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养生,来年无病痛!中医养生指南!

健康   2025-01-08 20:00   山东  

三九将至,养生正当时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随着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一年中最为寒冷的三九时节已然来临。在中医养生的智慧长河中,三九时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宛如一年养生的关键 “堡垒”,此时天地间阴气盛极,阳气潜藏至深,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进入一种相对内敛、储备能量的状态。

《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明确道出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闭藏之规律,而三九作为冬之严寒顶点,更是这一养生理念的核心践行时段。于此刻精心调养身体,恰似为来年的健康活力埋下希望种子,能助力我们阳气生发、精力充沛,有效抵御各类疾病侵袭,安稳顺遂地度过四季更迭。故而,三九养生绝非一时之举,而是为全年健康筑牢根基的明智抉择,值得我们悉心以待。

一、食宜温,补肾养阳

三九最冷,与肾脏相应,所以补肾为要。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有助身体御寒,温肾助阳。

羊肉性温,能补中益气、益肾暖脾,是冬季驱寒的佳品,可煮羊肉汤,将羊肉与白萝卜搭配炖煮,既能中和羊肉的燥热,又能借助萝卜的通气功效,让身体暖而不燥;牛肉富含蛋白质,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效,如制成番茄牛腩,酸甜的番茄搭配醇厚的牛肉,美味又暖身;鸡肉则天性温和,不凉不燥,像小鸡炖蘑菇,鸡肉的鲜嫩遇上蘑菇的鲜香,滋养脾胃,为身体注入能量。

因为五行冬季与水相应,五色应黑色,所以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日常可制成黑芝麻糊,口感醇厚,滋养肝肾;黑木耳可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凉拌黑木耳清爽可口,为餐桌添彩;黑豆能益肾固精、解毒润肤,煮黑豆粥,软糯香甜,助力肾脏封藏。

但进食温性食物时,也要注意适度,搭配蔬菜、水果等,以防上火,均衡营养,让身体在三九寒天也活力满满。

二、睡宜早,顺应冬藏

“冬三月……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三九寒天,早睡晚起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此时昼短夜长,阳气潜藏,早睡可助阳气收敛内藏,滋养脏腑;晚起避开清晨寒邪,护阳气免受侵袭,让身体在温暖被窝中休养生息。

早睡并非过早入睡,建议亥时(21 点 - 23 点)上床,此时三焦经旺,助百脉休养生息,利于入眠。睡前半小时放下电子设备,其蓝光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可泡杯温牛奶或薰衣草茶,牛奶含色氨酸安神,薰衣草舒缓神经。还可温水泡脚 15 - 20 分钟,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引气血下行,助眠宁神。

清晨醒来,别急着起身,先在床上伸懒腰、活动手脚,唤醒身体,再慢慢坐起,稍等片刻下床,防血压骤变引发不适。优质睡眠养精蓄锐,让身体阳气充足、免疫力强,从容应对三九严寒。

三、动宜慢,微微出汗

三九寒天,运动养生需遵循 “动宜慢” 原则,避免大汗淋漓,以防阳气外泄、寒邪乘虚而入。此时,身体阳气内藏,过度剧烈运动易致阳气耗散,削弱身体抵抗力。

推荐选择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这类舒缓运动。八段锦动作行云流水,伸展扭转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一套打完,身体微微发热,精气神十足;太极拳刚柔并济,以意导气,在缓慢起势、收势中,让身心渐入佳境,平衡阴阳;散步老少皆宜,清晨或午后,在小区、公园悠然踱步,呼吸清新空气,促进血液循环,脚步轻盈,心情舒畅。

运动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前务必做好热身,先活动手腕、脚踝,再慢走几分钟,唤醒身体机能,拉伸肌肉、活动关节,预防损伤;运动后别立刻停下,慢走或做简单拉伸,平复心率、放松肌肉,助身体恢复常态。冬日运动时段也有讲究,尽量避开早晚寒冷时段,选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间,阳光充足、气温稍高,温暖舒适又安全。

四、头宜暖,全身不寒

中医素有 “头为诸阳之会” 的说法,头部作为人体阳气汇聚的关键部位,在三九寒天里,保暖至关重要。一旦头部受寒,寒邪便会乘虚而入,犹如推倒了 “多米诺骨牌”,引发一系列不适。血管遇冷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头痛、头晕随之而来;身体抵抗力下降,感冒、鼻炎等疾病也极易趁势侵袭。

因此,外出时务必戴上帽子,为头部构筑一道温暖防线。帽子的选择也颇有讲究,材质上,毛线帽柔软又保暖,能有效阻挡冷空气;皮帽防风性能佳,适合寒风凛冽的环境。款式上,能遮住前额的款式更为理想,全方位守护头部阳气。老人、小孩以及体质较弱者,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切勿让头部暴露在寒冷空气中。

闲暇时,不妨进行头部按摩,以指代梳,从前额梳至后颈,反复多次,刺激头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让阳气畅行无阻。每晚睡前泡泡脚,同时用双手搓热后按摩头部,既能舒缓身心,又能助力头部保暖,让您在寒夜中安然入眠,以饱满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五、心宜平,情绪舒畅

三九寒天,外界环境萧瑟寒冷,人体易受影响,情绪也随之进入 “波动期”。现代医学表明,冬季光照时间短,会导致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 5 - 羟色胺分泌减少,令人情绪低落、抑郁烦躁;中医也认为,冬季主藏,阳气内收,人体气血运行相对缓慢,易致气机不畅,情绪上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

为驱散冬日 “阴霾”,让心情 “拨云见日”,可尝试这些小妙招。每日中午阳光充足时,外出晒晒太阳,让温暖阳光洒在身上,促进血清素分泌,提升愉悦感,减少褪黑素分泌,赶走困倦,振奋精神;室内光线别太暗,选用明亮灯具,拉开窗帘,让阳光充分照入,营造温馨明亮氛围,舒缓情绪;闲暇时听听音乐,依据情绪选曲,心情低落听《丰收锣鼓》《貔貅舞曲》等激昂乐曲,激发活力,心浮气躁听《平湖秋月》《渔舟唱晚》等舒缓曲子,平复心绪;多与亲朋好友相聚,围坐聊天、共享美食,分享生活点滴,温暖情谊驱散孤独,让内心充实喜悦;情绪不佳时,试试深呼吸,闭上双眼,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慢呼气,重复几次,排除杂念,平复心情,放松身心。

冬季养生是一场内外兼修的修行,食、睡、动、暖、心,环环相扣。愿大家在三九寒天,遵循中医养生智慧,精心呵护身心,蓄积能量,待来年春暖花开,以蓬勃朝气迎接新的四季轮回,畅享健康活力人生。

六、三九贴、三九灸,冬病夏治好时机

三九时节,除了日常养生,三九贴、三九灸也是备受推崇的传统中医养生法,是 “冬病夏治” 的绝佳时机。

三九贴依据中医 “天人相应” 理论,在每年三九天,选用辛散温通的中药制成药膏,外敷于特定穴位。此时人体阳气最弱,气血运行缓慢,毛孔闭塞,药物通过穴位渗透,可达温阳散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之效,助人体驱散寒邪,增强抵抗力。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虚寒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宫寒、痛经等妇科病症;还有小儿体虚易感冒、消化不良等儿科疾患,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

三九灸则是在三九天于相应穴位或患处施灸,借艾灸温热刺激,发挥温阳益气、祛风散寒、健脾补肾益肺、通经活络止痛之功。艾灸的纯阳之力,能为人体注入能量,促进气血流通,驱散体内寒湿,提升阳气,预防和减轻冬季多发病。

进行三九贴、三九灸时,也有诸多注意事项。贴敷或施灸前,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过敏或感染;贴敷时间依年龄、体质和药物而定,一般成人 3 - 6 小时,儿童 1 - 3 小时,以局部温热、微红为度,若感灼热、疼痛应提前揭下;施灸时,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防烫伤;贴敷、施灸后,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如冷饮、辣椒、油炸食品,勿洗冷水澡,防寒邪入侵。

特殊人群如孕妇、皮肤过敏者、发热患者、急性病发作期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进行三九贴、三九灸,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养生方式。

三九贴、三九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能帮我们在寒冬蓄积能量、抵御疾病,为健康护航。但具体操作和适用情况因人而异,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辨证施治,开启三九养生之旅,拥抱健康生活。

七、防病避七事,安康过三九

三九寒天,是疾病的高发期,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可能会成为健康的 “隐形杀手”,我们需格外留意,避开这些养生误区。

首先,洗澡水温别过高。冬季皮肤本就干燥,水温过高,不仅易烫伤皮肤,还会加剧皮肤干燥脱屑,让瘙痒问题雪上加霜;同时,热水使全身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皮肤,心脏供血减少,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血压波动、心率加快,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甚至引发休克。建议洗澡水温控制在 38℃ - 40℃,与体温接近,既温暖舒适,又保障健康。

其次,醒后别立即起身。冬夜漫长,人体代谢减缓,血压偏低,刚苏醒时,身体由抑制到兴奋需过渡时间。若醒后猛起身,血压瞬间上不来,大脑供血不足,易引发头晕、眼花,中老年人还可能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不妨试试 “221” 原则,刚苏醒睁眼在床上躺 2 分钟,让身体 “缓过神”;慢慢坐起,保持 2 分钟,适应体位变化;再坐到床边等 1 分钟,确认无不适后再起身活动,给身体充分的唤醒时间。

再者,别用围巾捂口鼻。围巾材质多样,大多不常清洗,易吸附灰尘、细菌,纤维脱落还可能被吸入呼吸道,成为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骑车时,过长围巾随风飘动,有绞缠风险,可能导致窒息。外出时,围巾可护颈保暖,但别用来捂口鼻,保持呼吸顺畅,守护呼吸道健康。

还有,别太早锻炼。冬季清晨气温低,寒气逼人,人体血管收缩,心脑血管受刺激明显;且此时污染物易堆积,空气质量不佳,过早锻炼,身体需承受寒冷与污染双重 “压力”,不适宜养生保健。建议将锻炼时间安排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阳光充足、气温回升,慢跑、快走等运动前充分热身 20 分钟,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以防阳气外泄。

另外,别开电热毯睡觉。寒夜漫漫,电热毯、热水袋虽能带来温暖,却藏着隐患。长时间使用,低温烫伤悄然来袭,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敏感度低,烫伤了可能还浑然不知。而且,整夜开电热毯,身体水分流失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睡前开启电热毯预热被窝,睡觉时关掉,搭配厚棉被,温暖又安全。

同时,别总是不开窗。为保暖将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尘埃、细菌等有害物积聚,人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头晕乏力等 “暖气综合征” 症状。每天早、中、晚定时开窗通风,每次 20 分钟左右,让新鲜空气入室,排出污浊之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益身心健康。

最后,别不注意补水。天冷,人体出汗少,不少人忽视喝水,实则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通过皮肤、呼吸散失快,加上室内暖气、空调 “烘烤”,水分消耗不比夏天少。若饮水不足,血液浓稠,血流减缓,易形成血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每天至少饮水 1500 毫升,少量多次,别等口渴才喝,以温水为宜,暖身又补水,助力身体平稳过冬。

开启三九养生之旅

三九养生,是一场顺应自然、呵护身心的修行。食宜温,让身体从内而外暖起来;睡宜早,给予脏腑充足的休养时间;动宜慢,在舒缓运动中激发阳气;头宜暖,守护阳气汇聚之处;心宜平,驱散冬日的情绪阴霾;三九贴、三九灸,借助传统疗法为健康助力;防病避七事,远离养生误区。

这些要点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三九养生的坚固防线。每一个细节的落实,都是对自己身体的关爱与负责。希望大家都能将这些养生智慧融入日常,持之以恒地践行。相信在三九的精心调养下,来年我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强健的体魄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日子,畅享健康、活力、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即刻行动,开启这场三九养生之旅吧!


易象针灸讲堂
全息,易象,针灸,养生,保健,调理,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