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赚50万!"自律挑战"玩的啥套路?心理专家: 真正的自律不是挑战

文摘   2024-12-14 13:02   江苏  
↑关心健康多一"点"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觉得自己自律吗?敢不敢接受独处20天拿走50万元的挑战?”……


近段时间,有关“自律挑战”的生意凭借短视频的传播,受到不少人关注。


简单搜索就能发现,这些公司的宣传大多相似,声称参赛者只要独自在酒店房间内,不与外界接触,遵循一些看似简单的特定规则,就能在一定时间后赢得丰厚奖励。少则5000元,多则50万元,让很多信心满满的观众以为自己捡到了“馅饼”。


但当你点击报名之后,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挑战才刚开始就结束

有人不服,借钱接着挑战




今年9月,陕西宝鸡的张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个“自律挑战室”直播间,主播介绍,这场活动具体内容是由公司提供一个全密闭房间,参与挑战的人可以在房内睡觉,只要遵守作息时间、不得遮挡面部等十余条规则,坚持到规定的天数,就能赢取奖金。



张先生参与的“自律挑战”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广告。图源:华商报



张先生向主播求证活动的真实性,对方让他添加工作人员吴某的微信,并发来一份《自律挑战26天》协议书,里面写着挑战成功第3天奖励6800元,第6天奖励2.8万,第9天奖励5.8万,第12天奖励8.8万,以此递增,坚持26天挑战成功合计奖励859700元。


吴某劝张先生来到西安亲自看看活动现场,并称此前已有挑战成功的案例,与张先生同期参加挑战的人有6、7位。


9月24日,张先生签订《自律挑战26天》协议书,交了报名费6900元信心满满地参加挑战了。结果不到24小时便挑战失败,原因是面部遮挡超过3秒钟。


9月25日,张先生再交报名费6900元重新发起挑战。这一次他记得坚持到了第2天晨起,他当时看着床上的被子不整齐就想整理一下,这一整理的动作因背对着摄像头,面部遮挡超过3秒因而挑战失败。


“有赌的心理在,第二次挑战失败后我向朋友借了7000元再次发起挑战。当时心里有个念头,已经都投入这么多钱了不能空手而归。”9月26日,张先生第3次交了报名费,不同于前两次挑战26天,这一次他选择挑战10天。但挑战期间因他起身运动时遮挡住了房间内的啤酒,违反规则挑战失败。


屡试屡败,未获分文,反而一共投入了2.04万元报名费张先生走出挑战的房间,亲戚得知他的遭遇后,告诉他,“你遇到骗局了,这是挑战人类极限,规则听起来简单但根本不可能成功。”



“自律挑战”协议书。图源:华商报



事实上,这样的“挑战室”不止一个,没拿到奖金还搭进去不少报名费的参赛者,也不止张先生一人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添加了几家做“自律挑战”生意的工作人员,随后发现,工作人员一般会先询问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与所居住城市等信息,然后发过来相应的规则说明或电子合同,上面写有相应的不被允许事项。报名费用多在6000-8000元之间,挑战20-30天最高奖励可达30万元-60万元。还有一些公司会设置阶段性奖励,挑战完成不同的天数,会得到不同的奖金


以一家所在地为南昌的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宣称是为了激励那些渴望改变自我、摆脱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们活动介绍称,这是一项正规且合法的商业挑战,活动将在正规酒店举行,全程受到监控记录,确保活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承诺活动中不存在任何隐形规则、套路或不公平条款,所有参赛者都将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参与挑战。


但实际上,规则中不被允许的事项种类繁多,比如——


  • 手机每天可定一次关一次闹钟,闹钟只可看时间,不可移动、触摸和遮挡(锻炼走路遮挡除外),携带的手机、闹钟不可离开监控范围,手机充电,插拔充电插头位置,24小时内只可插或拔一次



  • 不可以任何形式遮面部,不可背对摄像头,如发生遮挡、背对摄像头情形,每次不超过3秒;



  • 进入卫生间不限次数,单次限时不超过15分钟,进入卫生间需面对监控站10秒以上;



  • 不可与外界进行语言及肢体动作交流;不可大声喧哗制造噪声,影响其他挑战者等等。


“既然是挑战,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大多数可能因为不自律而失败。”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毕竟大家也不是做慈善工作,没有自律的人最好别来参加。


今年9月,新疆的张林(化名)参与了这种“自律挑战”,报名费7000元,坚持30天可得30万元奖金,却在挑战第二天就因衣服和裤子间有些缝隙,被判定为违反了“不允许赤裸身体”的规定, 挑战失败。“这哪是自律挑战,完全是文字游戏!”


“钱没那么好拿他们基本上会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找出各种理由判你违规,反正解释权都在他们那里。一位也曾参加过“自律挑战”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根本不会那么容易让人成功。



名为“挑战”

其实可能在触发“赌徒心理”




此类挑战其实早已有之,如以前的“寂寞挑战”“隔离挑战”“禁闭挑战”等,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陷阱”


三度借钱参赛的张先生向公安部门举报、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了举办自律挑战赛的西安睦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双方签订有合同,公安及市场监管部门建议他通过起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孙先生与拓展服务公司签订的挑战协议是否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该格式条款无效。涉案挑战协议中的挑战规则,系拓展服务公司事先单方制定,限制了孙先生的权利,减轻了拓展服务公司的责任,使原告和被告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孙先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该格式条款无效。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案中,“交6000元参与活动赢取25万元”,有相当“赌”的成分在内,更类似于射幸行为,此种做法有着极高的功利性,违背了自律挑战的初衷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诚信相抵触,应当给予否定性评价。法院综合双方的过错及损失判决拓展服务公司退还孙先生5400元。


律师人士认为此类行为有点像特殊的博彩行为,很容易引发赌徒心理,也可能助长公众通过小概率、偶然事件不劳而获的想法,从而引发道德上的争议。律师提醒,如果经营者故意设置“消费陷阱”或设定“有失公平”等约定,消费者可以保留证据及时起诉。


心理专家:

靠"挑战加压"自律、提升自我?

可能适得其反




有心理专家表示,就目前来看,此类所谓的“自律挑战”并不能达到自律的积极效果,长时间的封闭甚至还可能造成焦虑、抑郁、狂躁等负面情绪产生,导致挑战者感同能力失调、人格特征扭曲、社会融入降低等不良效应反弹,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效果。


当下,很多人都把“自律才能自由”挂在嘴边,更多的人,渴望自我约束,无数次制定计划,却不断拖延、不断失败;挫败感随之加深,干脆自暴自弃……陷入了越来越糟糕的恶性循环里。


心理专家提醒:实际上,自律、自控失败,不是因为你天生就没有自控力,也不是因为你意志力不够强、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自控的出发点和方式,或许偏离了科学认识


专家解读称,虽然当下人们对“意志力”、“自控力”等概念强调很多,但大都不免陷入误区,自我控制之前,我们必须避免这些误区,调整自己的心态。否则你的自控方法就如同削足适履,绝对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心理研究认为,所谓的自律或者说自我控制,并不是如同电源插座一样,随时可以支取的心理资源,或者说,如同“海绵里的水”一样,挤一挤总是还会有的。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者都相信,自我控制能力的真正比喻应该是我们的肌肉。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的肌肉变得更加强壮,但是肌肉达到一个极限,迟早会感到疲惫。


与此同时,另一些研究结果则发现,如果我们过度使用自我控制资源,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心理学界提出:不能一味夸大自我控制的积极效果,而是要将其用在“刀刃”上。


真正的自律

更像是一种心灵训练




眼下很多人也常谈起“自我内耗”的话题。在心理学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提出了“自我耗损”的概念,指由于先前压力造成的过度负荷所导致的自控力暂时耗尽。


众所周知,当人们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往往不会去做真正有所帮助的事,比如处在自我耗损状态里的一个典型反应就是:想在正餐之间吃点零食、点心,或者想要吸烟喝酒。另外有一些人会想购买某些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这同样也是一种由“爬虫大脑”所控制的反应。



关键的问题是:上述这些逃避压力的尝试到头来是否真能引领我们走出精疲力竭的困境?


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学家指出,当我们处在自我损耗的状态时,那就单纯休息一段时间(即使时间不长),活动活动身体,或是做点减压运动,其实就会很有帮助。想办法减少压力,有利于我们自我控制。


另外,自律往往与执行力有关。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曾经发展出一套获得国际瞩目的高效方法——“执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这也是一种心灵训练,当中涉及了:



· 巨细靡遗地(连同预想得到的各种险阻在内)去设想一番,必须实现某项计划的某个十分重要且具体的日常生活情境。


· 接着同样是通过非常具体的想象,将对应的举措加入这个情境中,在心里进行一番沙盘推演。


· 最后再根据精神的作战方法,将一套新的行为模式应用在既存的日常生活情境里。



以早起运动来说,我们可以先设想一下早晨情境的所有方面,接着具体计划一下,如果要跑步或做瑜伽需要哪些装备、要进行多长的时间、要如何与紧接在后的日常作息相互配合等。这样的动作,更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养成新的习惯。


自律

有时是“让他人舒服”的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将自我控制与个人成功联系起来,当谈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带有那些坚韧不拔、克服险阻的个人英雄色彩。


然而,对自我控制这个词语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自我去执行控制”或者“将自我置于控制之下”。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前一种意义,而忽略了后一种意义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马修·利伯曼教授曾经打过一个比喻:



假设在一个深夜,你被一群外星人绑架了,要对你进行一个手术。你可以在手术的两个结果中进行选择:


失去你的自我控制能力,保留各种冲动与欲望;或者保留你的自我控制能力,失去各种冲动与欲望。你会选择哪一个呢?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前一个结果。


换过来,此时外星人绑架了你的邻居,对他们进行手术,你同样可以选择他们的手术结果。那么,你会选择保留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他们不受控制的冲动和欲望呢?



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一群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的疯子住在一起。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比起对于个人的价值,自我控制对于社会的价值要重要得多。理解这一点,对于这个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取个人成功,往往在于我们具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更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自律往往是以他律为基础,他律又必须向自律转变。



真正的自律无需“奖励”

但需要环境的正向支持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组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较大的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


靠物质奖励促进自律行为,激励效应是有限的。想要大幅提升积极性,还得从成就感、认可、吸引力这些激励因素着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内在动机”或“内驱力”。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自律的养成,也需要一种积极的外界环境支持和互动。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随机抽取了一些孩子的名单,并将名单交给老师,告诉老师,经过测试验证,这些孩子智商超群。大半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发现名单上的孩子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也给出了良好的评语。这正是“暗示”的魔力,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适当的外界环境支持,给与积极肯定和赞赏,也在无形中有助于养成自律的习惯。


来源:综合央视网、华商报、红星新闻、新闻晨报、壹心理、中国教育报等

编辑:乔淳

新华日报健康
在这里,读懂健康江苏!作为江苏首家由主流媒体创办的健康垂直类客户端“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的官方公众号,这里荟萃名医、名家、名院、名科、名企,为您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健康信息,让专业大咖走近您身边,让优质的健康内容触手可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