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和硬是自然界物体所特有的基本属性,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孩子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物体,它们的软硬差异各不相同。不仅如此,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发生软硬的变化,这些差别和变化都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究的欲望,用他们身体的不同部位去感知,甚至借助不同的工具去探索,其主动性贯穿在孩子探究和思考的每一个过程。
身边的软硬
孩子们通过寻找生活中各种软和硬的物品,开展了“软硬小调查”、从身体、食物、生活用 品、等幼儿熟悉的领域入手。
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软硬物品,你们都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吧!
CLASSIC VERSATILE
身体软硬的秘密
经过了一番激烈讨论后,发现孩子们对身体里的秘密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关于探索身体里的软硬秘密。除了物品之外,我们的身体里面也藏着软和硬,硬硬的骨头和软软的肉,骨头和骨头有关节链接,关节主要的功能是运动。让我们来摸一摸自己的身体吧!
软硬秀场:石头大变身
1
2
3
4
硬邦邦的鹅卵石在小朋友的努力下大变了样,变成了创意十足的石头画。涂一涂, 画一画,猜猜我把鹅卵石变成了什么?
妹妹:我的鹅卵石变成了小兔子。
兮兮:我的鹅卵石变成了小瓢虫。
僵硬的机器人
幼儿自主探索,触摸自己的身体后发现了自己不同部位的软硬,机器人走路、转头、弯腰身体都是硬邦邦的,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表现机器人动作僵硬特点,在韵律活动中体验动作创编和肢体表现的乐趣。
“软”和“硬”是一个感知觉的范畴,需要更多地引导孩子们通过感受、体验、操作等方式达成对物体性质的认识和理解。让孩子猜想、实践,不是简单的快乐、好玩,而是要让它成为孩子经验生长的方式,在逐层深入的问题探究中不断获得新经验。这次“软和硬”探索之旅,奇妙而又有趣,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收获满满,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课程故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