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说了一百遍,孩子还是屡教不改,反而越来越沉默寡言?

教育   2024-10-09 20:00   湖北  

《育儿宝典 》

为什么你说了“一百遍”,孩子还是屡教不改?

为什么你说了“一百遍”孩子还是“屡教不改”?


为什么你的孩子变得“小心翼翼”“沉默寡言”?


为什么你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


那可能是因为没有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继续分享育儿宝典系列——《正面管教》 


作者:简·尼尔森


/ TO MOM /

01

/ TO MOM /

大多数的家长习惯性的认为: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手段”进行惩罚,以期让孩子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之所以“屡教不改”,是因为惩罚没有严厉到使孩子从中吸取到教训的程度。却没有想过这样可能只会让孩子因害怕、恐惧,变得“小心翼翼”。或者让孩子因“反抗心理”找到更聪明的办法来扯平。直到孩子青春期时期变得更加叛逆。


不是说“惩罚”没有用,事实上“惩罚”会及时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父母才觉得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吃苦头,他们才会乖乖“听话”。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在受到父母惩罚的时候,我们会吸取教训吗?


并不会!


我们只会对惩罚我们的人充满了愤恨,或者感觉自己委屈。只会想着赶紧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 TO MOM /

02

/ TO MOM /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孩子做得更好。而惩罚只会让孩子害怕,恐惧,并不能让孩子明白对与错的概念。


那怎么办?难道孩子犯错后我们都放任不管吗?


当然不是!


这里分享一个《正面管教》中提到的一个教育方法——逻辑法,学会后你将受益无穷。


实际上这个方法正在被很多家长和老师错误的使用,他们总是注重结果,而不是关注于解决问题。打着“逻辑法”的幌子,作出的还是惩罚的行为。


真正的逻辑法是必须具有: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这是四个核心。


相关是指教育目的必须是与孩子行为相关的。


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并且应该和善而坚定的执行,而且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尊重的。


合理是指一定不能包括借题发挥,并且从大人到孩子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


预先告知是指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他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或你将会做什么)。


/ TO MOM /

03

/ TO MOM /

如果遗漏了这4点的任何一点,就不算逻辑法。


当一个孩子在墙上涂写时,我们很容易断定其相关目的就是孩子清理掉并不再乱涂乱画。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不自觉的加上羞辱,威胁等。她会说:你怎么这么傻,现在去把它弄干净,否则会怎么样...


这整个事情过程,尊重被丢掉了,而且家长还解题发挥对孩子进行了羞辱。如果这位家长忘记了合理,可能还会要求孩子清理整个房间的垃圾,以保证孩子吸取教训。


这哪里是正确的教育方式,这分明就是惩罚。


而在可能的情况下预先告知,是为尊重和选择增加了空间。


同样的一件事,真正的逻辑法应该是这样的。


当发现孩子在墙上乱写乱画时,这件事的相关目的就是他应该清理掉他的“劣迹”,并不会再次发生。


那么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的,不要借题发挥,问他现在需要做什么。


不要低估了你的孩子,通常情况下,孩子是知道什么好坏,当大人以尊重的态度提出要求时,孩子们很愿意去执行。


如果是初犯,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如果再犯你将怎么样处理。


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可能是因为你压根儿就没有教过他,那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问题,显而易见。








写在最后







教育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事情在变得好起来之前往往会变得更坏。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和善和坚定是有困难的,但却是有效的。


惩罚可能让你得到更快的结果,但是逻辑法如果能正确使用,是帮助孩子培养自律与合作的很好一种方式。

 

我是大梦,如果你喜欢这篇文字,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关注我,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学习,陪孩子共同成长。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如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的方法如下


大梦悦读
我们相信,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能让我们窥见不同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