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各个环节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各个环节之间不是随意拼凑,而是借助恰当的介质加以粘连。这种介质与戏曲的楔子所起到的作用相似。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楔子”,并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有序推进,还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楔子;设境激趣;粘连增效;拓展延伸
楔子是戏曲的引子,用以点明、补充正文,它是为下文故事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就整部戏曲而言,一般在故事发展到关键处时总会用楔子以引出或补充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实也就是一部戏。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教学内容和任务是剧本,师生是戏曲中的人物,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间进行的“坐念唱打”中完成。既然一堂课就是一出戏,那么要保证演出顺利进行,“故事”在起承转合中吸引人,除了紧凑的情节安排,关键紧要处适当安排缓冲过渡带——楔子必不可少。就一场戏而言,按照进程分,它包括演出前、演出中和演出后三个阶段,这与一堂课实施的过程是相通的,课堂教学按照时间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使用楔子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进程,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尝试实施。
首先,用好课前楔子,设境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一堂课的教学而言,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前奏和序曲非常重要。一部影视剧,如果序幕精心设计、做好蓄势,往往可以激起观众的观赏兴趣。与此同理,一堂课要很快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前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开放性、无边界的。而语文教学因教学目标与任务的限制,决定了它的有界和相对封闭性。这样,在固定的场域——教室、限定的时间——一节课、特定的人——老师与学生相对固化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课前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就常态的教学而言,课前3-5分钟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多处于自由状态。这段“真空时间”,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起来,组织学生自主性地开展语文学习的相关活动,一方面可以把闲余的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一方面能够把学生从散漫的精神状态中引入到语文学习的情境中,为正课的展开准备好前奏。基于此,课前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的情况,让学生自主组织相关的活动很有必要。简单而言,可以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前置性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比如必修上古诗词单元内容的教学,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收集整理古体诗、近体诗,唐李杜的诗歌、苏辛的词等相关材料,在课前分享交流。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对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有直观的感知;也可以根据整个语文学习的系统安排相关内容,诸如积累必备的语文知识,像熟语(成语为主)诵读、检查验收,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美文佳作的展示,经典古诗词的赏析,课前时事评论演讲等。就语文学习而言,必备知识的积累、关键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即可实现的,都要经历慢工出细活的积累过程。根据教学实情的特点,结合学习实际,对课前活动的内容做好系统化安排,循序渐进地实施,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本节课”的课前有所得,而且在系统实施时,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会慢慢提高。
把课前零碎的时间加以有效利用,既营造了课堂学习的氛围,也有助于及时把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中,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举多得的事情,值得精心谋划。不过,要收到较好的效果,老师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听之任之,要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序列性、可操作性强的计划,并且对学生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把关指导。
其次,用实课中楔子,粘连增效
与剧本的楔子一样,课前的楔子只是为进入正课创设一种情境,为学习新知营造一种氛围。有了前面的铺垫,进入正常的课堂教学就不至于显得突兀。而一堂完整的课,它是由很多板块组成的,就像一出戏有很多幕一样。一堂好课,各个板块之间不是机械地拼合在一起,每个环节之间离不开恰当的粘合剂粘连,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而这种起到把各个环节黏合在一起作用的媒介,从某种意义说就是课堂教学的楔子。
就一堂完整且高效的课而言,它要落实的教学目标和完成的教学任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复合体,构成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不是一盘散沙式的,而是有机的聚合体。从程序上看,一节课包括旧知识的复习回顾、新知识的讲解传授、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几个环节;而从样态上看,它分为新知识的传授和新知的训练巩固两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标准划分,一堂完整的课都不是单一的任务,也不是单一的教学活动环节。既然由多个部分组成,那么要保证其成为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就需要有效的过渡。从课前活动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善用教学机智者不是开宗明义、直奔主题,一般会创设教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时,教学伊始,要么用回顾历史事件的记录影像,要么用相关的影视片段,要么用相关的歌曲……有了这些直观媒介的助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随之会进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境中。
有了良好的铺垫,学生沉浸到学习内容的情境中,这就为课堂教学顺利有效的推进开了好头。不论是什么样的课,一堂课都不是孤零零的,而是学科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既然如此,那么每一堂课在某些方面都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进入新内容教学之前要对先期所学做简单的回顾与梳理,建立起知识链条,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那么,如何由旧知识的复习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间的过渡性内容——楔子——要精心设计。教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由陶诗《归园田居》为新课导入点回顾陶渊明的心性人格之后进入新课学习。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设计师生互动的学习任务,以“为何归——归何处——归去何”为教学的逻辑结构(楔子)串连,各个环节的衔接就不会显得生硬、松散。新知传授的环节精心设计楔子串连,让教学成为有机整体,知识传授向知识巩固的过渡也需要用恰当的楔子“粘连”,这样才不至于突兀。毕竟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训练属于不同的课型,活动的方式不同,师生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最后,用活课后楔子,拓展延伸
就完整的教学流程而言,一节课只是其中的一个点。就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而言,它由“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和“梳理与探究”三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负载的目标和任务不同,采取的活动形式也就不一样。从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关涉的内容看,语文必备知识的学习、关键能力的训练、基本学科素养的养成不可能通过一堂课就能够实现。就是说,作为语文学习庞大系统工程中的组成部分,一堂课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之后,并非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结束。作为课堂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一堂课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与整个系统紧密联系,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既然这样,在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之后,还要为下一节课的有效进行创设“遐想”的时空,即巧妙设计课后楔子。如果把一堂课认定为孤零零的课,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只是孤立的,那么这种碎片化、散点式的教学算不上好课。众所周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除了在现场给观众带去审美的愉悦与享受,还应该留下让人回味无穷的余音绕梁的艺术意味,一堂好课也应该如此。
不论是传授新知的课,还是复习巩固的课,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任务,都要达成确定的目标。完成了既定的任务,意味着本节课的结束。不过,从教学流程的关联性和延续性的角度看,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画上句末符号,而应该是休止符。就“这节课”而言,完成新课的教学目标之后,出于对课堂教学流程完整性的考虑,还应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提纲挈领的总结,把原本单线平面、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总结,使之条理化、立体性。这种带有绾结本节课性质的总结其实就是起到课后楔子的作用。从教学系统性的角度看,“这节课”的结束能不能为“下节课”提供丰富“畅想”的时空,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仅局限在“这节课”的封闭环境中,就很难起到“承前启后”的粘连作用。就总结性的楔子而言,对所学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网络性梳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教学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以所学为牵引,连接与所学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以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比如教授《赤壁赋》,总结教学内容之后,引入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一文,或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学生课后探寻作为乐天派、修行者的苏东坡的旷达人生。用这样的设计,把课内与课外、读文与识人对接,这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苏东坡的诗文,认识和了解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大有裨益。
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的劳动,更是一门艺术性的经营。叶澜教授提出一堂好课应有五个基本特点: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有生成性——丰实、常态性——平实和有待改善——真实。实际教学中要把这五点落到实处,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论是从教学系统的角度审视,还是从一节课的流程观照,课堂教学都是有机的整体,都是由很多“子细胞”组成。而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地拼合在一起,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的黏合剂——楔子——的粘连,这样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才不会突兀,衔接才流畅。基于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的楔子应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内容。
(刊发于《教师博览.原创版》2024.11月)
分享语文的精彩
咱们的语文课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侯传涔 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 陈海峰 吉红艳 仇玲丽
蔡兆霞 李少卿 曾江保 崔海荣
戴静蓉 胡晓静
本期制作:曾江保
投稿邮箱:zanmdyw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