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3期【王俊鸣老师语文杂谈】拆解“跨学科”——语文教学无需“跨学科”

文摘   2024-12-16 06:03   四川  

一、“跨学科”是怎么一回事?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并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则是 :“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按:这里似乎是落实在“表达、交流”一面,而不包含阅读。而在“学习任务群1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之“教学提示”中又说:“要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师组成专题指导组,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以深化学生对革命传统的理解和认识。”另外,文件中还有“跨文化”“跨媒介”的法。】

于是,“跨学科”这个概念在语文界就火了起来:发文的,著书的,研讨的,讲座的,煞是热闹,而且多在“读书”一面。而与专家教授们的热闹相反,每天面对教材(教材也是以“读”为主的系统)的一线教师,却是一片茫然,几多困惑,无所措手足,想要紧跟而望尘莫及。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跨学科”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据查,“跨学科”起源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跨学科研究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吴多士( WoodorthR . S .)于1926年提出,指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跨学科”还有相同或类似的称谓:交叉学科,多学科,综合学科复杂性学科,等等。

由此可见“跨学科”之本义至少有四点值得注意:

首先,“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学科”,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与“研究”二字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研究”,无非两个目的:或是为了理论的发展,或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复杂问题。这种“跨”的研究,不是鸡兔同笼,而是氢氧变化,不是果蔬盘,而是麻辣烫;不是拉郎配,而是阴阳合 :各学科统一在某一主题之下,超越自身局限而达成更高层次的成果。 

其次,“跨”是利用各学科既有(已知)的成果,没有成果或其成果半生不熟就无法“跨”。要得到纯净水,氢元素得是真“氢”,氧元素得是真“氧”;要吃麻辣烫,得有够水平的“麻”料、够水平的“辣”料,并且得保证够“烫”,等等。

再次,“跨”是兼有兼用。“跨学科”所“跨”之学科没有宾主之分,轻重之别,而是地位“平等”,协同作用,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其形态是“甲学科/乙学科/丙学科……”而不是“学科┼”。两种模式之间有着巨大区别。

最后,进行“跨学科研究”需要合作,无论是为了创新科学理论还是为了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一般不是靠一个“全能”的天才能够完成,而是要团结相关学科各有专攻的人才共同完成。“合作”不是普通的“交流”。

如此看来,把“跨学科”概念引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就值得商榷了。

中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无论从其目的性还从其可能性看,离“研究”二字都有相当的距离。

教学“语文”就是教学“语文”,语文学科自有其“核心素养”的目标,并没有什么更高级的“超越”语文的目标,你往哪里“跨?

再说,中学生,未成年,其入学的目的就是进行基础学科的学习,绝没有供“跨学科研究”所需的知识、方法等等,你怎么“跨”?

还有,“跨学科研究”需要“合作”,而学习语文,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就是自能读书、自能写作,这是极具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最需要的是安静,是专心,是跟据自身的条件循序渐进,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是有益的,你又何需“跨”?

论者或谓把“跨学科”引入语文学科教学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核心素养”。

这种说法不合逻辑。“语文核心素养(已有明文阐释)”不就是“核心素养”的有机构成成分吗?这种“素养”极为重要,会影响人之一生的发展。你不踏实认真地在此“素养”上下功夫,反而去搞什么“跨学科”,就像不实实在在训练白马、红马、花色马等等的素养,而空谈提高“马”的素养,拔苗助长,沙上建塔,既不合情又不合理,徒增困扰,误人子弟而已。

二、语文教学无需“跨学科”

语文的教与学无需“跨学科”,上面是从“跨学科”之概念的本源、本义说,现在再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

“跨学科”讲究综合,讲究通过实践解决现实问题。而“语文”作为学科,不要说在它独立之前的经学,就是独立之后,仍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文学等等 ,无论是读还是写,这些“学”都包含在内了。而学会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还有口头表达),不也正是通过实践解决现实的问题吗?此事此理尽人皆知,无需饶舌。

有一种论调,说是读书要把文本放回到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这是强调学语文要“跨学科”的重要理由之一。在下实在不敢苟同。

读书,其要义是通过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开阔眼界,陶冶性情,文学作品更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读者需要静心,需要专注,走进去,联想想象,用心动情,读出知识,读出道理,读出情感,读出真、善、美,从而实现读书的价值。如果非要把文本放回到现实生活去,那就违背了读书的初衷,也难以完全办到。像读老舍《济南的冬天》,即使你找个冬天跑一趟济南,也绝对难以看到文本中所描述的情景。读鲁迅的《社戏》,山南海北的学生都到哪里去看这种“社戏”的演出?读《安塞腰鼓》,来一场腰鼓表演或者看一场相关的影视是可以办到的,但作者写作此文不正是想让没有看过(或没条件看)此腰鼓的读者了解、欣赏此一民族艺术吗?如果不实际看到其表演就不能了解、感受其壮、其美,则不仅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也失去了训练阅读鉴赏能力的机会。

学习语文,读书作文,不必“跨学科”,但不是完全不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

世界上的书汗牛充栋,内容千差万别无所不包。作为读者,古今中外、声光电化以至杂学百科,随时都可能遇到。“遇到”就需了解以助“读”。但这只是“借助”,不是“跨”。前面已然说明,“跨”是诸位平等,“借”则主宾分明。变“借”为“跨”,势必偏移目标,迷途忘本。

其实,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是心中有数的。笔者当年教学语文,备课时常有“时代背景”一项,就是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各种资料。比如,读李白《静夜思》就需要借助一点历史文化知识:当年的知识分子或游学,或出仕,常常背井离乡,而那时不仅交通不如现在便利,通讯也远不如现在发达,所以“思乡”“思亲”就是难以避免的情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于是“明月”就成了情感的寄托: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但所“借助”者可以到此为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读”:一首四句二十字的小诗,为什么能千古不朽?字字句句需要通解,其思乡之情需要感受,其表达艺术要能知赏。比如:有版本作“山前明月光”,是“山前”好还是“床前”好?为什么会“疑”月光为“霜”?“望明月”是在“床”上吗?他为什么要“低头”?等等。这些问题弄不明白(或干脆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就不能算是读懂,更谈不到鉴赏。

再比如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更需要借助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杜甫流寓川中的遭遇,当时“西岭”的地位以及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还有“万里桥”的典故,等等,基本了解即可,无需俱道其详。接下来还是下功夫“读”:“黄鹂”为什么是“两个”而“白鹭”却是“一行”(只说意境之美,不必要“跨”到生物学上去)?“鸣翠柳”与“折翠柳”结构一样吗?“上青天”是“往天上飞”吗?雪掩之“西岭”是娱情美景吗?草堂周围景物多多,为什么单写一个“船”且加“万里”以修饰?读不出家愁国难不能算读懂,体会不到两联之间的反衬关系更难以鉴赏其艺术之美。

很清楚,这都不是“跨学科”的综合,而只是“借助”,是“借来”为“语文”所用:所“借”者不是与“语文”平起平坐,也不是要达成“语文”之外的什么目标。这都是与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的区别。不少老师本来“会教”也卓有成效,“跨学科”一来反而不会教了,问题就出在这里:是执事者把“跨学科”的概念放错了地方,给教师带来困惑,给教学造成混乱。

三、“跨学科”还是个好东西

我们不赞成把“跨学科”硬塞到语文学科中来,并不否认它是个好东西。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化,片面化。提倡“跨学科研究”,就是推动人们在科学研究领域更加逼近真理的正确方向,在解决现实的复杂问题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但我们再次强调,这是在讲“科学研究”,在讲“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这跟语文学科的教与学不是一个范畴之内的事。

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不能搞“跨学科”吗?能,但其性质与原义不同。原义是“跨学科研究”而解决实际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搞的只能是“研究跨学科”从而培养“跨学科”意识,学习“跨学科”方法,为将来解决“复杂的真问题”打好基础。可喜的是在基层,已经有人进行有益的探索。

在小学,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公约”为任务,开展小组学习。“班级公约”包含学习、纪律、卫生、劳动、文艺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小组以此分工,每名学生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之间随时开展评价,随时修改和完善,形成小组统一的“班级公约”内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并遴选出最优的班级公约方案,再经过学生的完善最终形成“班级公约”。

在中学,北京四中跨学科研究团队与北海公园深度合作,面向初一年级,开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品园”跨学科选修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中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园林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还是历史,更是文化。在园林这一核心主题的统整下,依据学情和学科特点,“品园”课程从“品北海智慧”“品北海文化”两个角度出发,以“古建”“古树”“古文”为学科连接点,融合了语文、美术、历史、数学、劳技、物理、生物、化学、地理九个学科。

显然,这里的“跨学科”都不是“镶嵌”在某一学科内的“特区”,而是独立的一门学科。他们所解决的问题也只是“学习”而设,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非如此研究解决不可的问题。

这种学科,单靠“下面”去创造是不够的,“上面”应该拿出专门的教材、培养专业的教师。这,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2024年12月11日于北京双清苑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  陈海峰  吉红艳  仇玲丽

        蔡兆霞  李少卿  曾江保  崔海荣

        戴静蓉  胡晓静

本期制作李少卿

投稿邮箱:zanmdywk@163.com



咱们的语文课
教不完的语文课,说不完的语文课,咱们对语文课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本公众号由"生成课堂"倡导者、特级教师李仁甫创建,它立足于生成理念的传播,同时兼容并包,愿意把这里变成不同信息交汇的港口、不同观点交流的茶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