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历代除夕古诗词
文/应可军
除夕,为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至于习俗,可以从历代诗人 所作的除夕诗词看到,大都相同守岁是不变的诸如宋代舒岳祥就在《守岁行》一诗提到:“一年辛苦岁终成,夜杵相闻晓甑香。缸面浮蛆初滃滃,小槽压作春檐鸣。东邻麦磨连日响,饼料已具蒌牙长。磨刀霍霍割红鲜,银鬣翻光趁湖上。一岁阑无事且招邀,邻曲披榛共来往。为言今岁胜去年,来岁应须更胜前。去年除夜各走险,荒村千里无人烟。今年山舍一炉火,妻子甥孙相对坐。巷翁里媪在眼前,共酌瓦盆行果蓏。只怜旧岁去无还,惜此须臾未去间。多情一宿尚难别,况是相同一岁阑。固知无计得留驻,只怕眠中不知去。添灯续火甚殷勤,起写桃符觅诗句。”薛泳的《青玉案·守 岁》一词用了一些宁海方言,忒有意思请看:“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果看书只清坐。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希差。手种青松应是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明年那。”
宋代方岳写过多首除夕诗,其一首云:“追风逐月费攀跻,苒苒流光欲乳羝。命薄最于穷鬼厚,气高不为贵人低。情安得玉连琐,世路真同铁蒺藜。未及龙锺且行乐,池塘吹绿又萋萋。”舒岳祥后期约在元代又写过《除夕》云:“软暖炉星火,新香甑雪糕。老人消一睡,守负为徒劳。”他还有几首明代方孝孺除夕不幸染病,他也要作诗四首。《病中除夕·其一》云:“数漏掩残历,中宵气候殊。独怜愁共病,不与岁同除。其二云三十知未老,巳难同少年。功名谢时辈,心事愧前贤。其三云里巷占新岁,皆云胜旧年。几回新岁过,万事只如前。其四云良医难治病,学道不能行。疟疾何须患,吾心病未轻。”同代名士许继也有除夜一诗云:“ 风雪送残腊,春生除夜深。往来宁少间,消长自相寻。术遣贫病,有怀观古今。灯前儿女乐,应未识予心。”清代宁海诗人更多提及除夕,其中也包括僧人,如桑洲的释汉兆就有几首《除夕感怀》:“阙房守岁对孤灯,独立敌诗倚瘦藤,拙载韶光驹过隙。半生慧业火消冰,今来古往人如梦。作佛成仙我未能。漏尽春风先及第,五云扶起曰东升。”蛮像今天的年度总结。
上述诗词是我已收集的,不包括没有看到,应该更多。
作者简介
应可军
□编辑:海燕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