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有所思】沈中l记叙文与记叙性散文(一)

文摘   2024-12-18 07:05   四川  

我们在小学、初中完成了记叙文初级写作任务,即会写简单记叙文。到高中完成记叙文的高级写作任务,即会写复杂记叙文——多人多事记叙文。对于一般同学来说,就已经完成了记叙文的写作任务。但在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一般的、规范性记叙文难得高分,所以对于那些写作基础较好、写作兴趣较浓且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同学来说,就不满足这些了,他们要追求更高境界——散文化记叙文与记叙性散文。

先比较一下记叙文初级、记叙文高级、散文化记叙文与记叙性散文四者的区别,粗略的说这四者的关系就有点像猿——类人猿——人的关系。记叙文高级、散文化记叙文二者比较接近,只是散文化记叙文更具有文学色彩,语言优美而不流于平铺直叙、感情炽烈而不流于平淡空洞。但不管怎样精美动人,散文化记叙文本质还是记叙文。它行文依然要像记叙文一样,要强调一个主要对象、一个主要事件、一个主要情节,其他人物、事件、情节都是次要的,不是平等并列行文的。因此,散文化记叙文的特点,兼有散文的文学性和记叙文的单对象、主事件、重情节的特点。

记叙性散文就不一样了,本质就是散文了,不同于记叙文写作。记叙文要突出一个主题来写,散文要围绕一个感悟来写。围绕这个感悟,可以写多人、多事、多情节,且不分主次,彼此是平等展开的。

记叙性散文优美耐读,备受师生欢迎,在列次考试中得分也最高,但写作难度也最大,我把记叙性散文写作视为中学写作训练的最高级,只适合部分写作优秀的同学练一练、冲一冲。

 

因为散文是文学作品,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写作家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广博的学识,不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象蓬间雀那样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散文笔调的魅力,既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也来自作品高度净化的笔墨、娴熟的技巧、隽永的韵味。因此写作散文,要有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还需有异常严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创作时不能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挖空心思找到准确的词句,并把它们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简意繁”。(待续)

 
  咸咸的旧时光

   作者  张迈

姥姥一辈子没出过村子。妈妈说是村里那弯小溪水太甜,把姥姥拴住了。

记得儿时去姥姥家玩,她弓着背拉过我,额角笑的皱巴巴的。“姥姥中午给你炒咸菜,你想吃闲的还是甜的啊?”

咸菜咸菜,当然是咸的,于是我脱口而出:“咸的!”

姥姥点着我的额头轻轻的笑着,目光越过了我的头顶,飘向了我身后的梨花树,细碎的白色花瓣在风中飘摇。她愣愣道:“好,咸的好啊,都随你,都随你。”

那天,姥姥给我炒了一大盘咸菜,青绿色的叶子腌的有些发黑,香味让我直流口水。可刚吃上一口,我就被齁的吐了出来:“好咸!”

姥姥忙夹了一筷子咸菜,边尝边说:“怎么会呢?就是这个味啊......”那浑浊的眼中有点点光亮漏出,像久远的思念。

后来,妈妈对我讲起了姥姥的故事。姥姥遇见老爷还是在十七八岁的年纪,爱穿蓝色的棉布裙,她在上游洗衣服,老爷在下游喝水,喝着喝着,觉得哪里不对,于是寻到上游,看了姥姥半天,没敢责怪,只是嘟哝一句:“好好的甜溪水,让你洗咸了。”姥姥手中的捣衣棒一顿,两颊便红了。

次年春暖花开时,姥姥穿着红裙嫁给了姥爷,开始给姥爷洗衣服。姥爷给姥姥种了一棵梨树,就在门口。春时幼嫩,夏日入雪,秋季成荫,冬夜簌簌。

老爷爱吃咸,姥姥喜欢吃甜,两人为咸菜炒咸炒甜争了一辈子,后来,姥爷病重离世前还拉着姥姥的手笑说:“以后你终于可以好好吃甜咸菜了。”

可姥姥再也不曾吃过甜咸菜,炒的一盘比一盘咸,却吃的比谁都欢。门前那梨树不知花开花落多少回,儿女们送来的好吃的吃不完,但姥姥最爱的还是咸菜,咸咸的滋味,像极了那段长长的旧时光。

世间百味,若曾相中一味,便嵌入一生,其余的都是佐料。

点评:咸咸的旧时光”,起笔苍茫,气魄摄人,极有文采。行文中叙述方法多样,顺叙、插叙、补叙相结合,笔法灵活、行文起伏,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全文语言优美深刻、感情炽烈动人:“可姥姥再也不曾吃过甜咸菜,炒的一盘比一盘咸,却吃的比谁都欢”流露的是真性真情;“世间百味,若曾相中一味,便嵌入一生,其余的都是佐料”揭示的是真知真见。
可谓玩味其间,爱不释手啊。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  陈海峰  吉红艳  仇玲丽

        蔡兆霞  李少卿  曾江保  崔海荣

        戴静蓉  胡晓静

本期制作李少卿

投稿邮箱:zanmdywk@163.com



咱们的语文课
教不完的语文课,说不完的语文课,咱们对语文课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本公众号由"生成课堂"倡导者、特级教师李仁甫创建,它立足于生成理念的传播,同时兼容并包,愿意把这里变成不同信息交汇的港口、不同观点交流的茶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