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鸣老师《议论文作法》讲座十八
——王俊鸣老师告诉你怎样写作文
北京 王俊鸣
写作训练,一需文理指导,二需范文借鉴。文理指导把握方向,典型范文则搭建阶梯,以此而实践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有一个怪现象:通观中学语文教材,不要说系统的文理指导,连可供学生借鉴、模仿的范文都屈指可数;而到高考,却年年让学生写议论文。再说,一个文化人,终其一生可以不写诗,不作散文小说,而写议论文的基本功大约总是需要的。这写议论文的本事是怎么来的呢?无师偶或自通,缘木终难得鱼。有鉴于此,本公众号将发表《议论文作法》全稿。本书体例是:每部分都先阐述相关文理,再作“好文欣赏”以资借鉴,然后以“好题试作”来实践,最后再提供“习作参考”以便自我评价,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个系列。因篇幅较长,为使读者心有全牛,兹先示以全书目录,然后逐节发布,有兴趣者留意焉。
《十五贯》里的娄阿鼠说:“老爷说是通奸谋杀,自然是通奸谋杀的了。”这当然表现娄阿鼠作恶心虚,谋脱干系,可是这句话的格式可以研究一下,因为这个格式代表一种思想方法。
老爷说的话准没有错儿。为什么准没有错儿?就因为说话的是老爷。不妨听一听,老爷说是怎么样,自然是怎么样了,他的语气多么斩钉截铁。娄阿鼠的思想方法的全部精华就是这样。
岂但娄阿鼠呢!从前有许多人用“先圣有言”发端,或者用“孔子曰”、“孟子曰”开场,把大前提摆出来,然后立论下判断。近几十年来,“先圣有言”和“孔子曰”“孟子曰”几乎绝迹了,可是大前提的前边往往是“某某说”或者“某某指示我们”,可见余风未衰。这些大前提为什么能做大前提,照例用不着证明,这里头总隐含着这么个意思——是某某说的话就有资格做大前提。这就差不多跟娄阿鼠一鼻孔出气了。娄阿鼠不是相信老爷说的话准没有错儿吗?所以娄阿鼠的思想方法可以做代表。
早些年有个名儿叫“偶像崇拜”,今年有个新鲜名儿叫“个人崇拜”,两个名儿二而一,都指的这一种思想方法。
被用作大前提的先圣,孔子、孟子以及这个某某、那个某某的话也许全没有错儿,从这些大前提推出来的结论也许全有道理,也许对实际工作确有好处,可是这样的思想方法总难叫人信服,因为它只认某某而不辨道理,因为它无条件地肯定某某的话必有道理。无条件地肯定某某的话必有道理,这是无论如何不会约定俗成的。
摆脱这样的思想方法,该是改进文风的办法之一。
(原载1956年7月20日《人民日报》,署名秉丞)
(选自刘成信主编《中国杂文•叶圣陶集》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5月版)
娄阿鼠是昆曲代表作《十五贯》里的人物,是一个赌棍、骗子和杀人犯。他心虚躲到庙里, 追踪破案的苏州知府况钟巧计骗他说出实话。“老爷说是通奸谋杀,自然是通奸谋杀的了”,这是娄阿鼠当时的一句台词。本文作者从这句台词引申出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就是“某某说的话就有资格做大前提”。这种“思想方法”的实质就是“偶像崇拜——个人崇拜”。而作者批判“个人崇拜”也不是泛泛而谈,他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摆脱这样的思想方法,该是改进文风的办法之一。”
《水浒》里有一段关于林冲落草的故事。那时林冲正被高俅绘形拿捉,没处存身,因此带了柴进的荐书投到梁山泊来。梁山泊的头领王伦对他说:“若要人伙,须先把投名状纳来。”林冲不明其意,以为要他写一张什么履历之类,后来经朱贵一番解释,才知道要他去杀一个人头来的意思。林冲当下一口允认,以为区区杀个把头有甚难事,不道在山脚下等了两天都无人经过,及到第三天上,偏偏碰着一个杨志,斗了五回六合也未分胜负,急得林冲冒火,幸亏王伦出来拦住,把两人都请上了山寨去。林冲也就此入了伙。
据说这是江湖上的律法,直到现在,要入盗伙的也还得经过这个手续。意思是怕他日后变卦,所以要他先去犯了一个杀人罪,断了他归顺之心,这不愧为一条好计,最初发明者说不定即是王伦。林冲虽然未曾杀得头来,但那是因为偏偏碰着了武艺和他一般高强的杨志,要是另换一个过往客人,那首级定必早被林冲取得了。我们看林冲当时的那一种急不及待的神色,可断言林冲是有必杀之心的,那目的无非要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得自己的生命。
“贪生恶死,人之常情”,这是我们在小学里就念得烂熟了的。其实不只是人,凡一切动物都是恶死的,而人确乎反比其他动物不恶死一些,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往往能左右那自然的求生冲动的原故。如佛教徒讲出世的,他们自然是不恶死;“杀身成仁”的志士自然也不恶死;厌生的自杀者,至少在他自杀的顷间定也是不恶死,类此者正还不少。不过所谓不恶死者,也是在受一种环境逼迫而成,非真对于“生”就决无留恋了,故“贪生恶死”这句话还是百分之百可以成立的。
除了人以外的一切动物,他们固然也贪生恶死的,不过它们仿佛只出于自然的求生冲动,比如杀一条猪的时候它哀哀的叫嗥,无非要你可怜而饶放了它,至多干一下子自卫运动,比如你捕捉一只小黄蜂的时候,它会用针来刺你一下,如此而已。它们还没有学得如人类的那种聪明智慧,可以用别人的生命来换得自己的生命。曾经看见过一个童话:一次有一只狼找到了狐狸的窠穴,那老狐狸向狼哀求说:“请你放了我的性命吧,我可以把这些小狐狸让你享用。”狼一口允认,于是那老狐狸就把她的儿子女儿一个个都送出来给狼当点心,等到吃完了她的儿女,那老狐狸以为狼可以饶她性命了,不道狼突然一扑,把她也吃了下去。但这究竟只是由人类设想出来的童话而已,不相信下等动物中竟有如此狡猾而又可怜的狐狸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原则:“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我以为这话是极不妥当的,除非是在极下等的动物世界里或则还可适用,一入人类社会,则情形几乎和他所说的相反,要是当初达尔文一读我们的《水浒》,他定不会说出那么天真的话来了。
这是读《水浒传》后的一篇感想,文章从“林冲的投名状”说起,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有一种“聪明智慧”,就是“可以用别人的生命来换得自己的生命”。这个结论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的,那就是针对当时的叛徒、告密者——这可是1936年的作品,那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背叛投敌,告密出卖,都是极卑鄙、极无耻的行为,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一旦此种风气盛行,就陷入了无药可医的地步。而反动的统治者,却总是鼓励告密,招降纳叛。本文的揭发、批判,固然是对着背叛、告密者的,但也是对“鼓励告密,招降纳叛”者的鞭挞。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 陈海峰 吉红艳 仇玲丽
蔡兆霞 李少卿 曾江保 崔海荣
戴静蓉 胡晓静
本期制作:曾江保
投稿邮箱:zanmdyw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