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门
【主治】⑴失眠 ⑵受惊后嗜眠 ⑶神志疾病(失语、癫痫、癔病)【机理】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心主神志,既可补益心气、镇静安神,又可泻心之火,开窍益智。◎程隆光:针灸神门穴治疗单纯性失眠(失眠1周以上,不伴有其他疾病,主要表现入睡难、睡眠短、多梦、早醒)。操作:用l寸毫针刺入6-7分,行捻转兼提插,产生痠、麻或触电感传至肘或小指为宜。刺入皮下后,治虚证针尖偏向掌,治实证针尖偏向肘。留针30分钟。亦可用艾条睡前作温灸。典型病例:李×,男,29岁。1981年5月24日就诊。半月前工作紧张且精神创伤而突发失眠,日渐加重,服安眠镇静类药物仅能浅睡2-3小时,醒后头晕胁胀,自觉紧张,口咽干,近夜通宵不寐。查:面目赤,倦容,唇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数。诊断:单纯性失眠症。治疗经过:取卧位,如法针神门,留针时有睡意,30分钟后起针。当夜未服药自然入睡,7小时醒后解乏,头晕消失。共针2次治愈,月后随访,睡眠正常。按语:本病例系情志不畅心神不安,故睡卧不宁。针刺神门穴,清心宁神而获愈。操作:用28号1.5寸毫针,刺入神门穴,捻动得气,稍退即按针柄平透腕骨穴,提插捻转,得气,留针15-20分钟,中间行针1-2次,缓缓出针,揉闭针孔。典型病例:李××,男,47岁。1967年7月10日初诊。多寐已半年,因受惊而致。此后除在劳动、行走外,稍息即睡,不喊不拉不醒。诊察:形体消瘦,神气呆滞,色晦无华,舌淡红,无苔,呼吸无异,脉沉微。针神门,得气,捻动7下,卧针透向腕骨,捻动得气,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l次,起针。如法共治5次愈。按语:突然受惊,则心神无所依,故嗜睡、取神门透腕骨,一针二穴,表里相通,使心气通畅,神有所归,嗜眠乃愈。◎张振晖:笔者运用神门穴治疗各种神志疾病,取得良好效果。针刺方向为自己所创。与诸书记载不同。操作:用28号1.5寸针向大陵方向刺入1寸~1.3寸,以透刺至大陵穴为度。典型病例:张××,男,62岁。1959年4月16日就诊。他人代诉:该患者于8岁时因受惊吓后即再没有说话,且连音都发不出,至诊时已54年。现症:意识清楚,听觉略差,喑不能言。当即取双侧神门穴,如上法针刺,留针40分钟。退针后患者恶寒发热,形同疟疾,须臾、豁然说出话来,发音清晰与常人同。耿××,男,38岁。1982年2月28日就诊。诊为癫症。代诉:患者数月前因与邻人发生争执,甚受委屈,发为是症。诊见患者神志痴呆,目不转睛,喃喃独语,语无伦次,脉弦滑。治以神门透大陵,平补平泻,留针片刻,患者即喜笑颜开,神志如故。患者唯恐日后再犯,请求再针2次,从此未犯。按语:笔者遵《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明训,多年来每遇到心神失常之疾病,必以神门为主穴,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特别说明:文字资料来源于吕景山编著《单穴治病选萃》一书,文中穴位图片来源于大家中医,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