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玉器的个人浅谈(之二)

文摘   文学   2024-10-26 07:43   北京  






关于宋代玉器的个人浅谈

(之二)




友情提醒,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广东省博物馆宋代玉卧鹿


宋代衔莲玉鱼,长5.3、宽3.7厘米。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玉质白色。透雕。鱼身细长,头部较小,圆眼,半圆形腮,背及腹出鳍,尾上翘呈扇形,身旁水草叶梗巧妙地经鱼身盘成一环,并绕到头部,可供系挂用。


宋代衔莲玉鱼



传世精品宋代玉器多为优质的白玉和青玉为主。主题多为陈设品摆件、佩饰为主,最大的特点是在玩赏的同时更注意兼备实用功能,代表为文房四宝尤为盛行。



晋祠博物馆宋代风字形玉砚



玉器纹饰方面继承了唐代花鸟主题,但宋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扩大,出现了首批写生样式。宋玉最大的艺术成就体现在造型和装饰的用心上,其造型优雅、题材含蓄,极富艺术价值。



湖北省博物馆宋代花鸟纹玉佩



在雕工上,镂空、琢磨、抛光等达到精工程度,加之写生题材的提炼,使玉器整体纹饰组合轮廓鲜明、温润厚重,细节方面,拿花鸟类玉器为例,花瓣、枝叶翻卷形态质感栩栩如生,叶子锯齿状外廓分明,这是宋玉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玉孔雀衔花饰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时流行的童子形玉坠,造型上可以代表宋时玉器。其童子像发髻发绺在头顶,头大面宽,五官较为集中,眼部为半圆形,下撇的八字眉,口唇极小,身着短小上衣或小马甲,其形象动态夸张,更显喜感,或玩耍嬉戏,或行走舞蹈,最常见姿态是手持荷叶站立,形象生动诙谐,为宋代玉器的经典之作。



武汉博物馆宋代玉人


从先秦到两汉的玉器与唐以后的基本上比较容易区分,因为晋唐以后的我国社会虽然仍是封建社会,但与两汉时期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到意识形态领域,因此美术品呈现迥异的风格。总的来说,形式上由变形的图案转为写实的形象;内容由神怪及狩猎宴乐为主题材变为以山水花鸟的自然风景及世俗生活为主;社会的主导思想由追求功业荣华变为追求清幽安逸。


杭州博物馆宋代螭纹玉饰



关于宋代玉器鉴别的问题。



宋代玉器的鉴定是古玉器鉴定的难题之一。很多风格相似的旧玉器,在今天我们仍然难以准确断定它是唐代的、宋代的,还是元代的,甚至明初的。但我们可以暂且仍然按照老方法将其笼统地称为宋玉。而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宋玉与明朝中晚期以后制作的玉器区分开来。因为宋玉是十分珍贵的,宋玉鲜明的时代风格既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鉴定宋玉的主要依据。对于宋玉而言,老辈鉴赏家因其远离礼器,全归玩物而不睬;现代又因科学发现的标准器少而难以从大量的传世古旧玉器中区分出来,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宋玉。我国中世纪(约是唐宋元明时期)的文明更为辉煌灿烂。比如,宋画和宋瓷(官窑为主)以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被举世公认为我国及东方美术的代表,人类美术史上的瑰宝。玉器等工艺美术品以绘画为基础,因此必然与其有着同样的时代风格,因此也应该有相应的价值认可。宋画尚流传下几千件,何况是质地坚韧,不怕水浸火焚的玉器,问题是如何在成千上万的古旧玉器中将其鉴别出来。



杭州博物馆宋代玉卧虎



唐、宋、元甚至辽金等时代和地域的玉器以及对其进一步认识,比如这些玉器具体的用处等问题了。许多形制和文饰跨越几代变化不大,比如龙的形态,汉晋轻矫灵动之姿与明清苍老臃肿之态,非常明显;而晚唐五代到宋元的龙,都正值健壮英武之中年,形态变化不大。其他如肿骨之鹿、衔花之鸟、鼠头之螭、穿芦之雁、多岐之流云、带托之茶盏等等,许多是从唐至宋或从宋至元都有的。另外,许多单面浮雕或透雕、背面有孔或无孔的玉饰,究竟是在带子上还是在帽子上?宋玉炉顶是不是元人帽顶?诸如此类,一时还难以明断。大的时代风格相同,比较绘画虽然已经研究得很细了,但两宋与元甚至明初院体的画,作为手工艺的玉雕,风格得以传承,但是变化缓慢。我们又对比唐宋元的玉器,发现连玉质和刀工都相似。而明朝中晚期以后制作的玉器则不同了,从材质用料、设计构想到工艺水平都远不如前,因此,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相差很大,所以说重要的是要将宋玉从数量巨大的明以后制作的玉器中鉴别出来。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宋代花形玉饰




玉器做旧的方法




玉器的作伪技法大致从宋代开始,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几百年来,前人就总结出仿古玉器的几十种方法,做出的旧色确实真假难辨。归结为一句话,靠血浸、药炼、油炼、琥珀烫等手段来染玉做旧。

先说血浸,(1)用猪血拌黄泥,将仿器与烤血泥置于一大缸中,时间长了自然咬出黄泥锈血沁等色痕迹;(2)将仿玉放在火中烧透。杀活猪或狗,趁热放人腹内,埋在地下,数年后取出,玉表面产生锈血斑,表面的沁色斑与真器难辨;(3)把活羊腿割开,埋入玉件,缝好,几年后取出,玉件上出现红色血丝。



瀚海2010年6月拍卖品。



其次说药炼,这种方法也称“药浸法”。“药浸法”共有四种,其一,用血竭、紫草、透骨草按一定比例放入罐内加水在火上煮至呈红色沁斑时取出,再用节骨草锉磨表面后,涂上蜡膏,在手中反复抚摸数日,色润入玉内与古玉相仿。其二,脑砂、血竭、密陀僧配制后研成粉末,放入油罐中,微火慢慢煮数日,直至药色渗入玉内,然后抹蜡蹭光。其三,将醋拌氧化铁粉末涂玉表烧烤,然后趁热淬入醋中,十几天后埋入地下,数月后取出,玉表面呈橘皮纹铁红锈土斑,古人也有称“叩锈”的。其四,严冬季节,将玉器放在浓灰杏干水中煮,取出趁热放在冰雪中,冻出龟裂状细纹。



保利2013年4月。



再说油炼法和琥珀烫,初时有人用沸油浸玉件称为油炼。此法是将玉件一部分一部分地煎,使之变成深浅不一的玉色,但这种做法,需近两个月的时间,费工费时,后来很少有人采用。则采用提油法,以西北高原深山中生成的一种茜草加晌砂染玉后,在湿竹根上烧烤,提油,使玉呈红色:还有用红木屑煨之,然后竹根上烧烤呈红色,黑木屑喂之烧烤呈黑色,烤后抹蜡蹭光,使玉色润透。而琥珀烫,则指宫廷造办处采用琥珀染色后烧烤的一种方法。大致是在玉器的纹缝中涂琥珀染色,烧烤出琥珀纹。或以金刚钻在玉器表面上刻划出斑纹,内涂添暗色腻子,还有以褚色片状斑,染的色泽深浅不一,似沁人玉内,与真古玉沁斑极为相似。



瀚海2012年12月。



现代仿制古玉有多种方法,其一是利用各种天然矿石经高温烧结合成翡翠绿、玛瑙红等古玉,质感、重量酷似真玉,一般较难辨别。其二是利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为基料,辅以各种颜料、填料仿制古玉,但这种方法仿制的古玉没有沁心的感觉,重量轻,用指甲或硬币刻划会出现划痕,一旦遇火或受高温,会出现软化现象。因此,高分子材料仿制的古玉,容易鉴别。第三种方法,利用古玉残片进行切割重新雕琢、打磨,玉材是古玉材,但雕琢和加工却是后来进行的,因此,第三种方法仿制的古玉,也极难辨析。



嘉德2004年11月流拍。

此物2001年瀚海拍卖过。此物疑点在股沟及胡子上。




宋代出土玉器多见黑褐色斑。宋代出土古玉虽然很少,但论述古玉的著作却很多,其中多推崇水银沁(黑色斑)。现代研究发现,水银沁较少存在,多数为人工沁染,也称为“老提油”。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收藏与鉴赏是个枯燥而细致的活,面对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历史是一部穷其一生都读不完的教科书,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练好基本功。学习古玉需要上手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层次的老玉件,从最基本的花片到宫廷造办处的精工,古人制玉工艺和老玉在岁月沧桑中流露出的细微的变化都是我们学习的鉴玉经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古玉才能在脑海中积累出经验,演化成习惯成自然的眼力。
爱好古玉,常年玩玉,工作忙习惯在晚上看,白天侧光45度看,阳光下看,弥补眼睛各种条件下的不足,更生怕漏掉哪一部分鉴定点,逛摊更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学习。当大量阅读玉的特征后大脑中对老玉的变化都有大致的定义性。遇到各种老玉件时,都有鉴定的定义标准。形形色色老玉的外形变化,都离不开老物件的特性标准。当然还要大量观察市面市场渠道变化,一件新仿的出现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到它的存在,不能自己闭门修炼成功夫好手,却发现世界上昨天已经发明了手枪,能一招制敌。

讲个小故事,从中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玉雕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师父每天让徒弟拿着一块玉,也不教徒弟学习,久而久之徒弟烦了,问师父,为什么不教我学东西,师父只回答了一句话,没事看玉吧,就这样又过了很久,师父又给了他一块相同的玉,徒弟看了连忙说,师傅你这个玉不对,说完徒弟恍然大悟。
看玉要看细节,看工痕,用心体会,有时候有古玩交流会我会去逛,一些大开门的东西,尤其高品质的东西我都会拿手电仔细看,有时候卖家会说放心东西老的,我知道东西是老的,其实我是在体会每个步骤都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看,就懂了,所以古玩行是靠眼力,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只有了解古人在制玉工痕上是怎么处理的,才能真的会看新老。
捡漏是对你专业知识的回报,打眼是超出自己认知的提醒,捡漏不骄,打眼不躁,学无止尽,戒骄戒躁。
友情提醒,在鉴别古玉的时候,器型、纹饰以及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玉韵瑾心
本公众号为百度贴吧:明清玉吧、高古玉器吧、古玉收藏交流吧附属贴吧公众号。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