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当“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制造”等概念不断延伸,过去传统的制造工厂已经难以满足智能化、电动化时代的市场需求,汽车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
外界认为合资车企在转型过程中似乎总是“慢一拍”,其实不然。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其在新能源转型中已经布局良久,并且在各个维度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早在2015年,上汽大众已开始逐步推进安亭基地的转型升级,计划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将其打造成集“管理总部、智能制造基地、研发创新基地”为一体的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总部园区。
在面向新时代的转型中,上汽大众并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方式切换赛道,而是将合理规划和平稳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一厂到“新E厂”的腾笼换鸟之策,充分体现了上海人的商业智慧与政企协同的合作优势。
为了提前布局两年后的新能源工厂,同时又不影响当前燃油车生产计划,并且尽量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入,2018年,在政府支持下,上汽大众借用了新的用地,投资170亿元开建MEB新能源汽车工厂。
该工厂于2020年正式投产,成为上汽大众的“新一厂”,也是“新E厂”。其规划年产能30万辆,大规模应用了领先的制造技术,实现制造全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专门用于生产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并行的两条线合并,这样既不丢失燃油车市场份额,又加速对新能源赛道的布局,棋,一下子就盘活了。
尽管上汽大众在当时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多地布局了工厂,但仍然坚定地选择如此巨大的投入来配合战略转型新建一座全新的工厂,也足以说明其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实力。新能源工厂的建立也彰显了上汽大众清晰的转型战略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更全方位凸显了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水平以及体系管理能力。
在2022年,上汽大众将几款车型全部迁移至仪征工厂生产后,将原汽车一厂的部分用地归还,作为此前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用地交换。另一部分用地则建设了全新的研发大楼,加强打造“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产品,积极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至此,从一厂到E厂的功能转型和新能源工厂建设完成切换。
在四十岁的重要节点上,上汽大众在安亭的故事翻开了新的篇章。2024年新年伊始,上汽大众在嘉定区人民政府与安亭镇正式签署汽车产业新生态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上汽大众整车企业“链主”作用,通过共谋战略、共建项目、共同招商、共聚生态,在加快企业自身转型的同时,带动本土化产业链融合发展和产业新生态的集聚,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20日,奥迪汽车与上汽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启动上汽奥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的联合开发。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携手“技术赋能”上汽奥迪,共同开发多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覆盖B级和C级市场,首款纯电车型预计于2025年上市。
仅四天之后,全新智能数字平台的生产基地正式在安亭启动建设,上汽大众将汽车二厂全面升级焕新,该厂将成为奥迪新一代豪华智能电动产品的专属生产摇篮。此次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生产基地的全面升级,不仅仅是安亭基地升级转型的重要一环,也为上汽与奥迪进一步深化合作再添新的注脚。
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9月底,安亭-上汽大众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重点项目落地签约仪式举行,相关方就安亭镇与上汽大众战略合作首发地块项目落地进行了签约;同时,安亭镇、上汽大众、上汽检三方就下阶段试验资源整合开放项目进行了合作签约。此次签约,将进一步丰富嘉定区汽车产业链,提升区域经济密度和产业能级。
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上海汽车看嘉定,嘉定汽车看安亭”。安亭这座有着“中国汽车第一镇”之称的工业强镇,不仅见证了上汽大众的高速发展,也见证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腾飞。而对于上汽大众来说,生产车间不仅仅承担着生产制造的重任,更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逆向创新”路径。生产车间的每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也成为上汽大众提高产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甚至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
在历时十数年、产能规模逐渐拓展的进程中,上汽大众将德国大众集团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带到各地工厂和生产工艺中,并且进行全球化加本土化的融合式运营,不断开发并提供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既是“在中国、为中国”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合资企业“领军者”的常青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