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娃"捏龄"半年, 年轻买家为二手玩偶花几千元…"情绪消费"值吗?

文摘   2024-12-12 17:26   江苏  
↑关心健康多一"点"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色彩鲜艳、造型可爱、质地柔软的“捏捏”,火爆直播间的“乌龟盲袋对对碰”,还有组装“微缩小屋”,甚至数千元的二手玩偶……近两年,这些五花八门的情绪消费型玩具、“解压神器”走进生活中,从成人直到几岁的孩子,都颇为追捧。那么,这些情绪消费真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获益吗?“边界”又在哪里?



5岁孩子买“捏捏乐”解压?

家长困惑不解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特别爱玩‘捏捏’,她说捏着很解压,四五岁的孩子也有这么大压力吗?”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帖说出了不少家长的心里话。


“捏捏”,又叫“捏捏乐,其实是一种硅胶材质的回弹玩具。它可以是任意的造型,动物、食物、卡通形象等等,因为可爱的外观、鲜艳的色彩和绵软的手感受到儿童、青少年的喜爱。无论怎么被揉捏、挤压,“捏捏乐”都能慢慢恢复原来的形状。


网络平台截图


据北京晚报报道,肖女士(化名)的女儿今年5岁半,“捏龄”已有半年肖女士告诉记者,女儿第一次玩“捏捏乐”,是同学借给她玩的。从那之后,女儿就经常让肖娜带着去买“捏捏乐”。肖娜问过女儿,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捏捏乐”。“她说,这个能解压。”肖女士有些哭笑不得,“一个5岁的孩子,她真的知道什么是压力、解压又是怎么回事儿吗。”


记者注意到,在线上平台,“捏捏乐”销售火爆。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多家销售“捏捏乐”的电商销售量高达几万件,有的甚至超过10万件在线下实体店,“捏捏乐”也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


网络平台截图


“大家都有零花钱,我周围玩‘捏捏乐’的同学大部分一个星期花50块左右吧,也有特别喜欢的,一个月能买一两千块钱”初三年级学生小瑞说。记者也在某社交平台上注意到,不少自称初中生、高中生的网友发帖留言,称热衷于买“捏捏乐”。“本初二生4个月买了6k+(6千多元)”“初升高正是需要解压的年纪,3个月快5k(5千),还有一堆没发货。”


除了捏捏乐,“乌龟盲袋对对碰”是当前网络直播平台上一种非常流行的盲袋游戏。盲袋外包装都一样的,每个里边装了一只树脂小乌龟,卖家通常会设置不同价位的套餐,比如“9.9元4包,13.9元6包”等。消费者先购买数包盲袋,并许愿一种颜色,下单后,直播间的主播现场开袋,如果有和消费者许愿颜色一样的,或是有两只相同颜色的乌龟碰上了对,则加送一次开袋的机会,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乌龟组合,直到没有对碰为止。最终所有拆开的盲袋都归消费者所有。


社交平台截图


刘女士(化名)的孩子今年上6年级,最近迷上了这种盲盒游戏,晚上写完作业,或是周末休息,没事儿就要拉着刘女士在直播间一起“开乌龟”。“开始我也是好奇,结果开了几单之后连我也有点上瘾。”刘女士说,现在家里已经攒了许多小乌龟,孩子还在惦记着到潮玩集市的线下实体店去现场“开盲袋”。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家中的乌龟“祖孙四代”;还有网友分享的照片中,大大小小的乌龟摆满了半个阳台的地面,并自称有二三百只。


长30厘米、宽25厘米、高22厘米的一座中式庭院模型,院中有拱桥凉亭、绿树流水,房间中桌椅、床榻、书柜、茶台一应俱全。最近,这种叫作“DIY小屋”的手工拼装模型也很受青少年的喜爱。记者注意到,这种“DIY小屋”模型通常有许多主题场景,有些还是成套销售的,一个主题下9个或12个不同的场景。今年刚上高一的文文很喜欢组装这种模型,“其实有些复杂的场景还是挺不好拼的,但是这个过程会让我觉得放松,拼这个的时候不用想别的,很专注,而且拼完了很有成就感,特别‘治愈’。”文文说。


无论是解压玩具,还是直播间开盲袋游戏,这些五花八门的解压方式备受儿童、青少年的欢迎,但许多家长却对此很是担心。肖女士说,她给孩子买过很多种类的“捏捏乐”,“有的一打开包装就是特别刺鼻的香精味。而家长更关心的问题是,这些解压玩具真的能起到解压的作用吗?会不会反而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刘女士担心孩子沉迷开盲袋无法自拔,“连大人都很难自控,更何况是孩子呢?”和刘女士的担忧类似,另一位妈妈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本来想着让孩子解解压也挺好,适当放松一下,但现在感觉孩子成瘾了,每天就惦记着看直播、开盲袋,“这不是又成了新的心理问题了吗?花了不少钱不说,还开始影响学习。”



"宁愿不买羽绒服也要它!"

二手的也有人花5000元高价收  


“我宁愿今年不买羽绒服也要收这一套熊!”当下,不少年轻人在闲置平台上高价购买二手玩偶?动辄上千元的二手玩偶单日浏览量也破千,有人甚至愿意花5000元高价收一个寻觅已久的二手限量版。


交易平台截图


据新闻晨报报道,因为情绪价值拉满,Jellycat玩偶一直热度不减,前阵子位于上海的快闪店带着大朋友一起玩过家家大火,圈粉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在其官网,每年都会公布Jellycat“退休名录”,这些退休的玩偶也是越老越吃香,闲置平台上的Jellycat价格远高于新品。


“现在不是流行什么重新养育自己一遍嘛,那我肯定是要对自己好一点的。喜欢的玩偶就那几款,以前没有拥有的,现在有可能拥有,就一定要买到!”家住上海普陀的Cyaann想要凑齐一个娃娃家族,在社交平台上发文高价求购自己中意的那款二手玩偶,“花5000元买也没什么,再说我可以在别的地方延迟满足呀。”


闲置平台上的卖家Ava表示,限量版玩偶的二手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圈子文化”拥有大量的买卖用户,转手要讲究缘份。对于“能不能成功卖出”这件事情,他也比较淡定,“越稀有的款就越贵,成色、新旧、购买凭证也会影响挂的价格高还是低。我晒出的4只玩偶,都是十几年前的特别版,所以我不着急出,甚至我还有一种‘仅供欣赏’的分享感。”


记者看到,在闲置平台上,众人出手的玩偶当中,一款狐狸玩偶标价为4688元,某限定款标价为3010元,水仙花、郁金香、食人花标价为999元……而每个玩偶下,标注“想要”的人数都不下几十人。“300元以内的花束收不到的,更不用说绝版的手捧花束了。”闲置平台的卖家信心满满。


为啥二手玩偶能卖出这样的高价?哪些玩偶标价高?当记者深入探寻其中原因,发现这些玩偶都是历年登上Jellycat官方“退休名录”的。每年,在Jellycat官网都会发布一个玩偶的“退休名录”,官方宣布退休后便不再生产,这些玩偶无疑就成了限量版、绝版,而这些款式在闲置二手平台立刻被哄抬上高价,不仅是一“偶”难求,而且往往难以购得;就算还未“退休”,一些热门商品型号也长期缺货,或远高于市场价。随着时间的推移,Jellycat的玩偶“退休名录”会不断变化,仅在2023年,Jellycat就“退休”了143款玩偶。


2023年"退休"的部分款式截图




年轻人的"情绪消费"

更是五花八门


据“健康中国”发文介绍,随着年轻人对情感需求的关注,各种满足人们情绪价值的解压产品不断出现。为了缓解精神内耗,年轻人想出了许多新奇的解压方式:毛绒玩具捏捏乐、木鱼、出气拳击球……这些解压神器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必需品。而在网络世界中,“情绪消费”也愈演愈烈,从陪玩、陪学,到陪跑、陪诊,甚至是下单“聊天搭子”“叫醒哄睡”“失恋安慰”……


“情感树洞”



有的年轻人选择在匿名的“情感树洞”中倾诉烦恼。“情感树洞”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年轻人在这里可以随意地倾诉烦恼,不用担心被别人评判,说什么都能被接纳。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心理负担,降低精神内耗,让人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释放情感。“情感树洞”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人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


叫醒哄睡



通过网络服务请人叫醒或哄睡,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能带来温暖的陪伴感,犹如黑暗中点亮的一盏小灯,它让孤独的夜晚不再漫长,在冷寂的清晨唤醒活力。想象一下,早上醒来有个人轻声对你说“早安”,晚上有个人温柔地对你说“晚安”,这是多么美好的体验!


失恋安慰



失恋会让大多数人情绪波动,伤心不已。一些年轻人通过专业的情感咨询或陪伴服务来应对失恋带来的痛苦。这种服务就像是给受伤的心灵打了一针“强心剂”,能够给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指导,帮助他们更快地走出失恋的阴影,减少情感上的内耗。有时,他人关心的话语,也能让情感困顿的人茅塞顿开、重新振作。


气味营销



气味营销主要通过特定的香气营造出放松的氛围,比如咖啡香气、松木气味能让人感受到愉悦和放松,帮助年轻人缓解压力。想想那些咖啡馆、书店,它们散发出来的香气,确实能让人不自觉地放松心情、忘却烦恼。这些都能有效提升心理舒适度,减少精神内耗。



专家:

"玩具解压"效果因人而异

不应沉迷


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艾梦瑶认为,类似“捏捏乐”、按压板、史莱姆这类减压玩具,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但是效果因人而异。


艾梦瑶说,这些玩具利用转移注意力的原理,让孩子们沉浸在玩游戏的体验中,可以暂时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忘却烦恼和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压玩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转移注意力,效果因人而异。而且,这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家长要注意鉴别和甄选。


对于当下这些五花八门的解压方式、解压玩具,北京市海淀区伍月青少年事务发展中心主任宋璞喆认为,应当理性看待。“就比如现在的乌龟盲盒,其实和‘80后’‘90后’小时候那种几块钱一次的泡沫盒抽奖、吃干脆面集人物卡,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变了而已。”宋璞喆说,这种游戏、玩具的存在,不是绝对的坏事,但是要掌握好度,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的一种娱乐方式,但不要过度沉迷


此外,艾梦瑶认为,想要为孩子缓解压力,关键是要帮孩子找到压力的来源。“帮助孩子真正学会解决压力的办法,才是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式。”同时,运动也是缓解压力非常有效的方法。艾梦瑶说,如果孩子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在宋璞喆看来,儿童、青少年喜欢玩这些解压玩具,有些并非出于“减压”需求,而是“社交需求”。“同学、小伙伴们都在玩,这些玩具可以让孩子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建立友谊,互动交流,其实也是环境对孩子们产生了影响。”宋璞喆说。



年轻人"情绪消费"背后

到底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看似简单的“情绪消费”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会选择通过这些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对此心理专家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式的服务称为“情绪买卖”,就是通过购买某种情感或情绪的服务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可以被视为一种替代性满足。当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年轻人便通过在线购买情感服务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情感连接的深切渴望。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看似人们联系频繁,实际上很多人都感到更加孤独。面对这种孤独感和焦虑感,“情绪买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通过这种交易,年轻人可以获得即时的情感支持,而不必面对传统社交中可能出现的评判或期待。此外,“情绪买卖”的火热也与年轻人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有关。


“情绪买卖”的兴起与现代生活中情感表达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往往建立在面对面的互动中,而现在,数字化的社交方式使得情感表达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情绪买卖”成为一种新的情感需求满足方式,让人们在繁忙和压力之余,找到短暂的心灵慰藉。


专家提醒,“情绪买卖”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带来心理上的舒适和支持,但如果过于频繁,就可能会导致个体更深层次的孤独感和情感缺失。长此以往,个体可能会形成对这种情感交易的依赖,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因此,适度使用、科学看待“情绪买卖”很重要。真正的情感连接还是应该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而非虚拟交易。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情绪买卖”的形式可能会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在享受这些新服务的同时,不妨也多关注身边真实的人际交往与情感流动。毕竟,现实生活中的一杯咖啡、一个温暖的拥抱,往往比网络上的交易更能疗愈内心的疲惫。


来源:综合北京晚报、新闻晨报、健康中国

编辑:乔淳

新华日报健康
在这里,读懂健康江苏!作为江苏首家由主流媒体创办的健康垂直类客户端“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的官方公众号,这里荟萃名医、名家、名院、名科、名企,为您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健康信息,让专业大咖走近您身边,让优质的健康内容触手可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