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苏轼
回文冬闺怨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雪花飞暖融香颊”,开篇即以雪景起笔,不仅描绘出冬日的寒冷氛围,而且巧妙地将冰冷的雪与温暖的人面联系起来,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雪花飞暖”并非实指雪花本身带有温暖,而是飞舞的雪花飘向少妇温暖的脸颊。
“颊香融暖飞花雪”,此句紧承上文,强调了雪花与少妇脸颊之间的互动关系。“颊香”指的是少妇脸上的香气,这种香气在寒风中愈发浓烈,仿佛能够融化周围的冰雪;“飞花雪”则再次点明了环境特点,即漫天飞舞的雪花,它们轻盈地飘落,如同天上洒下的花瓣一般美丽动人。
这两句巧妙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通过雪花与少妇脸颊的互动,形象展现了少妇在暮冬时节站在雪地里,忍受着严寒的威胁,期盼着郎君归来的情景。雪花本是寒冷之物,然而在这里却仿佛被赋予了人情味,与少妇的脸颊相互温暖,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对物理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少妇内心情感的深刻刻画。她对郎君的思念之情如此强烈,以至于连自然界的寒冷都被她的温情所融化。
“欺雪任单衣”,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将雪花比作顽皮的孩童,故意欺负穿着单薄衣物的人。“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任由、不在乎的意思,表明即使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少妇也愿意承受这份苦楚,只因为她心中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衣单任雪欺”,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强调了少妇不畏严寒的决心。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少妇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尽管身着单衣,面对漫天飞雪,她依然坚定不移地站立着,任由雪花欺凌。这里的“欺”字用得极为传神,既表现了少妇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映射出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转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忆起离别时的甜蜜岁月,美好的回忆总是让人心生感慨。梅子不仅表明了少妇与郎君离别的季节,更重要的是象征着他们高洁的爱情与青春。梅花以其坚韧不拔、傲雪凌霜的特性,成为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在这里,梅花与离别相联系,更加凸显了少妇对郎君的深情厚意。
“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这里是对少妇心态的深刻揭示。她并不怨恨梅花开放得太晚,而是怨恨梅花已经开放,而郎君仍然没有归来。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实际上反映了少妇内心的复杂与纠结。她渴望郎君的归来,害怕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深度得以加强。
话文史
回文诗是一种独特的诗词体裁,也被称为回环。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无论文章正着读或者反着读,都能保持通顺的句子结构。因此它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又可以视作一种文字游戏。回文诗以其巧妙的结构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尽管一生遭遇坎坷,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品质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他成为豪放派词人中的佼佼者。
实际上,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以《菩萨蛮》创作了四首回文闺怨词,而本篇《菩萨蛮·回文冬闺怨》正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通过雪中现实场景与回忆、景物与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展现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及愁绪。雪花、暖颊、梅花均成为她情感的象征,使词作充满诗意和哲理。这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感,也深入探讨了人性和爱情。
词人简介: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诗、词、书、画等的成就都很高,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冲破晚唐、五代词为“艳科”的旧框框,容纳社会内容。词作豪迈奔放,与南宋辛弃疾等人,形成“苏辛”豪放词派。有《东坡全集》,书法有《答谢民师论文帖》、《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等,画迹有《竹石图》等,词集《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