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
又又又等到
周杰伦发新歌了!
1月9日晚,@杰威尔音乐官方微博 发布周杰伦与派伟俊全新单曲《Six Degrees》MV上线,音源10日0点上线,并配文:“世界这么大,我们之间只相隔了六个人,能不能让其他人都成过客,只有你留下?”
MV里
周杰伦身着绿色西装走在街头
贡献了一段
歌迷们都十分熟悉的Rap说唱
歌手派伟俊此前也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新歌预告,并晒出了和周杰伦的合影。据悉,派伟俊是周杰伦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他们上一次合作是9年前的《Try》。
虽然《Six Degrees》中主要演唱者是派伟俊,周杰伦只是为徒弟助阵,但不少歌迷也表示:“杰伦的rap还是那么好听!”“唱得太少了,完全听不够”。
话说回来
上回听周杰伦发新歌的时候
你几岁?
还是说答案吧,周杰伦上一张专辑是发行于2022年的《最伟大的作品》,距离之前2016年发行的专辑《床边的故事》相隔长达6年。而上一首单曲是发行于2023年年底的《圣诞星》,相隔此前2020年6月发行单曲《Mojito》也过去了3年。
不得不说
对待一年等一首
周杰伦新歌这件事
歌迷们已经越来越"随缘"了
早在去年6月
周杰伦就曾透露:
新歌已经写好,还未录音
当时还有不少心急的歌迷在催
到了11月,周杰伦在社交媒体透露自己在录制新歌,还表示自己一首歌要录很久:“除非这首歌本身是一首需要auto tune氛围的歌曲,不然我每个句子是属于唱到好为止。因为不是唱将所以要录超久。”
而随着"时间的历练"
歌迷们逐渐也变得"包容"许多
这次就有歌迷
对周杰伦发歌慢表示理解
认为慢工出细活
周杰伦新歌值得等待
回想这些年
等周杰伦发新歌
已经成为不少歌迷的"娱乐梗"
此前连好友刘畊宏
都急着替网友催周杰伦
另一位圈中好友方文山
也曾在粉丝重重追问下
帮忙“打圆场”
有网友调侃:
"周杰伦发新歌就像过年
所以称之为过周年
QQ音乐买歌叫买年货
发朋友圈叫周年庆…"
资料显示,2025年是周杰伦出道25周年。2000年11月6日,周杰伦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Jay》的首波主打曲《可爱女人》,正式宣布出道。
其实
大家也不必把出新歌太慢当梗
仔细回想起来
摆到自己的事情上
很多人或多或少
都会存在拖延行为
甚至有不少人
被所谓"拖延症"所困扰
那么"拖延症"
是不是一种心理问题呢?
做事"力求完美"的心态
到底对不对?
一起来看
👇🏻👇🏻👇🏻
疾病诊断手册上
根本没有"拖延症"这种病
近些年
"拖延症"时不时成为网络上的热词
也是很多人的口头禅
在遇到事情做得慢时
很多人也会自诩为"拖延症"
然而
心理专家查阅了权威文献和诊断标准后
却压根找不到"拖延症"这种病
有心理专家介绍,虽然名称里带“症”,但无论从国际通用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还是我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都找不到“拖延症”。而据美国精神医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拖延症”并不属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范畴。
另外,据美国精神医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包括"拖延症""取悦症"都不属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范畴。
专家表示,将一些行为模式或心理现象泛化为“病”,制造焦虑,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自身问题的误解和过度自我标签化。“以拖延症为例,拖延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表现,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心理学现象。”
专家表示,所谓“拖延症”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拖延症最主要的成因是“恐惧”。趋利避害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拖延的产生也与此有关,因为拖延可以让我们暂时逃开焦虑和压力。
拖延是不是坏事?
有的未必
现在已经是2025年初了
想问个略微“扎心”的问题:
有什么事,
是你2024年初就说要做,
但拖了一年还没做的吗?
比如:
一定要早睡早起
一定要减肥成功
一定要看完20本书
……
那些去年立的flag,在无数个刷手机、玩游戏、追剧的日日夜夜中纷纷倒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那么多,不如再拖拖。“拖延”仿佛自带一种魔力,无论我们如何挣扎反抗,如何抵死不从,它总是会卷土重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心理学中,拖延症不是疾病,它的准确名称应为拖延行为,即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
心理学家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的成年人报告自己有拖延行为。由于绝大多数人认为拖延不是好事,所以实际数字只会比20%更高。
但事实上,同样是拖延行为,却可能有根本的区别。
专家介绍,心理学上会将拖延行为分为「主动拖延者」和「被动拖延者」。研究发现,「主动拖延者」其实有着自己独特的策略和做事模式。与「被动拖延者」相比,他们对自己很了解,刻意拖延,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快要来不及了」的压力下,效率会更高。正如一些网友所形容的“DDL才是第一生产力”。
甚至还有一项实验结果显示,那些被允许拖延一段时间的人,想法会比立即开始任务的人更有创意。实验者指出:拖延鼓励了发散性思维,使人们能够想到更多新奇的点子。
研究表明,一部分主动的拖延可以让人们在做出重要决定之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减少冲动决策的风险。
(图源:丁香医生)
为了拖延一件事,甘愿做很多其他事。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命名为「结构化拖延法」。也就是通过先完成几件容易的事情建立成就感,然后带着更好的状态完成更重要的工作。在拖延任务A的过程中,其实完成了任务BCD…
当然,如果不是带着做事情的思路拖一拖,而是无所谓的摸鱼,那也就于事无补了。
习惯拖延好不好?
不提倡,可能焦虑甚至致病
不得不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拖延行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和"通病"。
但专家指出,拖延一时爽,但一直拖延往往会诱发焦虑情绪。
试想,你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今天还没复习。看着眼前一叠厚厚的复习资料,如何保持淡定?所以,面对截止日期的到来,个体往往会焦躁不安,不知所措。
更严重的是,这样的情绪体验还会带来生理反应。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拖延产生的压力会导致个体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可见,拖延行为伤心又伤身。
2023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版上的一项新研究提醒,拖延会全方位影响身心健康,包括躯体疼痛、睡眠不佳、焦虑抑郁等,且这种影响会持续9个月之久。
研究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瑞典索菲亚赫美大学学院、乌普萨拉大学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多家机构分析了3525名大学生的数据,他们平均年龄24.8岁。
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对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疼痛进行了评估;3个月后,使用拖延量表测量了学生们的拖延水平。
9个月后随访,并评估学生们拖延水平与16项健康结果之间的纵向关联,包括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症状),躯体疼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差、缺乏运动、抽烟、不吃早餐),社会心理健康(孤独、经济困难)和一般健康。
结果显示,拖延行为与之后9个月抑郁、焦虑、致残性疼痛等不良健康结果有关。拖延程度更严重的学生,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焦虑、肩膀或手臂疼痛、睡眠质量差、内心孤独。
具体来看,拖延每增加1个标准差,与上肢致残性疼痛风险增加27%、睡眠质量差风险增加9%、身体活动不足风险增加7%、孤独感风险增加7%、经济困难风险增加15%有关。
研究者表示,即使在开始时考虑了学生的症状,这种联系仍然存在,这表明拖延与健康结果的潜在负面关联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累积。
此外,就现实而言,拖延症会带来“高效”工作的假象。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越是临近截止日期,我们完成任务的节奏就会越快。这种被迫提升的效率会让我们产生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处理紧急事务的。反过来,恰恰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加剧了我们对拖延的依赖——既然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何必抓紧每分每秒。然而,偶然的“赶趟”并不能体现真实的能力。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拖延症一旦恶化为“拖延癌”,迟早会把任务拖黄,把自己拖垮。
符合这些特征的人
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心理专家表示,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发现,容易产生"慢性拖延症"的人有一些个性特点:
1、自卑心理
总觉得自己做不到,畏难情绪强烈,左顾右盼,焦虑无助,就会故意拖延。
2、完美主义倾向
完美主义者不是因为恐惧才不开始,而是太不想面对不完美的状况了。对自己要求过高、害怕丢人,心理负担大,就难以开始动手。
3、情绪易波动
还有些人责任意识较弱,容易得过且过,情绪易波动,花很多时间思来想去、忧心忡忡,浪费了精力。
专家指出,拖延者的拖延习惯或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会使人产生沮丧、过度压抑、过度烦躁、自责和负罪等负面情绪反应。这些情绪持续积压会影响睡眠质量和健康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从长远来看,此类"慢性拖延症"还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就要完美,宁愿拖着"
是不是一种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领域,“完美主义”是指一个人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
心理专家介绍,从病理角度出发定义的消极完美主义者,总是表现出过度的自我批评和恐惧失败。这和哲学意义上的“完美主义”——追求发展前进并不一样。
时刻念叨着“成为更好的自己”会让所谓的“完美主义”者背负巨大压力。在做一件事前想很多,预设很多困难导致最后选择放弃。或者因为过分追求细节的完美,结果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因为"追求完美"处于这样的困境,那么“成为更好的自己”反而不如“更好地成为自己”。很多心理研究者都认同,"完美主义"是精神抑郁的根源性问题之一。
(网络视频截图)
专家解释,摆脱“完美主义”并不是要让你放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个积极的完美主义者能够在追求优秀的同时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如果你发现所谓的“完美主义”让你变得拖延、自卑、焦虑、敏感……可以从摒弃“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开始尝试改变。
摆脱拖延
只要四步
有人认为拖延症就是懒。实际上,拖延症成因复杂,并不是一个“懒”字就能概括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1
要事为先。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我们需要分清轻重缓急。这就运用到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法则”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按照该法则,我们可以把纷繁复杂的事务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衡量,将事务分为四个象限: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然后优先做重要又紧急的事。
2
我们要学会把任务进行拆解。拖延症的成因之一是面对困难任务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因此,当你觉得一项任务过于庞杂、繁重的时候,要学会化整为零,降低分任务的难度,各个击破,最终也就完成了整体任务。比如计划一年读50本书,我们可以把任务细化为每天读多少页。也可以利用手机里的App帮助我们分割任务,并通过打卡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当一个一个相对简单的小任务被我们拿下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就会促使我们继续前进,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3
面对一项任务,我们除了要进行数量拆解,还要学会细节拆解。所谓细节拆解,就是将笼统抽象的任务具体化。研究发现,当我们在思考完成任务的细节时,我们更容易和任务产生联结,进而促使我们完成任务。比如,健身是很多人挂在嘴边却经常拖延的事情。究其原因,健身这个目标太过笼统,缺少可操作性。我们需要将健身这个目标任务细化为具体的可以实施的目标事件。比如,每天跑步2000米或者隔天游泳500米等。显然,比起健身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相关文献截图)
4
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现代社会,专注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种“短平快”的东西吸引,这对我们持久专注地完成任务影响很大。原本认真投入1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却因为缺少专注力而耗费了几倍的时间。所以,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远离干扰源,比如把手机调成静音,关闭消息弹窗推送,不与他人聊天等。
(图源:小红书)
拖延症不是病,可拖延起来也真要命。克服拖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工作,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从而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新的一年,别拖了,当心错过那个优秀的自己。
来源:综合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九派新闻、逐浪新闻、中国青年报、健康中国、科普中国、丁香医生、读心研究所、壹心理等
编辑:乔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