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这里的“寺”和“桥”都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这两句诗采用了倒装的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前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面,突出了游览的地点,也强调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情。这种表达方式直接而强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依恋。
接着,“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这两句则转向了自然界的描述。自从诗人在上次游览后,这里的美景似乎也在期“待”着诗人能够故地重游。那些色彩艳丽的“花”儿与枝条柔绿的垂“柳”都在“无私”地展现出自己最美的样子,欢迎着诗人再度光临。
诗人用“如有待”来比喻大自然中的草木似乎在等待着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美丽;而“自无私”则形容“花柳”毫无保留地展示它们的美丽。
这样的描写不仅赋予了自然景观以人的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一个没有私欲纷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其实,诗人这样写还有一个弦外之音,那就是他认为大自然是有感情和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充满了无情与自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这两句进一步细化了景色的描绘。清晨的田野被淡淡的烟雾笼罩,而傍晚的余晖,使得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温暖而明亮。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诗人构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末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表面上看似赞美这里的风景能够减轻旅人的忧愁,但实际上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忧愁与悲哀。
诗人在那个干戈不止、民生多艰的大动荡时代背景下,即便是处在这样一个风景绝佳之地,也无法完全抚平他心中忧国忧民的悲愁之感。因此,减愁二字实际上是以喜写悲,更加深了他的哀伤之情。
话文史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诗圣”杜甫在春意盎然之时,重访新津修觉寺,写下这首《后游》,成为他的感怀之作。这首诗既是对前次游历记忆的回想,亦是对当下心境变迁的细腻描绘。
诗人此时正流离失所于西南山水之间,面对中原未定、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百姓生活困苦的混乱局面,他的内心充满了无法排解的愁愤。故而只能通过终日徜徉于自然的美景之中,来试图减轻心中的这些忧愁。
因此,《后游》这首诗虽然表面上显得豁达,实则蕴含着深沉的忧郁之感。通篇通过顿挫和曲折的表达方式,将诗人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格外感人的力量。
此外,该诗采用了散文句式,极为流畅自然。诗人的这一创新手法,对后世特别是宋代的诗人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诗人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迁居河南巩县。杜审言之孙。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移家成都时,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而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