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秉承长期以来的评选原则,今年的评选与往届流行语的评选标准一样,坚持语言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评价标准。就是说,凡是入选的流行语,都具备记录文化、传承价值和反映社会世情发展脉搏的功能。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入选当年的流行语,足见它们表征社会世情的代表性和被公众普遍的认同感。从今年入选的十大新科看,它们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从流行语出炉的过程看,虽然只是简单的十个,但是它们是经过复杂的评选流程完成的。首先是入选参评的对象,不是简单的以百、千、万为计数单位,而是用千万甚至亿为计量单位;其次是参与评选的机构与渠道,它是立体多主体参与的,线上线下、官方民间、人工大数据。采取这样复杂的流程,一方面体现公平公正性,一方面保证评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对十个流行语——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XXX 、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和小孩哥/小孩姐——指涉的内容和反映的对象进行分析和分类可以看出,这些入选的新词新语的新宠,不仅富有生动性、形象性,而且记录和反映的内容极富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极富时代性与前瞻性是一大亮点。既然是新词新语在的流行一族,就应该具有其流行的元素。很显然,入选的新科很多具备这样的特点。行将过去的2024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不同的群体和行业,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但从根祗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尽管“数智化”“智能向善”和“未来产业”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当了解了它们指称的对象以及关涉的领域就会发现,看似遥不可及,实则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的进步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冲击有的是显性可感的,有的则是潜移默化的。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植入”我们的生活,都要理性地认识和积极地利用它。这样,科技的双刃剑的正向积极价值才能发挥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以抗拒或漠视的心理对待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对现世生活产生的影响,非但不能改变,反而会把自己置入被动的境地,甚至被反噬。富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个特色。词语是反映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既然映射社会世情不可能仅局限在一个封闭狭小的圈子里,而应该以开放性和世界性的视野。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全球性的交流媒介。基于此,语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应该是世界性的。汉语言作为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它也同样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点。这样,对流行语的评选除了立足本民族和本国的用语,外国人的用语也成为重要的参照。正是如此,才有了“city不city”、“水灵灵地×××”等流行语的问世。从用语习惯看,这些流行语没有严格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用语规范解构词语,但是从语言运用的场景和语境看,它们则起到很好的沟通交流的作用,而且还传递了一种国际情谊。从这一点看,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绝非夸大。鲜明的世情性和生活化是基本底色。语言是记录生活、反映社会世情的媒介,它不是脱离现实生活而凭空产生的。因为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所以新词新语才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为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是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因为其筋骨源于生产生活,所以它的血肉才有质感和温度。正是这种传统的沿袭,分析今年入围的流行语,映照世情和记录生活是基本的色调。“硬控”“班味”和“松弛感”,三个词单从词语本身来看,它们是极普通的,但是当理解了它们分别指称的“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让人短期内完全沦陷,身不由己”、“上班工作后,由于任务繁重、条件艰苦、关系复杂等,人们表现出眼神疲惫、面容憔悴、不修边幅等状态”和“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的意思,显然已经远远超出词语本身的语义。就是说,直观的词汇义与鲜明的情感义结合在一起,这些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就变得更为厚重。浓郁的人情味和生命意识是主要基调。语言文字是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与演进而产生的,初始就与人类的生活、生命紧密关联。看似简单的符号,但是每一个语言文字的背后都蕴含着故事、承载着情感。因此,面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文字,我们不应该单纯地把它们视为毫无生命力的符号。来源于生活,透析着世情人生,这是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正是如此,不论是寻常用语,还是流行语,它们都蕴涵丰富的情味,包蕴深刻的生命意识。当然,这种特点是普适性的、全人类性的,而不是狭隘片面的。“银发力量”,因为观照的是“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让该词具有了浓浓的情味。该词的入选一方面表现出全社会对老年问题的重视,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人无再少年”,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全社会只有兴起尊老重老之风,这个国家和民族才是理性而有希望的;“小孩哥/小孩姐”,字面意思看生活化色彩较浓,但是从它指称 “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的意思看,该词就富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心孩子、启发孩子、引导教育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健康发展,他们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显而易见,描述“一老一少”的新词入选,足见其所承载的社会期许。词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一年一度入选的流行语,它是这一年社会发展大事记的记录,也是社会发展主流趋势的反照。不论是国家发展的层面,还是从寻常生活的角度,这些流行语都映照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和公众对社会发展投注的心理期许。虽然看似语义文字,实则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对社会公民而言,面对这些流行语,我们除了理解与认识,更要适应这些新词新语所及事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一、数智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即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化的高级技术,如自主学习、决策优化、预测分析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数智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生成设计”“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金融”等“数智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二、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安全和治理。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为世界提供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治理新视角。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中法两国充分致力于促进安全、可靠和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统,坚持‘智能向善(AI for good)’的宗旨”。2024年6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再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良好生态的基石。三、未来产业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新赛道。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产业的突破和发展,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变革。四、city不city美国博主保保熊用短视频记录在中国旅游经历,视频中他和妹妹对话:“上海city不city啊?”“好city啊!”“city”本义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保保熊表示,他对话中的“city”指的是时髦、洋气、现代化,又指刺激、开心的感觉。“city不city”即“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现代化不现代化”,“好city”即“好刺激”“好开心”。保保熊的视频走红后,“city不city”成为超级流行语。自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华观光旅游,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美景美食、高铁出行以及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让外国友人直赞“city”。2024年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city不city”流行话题时表示,中方将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们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五、硬控“控”即控制,“硬控”即强行控制。“硬控”一词最早来源于游戏,指使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如今,“硬控”一词的使用逐渐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交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网络上常说的“××硬控我×秒”“××硬控我×分钟”,表达的就是某种事物非常吸引人,让人短期内完全沦陷,身不由己。六、水灵灵地××ד水灵灵”多用来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也用于形容动植物等润泽、有生气。“水灵灵地×××”出自一位韩国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话:“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周围都是可怕的姐姐们。”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句,将“水灵灵地”与各类词语搭配,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其使用语境逐渐扩大,可用于强调、突出,如“咱们一起水灵灵地出发吧”,也可用于调侃、自嘲,如“他(我)就这么水灵灵地被开除了”。七、班味上班工作后,由于任务繁重、条件艰苦、关系复杂等,人们表现出眼神疲惫、面容憔悴、不修边幅等状态。这种状态即“班味”。“班味”的走红源自网文《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会改变了》:“只要上过班,就会沾染上了班味,再也去不掉了。那种上过班的疲惫气质真的是模仿不出来的。”网友热议“班味”,既分享自己的“班味”表现,也分享告别“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努力,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娱等。“去除班味”“洗掉班味”等说法因此也广为传播。八、松弛感“松弛”既可指不紧张,也可指不严格。如今的“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松弛感”走红源自一位博主的旁观经历:一家人出门旅游,所有行李都被退回,但他们没有吵闹,也没有生气崩溃、相互指责,而是重排行程,气氛全程松弛。博主将此事上传后,“松弛感”引发热议。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松弛感”火遍全网。中国队“00后”小将出征奥运表现出的“松弛感”引人瞩目。他们面对压力应对自如,以“新世代的松弛感”和阳光心态展现满满的青春自信,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比赛成绩。九、银发力量“银发”借指老年人,“银发力量”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2024年10月9日,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向全国的老年朋友致以佳节问候:“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参与到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活动中来,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银发”族词语也不断发展壮大,如“银发浪潮”“银发市场”“银发经济”等。十、小孩哥/小孩姐“小孩”指的是儿童、幼儿,泛指未成年人。“哥”“姐”若用于非亲属关系,一般是敬称,指年龄与自己相仿或稍大的人。“小孩哥/小孩姐”指的是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他们年纪虽小,却拥有非凡才能,成年人自叹不如,便在“小孩”后加上表示敬意的“哥/姐”称呼他们。有“小孩哥”11岁能造“火箭”,有“小孩姐”14岁创下奥运纪录,均产生广泛影响。如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孩子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机会发挥潜能,也获得了更多支持和肯定。“小孩哥/小孩姐”的流行有现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