式,这样不会有效改变现状,甚至起到反作用。
在与该学生彻底沟通后,张老师循循善诱,为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正面管教方面激励学生,希望他找回中学时的学习状态和感觉。
后来的结果,该学生“五年”本科毕业,张老师更是鼓励他报考本校的研究生。
经过两年的潜心努力,加上专业老师的辅导,上天终不负有心人,该学生最终考取了难度颇大的专业研究生。
从本科的“学渣”升华为研究生的“学霸”,为自己正名,也为父母争了一口气。
这个励志的小故事告诉我们:独立自主,是孩子必备必需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孩子走得更高远的关键要素。
有时,父母包办一切,都是徒劳的。
在港中大(深圳)今年“广东家长志愿者年度大会”上,徐扬生校长的讲话言简意赅,深中肯繁,非常值得家长们深度思考。
“首先,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家长要学会‘放心、放手’,尤其是妈妈们,总是放心不下,事事都想帮孩子去设计规划,或者尽可能去保护孩子,但是你的保护和代劳越多,孩子就越缺乏锻炼,越不利于成长。”
“其次,一个人的成功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所要具备的条件是不同的,大学之前的学习,理性的部分占了90%,而大学阶段或之后,理性的内容就只剩下60%,另外的40%是由性格、意志、共情等素质构成的。”
“再次,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像打球比赛一样,总是盯着那个记分牌,看着双方分数的变化非常紧张,弄得全程处于高压状态。这些都是不对的,你只要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就足够了,不要关注分数,反而最终的效果是最好的。”
特别是第二点,徐扬生校长用科学的数据分析问题,大学前后各种要素的变化,是不同结果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往往是家长、孩子容易忽视和不在意的。
习惯的力量,多么重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的话题更加活跃起来。
另一个好朋友赵兄,我的亦师亦友,也是张老师所在高校的校友。
他说,朋友的女儿在加拿大实习期间,兼职保姆,为一个老外照顾两个八岁左右的小孩,但老外对她“约法三章”:除了两件事不可为,其它均可。
哪两件事呢?
一是热开水凉了以后,规定小孩子每隔二小时喝一次水,若超过二小时不喝水,必须让孩子再等待二个小时;二是不允许帮助孩子收拾房间的玩具,任由她们玩耍。
该女生不解,请教老外。
老外说了两点:第一件事,是让孩子明白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等待,要学会等待的思维,错过了,就要通过自己的等待获得机会,这是规矩;第二件事,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孩子在玩耍过程会有创新,会有许多创意的想法,如果她们觉得玩具阻碍了自己的空间,她们会动手整理。
或许,这就是中外小孩子在小时候习惯形成的差异罢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的推文,里面曾经引用乔布斯的一句话: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习惯,是我们小时候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惯性行为和思维模式。
古话说,三岁定八十,还是有一定道理。
日本婴儿出生后的头三天不给喂奶,因为日本人要等着流出真正的奶汁。日本女人喂奶,不仅仅是女人最大的生理快乐之一,更重要让婴儿感受到母亲这种喜悦和快乐。
我们老是埋怨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实最大的因素不在社会,不在学校,而是在家庭、在家教、在家风。
老外这个故事,仿似熟悉又陌生,但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是否会给中国的家长们上了最现实的一课。
这些零碎的故事,是我在旅途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希望通过分享一些小故事,从中得到一些新思路。
同时,希望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着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从学习中找到正确的认知和乐趣,从成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和大海。
教育为了谁?为你,为我,为他,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