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口破百万,探秘驱动奇瑞出海的“隐形引擎”

汽车   2024-11-08 22:01   北京  

“出海一哥”奇瑞再次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据奇瑞控股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其10月出口汽车111,922辆,同比增长18.8%,一举创造历史新纪录。在今年前10个月,其累计出口销量已94万辆,同比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23.8%,按照这一发展态势,预计本月奇瑞将迎来年内出口突破百万辆的新里程碑。

如此亮眼的出口数据,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奇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更是奇瑞品牌在海外市场获得广泛认可的有力佐证。截至目前,奇瑞集团累计全球汽车用户已超过1510万,海外用户超过420万。值得一提的是,奇瑞还是首个在海外累计销量突破400万的中国品牌,并且连续第22年稳居中国乘用车品牌出口第一的宝座,这一系列辉煌成就无疑奠定了其在海外市场的领先地位。

深入探究奇瑞在海外市场的“热销密码”,就会发现这绝非是凭借一两款车型的偶然火爆所能实现的,而是企业文化、体系实力、研发水平、渠道建设等多种关键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奇瑞的文化特质,这也是奇瑞出口背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01

一种独特的“文化”驱动力

为探究奇瑞出口表现背后的深层原因,寰球汽车也曾采访过多位业内资深人士以及奇瑞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这些采访对象给出的答复当中,无一例外地多次提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那便是奇瑞人的奋斗精神。

期间,一位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大佬还分享了一段亲身经历。

在他对某一海外市场进行实地探访的过程中,曾与多家国内车企设于当地的办事机构相关人员展开深入交谈。经过一番交流后发现,唯有奇瑞派驻在当地的海外员工,能够将当地的市场环境状况以及业务管理事宜讲解得最为清晰透彻。
并且,奇瑞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的员工也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吃苦耐劳品质。特别是在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肆虐、部分国家出现动乱局势以及突发战争等诸多严峻挑战之际,许多国内车企的海外团队出于各种考虑纷纷选择了撤离当地市场。然而,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唯有奇瑞的海外团队始终坚守岗位,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企业高度的责任感。

此前,曾经担任奇瑞汽车副董事长的郭谦也在寰球汽车的采访中表示,“我认为,驱动奇瑞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峰的是奇瑞独特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可能包括从芜湖周围吸收的徽商文化、小岗村文化以及奇瑞自身的小草房精神,还包括尹同跃身上的一种‘兄长’特质。”

“干不成,就跳长江!”这是尹同跃在面对困境时的豪情壮志,也是奇瑞汽车长达27年波澜壮阔且充满跌宕起伏发展历经的真实写照,更是奇瑞从迈出国门再到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生动刻画。

关于奇瑞精神的探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建设的初始阶段。在1997年,以董事长尹同跃为代表的一群怀揣着汽车梦想的奇瑞人,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征程。“没钱,没人,没技术,一切都从无到有。”即使多年过去,尹同跃也一直深刻铭记着当时的深切感受。

彼时,他们的办公场所仅仅是一排简陋的草房,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完成了从厂房规划到模具调试,再到小批量生产等工作,也正是从“小草房”中走出了中国汽车史上的传奇企业。

面对合资车企的技术垄断,奇瑞发扬“老黄牛”精神来“啃最硬的骨头”,毅然决然地投入了当时的全部身家来开发轿车用发动机。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奇瑞公司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这一重大突破不仅为奇瑞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标志着奇瑞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1年,奇瑞推出了其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奇瑞风云”。同年,奇瑞更是开创性地一次性向叙利亚出口了10辆风云轿车,开创了中国轿车批量出口的先河,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然而,奇瑞的创新步伐并未就此停歇。其研发团队在各个领域持续深耕,不仅在发动机领域不断优化升级,在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为奇瑞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时光流转,如今奇瑞汽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那段在草房里艰苦创业的岁月所孕育出的“小草房精神”,却始终熠熠生辉,成为奇瑞汽车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奇瑞人在汽车产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也为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扬帆远航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正如尹同跃曾经说过: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有一个南坡,一个北坡,南坡平缓易攀,北坡陡峭凶险。国内很多汽车企业走的是南坡,搞合资,这个南坡我走过一段觉得没有意思,因为就算爬到山顶插上的也是外国的国旗。我们愿意从北坡爬,虽然难度更大,风险更大,但爬上去插的是中国的国旗。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如果中国的汽车工业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不可想象的。”

从23年前第一批10辆汽车的出口,到如今即将突破年出口100万辆;从“小草房”到入榜世界500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小草房精神”的延伸与升华。也正是这种敢于啃最硬骨头,敢于勇攀险坡的奇瑞精神,让奇瑞真正凭借技术实力征服世界。

02

“出海一哥”凭什么不是奇瑞?

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讲,出海已然成为发展历程中无法绕开的必经之路,更是寻求销量增长的重要途径。然而,必须明确的是,车企出海绝非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出口贸易模式,也就是简单地“把车卖出去”,亦不是简单地将国内的销售渠道或是营销方式复制到海外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奇瑞汽车所呈现出的强劲出口势头,不仅仅需求企业对于海外目标市场能够拥有极为深刻且透彻的理解,更需要具备全方位、多角度的敏锐洞察能力,并且需要体系实力、研发水平等多维度能力予以坚实支撑,方能在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奇瑞的遥遥领先出口量和背后统一化的管理是分不开的。与其他企业采用控股或是投资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形式不同。奇瑞的海外业务主要依托于奇瑞国际公司这一家公司,该公司肩负着推动奇瑞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销售、营销以及分销工作的重要使命。

因此,奇瑞国际公司作为统筹管理海外业务的核心枢纽,能够充分整合奇瑞旗下丰富的产品线资源,将各款车型依据不同海外市场的需求特点、消费偏好以及法规政策等进行精准匹配与布局。如此一来,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对海外市场进行深度开拓与精心深耕,这也正是奇瑞能够在海外市场脱颖而出,成为“出海一哥”的关键因素之一。

截至2023年,奇瑞已在全球海外建立了10个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非洲、中东和俄罗斯等地,业务遍及18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拥有超过1500家服务网点,建立了包括北美、欧洲、上海等六大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体系。

有业内人士分析,吉利、长城等企业在出口销量上未能超过奇瑞,并不是因为其产品和技术实力欠佳,而是这些企业没有选择像奇瑞一样进行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内部资源分散,无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奇瑞在海外市场高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03

既要“全球化”,更要“本土化”

对于奇瑞来说,年出口百万辆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对企业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对其本土化能力的全面检验,涵盖了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再到品牌打造、产业链建设等各个环节。这也说明只有真正具备因地制宜发展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异国他乡茁壮成长。

众所周知,奇瑞的工厂、员工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这样的全球化布局下,如何让来自不同国籍、拥有各异文化背景的工匠们齐心协力,打造出既能契合全球统一标准、具备卓越全球品质,又能精准满足不同市场独特需求的产品,无疑成为了奇瑞出海征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对此,奇瑞建立了全球统一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同一个体系、同一个标准的质量管理。该管理体系涵盖了全球产品策划、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及质量体系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从而有力确保了奇瑞全球产品品质的同步升级。奇瑞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帮助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更让新产品的3MIS IPTV(3个月内千车故障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奇瑞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道路情况也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了车辆的实际使用场景也变得五花八门。对此,奇瑞在全球化经营中坚持“In China,For global”(在中国,为全球)发展理念。通过针对海外市场的法规、产品适应性、产品竞争力进行本土化开发,为当地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而依托技术储备的强势赋能,奇瑞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复杂工况的验证,以此来充分保证所生产的产品能够完美适应不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在极寒的俄罗斯,由于常年降雪,道路为了防滑需要撒盐,这就导致车辆底盘需要极强的抗腐蚀能力。基于此,奇瑞采取了针对性的举措,选用了一种低碳含量但具备高耐腐蚀性的镀锌钢来打造车身,还特意对玻璃和车门的密封性进行了强化处理。而在中东市场,由于沙漠遍布,空气中大量漂浮的沙粒极易加速车辆各部件的磨损。奇瑞针对这一市场出口的车辆,着重加强了车辆整体的密封性处理,确保沙粒难以进入车内,最大程度减少沙粒对车辆部件的损害。

此外,奇瑞还提出了“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在哪里,为哪里)的发展理念,即在海外当地建立了本地化组织和人才体系,开展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研发、本地化销售等。在一系列打法的加持之下,奇瑞也在海外市场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优势。

尽管奇瑞在国际市场取得的成绩让不少中国车企“跃跃欲试”,但尹同跃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强调:

“出海就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不要着急。不能光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揍‘的时候,奇瑞也吃过了很多苦,摔了很多跟头。到一个市场去,不是把中国的产品端出去就行了,一定要符合当地的法规,当地的使用习惯,再一个就是不能吃独食,不要做掠夺者,而要做这个施肥者,增强肥力,不要去到人家去就是掠夺人家的市场,掠夺人家的人才。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深远洞察和长期发展观,奇瑞赢得了海外市场的充分认可,也让奇瑞构建起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出海路径。近年来,奇瑞的出口速度更是显著提升,出口销量占比从2021年的28%提升至2023年接近一半,瑞虎、艾瑞泽、星途系列均成为海外市场的“爆款”,无论是全年多雨的印度尼西亚,还是高海拔的巴西南美大坡道,亦或是年平均气温46.9℃的中东地区,都能看到奇瑞的身影。

04

为什么今天依然要学习“小草房精神

在很多企业经营者眼中,企业文化建设似乎是一种务虚的、表面功夫的事情,甚至可以概括为“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尤其在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当下,相较于切实存在的来自于经营和销量的压力,企业文化更显得若有若无。

但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伟大的公司。纵观当下的各行各业,很多知名的世界500强公司背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核”,比如,被誉为“除了上帝,什么都造”的3M公司以其“允许失败”的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尝试,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以“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内核。这些成功企业的案例无不证明,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家企业面向国际化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在顺境中实现“滚雪球”式的增长,但面对“逆风盘”时,只有企业文化可以让其从低谷触底反弹,从停滞不前走向新的飞跃,企业文化也是企业腾飞的巨大驱动力。正如美国著名作家费拉尔·凯普在《自驱力》一书中反复论证,“自驱力是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也是推动组织进步的动力之一。”在“自驱力”驱动下的企业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百分之百的投入,甚至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如此,世界也将给予他们以殊荣。

由此可见,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体系或具有可参考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励员工、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员工归属感等,进而推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并且对于企业创新与变革、团队协作、危机应对等方面发挥着具体的作用,还能帮助企业迈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培育工作,并且要持续不断地为其注入崭新的内涵,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动力支撑。

也正是这份“自驱力”,奇瑞从“小草房”出发,驶向更为广阔的五湖四海,以其在自主创新领域所积聚的技术经验和品牌优势以及深厚的企业文化,共同构成了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极具辨识度与竞争力的综合优势。

正如尹同跃所言,“无论到了任何时候,奇瑞都要保持‘小草房精神’。”从“小草房”到如今的“出海一哥”,奇瑞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长期主义之路,也将为其他中国车企的出海提供新的样本。

Auto Business
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报道汽车产业,以犀利的观点、可读的形式表达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深入浅出地洞悉汽车世界的高端权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