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合欢香袅拂:花间鼻祖——《菩萨蛮》温庭筠 (四)

文摘   2024-12-03 23:59   陕西  

晚唐文学家花间鼻祖温庭筠以其诗词的华丽和情感的深沉著称。

菩萨蛮 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销。

1】夜合:合欢的别名。

2】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

3阑:同“栏”。

雨晴夜合玲珑日”:这句词以“雨晴”开篇,点明了天气的转变,由雨转晴,带来一种清新与明朗的气息。“夜合,也就是娇艳美丽、桃红色的合欢花,在雨霁后太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妩媚的样子。玲珑日”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初晴时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的景象,特别是让合欢花显得既美丽又富有诗意。

整句营造出一个雨后初晴、万物复苏的清新画面,为全词奠定了明快而略带忧郁的基调。

万枝香袅红丝拂”:“万枝”指的是满园合欢树那些繁茂的枝,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香袅”形容花香四溢,缓缓飘散,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红丝拂”则具体描绘了微风吹过,带动了红色合欢花的美景:那些美丽如丝的花瓣随着清风轻柔摇曳,仿佛是用细丝轻轻拂过,带出那袅袅花香,增添了一份温柔与细腻。

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绘,进一步强化了雨后自然的生动与美丽。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这两句开始转入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闲梦”表明此时正处于一种悠闲或略带慵懒的状态中,梦境与现实交织。

据说在古时候,远游之人离家前都会种植萱草于北堂,萱草的花是橙红色或黄色,代表着忘忧思念等情感。这里的忆金堂,表明女主人公由梦境忆起与良人一起种下的萱草花,如今已是开满了一丛丛、金灿灿的金色花朵,充满了整个庭院。

满庭萱草长”则是对当前萱草的繁盛景象做了更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满庭”不仅描绘出萱草庭院的生机盎然,也可能寄托了主人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忘忧的渴望。这里的萱草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上文的”字相呼应,加深了主人公内心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岁月流逝的伤感之情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这两句继续通过细节描写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绣帘垂箓簌指的是精美的帘幕低垂、轻轻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感觉。

眉黛远山绿”则点出远处的山色,被夕阳染成了深深的黛绿,那是一种忧郁而深远的美,如同女子画眉的颜色,既是一种妆饰,也是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表现。

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女主人公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远方山峦的青翠与近处的绣帘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销”:最后两句将女主人公的思绪拉向更广阔的空间。

春水渡溪桥”描绘了春天里溪水潺潺、桥梁横跨其上的美景,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连接。而“凭阑魂欲销”则直接表达了女主人公倚栏远望时内心的强烈情感波动。这里的魂欲销”可能包含了多重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沉醉与迷恋,也有因思念而产生的哀愁与无奈。

整句通过场景的转换和情感的升华,将女主人公的心境推向了一个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波澜起伏。

溪桥之上,听着春水潺潺流过,水流声伴随着心灵的低语,构成了一曲无声的乐章。站在桥边,手握栏杆,目光穿透层层迷雾,试图触及那些模糊的过往。

凭阑魂欲销”,这样的感觉,是每一个沉浸在甜蜜回忆与刻骨情思中的人都能够体会得到的。桥下的流水,带走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苦苦相思,却终究不曾带走心底那份执着,那份爱的守候与等待。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串联起主人公一系列情感的波动,从雨后的清新到花香的馥郁,再到梦境与现实交织而出的金堂、萱草,直至最后的溪桥眺望,每一幕都是心绪流转的见证。

花间鼻祖温庭筠以其独有的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美丽而又夹杂着哀愁的相思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被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

这首《菩萨蛮》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一次温柔回顾,也是对人生无常、情感绵长的一种深刻领悟。即使是日常那些最平凡不过的自然景象,也可能成为连接往昔今生,唤醒内心深处情感的桥梁。

在这个充满喧嚣的当今世界,不妨让我们的心灵放个假,自然的美好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倾听那些被日常琐碎掩盖的内心呼唤


词人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年;或:约824882年)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聪颖有天赋,才思敏捷,每次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作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而温庭筠被尊为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还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但他仕途不顺,官止于国子助教。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


诗词歌赋话文史
品诗词,读文史、看奇趣典故,探寻千年古文化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