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沉默,不再愿意和你沟通?就算你故意找话题,孩子也会找借口离开或者转移话题。
是不是更愿意独自呆在自己的房间,不愿参加家庭活动?
这可能是我们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著名教育学博士 简·尼尔森说:孩子行为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就说明他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和自我价值。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说明他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归属”。或者认为告诉父母也得不到解决。
怎么办
家庭教育的挑战:沟通的艺术
/ TO MOM /
/ TO MOM /
首先,确认你的理解
以友善的语气,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向孩子确定你的理解是对的。
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拒绝父母的关爱 ,当你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的时候,最起码孩子的注意力已经被你吸引过来,他会听听你接下来的话语。
/ TO MOM /
/ TO MOM /
其次、表达同情
表达出你的同情,而不是迫切地“说教”
同情不是说你认可或者否定孩子的行为,而只是表示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能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孩子会更有兴趣听你说下去,也愿意说出他的”故事”。
/ TO MOM /
/ TO MOM /
然后、分享你的感受
你们有类似的经历,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以及对此的看法。趋于“同道中人”的认同感,孩子会更愿意和你交谈。
/ TO MOM /
/ TO MOM /
最后、引导孩子
引导式地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次出现同样问题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个时候,孩子自然会说出他的想法,如果没有,咱们再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与孩子达成共识。
当孩子能感受到你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或者感受的时候,他才更会愿意听取你的观点。
只有当孩子感受你的“关爱”的时候,他才会更愿意说出他的想法。
只有营造一种能让孩子愿意听、愿意说的氛围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发现问题,并解决它。
写在最后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可笑的是很多父母却习惯性的按照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可怕的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要为犯错而感到羞愧。在教育孩子时总会不自觉的按照这个理念进行,从而人为制造出许多问题。
我们需要敢于承认自己不完美,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只有与孩子一起学习,才能陪孩子共同成长。
我是大梦,也是一位父亲,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陪孩子共同成长!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如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的方法如下:
往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