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 衔接新教材 构建新课堂——实验小学与新兴小学联合教研活动(四)

文摘   2024-10-25 16:09   河北  










赏菊是霜降时节的一件雅事,赏课又何尝不是教育生活的一件乐事呢?10月22日至23日,实验小学与新兴小学两校教师次欣然相约一起走进广阔的教研天地,去观赏别样的课堂风景。




10月22日 美术教研




在新课标背景下,美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教研活动紧扣“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主题,展开课例展示与深入研讨,旨在深化教师对美术教学策略的理解与思考。




课例展示


马珂琼老师执教的《喜怒哀乐》一课,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酸甜带来的不同体验,引入表情猜成语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并梳理不同表情的面部变化。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方法,学习如何刻画人物表情,并从画身边的同学入手,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整堂课设计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探索了不同知识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丰富的表情刻画技巧。






课例研讨




课例展示结束后,潘燕老师主持了联合教研活动。大家围绕“美术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总结归纳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用策略。整个研讨过程热烈且富有成效,使两校教师研有所获,有利于美术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实验小学杨昆:马老师以两颗糖果为导入,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引出了新课主题。课堂上,她掌控能力强,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新课标要求。马老师思路清晰,循循善诱,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得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马老师整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好。

实验小学马育苗:马老师的课非常精彩,师生互动良好,学习氛围浓厚。教学设计详细,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创作主题鲜明。学生们充分理解了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呈现了不错的作品。马老师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索和讲解,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实验小学李松伟:马老师通过学生品糖展示丰富表情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模仿,从表演到概括,让学生掌握了表情变化的规律。马老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新兴小学杨敏:马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她先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体会表情,感受猜测情绪,再用夸张方法表现人物不同神态。学生们对五官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加入了肢体动作,使形象更加丰富。

 新兴小学薛旭:马老师执教的《喜怒哀乐》一课设计新颖独特,自然流畅。她运用糖果导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程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画表情的技巧。最后运用川剧变脸总结,展示了中国的非遗文化,体现了人文教育思想。整堂课亲切、自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验各种表情,并在作业中体验了创作的快乐。

 实验小学于雅澜:马老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结构,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她通过小游戏创设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新知时,她循循善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马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准确,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实验小学张玉娇:马老师这节课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结构合理,符合学段教学要求。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切入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积极参与课堂,效果良好。

实验小学罗茹月:马老师执教的《喜怒哀乐》一课,教学目标清晰,环节衔接紧凑。她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在绘画创作中专注作画,完全沉浸在课堂中,呈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上下滑动)

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马洪新全程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他对马珂琼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细致用心的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建议老师们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手机投屏功能,在大屏上即时展示学生绘画过程,并给予评价和激励;作品展示环节可以让同学们猜猜画的是谁,这样的互动可以让美术课堂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生动有趣。








10月23日 数学教研



根据新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学科规划,两所学校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特别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深入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在成功展示《认识周长》与  《角的认识》后,两校紧接着进行了《两点间的距离》同课异构的磨课,旨在契合新课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此次活动同时邀请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耿静老师及数学工作室二组成员全程参与,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课例展示




实验小学的白雪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数学《两点间的距离》。整节课以动手操作为主,学生们的大胆创新和多样化探究活动,让课堂氛围异常活跃。白老师精准地把握住了学生爱玩、爱探索的天性,巧妙地运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模式贯穿整节课,引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知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新兴小学王增荣老师执教的《两点间的距离》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课的开始,王老师通过情景图和猜想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再通过小组合作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引出距离的定义。整节课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例研讨




在课例展示结束之后,教导处副主任王珍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中,新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数学教研员耿静老师,数学工作室二组的各位老师,以及实验小学和新兴小学的教师们,围绕两节课例展开了深入且细致交流与讨论。

实验小学仉志梅:在白雪老师的《两点间的距离》这节课上,我深刻地感受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证明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白老师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多种方法来验证,有的学生用直尺测量,有的用尺规作图来理解线段长度的可加性,还有的用剪拼小棒的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白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课标为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小学刘春艳: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明确了第二学段的内容要求:用直尺和圆规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今天白雪老师在《两点间的距离》这节课中,把握得特别好。在学生猜测走直的路最近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多种学具(包括直尺、圆规、吸管、剪刀等),让同学们大胆验证。我们发现,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小组合作,共同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还有就是用圆规在直线上做出几条线段的和,直观呈现几条连线的总长度。大胆地使用圆规,让孩子们感受测量方法的多样化。整个操作环节,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对概念的建构过程。我想,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知识,同时也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实验小学吴华:在白雪老师的《两点间的距离》一课中,教师注重加强动手操作,例如:通过尺规作图发现“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教材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这些方面,在加强动手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实验小学高林:白雪老师的《两点间的距离》一课,以其生活化的教学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几何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上,白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方法,如直尺测量、剪小棒、圆规截取等,亲自验证猜想,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思维和空间推理能力。同时,白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整堂课生动有趣,重难点突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

新兴小学闫瑾:听了白雪老师和王增荣老师的两节课,我受益匪浅,感觉在以后的课堂上也可以应用这些方法。白雪老师的探究过程非常完整,从推理、探究、结论到应用,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在探究的过程中,她利用了三种方法,其中尺规作图的引入让我耳目一新。我觉得在今后的课堂中也要多加入这个方法,根据新课标要求去教学。王老师的课让我明白,在之后的学习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出有深度、有难度、值得思考的问题,挖掘孩子们的一切想法和可能性。同时,也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得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新兴小学王琦玉:听了白老师与王老师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课,我收获很多。首先,教学设计要明确教什么。面对直观的“两点中哪条连线最短”问题,学生能根据已有经验脱口而出答案,但教学重点不能只落在结论上,更要落实到思维推理上,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实践探究过程。在明确结论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应尽早在三四年级引入尺规作图的思想方法。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一段线段的长度,能显著减小测量中的误差,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新兴小学王文钰:听了两节数学课进行同课异构,我收获颇丰。两位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互动,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我深刻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通过动手测量、画图等活动,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两堂课让我明白,教学方法有多种选择,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趣又有效,让学生对数学充满了兴趣。

实验小学许敏娜:白雪老师的《两点间的距离》一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导作用。学生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较清楚地认识了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概念的教学中,白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方法,如直尺测量、剪小棒、圆规截取等,亲自验证猜想。最后在课堂讨论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白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小学付怡萱:《两点间的距离》这节课的知识属于空间几何知识范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白老师增加了许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如上学路线选择、践踏草坪、航线、港珠澳大桥等例子。这些鲜活的素材丰富了抽象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切入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突破学习难点,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理解运用新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实验小学马铭慧:白雪老师的《两点间的距离》这节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发现两点间最近的连线。通过猜想、验证、结论、应用这一数学常用的学习思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其中,尺规作图这一方法既新颖又好用,体现了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理念,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原理。最后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应用实例,更丰富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小学宋琳琳:白雪老师的数学课堂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最短”的数学知识。整个过程由具体到抽象自然过渡、水到渠成。另外,她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在比较了三种验证方法(尺子测量、小棒拼接、圆规画线段)后,让学生深刻了解不用具体测量长度就可以去验证路线长短的方法,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让学生体会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中凸显了数学本质,渗透了核心素养。

实验小学胡建彬:白雪老师的《两点间的距离》一课,生动形象,言简意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一课呈现得栩栩如生。白雪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动手测量,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让学生自己证明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白老师运用了直尺测量、把多根小棒连接成一条线段、圆规测量等多种方法,这充分证明了白雪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她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的上课状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特别是运用了港珠澳大桥的例子,非常新颖,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可上下滑动)




新华区数学工作室二组组长、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王香课堂教学应以新课标为根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渗透核心素养,如在“两点间的距离”一课中,教师应丰富学生的探究方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工具,通过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完成知识的构建。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实验小学王宏:白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为我们呈现了相同的课题,却展现了别样的精彩。白老师立足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情,巧妙地将尺规作图引入教学,丰富了学生的验证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探究思路。她的习题设计有层次、有升华。王老师则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交流-总结的过程,用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两位老师用巧妙的设计、细腻的归纳,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实验小学孙艺丹:“同”样的主题,“异”样的风采。两位老师都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关注学情,环节设计严谨、清晰。白老师紧跟新课标要求,在四年级就融入了尺规作图的内容。她借助圆规做等长线段这一特点,丰富了学生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方式。王老师则借助警察抓小偷哪条路线到达最快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她的课堂中追问时机得当,归纳细致入微。

芦家园小学王月荣:今天听了这两节课,我收获满满。首先是白雪老师的课,她给我们展示了一套完整的探究活动流程:猜想—验证—结论—应用。尤其是验证环节,她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工具,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三条线路的长短。她提出的尺规作图方法让我眼前一亮。在最后的应用环节,她以港珠澳大桥的建立为例,既应用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然后是王增荣老师的课,她准备得非常充分。她鼓励学生做多种猜想,并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出本节课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她多次追问,不断加深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思考、去理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设计码头的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可上下滑动)

新华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耿静老师结合课例也谈了自己见解。首先,耿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老师们要注重基于教材的学习支架创建培育核心素养的课时学习路径,特别是要设计有高阶思维参与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其次,耿老师结合课标就尺规作图的重要性以及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测量的核心本质做了深入剖析。

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王珍表示,此次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同课异构展示活动成功促进了两校数学教研的深入交流,紧密围绕新课标,尤其在尺规作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有效填补了新旧教材衔接间的空档,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新兴小学教学副校长戴士立感谢新华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耿静老师及数学工作室二组成员的宝贵建议和中肯点评,为两位老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指明了方向。他强调,两校联合教研活动的持续推进,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标的理解与落实、课堂的把控与实施方面,老师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课堂问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为两校的数学教研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两校教师徜徉在教研的天地里,寻觅着智慧的火花,探索着课堂的奥秘。虽然秋天即将谢幕,但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却如菊花般在心中傲然绽放。愿这份热忱与执着,如同秋日的暖阳,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教育的风景更加绚丽多彩!



沧州市实验小学
沧州市实验小学秉承“改革创新、打造人文实验;开放办学、铸就品牌实验”的办学目标。构建博雅主题文化,打造“清、正、雅、和”的教师队伍。培养“阳光自信、博学多才、举止文雅”的实验学子。使实验小学这所百年名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