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期【中国少年培育观点】刘铁芳l一种道德教育的理念
(1)交往实践的观点:人生活在世界中,总是生活在与他人的活生生的交往实践中,对话乃是个体的基本存在方式。个体道德律的形成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活生生的交往实践,来自个体与他者意识的对话。
人生活在世界之中,人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生活着,而始终是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就是一切结束之日。因此,对话实际上不可能,也不应该结束。……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人的意识的发生、发展,美的灵魂、美好的人性正是发生在活生生的生命的实践之中,发生在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对话之中,没有现实的交往实践,没有人与人的对话分享,就没有充实而完整的精神生活,就不可能有人的道德性的充分发展。“思想并非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物,而‘固定居住’在人脑中;不是这样,思想是超个人超主观的,它的生存领域不是个人的意识,而是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交际。思想是在两个或几个意识相遇的对话点上演出的生动的事件。……思想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性的……。”
人生活着,人就总是有意无意,或显或隐地寻求与他者的对话。“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性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个体德性的生成、道德观念的积淀,并不是主观个人的产物固定在大脑之中,而始终是来自与外在世界的活泼交流,来自与实存的或意向中的、在场的或不在场的他者意识之间的对话。个体心中的道德律正是“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方式建立起来”。道德教化的过程正是教化双方主体间“听——说”关系的不断建构的过程,是个体道德生活的对话性充分展开的过程,是对话中的个体对“具体‘语境’的不断‘适合’的过程”。
(2)主体性的观点:个体以主体的方式进入对话,个体的主体性通过对话展现出来,与此同时,个体又并作为主体在对话中获得新的自我认识、自我建构,提升其主体性的存在。对话的过程就是个体生存质素得以显现的过程,显现个体生存的伦理品质、伦理牵涉,敞开个体的道德视界,从而显现个体德性生成的“道路”。
主体性蕴涵着独立性、自由自主性,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意味着自我思考、自主选择、判断、行动,并且自我承担自身的道德责任,对话就是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交往中的活生生的存在方式。“人是整个地以其全部生活参与到这一对话之中,包括眼睛、嘴巴、双手、心灵、精神、整个身体躯体、行为。他以整个身心投入话语之中……。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全部个性参与对话。”个体的世界,个体的生命存在投入在对话中,并通过对话而展现出来,个体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以及生命存在的世界的重新发现、认识。对话不是把一种确定的立场加于个体,而是个体自身去发现,对话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沉浸、展示、发现,意味着“让……显现”,让个体生命的存在显现。道德教化中的对话就是让个体生命之中的伦理冲突、伦理脉络显现出来。这里的“发现”包含着双重内涵,一是发现自我与发现他人,发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伦理纠缠,对自我的发现包含着对他人的发现,同样,对他人的发现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的发现;一是自我发现与他人发现,个体不仅在自我的话语中发现自己,也在他人的话语中发现自己。对话中的个体始终是作为自我沉浸、展示、发现、敞亮、疏明的主体。
“重要的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中是什么,而首先是世界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什么,他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重要的不是告诉个体在世界中是什么,而是让个体去发现世界,发现自我,发现自我与世界的伦理关涉。古希腊,说话和辩证法具有同一性,对话就是活生生的辩证法,就是真理的显现,个体道德生活中的“真理”通过对话而显现出来。对话性的道德教育意味着回到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回到真实的人的生活,回到真实的个体,就个体生活本身来显现生活中的伦理世界、伦理牵涉,敞开个体的道德视界,引导生活的提升,显现个体的德性生成之路。
(3)价值性观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发现乃是现代性的基本成就。对话以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价值平等、自主性为依据,对话就是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凸显的基本形式。
个体人格的独立性、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乃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也是现代性道德教育的基本追求。“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对话总是意味着对话者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个体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对话性首先意味着生命个体的同等价值,意味着教化者和被教化者之间作为生命个体的同等价值,意味着个体作为“具有充分价值的言论的载体,而不是默不作声的哑巴”,任凭教育者摆布,不只是教育者“语言讲述的对象”,而是作为与教育者具有同等价值的对话的人,发出自己真的声音,在生命的叙述与倾听中实现自我人格的提升,对话性因之而成为个体生命之价值与尊严的现代性实践形态。
理想的对话意味着个体的“独立性、内在的自由、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意味着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样性及其价值形式的多元性的尊重与认可,对教化者而言,受教化者并“不是‘他’,也不是‘我’,而是不折不扣的‘你’,也就是他人另一个货真价实的‘我’(‘自在之你’)”,教化的结果不是要对方失去他的自我,而是要对方更好的成为他自己,实现他的自我,不是要取代、吞没他人的议论,而是充分“保留他人议论的独立性”,对话的过程因之而始终是个体价值与尊严的不断生成、充盈的过程。
(1)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不是纯然被规定的对象,个体德性的生成来自个体的生活实践,对话性的道德教育意味着就生活自身来显现生活,而不是纯然以先行预设的伦理规范灌输到个体的世界之中来规划个体的生活实践。
人不是纯然被规定的,人是生成性的。个体德性的生长生成来自个体真实的生活实践,来自生活实践中的人与人的活生生的交往,而不是纯然充当先行预设的伦理规范的“传声筒”,“性日生则日成”,从而把德性的生长生成置于个体真实的生活历程之中,深深地关切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关注人的生活的世界,在生活实践中,在活生生的交往实践中,在人与人的对话交流中,展现个体的伦理世界,展现个体复杂的伦理牵涉,让个体在自我发现与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拓展其伦理的“视界”,启迪其道德思维、道德智慧和个体德性生成的自由自觉。
人在生活的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学习、创造、收获,人在其生活世界中生成新的自我。道德教育意味着就其生活世界本身来显现生活世界的伦理牵涉及个体生活的价值可能性,敞开人的可能生活世界,显现个体德性生成的道路,从而引导个体“上路”,“上”德性自主生成之“路”。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拒绝强迫灌输,而指向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
(2)对话性道德教育理念旨在凸显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平等性,使对话本身成为个体价值与尊严显现的基本形式,并且通过对话中的自我发现、自主建构,提升个体作为价值和尊严的存在。
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存在,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于一个尚付阙如的教化传统而言,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凸显乃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模式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存在并且倡导社会对每个人的尊重,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平等性,因此,我们选择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对话,即建立在社会成员平等的基础上的商谈,基于合作的共识,而不是基于少数人的天才设计和强迫灌输。也许对话并不能解决一切现成的道德问题,对话也不是解决现实道德问题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她却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最好的、最切合人性的方式,因为她意味着人的独立、价值、尊严和生存的基本权利的凸显,意味着每个人的独立、价值、尊严、权利的凸显,意味着我们作为人不是纯然被规定、被决定、被改造、被驯服的客体、对象,而是自我生成的主体,是拥有同等价值与尊严的人。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与其说旨在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道德上的“圣人”,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不如说旨在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深深关切自己的道德生活、美好生活的人,培养成个体德性生长生成的主体。对话不可能帮助我们实现人间纯美的道德世界,甚至可能还暗含着人世不可能成为纯美无瑕的道德世界,但对话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形式,就是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道德实践,就是个体德性的实践形态,甚至就是人的“道德地”存在的基本方式。
(3)对话性的道德教育,不主张个体道德的先行一元规范设定和基于此规范设定的强迫灌输,但强调基于对话交流而积极达成健康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共识,在关注社会的基本伦理秩序的同时,倡导道德的自主、宽容,拒斥道德的专断论。
在一个商业潮流滚滚而来、谈论道德被视为迂腐、利益关怀远大于道德关怀的时代里,在一个随着道德价值的相对主义走向而带来的道德虚无主义并不稀见的社会里,我们深深地关切道德之真,关切社会的伦理秩序,关切人们的道德共识的建构。我们关切道德之真,但我们决不认为道德的真理就在我们手中,我们握有解决人间道德问题的钥匙,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替他人设计美好的道德生活蓝图。但当我们承负着社会伦理价值的传输使命之时,我们就不能不唤起他人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关切,并给每个人敞开接近优秀的伦理资源的可能空间,浸渍其中,在那里,获得自身的价值陶冶。有了众人的关切意识,有了对话的“平台”,道德的共识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与可能。
(1)平等原则:价值平等是对话的前提与基础。惟有作为与教育者平等的个体,受教育者才可能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敞开个体的内在世界,与教育者积极交流。惟有切实认可并且尊重受教育者的同等价值,教育者才可能真正从内心接纳学生,才可能把学生看作“具有充分价值的言论的载体,而不是默不作声的哑巴”,不只是教化者“语言讲述的对象”,从而尊重他们的声音,并且乐于倾听,寻求相互理解,而不是诉诸权威,动辄灌输,或者以训斥代之。惟有对自我与他人同等价值的确认,我们才可能在教化性对话中尊重自我,也尊重对方,尊重每个人话语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才可能有说者与听者之间真诚的言说-倾听,才可能有个体生命存在及其感受在对话中的充分展示与发现。
(2)差异原则:对话性是基于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这意味着我们应当承认个体道德意识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尊重每一个个体本身就意味着要尊重个体之间道德意识的差异性。对话就意味着差异、对立和冲突,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多层次性”,意味着“求同”而“存异”,对“异”的尊重乃是求“同”的前提与基础。一种只允许一种道德观点、一种道德价值、一种道德声音的教化生活乃是一种没有生气的教化生活,充斥其中的只有灌输强迫和道德威权的无处不在的渗透,听不到弱势的个体生命的卑微述说。正是基于对差异性的正视,才会有积极的合作交流,有相互的倾听与述说,倾听个体生命的道德意愿和伦理叙事,理解个体道德境遇的复杂性、独特性,在敞开的伦理视域中追求道德视界的融合和道德共识的实现,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声音去取代大家的声音,用一种议论来“吞没他人议论”,用一种价值来规化众人的声音,这样,道德的共识、伦理的共契才会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个体的生命世界之中。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对话的关键是:①尊重彼此的观点;②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③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④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⑤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⑥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
(3)个体原则:对话意味着对话的双方作为“我”的言说,“我”说,并且说“我”,这种言说乃是切己性的,深深关切个体自身的生命存在。“唯有承认我从自己唯一的位置出发而独一无二地参与存在,才能有产生行为的真正中心。”“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我”是依凭我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参与于对话之中,“我”的独一无二的存在本身构成“我”言说的基础,由“我”出发的个体性话语就是从个体生存状态出发,并使“我”的存在本身的伦理关切得以显现的话语。对话的基础乃是个体生命在世界中的存在与感知,是个体生活的真实世界。对话总是意味着道德教育活动中的个体有“话”可说,有关涉个体生命之中的伦理纠缠的话语,个体的话语来自个体对自我生命之中的真实伦理感受,来自个人对自我伦理关涉的细致入微的把握,来自个体对自我及其世界的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真理’,自己的生活立场。”惟其如此,对话才可能成为完整个体之间的真诚交流。
(4)开放原则:真正的对话乃是一个过程,永无止息,没有终点,没有最后的结论。这意味着真正的对话必然认可个体生命的未完成性,而不是简单地给个体下结论、贴标签。事关个体德性的教化乃是一条“路”,教化的过程乃是“上路”,德性生成的个体“在路上”。“只要人活着,他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他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说出自己最终的见解。……人不是据之进行精确计算的有限数、固定数;人是自由的,因之能够打破任何强加于他的规律。”对话的目的是敞开自我、沟通他人、相互理解、相互提升,在对话中并且通过对话,对话者获得对自我的重新发现和认识,使自身的某些方面得到改变,某种片面性得以克服,从而使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点不断丰富、拓展、改善,这必然要求对话者承认个体生命的未完成性。“一个把自己的生存看成是最完美无缺的生存、把自己的思想看成是终极真理的个人和群体,必定会拒绝对话、拒绝对自己的生存和思想作出任何细微的改变。”正因为未完成性的认可,个体生命存在才能满怀不断提升、完善自我的愿望,才有希冀和未来,才能满怀激情和兴趣地去生活、体验、创造,个体德性的生成才能成为一场没有止息的活泼对话。
(1)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利用多种手段,消解由文化传统、教师权威、人格依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师生之间沟通的距离、障碍,彼此接纳对方,使学生能够平等地与教师交流,而且乐于与教师沟通,能充分进入师生对话的情景之中,正如伽达默尔所言,“每次真正的谈话都表现为一个人向另一个敞开自己,真正认为对方的观点值得考虑并且深入另一个人的内心。”“一次涉及根本问题的谈话永远不是我们想要进行的谈话。……而是卷入谈话之中。”营造自由和谐的谈话情景,使学生进入对话之中,这是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起点。
(2)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传统独白性道德教育模式中,学生个体更多的是充当“听话者”的角色,作为被规训者,作为教育者“语言讲述的对象”,学生没有表达自我道德感受和意愿的机会和意识。对话性道德教育立足于师生个体的道德境遇,立足于师生之间相互的“叙述——倾听”,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充分表达、展现自我道德生活境遇、道德意愿的权利,道德教育的过程正是对学生自我表达的引导与激励,从而在学生的自我表达与发现中实现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引导与提升,实现个体“心灵的转向”(柏拉图)。
(3)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独白性的道德教育,由于预设的一元道德价值的唯一正确性和权威性,不存在学生质疑的余地,也不容许学生的质疑问难,学生只能是先行设定的伦理规范的接受者。对话性道德教育强调,个体道德认识之真是基于对话的共识,而不是先行设定,所以它强调师生的商谈,鼓励学生的质询,从自我生活世界的背景出发去思考道德生活的为什么、怎么样,在质询中展现学生自身生活世界的伦理状况,拓展学生的道德视界,提升学生的道德觉悟。
(4)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独白性教化的典型话语模式是“X说P,所以是P”。孔子说“P”,所以是“P”;权威人士说“P”,所以是“P”;教师说“P”,所以是“P”。“在任何情况下,X所代表的都不是说话人自己,而是高居于听话人之上的某种强势话语、绝对话语。” X说P,就是P,没有P1、P2、P3……,没有个体应答、质疑、选择、表述自我的空间,个体只能作为被动接受、认同、贯彻的客体,无从言说,也无话可说。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就是要告诉学生,“X”说“P”,但可能还有“P1”、“P2”、“P3” ……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个体而言,可能是“P”最好,但也可能是“P1”、“P2”、“P3”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P”最好,还是“P1”、“P2”、“P3” ……都是学生个体自主选择的结果,是源自学生个体的道德理性的自觉。
此外,建立开放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具备深厚伦理精神陶冶价值的优秀的教化文本,同时有不垄断文本之伦理意义的解释权,给个体提供开阔的伦理资源和开放的话语空间,让他们道德精神的触角得以充分延展,能积极感受个体生活世界的伦理关涉,为个体德性的生活提供切实的依据。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 陈海峰 吉红艳 仇玲丽
蔡兆霞 李少卿 曾江保 崔海荣
戴静蓉 胡晓静
本期制作:蔡兆霞
投稿邮箱:zanmdyw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