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阿豹,只说真话
现在很多人有一种幻想,上面是不是要给老百姓发钱?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似乎都有这样的迹象。
财政部和民政部联合发文,国庆75周年之际,给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参考某市的标准,每人一次性发1000元,这个力度还算可以。
上海,十一长假前发放总额5亿的消费券,5个亿不算少,但相对上海的经济人口体量,不算多。
还有前段时间降低存量房贷,预计每年减少利息1500亿,也可以理解为对房奴定向发钱,
所以上面真的,像很多人希望的那样要发钱了吗?
我认为就像今天的股市行情,本质上是高涨的社会情绪,和实际的政策力度之间存在差距,上月底的会议预示着政策转向没错,一大批增量措施出台了也没错,但要快进到全民发钱这个进度,很难。
首先,我们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这几年的居民储蓄率在37%左右,这个数据美国是不到5%,这就是为了美国能通过全民发钱,刺激消费和需求,快速走出危机甚至快进到了高通胀。
更现实的情况是,如果我们通过财政资金给全面发现金,收大钱的大多数老百姓会把钱存银行,而不是拿去消费,这样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显然不是决策者能接受的。
另外,全民发钱要怎么发,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制内和体制外,这些人群谁多发谁少发,这些都是问题。
最根本的,我们跟西方的模式有路线差别,福利主义养懒汉、全民发钱造通胀这些选项,根本就不在桌面上。
那如果全面发钱实现不了,怎么样提高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走出通缩的螺旋呢?
我注意到最近的一份顶层文件,再次提到一句话“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收入的三次分配,越往后分配的力度越弱、覆盖的面越低,前几年我们想调整以房产税为代表的二次分配,以慈善为代表的三次分配,但他们只能作为辅助,大头还是第一次分配。
所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比较务实的思路。
上月底会议上还提到”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最近各部门也释放了很多增加居民收入的信号。
接下来的消费政策思路,应该会更强调从源头增加居民收入,包括提高劳动报酬、促进就业增长、提供创业支持、降低存量房贷和其他生活成本等等。
增加居民收入这个实质性问题,开始被真正重视了。
其实底层的想法很朴素,买兰博基尼给优惠券,真不如直接涨工资,我要是真有钱,怎么消费还用别人教吗?
感谢有你!
堵钱眼的申公豹
抖音/视频号/快手/B站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