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支气管炎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临床上以咳嗽为主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多与慢性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有关,咳嗽反复发作。本病属祖国医学“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等范畴。
【诊断要点】
1.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病史。
2.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可伴有发烧等症状。
【治疗方法】
1.膻中(RN17)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取法:仰卧,于胸骨中线平第四肋间处取穴。
操作:穴位贴药疗法。选取牙皂120克,冬虫夏草90克,肉桂9克,生半夏9克,天南星9克,冰片6克,铅粉220克,芝麻油500克,先将牙皂等5味药放入芝麻油中炸枯,然后捞出,去渣过滤,再将麻油熬至滴水成珠时,入铅粉收膏,离火略停,喷水去火毒,纳入冰片搅匀,待成形时,推于油纸上备用,每张用药量以成人小指肚大小为宜,贴于膻中穴。3天换药1次,9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穴性心悟:膻中为任脉腧穴,位于胸部,胸部又为两肺居地、支气管分布区域,该穴贴药,有镇咳祛痰、解痉平喘之功,加之经络效应,故治疗本病效果良好。
2.身柱(DU12)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法:俯卧,于后正中线与两肩胛冈高点连线之交点处,当第三胸椎棘突下间陷中是穴。
操作:拔罐疗法。先在身柱穴周围皮肤用凡士林涂润,将酒精棉球点燃,用小型火罐以闪火法拔罐。留置20分钟,每日1次。
穴性心悟:身柱为督脉之穴,有祛风清热、宣肺止咳功效,身柱穴拔罐具有激发督脉经气、调整气血作用,从而达宣肺止咳之功。
3.大椎(DU14)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法:俯伏或正坐低头,于颈后隆起高且能屈伸转动者为第七
颈椎,于其下间处定取。
操作:针刺拔罐疗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大椎穴,并在其四周约6毫米处各刺一针,以微出血为佳,然后用中型玻璃火罐,燃酒精棉球或纸片投入罐内,罩于应拔部位上,约20~30分钟后去罐。
穴性心悟:大椎穴为督脉腧穴,有清热、解表、振奋督脉阳气之功,刺之加拔火罐,可调节督脉之气、宣肺止咳。
【注意事项】
1.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2.注意饮食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文献选粹】
1.高氏采用气管炎膏药外贴治疗小儿支气管炎202例,临床控制138例,显效32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有效率98.02%。(高振达,气管炎膏药外贴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新中医,1982;(7):32)
2.楚氏采用大椎穴针刺拔火罐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31例,经治疗3~6次,28例获愈,3例进步。(楚金荣,大椎扎针拔罐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浙江中医杂志,1965;(11):6)
特别说明:文中穴位图片来源于大家中医,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