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孩子》译后记 | 留学生雄心与忧虑的双重性

文化   2024-11-03 16:40   广东  

译者简介

展宁,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14年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2016年留学美国,现为雪城大学社会学博士资格候选人。研究领域涉及传播学史、中国研究等。


2016年,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后,我踏上了赴美读博士的旅程,有幸成为马颖毅教授指导的学生。读博期间,我担任马老师的课程助教,跟随她开展研究项目,近距离接触了马老师的学问和为人。同时,在中美两国经历了不同的大学教育、感受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又在留学期间亲身体会到国际时局变动对留学生的影响,让我在2020年初读此书时,就想把它翻译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幸运的是,四年后,在雅理的推动下,这个愿望得以实现。接下来,我愿意简要分享我个人阅读翻译此书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国内读者有所裨益。

从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留美幼童算起,远渡重洋的留学生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詹天佑、周恩来、鲁迅、胡适、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璀璨印记的名字,都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学生。可以说,留学生群体不仅肩负了近现代中国向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制度的重任,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主要载体。


而要理解本书的内容,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宏观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发展,留学的目的与留学生的类型都有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自费留学的本科生人数快速增长,首次出国的年龄逐渐变小。从2014年起,美国高校的中国本科生入学人数超过研究生入学人数。与此相伴的是中国留学生,或者说,中国人对于西方与自身看法的变化。对于留学生的考察无法脱离这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的变化。

第二个方面是教育的作用。中国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世之语,虽然此“大学”不能完全对应今日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却凸显了教育对文明具有的教化作用;西方同样强调教育对文明的作用,从古希腊将公民教育作为实现城邦正义的必要条件、柏拉图倡导培养“the man in man”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绝非仅仅局限于课堂专业知识的讲授,同时也与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留学生直接接触的美国教育体系,往往体现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特征,包括其优点与缺点。

第三个方面涉及留学生的个人成长,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留学生赴美留学的年龄为18—30岁,这一阶段正是思想变动与价值观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他们逐步探索出自己的志向和选择。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与原有规范的冲突以及对规范的重组。不同教育模式共同起作用,不仅给留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学历凭证,也帮助留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研究留学生的经历本身就是在研究更广阔的跨文化教育对个体的塑造意义。


之前对于留学生群体的媒体报道常常充斥着刻板印象,将其描述为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具有同质性的优势群体,学术研究则多关注他们在融入当地文化方面的不足。本书则强调理解留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讨论,主张理解留学生在海外的自我塑造过程同样需要考虑中美之间的教育、社会和文化背景。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冲撞融合的过程。


本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正在于此,它既将留学生的经历放在中国和美国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考察,又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和多维度的经历为出发点。本书采用了量化研究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包含丰富的数据,也呈现了持有不同经济和文化资本的中国留学生自己的声音和经历。这实际上也是马老师在日常研究工作中经常教给我的——将个人体验与时代特征结合在一起,避免在陈词滥调和狭隘偏见中得出僵化教条的结论。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几乎可以说是头等重要的。尽管研究对象都受到时代的影响,但每个人又都是活生生的、包含不同经历与心境的复杂个体。对于这些个体的研究,要避免简单的脸谱化理解、警惕理论套用式的笼统概括。

此外,本书还具有非常明显的跨学科视野,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这想必与马老师在学生时期从英语语言文学转向统计学与社会学专业,并将主要的研究兴趣放在教育领域有关。她在与我的交流中,似乎从不受任何学科条条框框的束缚,对于知识和事物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作为一名生于中国、学术生涯开始于美国的社会学家,马老师有着难得的对于中国社会的融入式理解。就像她在书中得出的结论,美国教育对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视吸引了中国学生,而中国教育基于努力的学习观也培养了中国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念终始典于学”,这一看似简单的表述实际上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人类不同文明的相互印证、相互学习,没有对两国教育制度和文化结构的开放而诚实的态度,是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社会学经验研究,所追求的也是这种用客观的态度收集各种可以证否的证据,并不断修正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本书打破了几个固有的有关中国留学生的偏见,例如认为中国的本科留学生在经济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为了逃避高考或者因在国内高考制度中失败才来到了美国、在美国课堂上经常违反学术伦理等。即便是一些常见的现象,诸如中国留学生在申请过程中求助留学中介、在美国课堂上不爱发言、在社交上容易和自己人抱团,本书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区分,追溯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经济、政治背景和教育体制的成因。在日常交往中,马老师也常常对于某个看似常见的现象刨根问底。她似乎总能揭示简单现象背后的复杂结构和多重因素,看到事物的本质。

最后,本书的结论同样发人深省。“雄心勃勃”与“忧心忡忡”这一二元对照共生的心态不仅为年轻的留学生所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当代中国人的集体境况。当然,由于留学生群体需要面对更加陌生的美国教育体系和社会文化规则,这种雄心与忧虑并存的双重性具体表现在了留学生申请大学、社交学习、就业定居的过程中。本书将“忧虑”的源头归于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并在最后发人深省地提到,这种雄心与忧虑的双重性正是当代中国的真实写照:“一个快速崛起且变化迅猛的国家,以至于难以认知自我。”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20年,主要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工作完成于2013年至2017年间,有关国际背景变化的介绍基本停留在2018年。这一段时间正好是中国本科留学生数量飞速增长的时期。众所周知,2018年至今,中美关系与国内外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这也影响了赴美留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数量的增长。那些已经在美留学的学生身处时代变动之中,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不过,只要全球化的趋势依然延续,本书所关心的留学生的议题就依旧没有过时。

承接上述提到的三个方面,我认为,对留学生的研究不仅仅关乎年轻人的教育问题,更因留学生群体所独有的载体作用,具有了文化比照的特征。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略显讽刺的结论,在美国接受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的态度从浪漫化的想象转变为批判性和现实性的认知。这样的结论绝非对某个体系好于另一个体系的证明,而更像是具备了跨文化视野的年轻人能够使用更加辩证的态度看待事物的表现。留学生在西方社会的经历,使他们往往能够基于课堂内外的切身体会来比较中国与西方,以此理解自己的国家,并进一步理解自己。


由于翻译时间较为紧张,我邀请了蔡冲尔、顾志豪、李燕姿、荣扬超、于瑶卉、朱泓颐(排名不分前后)与我共同完成了翻译工作。他们的认真负责和团队精神大大减轻了我的翻译压力,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多人翻译可能导致的前后表述不一致。与这些同学合作,让我翻译本书的过程愉快而有意义。其中有些同学在阅读翻译本书之后,坚定选择了出国交换或者读研。在此过程中,马颖毅教授随时为我们的翻译提供指导并答疑解惑。当然,如果本书的翻译出现任何错误,责任应由我最终承担。

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
马颖毅 | 著   展宁等 | 译
雅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联合出版
(点击图书跳转购买链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留学被看作高考独木桥外的另一条阶层跃升之路。
它是一条快捷通道,还是布满了鲜为人知的荆棘?

美国雪城大学马颖毅教授历时7年,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9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调研样本和108位亲历者的讲述,还原了90后、00后一代成长的体验与困惑。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雅理读书”,感谢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梁汉珍

推荐阅读

马颖毅丨赴美留学还是教育福音吗?——《留学的孩子》或许给你答案


季剑青 | 留美学生围绕语言改革的讨论及实践与文学革命的发生


界面盘点|度过了焦虑的2020,今年我们能够想象更好的教育吗?

海螺Caracoles
思想 文化 视野 批评
 最新文章