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花街柳巷写得如此香艳迷人? —— 陈克《菩萨蛮》

文摘   2024-12-09 23:52   陕西  


菩萨蛮    陈克

赤栏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赤栏桥尽香街直”,开篇即以赤栏桥为起点,引领读者的目光沿着笔直宽阔的街道延伸。这里的赤栏桥不仅是地理的标志,更象征着一种过渡,从宁静的自然景观过渡到喧嚣的市井生活。而香街直则描绘了一条充满各种香气,可能是花香、草香,或者是行人们衣服、发髻上飘散出的脂粉香味,以及街边房中香炉中透出来的芬芳。

紧接着,笼街细柳娇无力这句描绘了杨柳的姿态和繁茂程度,用字形容其姿态,用笼街表现其繁茂,以至于覆盖街道的景象,加上无力,生动地勾勒出花街柳巷的特殊氛围。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建筑和氛围。金碧辉煌的建筑高耸入云,与晴朗的天空相映成趣;花朵在阳光下绽放,透过窗帘投射出红色的光影。

花晴帘影红”中字光彩夺目。通过晴天下的红色,它们的影子都染成了红色,使得晴天也带上了红的色彩,金碧辉煌的楼台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里的色彩对比鲜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了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在这些装扮得富丽精致的房子里,经常迎来送往那些达官贵人。而这里也就是各种歌妓舞女居住的地方,也是这些官僚和公子哥儿们寻欢作乐的地方。


词人将赤栏桥”、“香街”、“细柳”、花草、“帘影”等意境的巧妙安排,将纸醉金迷的城市一角渲染出来,极富有特色和魅力。

下片转入对寻花问柳之人的描绘: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文中提到的黄衫通常指代贵族或官宦子弟的身份标志,而飞白马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个公子哥儿骑着白马,策马在街上驰骋的情景。日日青楼下表明个少年公子频繁出入于青楼之中,揭示了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

醉眼不逢人”将这个公子哥儿的嚣张气焰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短短五个字,就将他带着酒意,放任那匹高大的马横冲直撞,拿过路的行人为乐,导致老少皆惊骇,四处躲闪。即便是曾经的同伴迎面相遇,他似乎也视而不见,双眼因酒精而失神,面色僵硬苍白,穿过人群,只留下飞扬的尘土。这样一个公子哥儿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眼前。


因此,也就有了末句午香吹暗尘”的这一描述,生动地捕捉了正午时分,目中无人的少爷策马驰骋而过时激起的一缕芬芳。这种香气似乎混合了花朵的馥郁与衣物的清香,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中的字,巧妙地点明了时间背景为中午时分,使得青空花晴帘影等元素都沐浴在温暖而明媚的光芒之中,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此外,暗尘一词不仅与前文中提到的白马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还通过一个的动作增强了场景的动感效果,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由马匹奔跑所激起、夹杂着泥土气息和幽香的清新空气,从而赋予了整段描写更加丰富立体的表现力。



宋代词人陈克在这首《菩萨蛮》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花街柳巷的景象,并借以嘲讽公子哥儿的放浪生活。

整首词通过对花街柳巷这一场景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公子哥儿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的刻画,展现了宋代都市的繁华与堕落并存的社会现状。词人在赞美都市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写繁华都市的花街柳巷之景,下片则刻画了寻花问柳之人的丑恶品行与骄横神态,前后相合,寓讽其中,委婉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菩萨蛮》通过花街柳巷周边、繁华物的描写,以及寻花问柳之人的行为举止来反映宋代城市文化的繁荣与独特魅力。同时,词人也借此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即那种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态度和嘲讽之情。因此,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城市文化的独特窗口。



词人简介:

陈克1081 1137),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吕祉建康府时,辟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为撰《东南防守便》,上之朝廷,力主抗金。其词语言工丽,颇有花间词的韵味,风格近温庭筠、韦庄。有《天台集》,已佚,今存《赤城词》。




诗词歌赋话文史
品诗词,读文史、看奇趣典故,探寻千年古文化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