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 衔接新教材 构建新课堂——实验小学与新兴小学联合教研活动(十)

文摘   2024-11-15 20:02   河北  


为了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精确捕捉新课标的精髓和变革之处,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与基本要求深入融合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实验小学与新兴小学于1113日下午联合举办了一年级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新华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耿静及数学工作室六组的全体成员进行观摩与研讨,同时,实验小学、新兴小学以及兴沧小学的一年级数学教师也均积极参与其中。





课例展示



《简单的图形规律》


新兴小学范凌云老师执教的《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以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在探究新知环节,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教学。活动一:观察教室布置,发现规律并说出重复元素;活动二:利用白红相间的珠串和魔法盒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珠子奥秘。通过逐步提问和小组合作,学生们发现盒子里珠子个数为单数。最后,学生们动手操作创造规律,深刻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且类型多样。这堂课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规律的概念,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生活中规律的热情,培养了其观察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意识到规律需用心去发现。


《11-20各数的组成》


在《11-20各数的组成》一课中,实验小学宋良伟老师巧妙运用小棒、计数器、数位表等教具,引导学生逐步感知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深刻体会到1个十即10个一,十几便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初步数感由此形成。课上设计了感受、理解、体验三大环节,尤其是让学生在对比“11”中两个“1”的不同含义及探索1120各数的异同中,深入理解计数单位“十”的意义,增强数感。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数,整理数的意义、位置及相关知识,将新知与旧知紧密串联,进一步突出了数感培养的重要性,符合新课标要求。





课例研讨



课后,两位老师首先分享了他们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的心得感悟,详细阐述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教学方法的精心选择以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也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探讨,既肯定了教学中的亮点,也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一年级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优化方法、提升能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指引。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实验小学刘蕾:宋老师精心设计了摆小棒、填数位表及利用计数器表示数等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不仅认识了数位表中的个位与十位,还深刻理解了不同数位上数字所代表的不同价值。宋老师特别引导学生练习1120的组成,使学生明白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的意义差异,以及0在数位上的占位作用,这完全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数感培养的要求。

新兴小学刘琳:宋老师这节课设计得十分精心,从估数开始,到摆小棒感受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到计数器拨数,最后了解数位表,整个过程层层递进,驱动学生不断思考。特别是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等多种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范老师的课同样设计完整,环节紧凑。通过猜测泡泡颜色引发学生对规律的兴趣,再通过气球、拉花、小朋友等信息让学生感受规律,引出“重复出现”的概念。此外,范老师还通过不同的符号如颜色、图形、数字等引导学生表示规律,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创造规律,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石化小学马明良:范老师在《简单的图形规律》这节课中,以“元旦联欢”为情境主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对规律的理解,迅速识别并熟练描述规律。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亲手创造规律,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这样的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宋老师执教的《11-20各数的组成》一课,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填数位表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从而把握“十几”的特征,即“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宋老师的教学设计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实验小学高刊: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以孩子们熟悉的糖果为教学起点,巧妙地将糖果、小棒、计数器和数位表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清晰的教学线索。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新兴小学刘丽:范老师在《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认知,通过情景图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规律,实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在多样化的任务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规律,还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宋老师在《11-20各数的组成》一课中,巧妙利用小棒、计数器和数位图等学具,让学生在摆数等动手操作中深入体会数的组成,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路华小学杨福利:范老师在《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中,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联欢会图片中的气球、拉花等元素的规律,并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些规律。随后,范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已找到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深刻感悟到规律的奥秘,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发展;宋老师在《11-20各数的组成》这节课中,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方式直观展示13的组成,帮助学生理解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随后,宋老师又列举了多个数例,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课堂上,宋老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表达想法,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在练习题环节,宋老师巧妙融入小游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

实验小学肖琰琰: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成功抽象出十几的特征,即“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他精心准备的教具和学具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使课堂生动活泼。通过分辨“11”中两个“1”的不同含义,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位和位置值的概念。整堂课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充分展现了宋老师的教学智慧。

新兴小学梁莹:范老师以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作为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她展示了联欢晚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寻找气球和拉花的规律,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找到规律后,范老师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些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通过这堂课,孩子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规律的重要性,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宋老师则通过数位表、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看到数字在不同数位上的表示,从而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区别。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数字11中的两个1代表的不同含义,并设计了多种动手操作活动,如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实验小学张宇:宋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既有趣又富有层次,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他遵循新课标理念,鼓励学生在观察、感知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与想象,进而提升语言表达和创造力。通过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有了实实在在的课堂收获感,体现了新课标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兴沧小学周佳璇:听了范老师和宋老师的两节课,我收获满满。首先是范老师的《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通过观察气球、拉花、小朋友的排列,学生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即一组图案会重复出现。接着,通过探索盒子中串珠的规律,学生们得出盒子中只能放单数颗珠子的结论,这一过程有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后,学生们能够自己动手创造规律并应用规律,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数感,还增强了推理意识。

实验小学李景楠:宋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实践操作环节丰富多样。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及认识数位表等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了11-20的组成。同时,这些活动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与新课标中强调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培养相契合。

兴沧小学刘仪:这次践行新课标、衔接新教材、构建新课堂的联合教研活动真是精彩纷呈!听了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我收获颇丰。无论是《简单的图形规律》还是《11-20各数的组成》,都紧密贴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直观的板书设计,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实物表示相等的数量,再过渡到用数字表达,让学生明白不同数位上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值。耿老师强调要渗透“满十进一”的思想,深入研读新课标,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提出一年级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开展课堂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小学庞子扬:宋老师以“估一估图片上有几个糖果”作为课堂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他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数位的意义。宋老师特别注重巩固练习的设计,既新颖又重点突出,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兴沧小学许一鸣:今天有幸聆听了范老师的《简单的图形规律》和宋老师的《11-20各数的组成》两堂课。我印象深刻的是,范老师利用魔法盒激发学生探究盒内珠子规律的兴趣,通过追问2345个珠子是否符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珠子数量为单数时才符合规律,这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培养推理意识,拓展思维。而宋老师的课堂则综合运用了小棒、数位表、计数器等教具,带领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并引导学生总结说出十几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宋老师还通过快问快答、课堂习题、PK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数的组成,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发展。

兴沧小学任孜怡:新兴小学范老师讲授的《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通过让学生找规律、观察规律,并自己动手创造规律,使学生深刻理解了重复出现的一组元素,出现3次及以上即构成规律。小练习中还融入了发展性规律的讲解,说明不一定两个一组才算有规律,只要按照一定顺序重复出现的都是规律。课堂最后,范老师还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规律,如斑马线、太阳月亮东升西落等。实验小学宋老师讲授的《11-20各数的组成》一课,则充分发挥了教具学具的作用,通过用小棒摆数、用计数器拨数、在数位表写数等活动,反复讲解“数的组成”。例如,“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宋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问法、游戏等,一遍遍地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应用。

兴沧小学高静怡:通过一下午的听课,我收获颇丰。范老师的《简单的图形规律》这节课,通过泡泡机演示、观察图片、找规律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并理解规律的概念。教学内容丰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课堂讨论时,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同时,范老师还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规律,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宋老师的《11-20各数的组成》这节课,则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来探索知识、加深印象。课堂互动性强,不断强化学生对11-20各数组成的理解。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发与思考。

兴沧小学李思琪:听了范老师和宋老师的两节课,我受益匪浅。范老师在《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中,从视频和图片入手,让学生观察、陈述,直观地发现规律,并尝试用图形、字母或数字的形式将规律展示出来。同时,范老师还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规律。而宋老师在《11-20各数的组成》一课中,通过展示数字“13”,将小棒、计数器、数位表这几种学习方式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数字、认识数位。在实践多种表示方式时,宋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知识,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数感。



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王珍表示,两节课各具亮点,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在低年级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板书的设计与呈现方式,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保证直观易懂同时清晰展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课堂常规的训练对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与课堂整体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口令来有效调控课堂秩序。此外,还应重视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潜能


新兴小学教学副校长戴士立指出,两节课例紧扣新课标,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程导入设计简洁而有效,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环节,范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涂一涂等活动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宋老师则设计了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读一读等环节,使抽象的数字变得直观易懂,帮助学生掌握了数位的十位与个位;练习拓展环节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利用学习单,并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加深了对重难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马洪新强调,一年级数学教学必须秉持严谨态度,为孩子们构建准确的认知框架,无论是板书设计的细微之处,还是教学环节的整体呈现顺序,都需精益求精。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勇于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凸显其主体地位。


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耿静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彩总结。首先,耿老师对本次一年级新教材探索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衔接新教材、构建新课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接着,耿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分析。两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不同主题内容,在《简单的图形规律》一课中,建议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感知与探索时间,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多说、多表达,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意识。在《11-20各数的组成》一课中,肯定了教师在教材把握和环节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每个环节都平均用力,而应依据知识内容的重难点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并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整合课程内容。最后,耿老师还提醒教师们要在学生认知形成过程中下功夫,创设合适的情境,聚焦问题,注重在问题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只有当学生自己觉到、悟到,才是真正学到,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素养能力。


“教”学路漫漫,育人心始终;“研”途皆风景,探索无止境。此次实验小学与新兴小学的联合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更为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课例展示、研讨交流及专家点评,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新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构建新课堂的思路更加清晰。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素养,为学生们打造更加高效、更加生动的数学课堂,助力学生们在数学的海洋中快乐遨游,茁壮成长。



沧州市实验小学
沧州市实验小学秉承“改革创新、打造人文实验;开放办学、铸就品牌实验”的办学目标。构建博雅主题文化,打造“清、正、雅、和”的教师队伍。培养“阳光自信、博学多才、举止文雅”的实验学子。使实验小学这所百年名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