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春节与慈善的渊源之:压岁钱

文摘   2025-01-18 00:09   浙江  



压岁钱





文/应可军



除夕这一天,所蕴含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其中最令孩子在意的就是“压岁钱”了。是啊宁海诗人徐镛《有除夕忆曾祖诗云“阅尽今年忆去年,望公不见意怆然,儿孙不解仙游去,犹想来分压岁钱”


压岁钱是中国“年”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每到除夕,孩子们就会得到长辈的压岁钱,快乐由此“爆棚”。


据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也叫“压胜钱”,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之功能,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庇护,以保佑孩子们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


如今,压岁钱已有了新的含义。它不仅只是给自家孩子的礼物,而演进为一种做善事、行善举。一股“捐赠压岁钱”的浪潮日益形成,孩子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压岁钱,捐赠的对象也从小朋友小伙伴延伸为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让春节具有了更新更美的意义。





友情链接:
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一
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二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海燕文化

□摄影: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评论和点赞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微信idmuziyehan09 关注海燕文化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谢谢您的支持!
学会快乐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


海燕文化工作室
嗨,你好,朋友! 很希望能够与您通过文字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并将之升华为一种饱满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