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1期【专家视点】汲安庆∣在多维度的生命融合中走向审美创造——宋运来《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研习

文摘   2024-12-12 00:00   江苏  



在多维度的生命融合中走向审美创造——宋运来《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研习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有趣的课,课题的名字叫?(指板书)

生(齐):朱德的扁担!

师:老师读课文,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画下生词。我说怎么画,你们就动笔怎么画。

(学生随着老师的提示,分别用符号“□”“△”“○”标注生字词。)

师:刚刚画下的词语,你在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老师再读一遍课文,这回不需要大家动手,而是要动脑。我随时会插入问题,你可要注意听啦。

(读课文)

师:1928年(停顿),时间很久了,距现在有八十多年啦,是你们太爷爷小时候的年代。

生(纷纷感慨):哇!

师(接读):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哪里去?(提高音量)

生(齐):井冈山!

师:猜一猜,朱德同志带领的这支队伍有多少人呢?

生:十几个人!

生:一百个人!

师:当时朱德同志可是一个大官啊,(神秘地)告诉你们,他带领的队伍有6000多人呐!

生(惊叹):哇!这么多啊!

师:朱德同志带领多少人到井冈山?

生:6000多人!

师:朱德同志带领6000多人到井冈山,要干嘛呢?(接着读文)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

师:毛泽东同志也带领了一支队伍。两支队伍聚在一起叫——

生(齐声):会师!

师(竖大拇指):真聪明!(接读)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

生(齐声):敌人!

师:那红军是谁?

生:解放军。

师:那时候不叫解放军。

生:八路军。

师:也不对。文中就是指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军队,他们的军队就是——

生:红军。

师(接读):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这根据地就是?

生:井冈山!

师:井冈山!不只一个山头啊,有很多个山头。谁的军队在坚守?

生:毛泽东和朱德的军队。

师:就像下围棋,每个人都有一个“地盘”。那井冈山就是——

生接:红军的“地盘”。

师:也叫根据地。红军要粉碎敌人的围攻,敌人在哪个地方?

生:山下。

师:要坚守根据地,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多不多?

生:不多!

师: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这个地方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有——

生(齐声):五六十里!

师:这是去的时候,要走五六十里,回来呢?

生:还要走五六十里。

师:一去一来多少里?

生:一百多里!

师:这个路啊,还跟平常的不一样,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啊。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师(接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生接)草鞋!

师:不是皮鞋,也不是布鞋,而是草鞋呀!草编的鞋哟!还戴着——

生:斗笠!

师(接读):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声情并茂地)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生情不自禁跟读),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都劝他——

生:不要去挑!

师:朱德答不答应?

生:不答应。

师:这声音可不像。

生(精神昂扬):他不肯!

师:很坚决!(接读)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

生(齐):藏了起来!

师:不料,没想到,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

生(大声):扁担!

师:他连夜又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作困惑状)老师不明白了,“朱德”是一个人的名字,那“记”呢?

生:表示日记的意思。

生:表示他做的。

师:你看你的橡皮,有时候也写上名字。你的文具盒,也拿胶布写上名字。都是干嘛的?

生:防止别人拿走。

师:都是防止别人拿错的。朱德怕别人拿走他的扁担,所以写了“朱德记”。(走进一个学生)你叫什么?

生:宋秀婕。

师:如果你的铅笔上写上宋秀婕的名字,我们可以叫?

生(笑):宋秀婕记!

师:老师现在要把这个“记”字单独拿出来。看屏幕们(出示“记”的三种意思),“记”有三种解释,考考你,哪一种是“朱德记”中“记”的意思呢?第一种,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第二种,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第三种,是记号。你们选哪一种呢?

生:第三种!

师:恭喜大家答对啦!“朱德记”的“记”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记号!(掌声响起)

师:好样的。(接读)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停顿)孩子们,刚刚是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现在请你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等一会老师看谁读得最流利!

二、观图比较,认识斗笠

师:谁也愿意来读一读,就读一段好不好?

生:好。

师:哪一段呢?就找最难的吧!

生:第二段。

师:第二段生词特别多,估计要大家帮助一下,才能读下来。

生读。“山高路陡”读成“高山路陡”,其他学生插嘴纠正。

师:掌声送给他!在别人插嘴的时候,你不受影响,还能继续读下去,心理素质非常好。有点问题没关系,改正过来就可以了。大家听出来了,第一句话确实不好读(生点头)。同学们再练读练读,把它读顺溜了,开始吧!

生自由练习,读完把书重重地放在桌子上。

师:读得很投入,表扬!放书时要轻轻地放下哦!大家还不认识朱德同志吧,(出示朱德图片)。小朋友们,这幅图里朱德同志挑着担子,课文里插图也是朱德同志挑着担子,比较一下,这两幅图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生:他戴的帽子不一样。

师:这幅图,朱德戴的是什么帽子?

生:军帽!

师:红军的军帽!课文插图上戴的是什么帽子?

生:草帽!

师:课文中不叫草帽,叫——

生:斗笠!

师(出示斗笠图):。斗笠用什么做的呢?“笠”字上部是什么头?

生:竹字头。

师:不用说“斗笠”是用竹篾、竹叶等编的。看一看这两幅斗笠图有什么不同?(指着尖的斗笠)

生:尖的!

(师指着圆的斗笠)

生:圆的!

师:总结一下。

生:斗笠有两种:一种圆的,一种尖的。(掌声)

师:再看看这两幅图,除了戴的帽子不一样,他挑粮食的筐呢,有什么重要的发现么?

生:书上的是满满的一筐,投影图片上的看不出来。

师:挑着满满粮食的朱德,你们知道他是从哪里到哪里吗?

生(兴奋地):茅坪到井冈山!

师:朱德要到哪里去挑粮?

生(齐声):茅坪!

师:粮食装满了筐以后,他要回到哪里?

生:井冈山!

三、展开想象,积累词语

师: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课文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了!(指名读)

生: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师:这句话如果用“因为……所以……”句式,怎么说?

生:红军因为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所以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师: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这句话怎么说?

生: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因为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掌声响起)

师:井冈山到茅坪这五六十里路,好走吗?

生(肯定地):不好走!

师: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这条路宽不宽?

生:不宽。

师:是平坦的马路吗?

生:不是!

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想一想!

生:可能有很多小石子!

师:不仅有小石子,还有很尖利的石块!

生:有扎人脚的小石头!

生:也可能是长着尖尖刺的灌木。

生:路上可能有敌人!

生:有可能埋着地雷。

师:真危险啊。

生:山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生:有陡峭的悬崖!

生:可能敌人开着战斗机上天了!

师:是啊,天空有敌机盘旋!根据大家的发言,老师送给你们几个词吧!(出示)

生(读):山高路陡、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爬山过坳、翻山越岭。

师:你看,“羊肠小道”是细细窄窄的、弯弯曲曲的。“爬山过坳”,一会往上走,一会儿往下走。老师说个句子,请你选择上面的词语来回答。从井冈山到茅坪怎么样?

生:山高路陡。

师:从井冈山到茅坪是一条——

生:羊肠小道。

师:从井冈山到茅坪的道路——

生:崎岖不平。

师:从井冈山走到茅坪要——

生:爬山过坳。

师:还可以说——

生:翻山越岭。

师:所以这条路好不好走?

生:不好走。

师:所以走这条路艰苦不艰苦?

生:艰苦。

师:作为红军司令的朱德,工作那么忙,却要和战士们一道去爬山过坳、翻山越岭去挑粮。让我们再读读这五个词语。

四、总结文意,感悟品质

师:这是一组描写山路的词语,还有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请看!

生(读):以身作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敬互爱

师:这几个词语描写谁最合适?

生:朱德。

师: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是写朱德司令的?

生: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朱德作为司令是不是大官?

生:是的,比军长大。

师:大官还和战士们一块去干什么——

生:挑粮。

师:大官还去挑粮,可以用上一个什么词?

生:官兵一致。

师:他是大官,士兵干什么,他也干什么,这叫——

生:同甘共苦。

师:也叫——

生:以身作则。

师:再把这句话读一遍感受一下。

生读。

师:课文中有写“互敬互爱”的吗?这个问题下节课研究。接着我们来梳理一下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28年。

师:讲的是谁呢?

生:朱德。

师:主要讲朱德的什么呢?

生:朱德挑粮。

师:朱德在挑粮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

生:扁担被藏起来了。

师:被谁藏的?

生:被战士们藏起来了。

师:是朱德一个人去挑粮吗,还有谁?

生:战士们。

师: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到哪儿去挑粮?

生:茅坪。

师:那我请一位同学简要说说课文大意吧。

生:1928年,朱德和战士们一起到茅坪挑粮,后来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没想到,朱德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继续挑粮。(掌声响起)

师:这就是课文的大意。

师:解放后,井冈山博物馆收藏了朱德同志挑粮用过的箩筐与扁担(投影)。游人“熊炬”参观后写下了一首诗歌,我们分享一下。

生读:

朱德总司令,当官不像“官”。一支手枪挂腰间,一条扁担常在肩。

朱德的扁担,跟大伙一般,一头挑南瓜青菜,一头挑红米白盐。

朱德的扁担,无声的教言,忘记过去是背叛,井冈精神代代传。

师:朱德去挑粮,怎么挑出精神来了?井冈精神是什么?

生(再读):以身作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敬互爱

师: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里,下课!

(注:本教学实录由顾瑞杰老师根据录像整理。)

研习——

宋运来老师的这则课例,让人透过文字都能见出当时课堂上师生共境、共情、共理的动人情景,“生命融合”的境界,于无声处达致了。

生命融合,指的是主体与对象,或主体与主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话所产生的生命感通、思想触发或情感交融状态。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用钱钟书的话来说,就是“人心之通天”。与自然对话,转向与文本对话,就是狄尔泰“体验论”表达的那样:“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人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洪流之中,并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

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实现认知与体知的统一,惟其如此,才能将别人精神生命的能量化为己有。认知到的东西不一定能体知到,但体知到的东西一定可以深化认知,并推动自主发现——悟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节中,对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内容”这样表达:“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实现认知与体知的统一,亦即生命融合的境界,怎么能有自己的想法呢?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该从哪些维度着手,化用生命融合理论,实现认知、体知与悟知的统一,让审美创造的精神之光彻底照亮课堂,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呢?宋运来老师《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的教学,对我们的探究不无启示。

一、与文本人物形象的生命融合

与人物形象生命融合,是很多老师的自觉追求,但是方法、路径各有不同。

宋老师的这节课,实施路径至少有四:

一是时间视角的生命融合。宋老师上课伊始说“1928年,距今80多年”,并表明这是学生太爷爷小时候的年代,这便将冰冷的数字生命化、个性化了。数感,很多成人都缺乏——有也是因为有了与数紧密捆绑在一起的感性积淀。所以,要想从数字中感受到时代的影子、生命的气息,必须为数字赋“形”或赋“体”。宋老师用的是“太爷爷”,学生对爷爷多是有感知的,所以顺势感知“太爷爷”就比较容易,因而对时间的纵深感和遥远感便会有所“体知”。从时间角度切入,使学生入境,为感受人物形象蓄势,教学思考的细腻可见一斑。

二是路况视角的生命融合。文本中“山高路陡”这个词太过抽象,这就像说一个姑娘长得“很美”一样空洞。到底美在哪里,是要具体展开的,比如可以从眼睛、头发、皮肤这些方面去细写。“山高路陡”同样需具象化,学生才能更好地入境入情。宋老师让学生想象山高路陡的具体形态,学生说出路上有尖利的石子、有灌木、有地雷等就是在把“山高路陡”具象化。

不过,学生此处的想象太过跑野马也是事实。1928年,国民党尚无飞机作战。中国飞机研制是从1935年才开始的:与意大利合作,在南昌研制,于1939年生产,且为木质结构。文章写作年代为1928年,所以当时红军挑粮路上是不可能有飞机威胁的。此外,说路上埋地雷的说法,似也不合事实。因为目前最早记录国民党使用地雷的时间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1932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坚守上海的蔡廷锴第19路军和张治中第5军利用收集来的白口铁皮油桶装填炸药,制成地雷和滚雷,预先埋设在阵地侧面的开阔地和道路上,对敌人造成了大规模杀伤力。1935年抗日时,地雷才被大规模使用。学生的回答出现这些知识硬伤,教者应及时纠正。

三是距离视角的生命融合。宋老师关注到了“来回五六十里”的介绍,为了让学生对这一冰冷的数字有感觉,宋老师指出是“去五六十里,回也是五六十里,一来一回一百多里”。不过,这样的具体解释适得其反,因为“来回五六十里”就是指来和回的总里程是五六十里,而非一百多里。关于这一细节的教学,也有老师将红军挑粮路程与操场绕圈比较,将五六十里换算为绕操场200多圈。这更具体形象了,但也是错误的。如果按50里(2.5万米)来算,操场一圈是400米,200圈其实就是8万米。实际换算下来,五十里等于绕操场62圈半。教师在丰富学生体验,提升学生体知力和悟知力时,应注意准确这个前提。

四是事件、穿戴等视角的生命融合。宋老师在讲“朱德记”时,联系学生在文具上贴自己名字的经历;讲到“根据地”时,将之比作“下围棋时自己的地盘”;甚至连书本教材的插图都关注到——观图比较时,让学生比较斗笠和军帽的差别,比较朱德挑“满满一筐”等,都是在引导学生体知,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宋老师极强的生命融合意识。学生体知越充分,头脑中建立的表象就越丰富,产生的思维、想象成果越丰硕,越独特,生命融合就越深入。

从时间到路况,到距离,到事件与穿戴,凡是能激发学生体验与想象的地方,宋老师都悉心开掘了,为的就是能让学生与朱德的生命尽可能融合。这种做法,与西方学者倡导的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境、语境和脉络和谐统一的“境脉学习”理论也不谋而合。

任何文章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语境。《朱德的扁担》一文体现的是1928年的语境,“斗笠”“山高路陡”“敌人”“根据地”等词语构成的话语系统暗示了这样的语境,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语境就必须关注这些词。情境主要指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要与文本的语境有效融合,完成实与虚的统一。当学生与特定的文本语境或历史语境产生隔阂时,教师要提供思维支架,自觉创设比较感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宋老师举例橡皮做标记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朱德记”,就是实现了语境与学习情境的合一。脉络,既指文章的脉络,也指教学的脉络。教学的脉络就是课脉,文章的脉络就是文脉,二者合一,审美的整体化、知识的结构化就不难实现。

从文脉角度讲,宋老师在教学尾声让学生复述文章大意,“会师—缺粮—挑粮—藏扁担—做扁担—越发敬爱”,这便是一条文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只是动作主体不一,略感粗糙,文章的独特性还没有彰显出来。从教学脉络角度看,宋老师在教学尾声让学生复述文意,教学逻辑似有不妥——复述应该在讲完重点字词和课文串讲完后让学生迅速概括文意,这样课脉会更清晰,更有逻辑性。从文本结构角度来说,以上所说的与文本人物生命融合,实际上处于表层结构“现实层面”,要想有深入的发现,必须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原型层面”,超验结构“审美层面”。

二、与文本作者的言语生命融合

如果说与人物的生命融合是感知文本写了什么,那么与作者言语生命的融合就是感知、揭秘作家是怎么写的,怎么创造的,这便进入了审美的超验结构层面。

落实到《朱德的扁担》一文,我们首先要审视选文版本的特点,尤其是文本的独特言语表现个性和智慧——篇性。宋运来老师对《朱德的扁担》篇性挖掘,关注到“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以及朱德和战士一起穿草鞋、戴斗笠、挑粮这些细节所显示出的吃苦耐劳和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但是对照朱良才的原版本,会发现现在版本的选文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原版本中描写条件的艰苦,写到当时快到冬天,战士们吃着糙米、南瓜汤、野菜,还时不时没有吃的,严冬时战士还只穿着单衣。但是,现在版本仅一句“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就无法具象揭示当时红军迫不得已,铤而走险的困境,以及红军战士勇敢、坚毅的品质。

统编版教材选文中“找一根扁担”和原版“连夜制作一根扁担”的境界也是天差地别。原版选文描写当时朱德找不到自己的扁担连夜亲自削、刮、锯,做了一根,用几个动词把朱德当时焦急而又迫切想和战士们一起干活的心情,以及无私、博大的思想境界都表现出来了。改编后,用“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一言以蔽之,使朱德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下子被抽离得空空荡荡。朱德是在云南军校经受过教育的有文化的军人,这样改也与朱德有文化涵养的军人形象及言语均不符合。原文的环境描写、穿着描写和削刮写的动作描写都是能反映朱德形象特征的,可是现在的版本无法达致这一水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重点放在细节的还原和完善上。如此,方能更好地生命融合。

从不同版本的比较看,我们还能发现宋老师执教的版本和其他版本均存在着不足。倘若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生命融合,必须要关注到以下几点:第一,朱德要下山挑粮,战士坚决反对,对于这一矛盾需有细节描写;第二,朱德四十多岁穿着草鞋下山挑粮,战士们阻止,朱德却比年轻战士挑的粮食更多,这是第二次矛盾张力的营构;第三,事件发展至巅峰,战士们实在没有办法,干脆将扁担藏起来,结果朱德连夜做个扁担。将这三次矛盾贯穿到叙事过程中去,叙事张力的营构,人物形象便会越来越突出。这种钻木取火式的叙事手法,一定会使人物的光辉在藏扁担和做扁担中凸显,战士们对朱德的刮目相看和敬爱有加也会更形突出。如此一来,学生是不是更容易体味到叙事的魅力呢?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言语创造的力量,教师甚至可以自己创作一篇,让学生来比较教师自创稿、作者原文和教材改编稿哪个更好,好在哪里。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深度体味到:与作者生命融合,不仅表现在对作者的肯定上,还表现在对其否定和超越上。反言之,否定和超越,能实现更深度的生命融合。夏丏尊和叶圣陶在《文心》一书中这样写到:“常把我自己放入所读的文章中去,两相比较。一壁读一壁在心中自问:‘如果叫我来写将怎样?’对于句中的一个字这样问,对于一句的构造和说法这样问,对于句与句的关系这样问,对于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等也这样问。经过这样自问,文章的好坏就显出来了。”如此,才能在与作者言语生命融合的过程中,进入超验的审美结构层面,与作者发生深度共鸣,为自己的言语生命绽放蓄势。达到这种境界的生命融合,语文教学的魅力便会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何以故?注意了应势、应需、应性的统一,在学生不懂的地方顺其需、顺其势,助力他们建构新知。这不仅是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更是陶养学生言语生命的需要,进而彰显语文科的言语性。语文教育也只有从致用走向致美,进而走向致在,才能真正步入“存在式学习”的大境界。

三、与文本文化的生命融合

语文深度教学,还必须引领学生触及文本的深层结构——文化层面。

落实到《朱德的扁担》一文,须进入“革命传统”的文化层,这样才能实现和文本文化的生命融合。文化也是有生命的,不管它在源头,还是在中流,抑或是到当下,文化理念的背后都有一种文化的精神主体在。语文教学,必须与这样的精神主体对话。

从这篇文章中,能感受到什么文化?宋运来老师引导学生感受朱德的品质时涉及了很多,如同心协力、以身作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敬互爱。这既是朱德的个人品质,也是革命传统文化。为了让这种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我们还应该问学生:朱德的这种个性品质在其他共产党领导身上有吗?你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呢?这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功课。还可以有意识和国民党的干部比较,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共产党干部身上艰苦朴素、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凸显出来。

再次,深挖这种革命文化,还可以与传统文化比较。文化是有根的,朱德的这些品质古人有没有呢?当然有,如孟子、欧阳修等人就明确表达过“与民同乐”思想。当然,跟低年级学生讲不能如此抽象,得注意简明形象,且尽量通过学生的口,将历史激活,让传统文化自然流过学生的精神河床。以宋老师的灵慧与深刻,应该会在第二课时触及这个维度。

再往深层走,还可指向学生精神生命的陶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审视:对这种文化,我们当下要不要继承?为什么要继承?进而与学生展开精神对话。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问学生:你有走过五六十里路的经历吗?你走的最远的路是多远?如果你走累了怎么办?能坚持下去吗?你任班干部时有没有到处指使他人?如此追问,便会使学生的精神生命和朱德的精神生命彻底融合,和文化的生命彻底融合,因而言语生命的赋能便会自自然然地完成。

(注:本文与研究生徐淼淼合作完成,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3年第11期。)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  陈海峰  吉红艳  仇玲丽

        蔡兆霞  李少卿  曾江保  崔海荣

        戴静蓉  胡晓静

本期制作崔海荣

投稿邮箱:zanmdywk@163.com


咱们的语文课
教不完的语文课,说不完的语文课,咱们对语文课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本公众号由"生成课堂"倡导者、特级教师李仁甫创建,它立足于生成理念的传播,同时兼容并包,愿意把这里变成不同信息交汇的港口、不同观点交流的茶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