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奇俗

文摘   2025-01-29 00:29   浙江  



宁海奇俗





文/应可军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但宁海城区一直流行着一种奇怪的习俗—烧纸。


据宁海长辈人介绍,本人也亲身经历过宁海城区却有这样的习俗。上一年办过丧事的人家,初二一大早,在堂前设灵位,在灵位前放置蒿毡,迎接亲戚好友前来吊丧。灵位设好后,死者直系亲属必须尽早赶到,其后亲戚朋友携带“九龙会”(即纸钱)、香、烛前来叩拜祭奠。来者呈上“九龙会”,由死者儿子在旁边接上,然后烧香、白烛,行三叩首,同时说道:“***,今天来拜岁了。”死者儿子须与吊者同时跪拜。当天中午,所有亲戚留家吃饭,下午散去。到黄昏撤去灵位,主家把亲戚朋友送来的“九龙会”放在天井中烧掉,故这一天的仪式也叫“烧纸”。综观这一天的仪式,可视为是生者对刚过世的先辈的最后一次“拜岁”。按理正月初二应是红火的日脚,却来个不开心的氛围。这是有讲究的来由:


关于初二烧纸,有这么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某年年底,戚继光将军因调防,台州一时守备松懈。这一天,正当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笼,准备宴席过年时。突然,杀声震天,倭寇手持刀枪,杀了进来,见人就杀,入户便抢。一时间,老百姓逃的逃,亡的亡,死伤不计其数。得知情况的戚继光将军立即带兵回防,但已经迟了。戚将军击退了倭寇,告示民众,等躲避在山里的老百姓回家时,发现亲人被杀,整条大街血流成河,一片凄凉。大家忙着收尸,料理后事。为了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沉痛哀悼,均在第二天也就是初二这天不串亲走友,在家祭奠亲人。倭寇活动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面对倭寇的威胁,我国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抵抗。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许多地方的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抗击倭寇的队伍,共同守卫家园。同时,我国政府也与倭寇进行了多次战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如戚继光抗击倭寇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倭寇亡我之心不死!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我国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31  年  9  月  18  日,倭寇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随后炮击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暴行、“三光政策”、掳掠妇女充当慰安妇……给中国人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造成3500多万同胞伤亡。我们回顾历史,勿忘国耻,警示后人。虽然中华大地上抗战的烽火硝烟早已不在,但“九一八”作为心头抹不去绕不开的一道伤疤,中国人民永世不忘,永远铭记!


友情链接:
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一
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二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海燕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评论和点赞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微信idmuziyehan09 关注海燕文化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谢谢您的支持!
学会快乐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


海燕文化工作室
嗨,你好,朋友! 很希望能够与您通过文字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并将之升华为一种饱满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