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在诗人杜甫的笔下显得格外深沉而富有情感。诗人用他那充满人文关怀的诗笔,将这个时节的独特气息和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孟冬 杜甫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
破柑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岫寒都薄,乌蛮瘴远随。
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1】孟冬: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包含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2】殊俗:意思是指风俗、习俗不同的远方。
【3】岫(xiù):山:远~。巫~。
【4】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5】蛟螭(jiāo chī ):蛟龙。亦泛指水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双重刻画,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世界,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份季节变换中的复杂情感。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开篇即点明了时值深秋向冬季过渡的特殊时期,世间万物似乎都在这个转折点上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变化。
诗人用“殊俗”二字,暗示着这一时期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事务。而“方冬变所为”,则直接指向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均在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下,发生着或显著或微妙的转变。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变化的客观描述,更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破柑霜落爪,尝稻雪翻匙”,诗人通过具体的物象,生动展现了孟冬时节的农业生活的场景。他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冬日里两个生活片段:挂在枝头的柑橘在寒霜中破裂,露出鲜嫩的果肉,吸引来了鸟儿也驻足其上,并品尝这大自然馈赠的甘美果实;而辛苦收获后的人们则用勺子小心翼翼地翻起碗中热气腾腾、雪白的米饭,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两幅画面相映成趣,不仅生动展现了冬季特有的景致,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简朴生活的深深眷恋。
诗人当年在夔州时,不仅租种了田地,还买了果园,日常也会常常参加劳作。这些柑橘和稻米应该都是他自己的劳动成果。
“巫岫寒都薄,乌蛮瘴远随”,将视线从中原大地转向边陲蛮荒之地,巫山的寒冷与乌蛮之地的瘴疠之气,象征着远离中原文化中心的异域风情。这里的“寒”与“瘴”,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暗喻了政治上的偏远与排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分裂、边疆不安局势的关注与忧虑。
“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则以一种略带乐观的情绪收束全诗。
随着冬季的到来,江河水位下降,河流中的险滩急流也随之减少,那些潜藏于水中、兴风作浪的蛟龙似乎也暂时平息了它们的怒气。
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欣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即将缓解、心灵得以片刻安宁的渴望。这既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肯定,也是诗人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的体现,尽管这种希望可能是短暂而脆弱的。
整首诗通过对孟冬时节自然景象与社会生活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之美,更深层次地折射出诗人对时代变迁、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诗人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将个人情感与宏大的社会背景巧妙融合,使得《孟冬》成为一首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历史深度的经典之作。
诗人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迁居河南巩县。杜审言之孙。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移家成都时,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而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